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38年的冬天對賀子珍來說格外的寒冷。
就在6個月前她在莫斯科的產科醫院產下了一名漂亮的男嬰,這是她和毛澤東的第6個孩子,賀子珍為兒子取了個俄文名——廖瓦。
異國他鄉,賀子珍一邊在黨校學習,一邊照顧兒子,加上身上殘留著彈片時常受疼痛的折磨,她整個人十分憔悴。
兒子6個月大的時候患上了感冒,久治不愈又發展成了肺炎,小小的生命就此消亡。
之前,賀子珍已經失去過4個孩子了,悲劇重演就如同是未愈的舊傷口再添新傷,這痛楚是雙倍的。
所以,她更加消瘦,也更加哀愁。
1939年,張天聞的夫人劉英從蘇聯回國,她把賀子珍痛失愛子的經歷告訴了毛澤東。
作為孩子的父親,毛澤東的心裡萬般不是滋味,為了給賀子珍些許的慰藉,他決定把兩人的女兒李敏送去蘇聯,陪伴在她身邊。
那時李敏3歲,還叫毛嬌嬌。
到達蘇聯後,李敏和哥哥毛岸英、毛岸青(毛澤東和楊開慧的兒子)一起生活在了莫斯科莫尼諾國際兒童院。
兄弟倆和賀子珍的感情很好,親切地稱呼賀子珍為「賀媽媽」,因此對李敏這個妹妹也十分疼愛。多年後,李敏回憶起在蘇聯的日子,她還記得二哥毛岸青總是弄丟鋼筆的筆頭,每次都吵著媽媽給他買新的。
一家四口的生活是其樂融融,充滿溫情的,然而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
1941年6月22日,蘇聯進入了戰爭狀態,賀子珍和孩子們不得不撤離莫斯科,轉到了300多公裡外的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
因為戰爭,所有的外國共產黨員生活費都被停發,原本以治病和學習為主的賀子珍被分配去縫紉、幫廚、教中文。
兒童院的物質匱乏,每個人所分到的食物少得可憐,大人和孩子都吃不飽,毛岸英吃完飯後還是餓,只能舔盤子。
轉眼冬天到了,日子就更難了。
蘇聯的冬天冰天雪地,為了支援前線的戰士,所有大人都被安排了織毛衣毛褲的任務,為了完成定額忙得焦頭爛額。
正當賀子珍疲憊不堪的時候,李敏病了,與死去的兒子一樣患上了肺炎。
隔離室裡,李敏奄奄一息。
女兒太虛弱了,必須要讓她吃些營養的東西!想到這,賀子珍把自己禦寒的衣服給賣了,用所得的錢買了牛奶。
只是,李敏已經病到張不開嘴了,根本喝不下牛奶,賀子珍只好調轉勺子,讓牛奶順著勺柄一滴一滴流進李敏的口中。
奇蹟發生了,在死亡邊緣徘徊的李敏活了過來。
2
幾乎小小的生命沒有了,因為這裡去年的冬天完全沒有生火,女孩子身體很弱,受不了這樣這樣劇烈的寒冷,因此腦子受傷得很厲害,可以說完全死過去了,只僅僅還有呼吸而已。這樣完全不省人事經過九天,完全自己不會吃飯。
這是1943年,賀子珍寫給共產國際工作人員的信,信中描述了李敏的病情之重,也透露了身為母親的擔憂與焦灼。
賀子珍把李敏從隔離室抱了回來,可眼前依舊擺著個大困難——由於沒有生火,房子冷到不行,桌面甚至都結冰了。另外,燒不了水,病重的李敏連一口熱乎的都喝不上。
兒子病逝的場景像電影一樣在賀子珍的腦海裡不停播放,撕心裂肺的感覺湧上心頭。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賀子珍無法再承受失去子女的疼痛了,她急壞了,跑到了院長面前,提出要柴火。
院長直截了當拒絕了賀子珍的要求,並且拍著桌子將她罵了一頓。
賀子珍一直是個不甘示弱的人,如今關乎到女兒的性命安全,作為母親的她更加強悍起來,也不客氣地拍了拍桌子回應院長。
院長氣壞了,對著賀子珍說:「沒有人敢當著我的面拍桌子,除非她是精神病。」
賀子珍只當這是對方的一句氣話,她怎麼也沒想到,後來真的來了4個強壯的男人,硬是把她拽走,關進了精神病院。
儘管沒有任何的文件能證明賀子珍精神有問題,但是她還是被迫在精神病院待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而且不允許被人探視。
那年,賀子珍才35歲。
這是一段如何黑暗、無助的時光?旁人不得而知,賀子珍本人也鮮少提及。
1947年初,在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的王稼祥和其夫人的幫助下,賀子珍終於被解救出來,與女兒李敏相聚。
母女重逢是多麼令人激動的場面,可賀子珍卻舉止呆板、語言沉默,過去種種的不幸經歷讓她失去了活力。
有人問賀子珍有什麼打算?
賀子珍簡潔且堅定地說了兩個字:「回國。」
賀子珍想回國的事被傳達給了毛澤東,毛澤東回應:「同意回國。」
1947年5月,賀子珍帶著李敏回到了闊別10年之久的故土,她顯然是千思萬緒,下車時還親吻了腳下的土地。
回國後,賀子珍和李敏先是在哈爾濱住了一段時間,接著又到了瀋陽,見到了妹妹賀怡。
從賀怡那賀子珍得知了很多事,由此也受了啟發,決定把告訴李敏她和毛澤東的關係。
李敏離開中國時尚小,關於毛澤東的記憶早就蕩然無存,在蘇聯時她也曾聽大哥毛岸英說毛主席是他們的爸爸,可她並不相信。
毛主席怎麼可能是她的爸爸呢?
滿腦子疑問的李敏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問毛澤東:「你是不是我爸爸?」
毛澤東以加急電報回了信,信裡他寫道:
嬌嬌,看到你的來信很高興,你是我的親生女兒,我是你的親生父親。你去蘇聯八年多一直沒有見過面,你一定長高長大了吧。爸爸想念你,也很喜歡你,希望你趕快回到爸爸身邊來。
1949年4月,李敏來到了毛澤東的住所。整整8年未見到父親了,這個10歲的小女孩顯得拘束,只是怯生生地喊了一句:「爸爸。」
就是這句「爸爸」,讓毛澤東興奮激動,他對身邊的人炫耀:「我家有個會說外國話的寶貝。」
身為中國的主席,毛澤東以大局為重,以至於骨肉長年不能相聚,而身為父親,他的心始終是牽掛兒女的。
3
相比女兒,賀子珍與毛澤東的重逢則相隔得太久太久。
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賀子珍是通過報紙、廣播等途徑來得知毛澤東的消息。
有一次,賀子珍徹夜不睡聽毛澤東的廣播,把收音機都燒壞了。
1959年,賀子珍來到江西療養,才終於見到了毛澤東。
這時,距離上次見面已經過去22年了。
兩人進行了1個多小時談話,賀子珍離開後,毛澤東心情很低落,他瞧出了前妻的精神不佳,傷感嘆道:「所答非所問」
1961年,賀子珍病重住進了上海的東華醫院,有時她不願意配合治療,可只要毛澤東發話她就會乖乖吃藥,並奇蹟般地好轉。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與世長辭,得知消息的賀子珍很平靜,她沒有掉眼淚卻一夜沒有合眼,直到第二天醫生上門為她看病。
1979年9月8日,在毛澤東即將去世3周年,賀子珍秘密來到了北京毛澤東紀念堂,老人盯著毛澤東的坐像若有所思。
故人不在了,但是故事還在。
註: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