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38天開一店,這家餐廳5年門店數就超王品,憑的是什麼?

2021-02-15 今日新餐飲

2018第六屆CCH廣州國際餐飲連鎖加盟展

時間:2018年8月24-26日 

地點:廣交會展館A區1.1-5.1館

官網:http://www.gzjc8888.com

開餐廳不難,開幾百家餐廳卻不容易。如今,開一家餐廳想要賺錢都很難,要每一家店都賺錢,無疑難上加難。

有那麼一家餐飲企業,21年一個品牌開30家店,但是卻突然發力,單品開店數量超過王品旗下的石二鍋。

這個品牌的秘密是什麼呢?

21年開30家店,5個子品牌發力

單品店超王品,平均38天開一店

2015年,全臺灣最大東方菜連鎮集團瓦城泰統將喜孜孜迎來三個第一:臺灣單一品牌開店數最多、淨利率達9%、EPS超過十元,獲利稱霸上市櫃餐飲企業。

在餐飲業,店數多不稀奇,但店數多又賺錢卻不易。

但在過去五年瓦城每股獲利都接近一個股本,前年遇到食安風暴,對瓦城獲利率毫無影響。

△瓦城泰國料理門店(圖片來源網絡)

小編查找了瓦城泰統集團的官網,梳理了瓦城集團的發展歷程:

1990年,第一家店瓦城泰國料理開業;

1995年,創立子品牌「非常泰」;

2006年,「1010湘」開了第一家店;

2011年,瓦城集團總店數達到30家;

2012年,掛牌上市連開10家店,總店達到40家;

2013年,總店數為60家;

2014年,「大心 新泰式麵食」、第五品牌「十食湘BISTRO」。

2015年,「瓦城泰國料理」海內外設有58家直營分店;「非常泰」臺灣6家分店;1010湘在臺灣有16家店;「大心」截至2015年11月全臺共11家分店。

通過以上的數據,小編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瓦城泰統基本上每開一家店都是賺錢的,並且是很多餐飲企業最希望的開一家火爆一家。

瓦城集團旗下泰國菜餐廳瓦城在臺灣有五十五家,店數比王品集團旗下的石二鍋還多,泰國面大心一年半開十四家店,平均38天開一間店,這相當令業界驚訝。

只攻東方菜的瓦城,照樣玩出彩

只攻東方菜的瓦城集團,如何勝出?總結起來,瓦城的成功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定位清晰,鎖定東方料理領域

從瓦城25年的發展歷史來看,瓦城始終沒有離開它自己的定位:專注做東方料理。

△瓦城集團的5個品牌(來自瓦城集團官網)

無論是起步的瓦城泰國料理,後面「非常泰」、「大心」、「1010湘」、「十食湘BISTRO」等子品牌,都圍繞著「東方料理」泰國料理和湖南菜來做。

相比其他餐飲品牌,在做起一個品牌之後,其子品牌包羅萬象來說,瓦城始終穩步按照自己的企業規划進行。

2.重深耕,拉高品牌門坎力求窄與深

 

王品跟瓦城的成立時間相差不遠,但是王品在成立第九年時就由西餐跨入日式餐點,瓦城泰統卻是成立第十六年才跨入湘菜,相較於王品品牌種類的寬與廣,瓦城品牌數僅有王品的五分之一,則顯得力求窄與深。

瓦城的創新品牌有兩個原則:一為複製門坎高,二為產品獨特性以大心為例,過去能買到兩百臺幣以上的麵食僅有日式拉麵,瓦城的泰式面卻高達250臺幣(約53元人民幣)一碗,背後是二十六年的菜色研發與複製能力的累積。

△深耕市場才能贏得市場

大心的複製門坎也比一般麵食連鎖店高,日式拉麵店廚房只需三人,負責下面、湯頭與擺盤,但是大心每碗都是現點現做,需要用到六人,而且廚房沒有聘僱工讀生,都是廚師調理,以點菜率最高的海鮮酸辣麵為例,炸金針菇、煮蝦子、下菜、組合配料、煮麵、擺盤都有專人負責。

王品近期遇到品牌擴張太快,互蝕市場,各品牌獲利狀況不一,正在重新調整口牌定位與特色;但是,品牌擴展慢的瓦城反而每一個品牌都賺錢,以大心來說,每年淨利率約為9%,隨著日數增加,獲利率有望再提升。

瓦城多年的深耕和高門檻,逐步凸顯優勢。

3.開設廚藝學院,效仿跆拳道培養爐炒人才

創業二十一年,瓦城才開30家店,速度平緩,但近五年就開出65間店,這是為何?當人才培養、菜色研發制度化就緒,擴張自然水到渠成。

中餐出品穩定最難,後廚的爐炒人才最難培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瓦城的研發團隊就把廚師的廚藝系統化


△瓦城的廚師團隊(圖片來自瓦城官網)

以火候為例,瓦城的研發團隊以爐火高度跟顏色(如藍黃火)的比率,區分為八種,教廚師依鍋子被燒紅、水冒泡的程度,判斷下食材的時間,效仿跆拳道,以顏色區分十一級培養廚師。

廚師不僅要會做菜,還得會用計算機,每道菜的食材大小、顏色列入計算機考題,三到四個月就得學會一級,有一次補考機會,認真學習多半會過關。晉升到藍帶以上的廚師開始學管店務、食材成本管控、壓低報廢率等。

瓦城的這一系統讓廚師看到了未來的職業發展之路,有效地降低了離職率,穩定了後廚。

瓦城的餐飲發展啟示

△每一個品牌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得來的

瓦城集團董事長徐承義曾經引用《從A到+A》的管理理論比喻瓦城的營運,優秀的公司必須先厚植實力,才能突飛猛進,就像是推動巨大、笨重的飛輪,一開始得很費力才能啟動飛輪,但是,長時間下來,飛輪累積動能後,就會自己快速奔馳,這就是瓦城的寫照。

通過瓦城這個餐飲品牌的發展案例,可以給我們很多餐飲企業一些啟示:

人才培養一定不能忽視,特別是發展連鎖品牌,廚師團隊一定要穩定;

定位要清晰,每一個子品牌的開設都要經過深思熟慮;

店數多不如將產品做精;

一定要清楚你每一個品牌的目標顧客。

餐飲企業的發展並非是越快越好,在成長和穩定之間平衡發展,才是未來持續發展的的關鍵!

相關焦點

  • 平均38天開一店,這家餐廳5年門店數超王品,憑什麼?
    有那麼一家餐飲企業,21年一個品牌開30家店,但是卻突然發力,單品開店數量超過王品旗下的石二鍋。這個品牌的秘密是什麼呢?21年開30家店,5個子品牌發力單品店超王品,平均38天開一店2015年,全臺灣最大東方菜連鎮集團瓦城泰統將喜孜孜迎來三個第一:臺灣單一品牌開店數最多、淨利率達9%、EPS超過十元,獲利稱霸上市櫃餐飲企業。在餐飲業,店數多不稀奇,但店數多又賺錢卻不易。
  • 做一家火一家!王品旗下鵝夫人獲評米其林一星餐廳!探究王品做品牌的邏輯!
    王品是臺灣是最大的連鎖餐飲集團,2003年起進入大陸市場,目前已在大陸的30多個城市開設了100多家直營門店。王品旗下餐廳品牌包括大家熟知的王品牛排、西堤厚牛排、鵝夫人、花隱日式懷石料理、慕.法式鐵板燒等。
  • 餐飲品牌│4年賺50億?王品牛排的「幫派文化」究竟是什麼套路
    文丨幸福餐飲人 作者:黃婷餐飲界最廣為流傳這麼一句話,「中餐服務看海底撈,西餐服務看王品」。王品僅用4年時間就達到了50億元的營業額。這家將中國大愛、美國民主、日本紀律結合在一起打造出來的臺灣連鎖多品牌餐飲企業,究竟有哪些熠熠閃光的經營之道,得以打破餐企發展受限的魔咒?
  • 王品臺塑牛排餐廳:一頭牛僅供六客 相聚最好的時刻
    (贏商網記者11月4日報導)《萬物靜默如謎》一書中如是說,「超乎一切的美麗就在這一,就在這一,剛剛消逝的時刻。」時間是一個神秘的概念。   來自臺灣地區的王品臺塑牛排(需求面積:350-500平方米),「一頭牛僅供六客」的廣告語,被人熟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起源於臺塑集團王永慶先生的私房菜,從2003年來到上海,王品臺塑牛排已經在內地走過11年頭。
  • 王品將顧客反饋做成一門學問
    在過去幾年,王品臺塑牛排挖掘、積攢了豐富的消費者反饋數據,其在臺灣的顧客資料已達到約200萬份!王品在過去幾年挖掘、積攢了豐富的消費者反饋數據,王品臺塑牛排在臺灣的顧客資料已達到約200萬份,自2003年進入大陸市場到現在累積的客戶資料已近20萬份。海量的顧客資料和數據儼然成為王品發展的助力。
  • 王品也開火鍋店!「石二鍋」日翻臺竟達6次!
    1、據了解,石二鍋是2012年進入大陸,請問石二鍋在大陸開的第一家店在哪?面積多大?初期的經濟效益怎麼樣?  2012年,石二鍋進軍大陸市場,上海成為了我們的第一站。那時候我們花了半年時間做市場調研,會選擇從上海開始主要是考慮到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每年都會有很多新鮮事物湧入,大眾也都喜聞樂見。
  • 王品年收入25億的成功秘密——將顧客反饋做成一門學問
    自2003年進入大陸市場,到現在累積的客戶資料就近20萬份!王品是如何將顧客反饋做成一門學問的呢?顧客反饋除了能幫助改進其菜品和服務外,還有怎樣的玄妙呢?2012年王品於臺灣上市,旗下擁有王品臺塑牛排、西堤牛排、陶板屋、原燒等13個品牌和300多家門店,年銷售額 25.40億元,其中進駐大陸5個品牌共58家門店,營收額為 5.60億元。
  • 「強制」員工出國遊,「強制」五星級酒店辦年會......今天,這家餐廳已橫行20年
    連續4年獲得米其林一星,「強制」員工出國遊,「強制」五星級酒店辦年會.今天,這家餐廳已橫行20年連續4年獲得米其林一星,「強制」員工出國遊
  • 案例 王品靠七分熟臺塑牛排打造千店百億
    10年之後,李森斌已經成為王品集團大陸事業群執行長(CEO)。2012年王品於臺灣上市,旗下擁有13個品牌和300多家門店,年銷售額25.4億元人民幣,大陸地區營收額為 5.6億元人民幣。王品的目標是到2020年,開出千家店,錄入百億元。大陸市場成為王品實現千店百億的關鍵所在。李森斌和他的團隊正在考慮公司業務如何全面提速,如果他們還要保持單價消費在300元以上的話。
  • 這家知名連鎖餐廳倒了?高峰期在杭州開了10家門店
    根據網絡上的加盟招商信息,「一茶一坐」在全國共有門店超過200家。目前門店經營狀況如何,消費者是否能退回儲值金?在上海市虹口區的瑞虹新城,記者根據地圖以及大眾點評找到一家「一茶一坐」門店的地址,目前已經是其他餐廳。
  • 這家餐廳16年只賣5種水餃,卻在全中國開了480家店!它憑什麼?
    走進店裡,點一份水餃,倒一碟陳醋或是辣椒,就能大快朵頤吃一頓。但在最近,無忌哥卻發現了另外一家相當「奇葩」的餃子館。別的餃子館都有一大堆餡料的餃子供顧客選擇,可這家餃子館卻只賣5種餡料的水餃。這樣的餃子館在行業裡能有競爭力?然而令無忌哥想不到的是,這家餃子館竟然還是東北地區相當有名的一個品牌。成立16年,已經在全中國開了480家門店。
  • 王品品牌大軍又增一員,多品牌戰略背後的商業邏輯
    知名餐飲企業王品集團在臺灣的第14個餐飲品牌開業了。這家名叫Cook BEEF(酷必)的牛排飯門店,2月5日在臺北信義區開門迎客,而在大陸,王品去年11月才在上海剛剛推出了新的川菜品牌「GUN8辣椒」。
  • 餐飲同行們要看看王品集團的管理法寶
    「我們與其他企業有很多不同之處,其中一項就是我們每個品牌都獨立設置一個公司,然後每個單店其實也是一個獨立的經濟核算體,採用利潤中心制,根據即時獎勵的海豚領導 學原則,我們每開一家新的單店都會設立一家公司,店長、主廚以上的人員,包括區域經理、總管理處的協理、副董事長、董事長等都可以按照比例入股,然後根據這家店每月的營收狀況分紅,不必等到年底拿什麼年終獎,通過這個即時獎勵的方法,我們的人員流動率每年只有
  • 王品是如何打造米其林餐廳的?
    雖然,很多人未必知道不久之前斬獲米其林一星的港式餐廳鵝夫人是王品集團下的新品牌,不過,毫無疑問,餐飲服務巨頭王品集團近兩年的動作,相當引人注目。就在本月23日,王品旗下另一個被定位於「川菜潮牌」的GUN8辣椒,也即將登場。
  • 逆流而上的王品集團 底氣在哪裡
    隨著疫情防控相對穩定和各行業復工復產推進,餐飲業消費正在逐漸復甦中,但到目前為止整體恢復只達到了去年同期的6~7成,有一家餐飲企業卻迅速恢復了增長,至五月底90%的門店營業已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成,這家企業就是一直以來因多品牌戰略飽受爭議的王品集團。
  • 2017年全國餐飲店開店計劃大內透
    北京宴·電影主題餐廳黃曉明投資開的電影主題餐廳,玩轉5大場景街區,還有16個電影主題包房,已大熱,2017年預計開店2-5家,華北為主。邊境共和國超人氣的東南亞餐廳,店內復古的舊皮箱,老式的綠郵筒,色彩斑斕的霓虹燈,街道兩旁停靠著的自行車,還有身著軍裝的「檢查人員」來回巡視,2017年預計開店5家。
  • 【種子盤點】最全疫後「領跑餐廳」年度明星案例新鮮出爐!
    廣州一家潮牌餐廳,首創「傾瀉式」上菜,老菜變網紅瞬間爆紅!●號稱「廣州第一潮牌餐廳」的祿鼎記開業7年,13家商超店,平均面積1000㎡左右,人均¥98元。火爆程度平均排隊時長1.5小時,是廣州必打卡的高口碑川菜網紅店。
  • 王品牛排邀您與SCC 超跑俱樂部共享盛宴 ——專為優秀女企業家打造的品鑑盛會
    >月6日晚七點,位於建國路87號新光天地廣場6樓王品牛排SKP店,12位SCC超跑俱樂部女會員翩然而至,她們是代表俱樂部參加王品牛排與SCC共同策劃的「SCC女士之夜」——歡樂頌的現場活動,CEO許漢卿、時尚教父瘦馬也都受邀出席了活動。
  • 2018年知名餐飲品牌「死亡」名單曝光 明星店死的最慘
    據悉,該店之所以號稱「七爺」,是因為這家店是由陳小春和他的6個「古惑仔」朋友一起開的,由此也多了一絲江湖氣。從門店裝修,到菜單設計,走的都是地道的港式風格,主打「清湯牛腩」和手工牛肉丸。但在杭州,單品店+明星店並沒有給它帶來太多的優勢,更多的評價是「偏貴」、「沒有二刷的點」,成了杭州難得的不用排隊的明星店。目前,已經悄然歇業。
  • 2019米其林榜單公布,最受爭議的居然是這家店?!
    有一家餐廳,三年來一直霸佔著一星的位置,巋然不動,從第一年開始就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今年榜單一發布,各大媒體號,美食號以及發文速度超快的米其林官號都紛紛報導,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米其林榜單粉絲們的評論,發現都在討論這家店,我們來看下大家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