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最熟悉的餃子館可能就是「東北餃子館」了。走進店裡,點一份水餃,倒一碟陳醋或是辣椒,就能大快朵頤吃一頓。
但在最近,無忌哥卻發現了另外一家相當「奇葩」的餃子館。別的餃子館都有一大堆餡料的餃子供顧客選擇,可這家餃子館卻只賣5種餡料的水餃。這樣的餃子館在行業裡能有競爭力?
然而令無忌哥想不到的是,這家餃子館竟然還是東北地區相當有名的一個品牌。成立16年,已經在全中國開了480家門店。
它就是來自黑龍江的——喜家德水餃。
喜家德的創始人名叫高德福,出生於黑龍江鶴崗市,是個土生土長的東北漢子。他之所以選擇做餃子,其實是走了許多「彎路」後得出的結果。
早在1990年,高德福就想到靠餐飲創業。不過當時的他還太年輕,只想著賺錢,卻沒想過怎麼做才能賺錢。當時只要是市場上火爆的餐飲品類,高德福全都會就跟著去做什麼。
結果十幾年下來,高德福在老家開了20多家餐廳,麵館、海鮮酒樓、火鍋店,全都試過。雖然其中有盈有虧,但仔細算下來,卻根本沒賺到多少錢。
高德福開始總結原因,他發現,那些一直虧損的餐廳,幾乎全都是他一時興起跟風開的。反而是那些他覺得不賺錢,但做的都是他熟悉的菜式的餐廳收益更高。
看來要想獲得成功,還是應該從自己熟悉的領域入手。
領悟到這點的高德福,關掉了那些多餘的店面,專心經營剩下的餐廳。果然從此以後,那幾家店的生意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變。
這也讓高德福有了自信,決定再開一家新店。但這次開的新店不同,他要把它做成一個品牌,擴張到全國。
經過深思熟慮後,高德福決定開一家餃子館。一方面,因為自己是東北人,餃子是自己最了解的食物;另一方面,因為餃子是全中國人都喜歡吃的傳統食物,有著廣大的受眾群體。
2002年,高德福在老家鶴崗開了第一間喜家德水餃店。
剛開始的時候,餃子館的生意還算過得去,這讓高德福有點得意,馬上就有了開新店的想法。於是只過了一年,高德福就在哈爾濱開了第二間喜家德。
但俗話說的好,欲速則不達。第一間門店都沒站穩,哪來的餘力經營第二間門店呢?
當時喜家德在鶴崗也只是小有名氣,在哈爾濱卻是名不見經傳。再加上選址地點太差,第二間喜家德只開了11個月,就關門了。
但高德福仍不死心,他一年後卷土重新,還是選擇在哈爾濱開分店。
由於上次的經驗,這次分店成功撐了下來,沒有關門。但不關門也不代表是好事,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家分店都在不停虧損,甚至還影響到本部的業績。
兩次教訓,讓高德福決定沉下心來重新鑽研店面的商業模式。他成立了產品研發部,專門研究怎麼做出獨特美味的餃子。
終於在2008年,連續虧損了5年的喜家德,實現了第一次盈利。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喜家德走上向全國擴張之路。
10年後的今天,喜家德已經從一家東北地方小店,變成了在全國40多座城市擁有480家門店的餐飲巨頭。
從最初5年不斷虧損的地方小店,到後來翻身逆轉成為東北著名的餐飲品牌,這中間究竟有何秘訣?
喜家德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明明是個餃子店,卻只賣5種餡的水餃。16年過去了,這個規矩從未改過。
在高德福看來,一家餐廳若想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優質產品來為顧客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
當店裡有許多種類的餃子的時候,確實可以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但如果當天有賣不完的餃子,那要怎麼處理呢?丟了浪費成本,留下第二天用又影響味道和口感,會降低用戶體驗。
但如果只做5款餃子,就能嚴格把控數量,不僅能降低成本,還能保證每天用的都是新鮮餃子。
同時,公司的研發部門也能將精力全部放在這5款餃子上。據說,喜家德的產品研發部每天都在研究如何提升餃子的品質,比如材料搭配、營養價值等。
另外,同樣是為了保證用戶體驗,喜家德堅持不做外賣業務。原因是2015年的時候,喜家德曾嘗試送外賣,公司業績也因此上漲了30%。但是,由於有顧客反應外賣的餃子不如到店時的餃子好吃,喜家德馬上中止了外賣業務!
與其追求一時的高收益,不如將用戶體驗放在第一。喜家德的這種做法,這種做法不管在哪個行業都屬少見。
在市面上,許多餃子館為了提高翻臺率,都會採用全程冷鏈的半成品速凍餃子。但這樣效率雖高,餃子的美味程度卻會減分。雖然也要少部分餃子店堅持「現包現做」,但這樣又會出現上餐太慢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喜家德很早就採用了標準化的運營模式。
2006年,喜家德在哈爾濱建立了第一個城市中央廚房。每天,所有食材都會送到中央廚房,統一加工做成餃子後,再送到當地各家門店。
其中每道加工環節都有嚴格的流程和標準,比如時間、溫度都有精確的數字要求。為了做出厚度一樣的餃子皮,就連擀麵杖都是特製的,上面還標有刻度。
在原材料的採購上,喜家德要求也很高。如果在蔬菜上看到有黑點白斑,馬上就會致電供應商問清緣由。要是供應商送貨的卡車發現有衛生問題,更是直接不讓進門。
這種嚴格的要求一度「逼瘋供應商」,但時間久了後,卻變成了一套「參考體系」。據一些與喜家德合作的供應商表示,當他們和其他餐飲公司合作時,只要說喜家德也是自己的合作方,對方就會感到放心。
最初創建喜家德的時候,高德福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那就是要將喜家德做成可以傳承百年的品牌,讓門店開遍全球。
要做到這點,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可靠的人才。
為了鼓勵員工為公司賣力,喜家德設置了一套股權激勵制度。只要業績突出,就能拿到公司的股權分紅,升職店長。再往後,還有機會成為片區經理,擁有自己的店面。
不同於傳統的僱傭制,喜家德的激勵制度讓員工不再只是一名簡單的打工者,而是試圖將員工打造成公司未來的合伙人,有錢大家一起賺。如此一來,公司與員工的聯繫就更加緊密,員工自然也願意更加賣力工作了。
除此之外,喜家德還在公司內部創辦了培訓中心。凡是入職喜家德的麵點師,都要被送到哪裡封閉式學習。這樣做的目的,既是為了讓員工入職後可以更快上手,同時也是為了培養更多人才,為今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這是高德福的座右銘,同時也是喜家德的經營理念。正是因為這種專心致志、精益求精的態度,才能讓喜家德在連虧5年後,還能實現絕地反擊,並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地位。
做人做事就是如此,與其費盡心力做嘗遍所有事,不如專心將一件事做到極致。這樣的收穫,反而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