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子珍失去的五個子女:尋毛岸紅幾十年無果

2021-01-07 騰訊網

毛澤東與賀子珍

摘自《翻開我家老影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作者母親是毛澤東與賀子珍的女兒李敏

我那成為記憶的舅、姨

「毛澤東一家為中國革命獻出了六位親人」,這種說法大家想必都熟悉。但又究竟有多少人清楚:外公及他的兩位夫人還因此失去過六個兒女呢?其中,除了岸龍舅舅是開慧外婆所生,其他三男二女都是我外婆的骨肉。我到現在還仍然認為:不了解這些,就不能叫真正了解我的外公和外婆。舅舅、阿姨,我想說:雖然你們已經成為記憶,但永遠是我們家的成員。

長女毛金花

1929年,外婆在福建長汀生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也就是外公的第一個女兒。她被起名「金花」。一如媽媽的「嬌嬌」,這又是個「金貴」的名字。紅軍隊伍又要開拔,這位姨媽沒過半個月就被送給當地老鄉撫養。一年後外婆再託澤民外公去找時,聽到的消息是女嬰死了。20歲初做母親的外婆一陣心酸,但又有什麼法子呢?她更不會料到:自己一共生下六個孩子,有四個都像他們的大姐這樣一別不返,惟一倖免的就是我的媽媽。

但毛金花的故事並未從此結束,建國後幾十年間也未間斷,最後定型為龍巖一楊姓女子。一生豪俠的舅外公賀敏學認下了這個被他看準的外甥女,而1976年去世的外公和1984年去世的外婆都始終未與此人相見,此事因此也無法確認。

長子毛岸紅

1932年,外婆終於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孩子,自己第一個兒子。

這個男嬰有兩個名字,小名小毛毛——外公說:人家叫我老毛,我的兒子叫小毛毛,比我多個毛,將來要比我強哦!大名毛岸紅——與前邊三個哥哥的排行相銜接,「紅」字大概是取自紅區、紅軍吧。只是不知外公是否還給他按遠字輩起了譜名。不過,從以上名字已可看出父母是多麼喜歡這身邊第一個娃娃了。

養育小毛毛,是外婆戎馬生涯中難得的幸福時光;失去小毛毛,是她自問前半輩子裡僅次於出國的傷痛。當然,一家三口的日子也必然夾雜著婆婆媽媽、洗洗涮涮、縫縫補補的平凡瑣碎,這些別說讓身為統帥的外公頭疼,與「武將軍」外婆躍馬持槍的形象也相去甚遠。

無獨有偶,他們的鄰居——外公戰友古柏及其妻子曾碧漪也遇到同樣的家庭煩惱。而每當兩家爸爸們指著媽媽們,批評她們天天把時間用去帶娃娃,不積極上進時,妻子就會齊刷刷把孩子塞到丈夫懷中,讓他們自己帶帶試試。毛澤東和古柏只好雙雙「繳械投降」,夫妻們這才言歸於好。

可是,失散長女的陰影也在暗中籠罩著小毛毛。長徵開始,數以萬計的紅軍幹部、家屬被留在蘇區,外婆也被迫與愛子分離。據《毛澤東之路》所述,當時情景是這樣的:1934年重陽節,外婆在瑞金沙洲壩請父母做了團圓酒菜,但遲遲沒人入席——

外公正染瘧疾,在幾十裡外的於都獨自苦痛;澤民外公和希均外婆匆匆趕來,告別後又匆匆離去——雖然外公當時正遭批判,而他的大弟弟掌握蘇區財經大權,是須臾不可離的人才,因此可以參加長徵(此時連外婆能否隨軍,都還沒有定論)。

隨後進屋的,是澤覃外公和賀怡姨婆。說起小毛毛,外婆堅持帶兒子走,但經不住眾人的勸解,只好答應把他託付給受父親牽連,留在蘇區指揮戰鬥的叔叔、嬸嬸。等到外公病癒趕回,不見兒子,只見眼淚汪汪的外婆。得知原委的他不禁大發雷霆:你也太狠心!等我回來,再看一眼抱走不行麼?你們真蠢……

當年為外公站過崗,跟外婆學過文化的一名紅小鬼,晚年在一次接受採訪時,透露了許多從未講過的往事,不久就去世了。他道出了外公失子後的情景:那夜,主席房裡沒有燈光。第二天清早,我看見桌上有兩張毛邊紙,溼溼的,像是淚水泡過。一張寫滿了「紅」,一張寫著:

英(狗)、青(豬)、龍(兔)、紅(猴)

岸英、岸青、岸龍、岸紅,外公有過四個兒子,卻一個也不能留住他們,愛子岸紅更是連照片都沒有一幅,如今音訊全無,惟有默念生肖屬相。錐心之痛,也許只有同樣失去過兒子的父親才能理解於萬一吧。

直到20多年後,外公在老戰友曾志面前談起岸紅,還那樣說道:「最後一次看見這孩子,都會在隊伍裡向我招手了。誰知道,以後就再也見不到了……此時,記憶中永遠可愛的兒子讓父親哽咽失聲,眼圈也紅了,說得有同樣失子經歷的曾志奶奶百感交集,只有陪著落淚。

寫到這段,我心情格外沉重。據自己猜想,外公之所以如此動情,固然是人到老年,格外珍視早已失落的兒子當年給自己帶來的無限喜悅。但就小毛毛而言,離開父母時兩歲的他已遠遠不止代表自己,而與叔叔澤覃、嬸嬸賀怡為他付出的生命代價永遠連在了一起。

原來,澤覃外公為了保證小毛毛的安全,又把他託付給了貼身的一名警衛員,自己不久就在戰鬥中犧牲。由於誰也不知道這位警衛員的下落,線索從此中斷。而賀怡姨婆為了自己的姐姐,更為了姐夫,在北平把我媽媽嬌嬌面交給外公後就急急奔赴江西,為的是儘快找到小毛毛。然而趕路時夜深路險發生車禍,她與被自己當成小毛毛找到的古柏之子古一明當場死亡,同車的曾碧漪受傷。外公後來對曾碧漪奶奶說:你辦事一向小心的,怎麼這次……痛惜之情,溢於言表。

有關毛岸紅的故事仍在繼續,尋訪他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50年代初,一個叫賀小青(亦稱朱道來)的孩子似乎各方面都符合他的特徵。但外公看了照片和材料後說:不像小毛毛,但總歸是紅軍的後代,由黨來撫養吧。60年代末,已在南京上大學的賀小青突然死亡,情況不詳。

近20多年來,倒是沒聽說再尋訪出的「小毛毛」。我卻在報紙上發現了這樣一件事,那便是斯諾在延安拍攝照片中著名的小紅軍主人公「山西娃娃」的回憶,當時十四歲的他在內務警衛連工作。文章寫道:

毛澤東、周恩來常常在院子裡一邊談問題一邊散步,有時碰到他,總是老遠就招呼他,撫摸著他的小腦袋,親切地問寒問暖,拉拉家常。有一次他到毛主席室內送文件,看到毛主席正在欣賞照片,就湊了過去,毛主席看到他好奇的神態問道:「小鬼,送你一張怎樣」?他如獲至寶地接過毛主席親筆籤名的「全家福」,照片是毛澤東、賀子珍、毛岸英的合影。這張照片他一直珍藏在身邊,轉戰南北都沒有丟失,可惜在「文革」時被紅衛兵抄家時弄丟了。

這裡有一個明顯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外公、外婆從沒一起與岸英舅舅合過影(雖然我希望他們合過!),那麼這三個人裡必有兩個是錯的(我想外公他是認識的,不會錯)。會不會是他把毛岸紅記成了毛岸英呢?或者,就是把楊開慧當成了賀子珍?但是無論那種結果,這張照片對我們家都是極其珍貴的。但它和岸紅舅舅一樣失落了,一起匯入萬千人海,成為無形的歷史,從而載入記憶。

江西夭折的男嬰

1930年,在失去長女後,外婆又有了第二個孩子。這個是男孩,但生下來就死去了。接生者是紅軍中傳奇的「基督醫生」傅連璋。1929年,外公在打下福建長汀後吐血不止,也是他救活的。

長徵生下的女嬰

1935年,紅軍二渡赤水河前後,外婆在行軍途中又生下一個孩子。幾十年來,這個孩子出生的地點和下落,曾一直是歷史謎案。據黨史工作者考證,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據長徵時擔任幹部休養連連長回憶:賀子珍生孩子是在遵義會議後到紅軍二佔遵義期間,是過了赤水河,在「貴州白苗地區」。「那天下著小雨,天灰濛濛的,她喊肚子疼的時候,敵人正在後面追來,槍聲很緊。」「眼看孩子要出世了,得趕緊找個地方呀!說起來也真夠運氣,路上兩頭都沒有房子,惟獨中間有一間孤零零的小草屋。我們趕緊把賀子珍抬進草屋,屋裡沒有人,吊著的銅壺還在冒熱氣。」

當時希均外婆在一旁做助手,她說:「後來鄧穎超大姐告訴我,說賀子珍生的是一個女孩。同時還有一位女紅軍生產,也是一個女孩,鄧大姐給取了一個名字,叫『雙鳳』。賀子珍生下孩子,只看了孩子一眼,便被擔架抬著上路了。」

傅連璋則回憶:一天下午,休養連的隊伍來到貴州白苗族的一個村莊,準備翻過一座叫白山的山峰,懷著孕上路的賀子珍肚子陣陣作痛,她預感到就要分娩了。休養連連長回憶:孩子洗乾淨後,我們用白布將孩子包好。我同董老商量,董老寫了張條子,我們放了三十塊大洋,還有兩碗鴉片煙土。兩碗有多大?就是平時吃飯的粗碗,上下一扣,扣了兩碗。煙土、條子一起放在孩子包裡。董老寫的條子大意是講,現在我們要出發打王家烈去,為幹人報仇。行軍不能帶孩子,這個剛生下來的孩子寄養在你家裡,送給你做孫女吧,她長大了還能幫你幹點活。

解放後,在四川省古藺縣的白沙鎮一帶,流傳著張二婆曾收養過紅軍小女孩的故事。20世紀80年代,古藺縣黨史工作者認真地調查了這一傳說,認定確有此事。據調查考證,張二婆家住白沙河邊長榜上,收養紅軍留下的女嬰取名王秀珍。三個月後,孩子因長毒瘤醫治不愈而亡。而這,就是我外婆賀子珍第四個孩子的故事。

次子廖瓦

這是我一位沒有中文名字,只有俄文名字的舅舅,他也是外婆的最後一個孩子。他是不幸的,1938年出生在遠離父親萬裡之外的莫斯科,十個月時就染上肺炎去世。這對連續失去五個孩子的外婆來說,其打擊之大,是怎麼估計也不過分的。

但是,他卻用短短三百天的人生,給16歲和15歲的同父異母哥哥帶來了極大的喜悅。我的岸英、岸青舅舅大概又想起了那在上海早夭的岸龍舅舅。他們看著這個襁褓之中頗似父親毛澤東的小生命,是不是已經興奮地想到了不久會出現新的「毛氏三兄弟」?

可幸福的時光總嫌太短,當外婆悲痛欲絕地告訴哥倆兒這個消息時,他們也禁不住淚如泉湧,同時抱著外婆勸道:賀媽媽,您別難過了,您要保重身體!小弟弟不在了,還有我們吶!我們也是您的兒子呀!賀媽媽,賀媽媽……

這時,本來還是痛哭失聲的外婆突然一把摟住岸英、岸青:「媽媽、媽媽」,「兒呀,兒呀」,三人哭作一團。幾年來,這還是兩個舅舅第一次向外婆喊出「媽媽」!這個詞從他們失去開慧外婆後,已經快八年沒說出口了,怎不讓人激動萬分!

外婆失去了親生兒子,卻同時得到了兩個兒子。這是她十年來以博大胸懷對開慧外婆母子的回報,用母愛贏得了兒子的愛。而這,是我的廖瓦舅舅以自己小小的生命換來的。

相關焦點

  • 賀子珍苦尋毛岸紅
    毛澤東的一生,前後有10個兒女,除後來眾所周知的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訥外,其餘6個子女因出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或長徵途中先後不幸夭折或失落民間。      小毛毛下落不明 1932年11月,賀子珍在福建長汀生下了她和毛澤東的第二個孩子,取名毛岸紅。當時賀子珍正患瘧疾,醫生怕影響孩子的健康,不讓她餵奶,毛澤東便託人給找了個奶媽。
  • 毛澤東之子毛岸紅文革時被武鬥致死
    兩人在共同接觸的兩三個月當中,建立了兄弟般的感情。王家珍比朱道來小1歲多,故而叫他「道來哥」,對方則親切地回叫「家珍弟」。使王家珍為之疑惑不解的是,朱道來在北京那麼久了,已經那麼多的中央領導都說過「道來就是毛毛」的話,但為何沒有得到毛澤東的確認,而只讓道來一直生活在帥大姐家?王家珍當然無從知曉毛澤東曾經發話的情節。王家珍從其後的通信中得知,朱道來於當年的9月插班在清華大學附中讀書。
  • 賀子珍的最後歲月是怎麼度過的?
    賀子珍的父親賀煥文本是個前清舉人,當過縣官,後因一場官司使得家境一蹶不振。賀子珍八歲時隨父母遷居永新縣城南門,父親開設了一爿雜貨店。當時「四人幫」也覺得一個與世無爭的賀子珍對他們威脅不大,繼續迫害她也無多大意義,所以那一陣賀子珍還算清閒。每年由醫生嚴和俊、護士吳麗娟陪同,夏天去青島,冬天去廣州,春秋天去蘇州、杭州。
  • 「鐵娘子」賀子珍:享年74歲,她的後代「子女」都在哪?
    不過在戰爭中女性的身影也不在少數,比如古有「替父從軍」的花木蘭,近代上戰場的女性更是數不勝數,不過她們大多是一些醫療兵,或者文藝兵,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也是抗戰時期的一位偉大的女性,她叫做賀子珍,因其性格被人們稱為是「鐵娘子」!
  • 賀子珍與她的兒女們
    毛澤東的一生,前後有10個兒女,除後來眾所周知的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訥外,其餘6個子女因出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或長徵途中先後不幸夭折或失落民間。
  • 毛澤東1934年因何事咬牙垂淚:「天亡我也!」
    毛澤東與賀子珍在延安窯洞前(資料圖)毛澤東晚上總是獨自一人坐在月光下仰望星空,發出長嘆賀子珍生下的第二個兒子毛岸軍由於體質太弱,也不幸夭折了。1933年9月,蔣介石親任總司令,調集了100萬軍隊、200架飛機,瘋狂地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了大規模的第五次「圍剿」,意欲徹底掃滅共產黨的紅色蘇區。
  • 李慎明:毛澤東與賀子珍聯姻源於誤信楊開慧已犧牲
    從促成毛賀聯姻的袁文才妻子謝梅香及毛澤民夫人朱旦華的回憶分析  謝梅香生前曾對其嫡孫袁建芳和後夫兒子肖常隆等人說:「1927年,賀子珍和永新赤衛隊先上的井岡山,賀子珍就住在我家裡,毛主席和秋收起義隊伍是後上來的。毛主席住在八角樓,與我家相隔不遠。當時長沙城裡白色恐怖很厲害,毛主席十分牽掛楊開慧。
  • 賀子珍後悔離開毛澤東:是我不懂事
    這期間,毛澤東與賀子珍雖然各處異地,但他們內心仍舊掛念著對方。毛澤東兩次託人帶口信,讓賀子珍回來,並給她捎去一箱她常愛用的日用品。而賀子珍也時常惦念著毛澤東,她想到他們住的那個窯洞非常潮溼,就用自己積攢的津貼費,買了一床新棉被,託人給毛澤東捎回去。
  • 賀子珍在武康路不為人知的隱居生活
    賀子珍一身學生裝,是永新當地出名的美女,17歲就加入中國共產黨。毛澤東喜歡上了這個有文化、有性格、有理想的姑娘。他們於第二年5月在井崗山結婚,開始了10年的夫妻生活。  1934年,夫妻倆踏上了漫漫長徵路,在雲貴交界處賀子珍突然臨盆,生下一個女孩,因後面追兵將到,賀子珍只得把女兒託給老鄉,留下13塊大洋走了。
  • 賀子珍含淚託孤
    原標題:賀子珍含淚託孤 1931年,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康克清(左一)、賀子珍(右一)等女紅軍的合影。  毛澤東夫人賀子珍在長徵途中沒有與他一道行軍。當時紅軍規定極嚴,夫婦不能在一起。參加長徵的紅一方面軍中有三十名婦女幹部。紅四方面軍則有兩千名婦女,還組成一個婦女獨立團,該團在長徵中曾經歷了一些殊死的戰鬥。  賀子珍由於懷孕,便與大多數婦女一起被分配在休養連。她只有在周末或在駐軍休整的幾天裡才能與毛澤東見面,而這種休整在長徵初期是極少的。
  • 女兒被送進停屍間,沒病卻被關進瘋人院,賀子珍在蘇聯經歷了什麼
    悲慘的國外生活1938年,賀子珍在蘇聯生下了一個男孩兒,而這個男孩兒,也因為出生患上了肺炎而夭折了,考慮到賀子珍已經失去多個孩子,需要安撫她的心,所以在1940年,四歲的嬌嬌從國內來到了賀子珍的身邊。不過賀子珍的大腦還是十分清楚的,賀子珍終於反應過來,這樣做是無止境的,所以她開始主動配合醫生,不再用力解釋自己是一個正常人,並且經常主動要求醫生關注她的精神狀態。
  • 關鍵證人翁清河反覆橫跳,導致賀子珍長女身份撲朔成謎,終未相認
    1930年,賀子珍與毛主席的大女兒毛金花出生在福建龍巖,當時由於部隊轉移,所以孩子被寄養在了龍巖縣城裡的一個補鞋匠家裡,這個補鞋匠就是翁清河。1932年,毛主席和賀子珍第一次派人回龍巖打探毛金花的消息,按地址找打翁清河後,得到的卻是孩子已經夭折的消。
  • 食城記 毛果夢想餐廳:原生態就是任性
    但眼下真的要能吃到原汁原味的味道,還真心不太容易,「毛果夢想餐廳」就是這樣一家店,倡導「健康、安全、營養、美味」的美食新概念,少油少鹽少烹調,以有機菜、家常菜為主打。毛果夢想餐廳沒有恢宏的門面,也不臨街,遠離柳州市中心的美食窩子,深藏在電視臺西側的一條巷子中,這就是毛果夢想餐廳的所在。推門而進入,內裡卻別有洞天,細節之處的布置可以看出店家的用心,幾處線簾與工藝品的配置彰顯出品位不俗。
  • 賀子珍省吃儉用接濟毛岸英兄弟 賣衣救患病李敏
    李敏  李敏,原名毛嬌嬌,已故中國共產黨領袖毛澤東與第三任妻子賀子珍所生的女兒,1936年出生於陝西省志丹縣。李敏出生幾個月之後,賀子珍遠赴蘇聯,把女兒留在了延安。4歲時,李敏被送到蘇聯,和賀子珍一起生活。1947年,賀子珍帶著李敏回到中國,住在哈爾濱。
  • 梅州一男子越獄逃亡30年,還結婚生了五個子女;梅州懵懂少年為尋刺激,結伴12男孩夜搶單身女
    經過篩查發現,方某的哥哥戶口名下有子女6人,其中有3名子女信息極為可疑:這3名子女相較於另外3名子女,相差了10來歲,年齡斷層,均出生於1988年以後,事有蹊蹺。  通過查找這3名子女的登記信息,專案組發現他們讀書信息登記的父親姓名均為「老方」,而不是方某哥哥之名。專案組分析判斷這3名子女極有可能是在逃犯方某的子女。
  • 韓國男子連殺10人,逃亡34年多尋無果,水落石出時人卻已在獄中
    01 35年前,韓國有一男子連殺10人,卻悄無聲息地隱藏在眾人身邊,光是想想就不寒而慄。更令人詫異的是,這位殺人犯在逃亡的34年裡,韓國警方多尋無果、遍尋不見,不料水落石出被捕之時,人其實已在獄中服刑,。
  • 楊開慧犧牲時,毛澤東與賀子珍已婚兩年,他給妻兄寫信:百身莫贖
    這時,岸英剛剛五歲,岸青四歲,楊開慧也即將臨產,這是他們的第三個孩子,毛澤東頓感雙喜臨門啊!但此時的頭等大事是將毛澤東的考察報告整理出來,楊開慧既要照顧孩子,又拖著虛弱的身體幫助毛澤東整理、分類、將內容謄抄在紙上。很快,一篇洋洋灑灑兩萬餘字的考察報告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