賀子珍與她的兒女們

2021-01-13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賀子珍與她的兒女們 黃禹康   毛澤東的一生,前後有10個兒女,除後來眾所周知的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訥外,其餘6個子女因出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或長徵途中先後不幸夭折或失落民間。而這6個孩子中,除毛岸龍是楊開慧所生外,其餘5個孩子均為賀子珍所生。

  長女毛金花,出生後寄養在老鄉家中夭折

  1929年秋,毛澤東指揮紅軍第二次打下龍巖的時候,賀子珍在福建長汀分娩,生下一個女孩。當時賀子珍尚不滿20歲。毛澤東很喜歡這個女兒,這是他繼岸英、岸青、岸龍之後,第一次喜得千金。他笑著對賀子珍說:「她倒會挑日子,找了一個好地方出生,就叫她毛金花吧!」

  孩子生下後不久,毛澤東就託人為她找到了一個可以寄養的人家,他對賀子珍說:「把孩子寄養到老鄉家裡,今天我們只能這樣做。等到革命勝利後,我們再把她接到身邊。」

  賀子珍隱忍著心中的痛苦點點頭,沒有說什麼。她是個革命性極強的女人,不願意讓毛澤東為這些事操心。

  紅軍撤出龍巖時,考慮到還能回來,毛澤東沒有讓賀子珍跟著隊伍走,而是讓她們母女倆隱蔽在城外一戶老百姓的家裡,這樣也好讓賀子珍生產後多休息幾天。

  但是同孩子分別的一天總是要到來的。這一天,賀子珍用被子把嬰兒裹好,自己把她抱到聯繫好的那戶大嫂家裡去。她沒有什麼衣物給孩子留下,只把事先準備好的15塊銀元放在那位大嫂手裡說:「麻煩你把孩子撫養大,日後我們會回來接的。」

  送走孩子後,賀子珍的心裡很難過,但她沒有落淚。當時,她有個樂觀的想法,以為紅軍常在這一帶活動,與孩子見面是不難的。想不到,這竟會是同女兒的永訣。

  1932年4月,紅軍再次來到龍巖,賀子珍在縣城裡一面忙著為軍隊籌糧籌錢,一面惦記著自己的女兒。毛澤民按照賀子珍的記憶,找到那位大嫂,可是得到的回答卻是:孩子已經不在人世了。

  乍一聽到這個消息,賀子珍半天說不出話來,愣愣地坐在那裡。毛澤民的妻子錢希鈞安慰她說:「大嫂,不要太難過,為了革命,我們只能這樣,又有什麼辦法呢?」事實上,賀子珍也沒有多少時間沉浸在失女之痛中,當時的艱苦環境和複雜的鬥爭,幾乎佔去了她的全部精力。

  毛岸紅,身份撲朔迷離死在「文革」中

  1932年11月,賀子珍在福建長汀生下了她和毛澤東的第二個孩子。因為是個男孩,毛澤東把他與楊開慧的三個孩子並列,取名毛岸紅。當時賀子珍正患瘧疾,醫生怕影響孩子的健康,不讓她餵奶,毛澤東便託人給找了個奶媽。

  奶媽是江西人,她把小毛岸紅叫毛毛。入鄉隨俗,毛澤東和賀子珍很快跟著奶媽稱岸紅為小毛毛了。毛澤東非常喜歡小毛毛,每次來醫院都要從奶媽手裡把小毛毛抱過來,又是親,又是摸。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時,小毛毛已經兩歲多了,呀呀學語,正討人喜歡。

  長徵開始以後,毛澤東夫婦商定把孩子交給留下來堅持打遊擊的毛澤覃和賀怡。毛澤覃是毛澤東的小弟弟,賀怡則是賀子珍的妹妹,把孩子留給他們夫婦帶著,自然沒有什麼不放心的。臨行前,賀子珍從鄰居那裡要來些棉花,把自己的一件灰布軍裝剪開,就著燈光,一針一線地給兒子縫製了一件小棉袍……

  瑞金和蘇區落入敵人之手後,毛澤覃恐怕小毛毛會遭不測,就把他秘密轉移到瑞金鄉村一個警衛員的家裡。不久,毛澤覃在一次戰鬥中不幸犧牲,小毛毛從此也下落不明了。

  解放前夕,為完成毛澤覃的遺願,也為了滿足毛澤東、賀子珍對兒子的思念之情,賀怡曾四處尋找小毛毛。

  毛澤東剛進北京不久,住在香山。一天,賀怡跑來對他說,在江西丟掉的毛岸紅已經找到了。毛澤東聽了非常高興,還詳細問了一些具體情況。賀怡仔細說了孩子一些特徵後,毛澤東認定和他記憶中的均不相符。

  後來,賀怡又專程赴江西吉安繼續尋找,途中不幸遇難。

  1953年,幽居上海的賀子珍給江西省省長邵式平寫了封信,說她曾生有一個男孩,長徵出發前通過毛澤覃、賀怡夫婦寄養在老表家裡,現在思兒心切,希望幫助查找……

  江西省優撫處幹部王家珍帶著組織上的重託,幾經周折,終於打聽到朱盛、黃月英夫婦曾在1934年10月領養了紅軍的一個小男孩,取名朱道來。

  那天,當王家珍看到朱道來照片時,不禁愣住了:「多麼像年輕時的毛主席啊!」她很快向領導報告了此事。

  不久,有關朱道來的材料和照片由中組部送到了賀子珍處。賀子珍看完材料後高興地向中組部反映:「朱道來像是我的小毛毛。」她懇請組織上讓朱道來和他的養母一道來上海,她想親眼看看他們。

  王家珍、黃月英帶著朱道來到了上海。賀子珍仔細地端詳著朱道來。頃刻間她止不住喜淚縱橫,聲音顫抖著說:「毛毛,你就是我的毛毛!」

  為了防止出錯,賀子珍帶著朱道來去檢查身體,結果,朱道來的血型與賀子珍一致。這更使賀子珍確信朱道來就是毛毛。

  當黃月英把當年收到的一件小棉袍交給賀子珍時,賀子珍雙手顫抖著接過,不禁又流下了兩行熱淚。

  一晃兩個月過去了。中組部打來電報,要朱道來、黃月英同去北京一趟。朱道來、黃月英、王家珍一行3人作為中組部的客人,住進了中南海招待所。

  其實,朱道來的照片早就通過周恩來轉到了毛澤東的手中。毛澤東仔細辨認後雖沒說什麼肯定的意見,但也傳下話來:「這孩子很像年輕時候的毛澤覃。」

  幾乎是毫無疑問了:朱道來便是當年毛澤東和賀子珍遺落在江西蘇區的「小毛毛」。

  就在這時,半路上突然殺出個「程咬金」。南京來了一個中年女幹部,找到中組部,申明說:「朱道來是我的孩子,你們還給我……」

  事情驟然間變得複雜起來了。

  毛澤東聽了周恩來關於這一情況的報告後,果斷地說:「不管是誰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後代,就把他交給人民,交給組織吧!」

  朱道來被送到了帥孟奇家裡。當時帥孟奇家裡收養了一批烈士的遺孤和革命者的後代。

  當黃月英辭行返鄉時,中組部的幹部代表組織感謝了她,並向她表示敬意。朱道來與養母分手時,哭成了淚人。

  朱道來到北京不久,即被送往清華大學附中讀書,後來上了清華大學,學的是工科,畢業後分配到一個國防科研單位工作。「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他在南京突然病故。

  早產的男嬰未能存活,長徵中降生的女嬰下落不明

  賀子珍生下小毛毛後不到一年,又早產了一個男孩。可惜因為是早產,這個孩子沒有活下來。

  紅軍長徵途中,賀子珍第四次懷孕。一天下午,她所在的紅軍修養連來到貴州白苗族的一個村莊,當部隊準備翻過一座叫白山的山峰時,她的肚子突然疼起來,她預感就要分娩了。修養連的連長侯政馬上讓幾個同志停下來,在路邊找了一間房子,連裡的醫生和護士也留了下來,準備為她接生。

  後續部隊也陸續從他們的屋前經過。殿後的隊伍留下話:敵人從後面追趕過來了,你們必須在下午4點之前翻過山去,否則就有被敵人追上的危險。

  這間「產房」是一座破舊的房子,裡面空無一物,甚至連門都沒有,只剩下一個破門框支在那裡。賀子珍只好躺在擔架上生產。同志們張羅著想燒點水,可是沒有柴禾,水井也不知道在哪裡。時間緊迫,不容許他們慢慢地去尋找。賀子珍生下一個女孩後,擔架員便抬著她匆忙上路了。賀子珍的衣褲上、擔架上,都留下了斑斑血跡。

  前面的路程遙遠又艱苦,對這個剛剛出生的嬰兒的處置辦法只有一個,就是送給當地的老鄉。這是不需要進行任何討論的,也是不需要徵求任何人的意見的。錢希鈞用一件大衣把女嬰裹好後,賀子珍從身上掏出僅有的4塊銀元,交給錢希鈞說:「把這幾塊錢帶上,交給老鄉撫養孩子用吧!」

  擔架員抬著賀子珍走了沒多遠,錢希鈞抱著嬰兒又追了上來,對賀子珍說:「你趕快給孩子起個名字吧,或者留下個什麼東西,日後好相認。」

  賀子珍搖搖頭,剛毅地說:「不用了。革命的後代,就讓她留在人民當中吧。孩子將來要是參加革命,我們日後可能相見;如果不參加革命,就讓她留在人民中間,做個老百姓吧!」

  但是後來,賀子珍惟一活下來的女兒李敏留在毛澤東身邊,自己要孑然一身度過那漫長的歲月,這時,不由得懷念起被自己扔下的這個女兒來。她曾設法查訪,但沒有下落。她後悔當時沒有給孩子留下點什麼東西,並哀傷地說過:「長徵路上生的這個孩子,我都沒有看清楚長的什麼樣子,也說不清楚是丟在了什麼地方,送給了什麼人家,我無法知道她的死活。」

  陝北保安喜降李敏,異國他鄉痛失廖瓦

  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身體一直不很好的賀子珍又一次懷孕了,這給她的身體和思想增添了很大負擔。

  1936年,東北軍進攻瓦窯堡,中央所有機關都遷到了保安。在保安安家沒幾天,賀子珍就生下了女兒李敏。

  李敏後來頻繁往返於毛澤東與賀子珍之間,給賀子珍晚年冷清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慰藉。這是賀子珍一生不幸中的大幸。

  賀子珍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懷孕時,與毛澤東的關係已出現裂痕,便毅然決定單身前往蘇聯。

  賀子珍到達莫斯科不久,就生了一個男孩,取名廖瓦。廖瓦十分逗人喜愛。這給賀子珍孤寂的心注下了甘露。

  一位蘇聯老太太熱心照顧賀子珍坐月子。滿月以後,賀子珍把孩子送進嬰兒室,自己則進了蘇聯布爾什維克為培養亞洲地區的革命者專門開辦的東方大學。不幸的是,孩子在十個月大的時候,得了感冒,嬰兒室的醫療條件很差,沒有護理好,轉為肺炎,還沒來得及送醫院搶救,就夭折了。

  賀子珍感到萬分的悲痛。她覺得,孩子的死完全是因為自己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開始幾天,孩子的情況不大好,但她怕影響學習,仍把孩子送到嬰兒室去,沒想到竟因此耽誤了他的治療……

  可憐天下父母心!賀子珍幾乎流幹了淚水,傷透了心。在一個悽涼寒冷的深夜,賀子珍在校園裡找了個荒涼而僻靜的角落,親手替兒子掘了個坑,把已經熄滅的小生命葬在了泥土裡。

  王美蘭去蘇治病時和賀子珍同住一室。當毛澤東從回國的王美蘭口中得知賀子珍的遭遇後,他這個性格剛強、輕易不吐露感情的偉人,也禁不住地嘆息了一番。毛澤東斟酌再三,毅然決定忍痛割愛,把留在身邊的心愛的女兒李敏,送到萬裡之遙的蘇聯去,以撫慰賀子珍受傷的心靈。

  李敏來到賀子珍身邊後,她感到自己已經乾涸的心田,又陡然出現了一條小溪。賀子珍從女兒的笑靨、歌聲裡,享受到了天倫之樂,這令她心滿意足。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殘酷的戰火,猶如一雙力大無比的黑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剛剛沉浸在母女團聚歡樂中的賀子珍,又推入了災難的深淵。

  賀子珍帶著年幼的李敏在德軍佔領莫斯科前,已隨國際兒童醫院退到伊萬諾夫城,但這裡的物資十分匱乏,尤以食物為甚。饑寒交迫的苦難對賀子珍來說,已經夠沉重了,然而,更沉重的苦難又接踵而來。5歲的李敏,抵不住風寒,患了肺炎。賀子珍不能再讓病魔奪走愛女的生命,她不得不拼命地工作。她在上班之餘還替別人縫補衣褲、織毛衣、做農活,以便多掙點錢,換回李敏急需的藥品以及牛奶和麵包。

  也許,賀子珍的母愛和忘我的行動感動了上帝,李敏竟然奇蹟般地漸漸脫離了死神的糾纏。大概也是調養得當,她乾瘦的小臉慢慢現出了些許紅暈,那雙活潑動人的眼睛,又顯露出一派生命的活力。

  為了李敏的身體進一步好轉,賀子珍死也不肯讓她在保育院過夜,而堅持白天送,晚上接。兇悍的保育院女院長被激怒了,便誣衊賀子珍神經失常,蠻橫地把她送進了瘋人院。

  1946年,在王稼祥安排下,賀子珍母女回到祖國。1984年4月19日,75歲的賀子珍走完她革命人生的最後徵途,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這個世界。

  




相關焦點

  • 賀子珍苦尋毛岸紅
    毛澤東的一生,前後有10個兒女,除後來眾所周知的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訥外,其餘6個子女因出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或長徵途中先後不幸夭折或失落民間。      小毛毛下落不明 1932年11月,賀子珍在福建長汀生下了她和毛澤東的第二個孩子,取名毛岸紅。當時賀子珍正患瘧疾,醫生怕影響孩子的健康,不讓她餵奶,毛澤東便託人給找了個奶媽。
  • 賀子珍含淚託孤
    原標題:賀子珍含淚託孤 1931年,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康克清(左一)、賀子珍(右一)等女紅軍的合影。 李中權(右一)與走完長徵的家人們合影。  毛澤東夫人賀子珍在長徵途中沒有與他一道行軍。當時紅軍規定極嚴,夫婦不能在一起。參加長徵的紅一方面軍中有三十名婦女幹部。紅四方面軍則有兩千名婦女,還組成一個婦女獨立團,該團在長徵中曾經歷了一些殊死的戰鬥。  賀子珍由於懷孕,便與大多數婦女一起被分配在休養連。她只有在周末或在駐軍休整的幾天裡才能與毛澤東見面,而這種休整在長徵初期是極少的。
  • 賀子珍的最後歲月是怎麼度過的?
    為了賀子珍的前途問題,她的妹妹賀怡還專門找過毛澤東。毛岸英、毛岸青和李敏被接去北京,而賀子珍卻一個人被送往上海,使她長期過著孤獨的、幾乎與世隔絕的悽涼生活。賀子珍的名字在新中國的歷史上被整整抹去了三十五年。為了顧全大局,她別無選擇地接受了這一不公平的現實。
  • 賀子珍在武康路不為人知的隱居生活
    1934年,夫妻倆踏上了漫漫長徵路,在雲貴交界處賀子珍突然臨盆,生下一個女孩,因後面追兵將到,賀子珍只得把女兒託給老鄉,留下13塊大洋走了。毛澤東曾深情地說:「賀子珍跟了我這麼多年,受了這麼多苦,但她是對我最好的人。」1935年,賀子珍到達陝北,生下一個女孩叫李敏,乳名叫嬌嬌。1937冬,性格倔強的賀子珍不顧毛澤東的挽留離開延安,遠走蘇聯。
  • 賀子珍後悔離開毛澤東:是我不懂事
    本文摘自《紅牆裡的領袖們——毛澤東實錄》 於俊道著 工人出版社出版(工人出版社已授權人民網讀書頻道連載,如需轉載請與出版社聯繫)信物寄深情1937年底,賀子珍隻身來到西安,準備轉赴上海治病。但是,當她來到西安時,抗戰的形勢已發生了變化,上海淪陷。
  • 賀子珍省吃儉用接濟毛岸英兄弟 賣衣救患病李敏
    李敏  李敏,原名毛嬌嬌,已故中國共產黨領袖毛澤東與第三任妻子賀子珍所生的女兒,1936年出生於陝西省志丹縣。李敏出生幾個月之後,賀子珍遠赴蘇聯,把女兒留在了延安。4歲時,李敏被送到蘇聯,和賀子珍一起生活。1947年,賀子珍帶著李敏回到中國,住在哈爾濱。
  • 賀子珍失去的五個子女:尋毛岸紅幾十年無果
    但又究竟有多少人清楚:外公及他的兩位夫人還因此失去過六個兒女呢?其中,除了岸龍舅舅是開慧外婆所生,其他三男二女都是我外婆的骨肉。我到現在還仍然認為:不了解這些,就不能叫真正了解我的外公和外婆。舅舅、阿姨,我想說:雖然你們已經成為記憶,但永遠是我們家的成員。
  • 女兒被送進停屍間,沒病卻被關進瘋人院,賀子珍在蘇聯經歷了什麼
    對此,賀子珍趕忙解釋,因為照顧嬌嬌所以沒有時間,等嬌嬌病好了立馬回去工作,可是院長對此都完全不理會,她直接指責賀子珍,說她是蛀蟲,只知道偷懶,這都是為了沒有完成工作找到的藉口。對此,賀子珍被激怒了,要知道這位走過草地,帶著一身傷和敵人拼命的女人,竟然被院長如此玷汙,這是她完全不能接受的,於是她用各種理由開始反駁院長的話,院長看到賀子珍反駁之後,覺得自己的尊嚴受到侮辱,她警告賀子珍,會把她送到精神病院當中。
  • 「鐵娘子」賀子珍:享年74歲,她的後代「子女」都在哪?
    不過在戰爭中女性的身影也不在少數,比如古有「替父從軍」的花木蘭,近代上戰場的女性更是數不勝數,不過她們大多是一些醫療兵,或者文藝兵,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也是抗戰時期的一位偉大的女性,她叫做賀子珍,因其性格被人們稱為是「鐵娘子」!
  • 李慎明:毛澤東與賀子珍聯姻源於誤信楊開慧已犧牲
    筆者就這一問題先後請教了中央文獻研究室的一些專家;又與《前奏:毛澤東1965年重上井岡山》一書的作者馬社香作過交流,她直接採訪過朱旦華和袁文才的嫡孫袁建芳、繼子肖常隆(袁文才被錯殺後,袁家建議袁文才的妻子謝梅香不改嫁,說袁家太慘烈了。謝梅香1932年招郎不離家,與袁文才的部下肖福開結婚。
  • 楊開慧犧牲時,毛澤東與賀子珍已婚兩年,他給妻兄寫信:百身莫贖
    儘管她如此思念毛澤東,鄉親們為了她的安全也紛紛勸她離開板倉或送她到江西去,但都被楊開慧一一拒絕了。理由很簡單:「沒有潤之的指示,我不能擅自離開自己的戰鬥崗位。」事實上,楊開慧並沒有擔任任何職務,她的身份一直都是毛澤東家屬,她的行動完全可以自主。
  • 鍾赤兵鮮為人知的故事:賀子珍身中數枚彈片竟是因為他?
    中央休養連是紅軍中的一個特殊隊伍,有年齡大董必武、徐特立等人,也有婦女鄧穎超、賀子珍等人,整個隊伍約300餘人,鍾赤兵來到後,被分配到第一排第二班。鄧穎超(中)與鍾赤兵(右)1935年3月,部隊在貴州盤縣,敵人前來轟炸,賀子珍看到炸彈落下,大喊一聲:「不好」,縱身撲在了一個傷員的身上,這位傷員就是鍾赤兵。事後,鍾赤兵沒有事,而賀子珍的身上多了17處傷口,11枚彈片!
  • 關鍵證人翁清河反覆橫跳,導致賀子珍長女身份撲朔成謎,終未相認
    1930年,賀子珍與毛主席的大女兒毛金花出生在福建龍巖,當時由於部隊轉移,所以孩子被寄養在了龍巖縣城裡的一個補鞋匠家裡,這個補鞋匠就是翁清河。1932年,毛主席和賀子珍第一次派人回龍巖打探毛金花的消息,按地址找打翁清河後,得到的卻是孩子已經夭折的消。
  • 演過賀子珍也演過宋慶齡,嫁大11歲明星惹非議,不到2年卻離婚
    她的演藝事業一路順暢,從出道至今,出演過很多好作品。她演過賀子珍,也演過宋慶齡,她即是《沙場點兵》裡的女軍醫陸雅池、也是《彩虹總在風雨後》裡的宣傳員趙耀梅。但她的感情生活卻並不如意,在與自己大11歲的男人結婚時,就背上小三的罵名,並且最後也沒有走到一起。她就是侯勇的第二任妻子潘雨辰。
  • 不讓兒女們難堪
    張嬸的丈夫死的早,她既當爹又當娘,看盡人間冷暖,含辛茹苦,才把一雙兒女拉扯大。十年前,兒子女兒都結婚了,他們在城裡買房子時,張嬸還傾其所有豁出老臉為他們分別籌借了5萬元。如今張嬸已經65歲了,頭髮白了,腰也彎了,她深深感到自己已經力不從心,做不動莊稼活兒了。
  • 奧莉薇和她的兒女們(1)
    奧莉薇和她的兒女們 做媽媽前一天少俠給奧莉薇的寫生
  • 上將宋任窮:相親認識妻子鍾月林,育有8個兒女,相愛70載
    他與鍾月林在長徵中相識,一開始倆人並未擦出火花,長徵結束後,熱情的賀子珍為他倆牽橋搭線。當時鐘月林在幹部休養連中的第二班工作,而宋任窮正好在那擔任中央紅軍大學政委。熱心的賀子珍覺得宋任窮到了適婚的年紀,便有了幫他找對象的心思,隨後目標就鎖定了鍾月林。當她提到宋任窮時,鍾月林是有印象的,覺得他能打仗會讀書,作風也正派便同意了。
  • 靜夜和她美麗的兒女們
    靜夜適宜在涼爽、乾燥,陽光充足,晝夜溫差較大的環境中生長,耐乾旱,怕積水。我們來看看靜夜的兒女們:露娜蓮 Echeveria lola是靜夜和麗娜蓮雜交出來的品種紅爪 Echeveria mexensis Zalagosa紅爪是靜夜和黑爪的雜交後代,也被叫做野玫瑰之精,銳利細長的暗紅葉尖,讓她有一種不羈感,和黑爪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