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高溫來襲,中暑現象經常發生。如果身邊有人發生了中暑,應該如何做?中暑之後要「多喝水」不是套路!但是還得要「會喝水」。
中暑的症狀
先兆中暑症狀: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症中暑症狀: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如及時處理,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重症中暑症狀:顧名思義,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那麼中暑後要多喝水?然而,補水並非簡單喝水。
專家建議:大量出汗後需補充電解質
「如果出現口渴、嘴唇乾、尿液變黃等情況,就表明身體已處於缺水狀態。」專家建議,「夏季補水應採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建議人們出汗較多時,可喝點淡鹽水和電解質飲料,尤其是在高溫環境下外出、勞作以及運動人群更為需要。」
人體內電解質平衡十分必要,電解質平衡才不會中暑虛脫。有些人喜歡在出汗後大量飲用冰水,看似補充了水分,卻沒有補充隨汗液流失的鈉、鉀等電解質。如此一來,人體為了保障電解質平衡會不斷加速排水,有時感覺「越喝水越渴」甚至虛脫也就不難解釋了。
什麼是電解質飲料
電解質飲料,是含有鈉、鉀、氯等電解質的飲料,可迅速補充人體水分的消耗,解除疲勞,促進身體新陳代謝。通過電解質飲料來補充人體消耗,已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
有中暑症狀了怎麼辦
一、移。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冰袋、冰塊置於病人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
三、促。將病人置於4℃水中,並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待肛門溫度降至38℃,可停止降溫。
四、浸。將患者軀體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沒乳頭為度。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溫過低不能耐受。
五、擦。四個人同時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體四周,把皮膚擦紅,一般擦15—30分鐘左右,即可把體溫降至37—38℃,大腦未受嚴重損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這七類人更好容易中暑
1、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體素質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現中暑問題,所以在炎熱的天氣裡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老年人由於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系統功能衰退,肌體散熱不暢。易中暑。
2、孕產婦因為懷孕或產後體力消耗大,身體虛弱,如果逗留在通風不良、溫度較高的室內,就容易中暑。
3、嬰幼兒的各系統發育不夠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較多,對散熱不利。易中暑。
4、炎熱天氣會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的,他們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所以容易中暑。
5、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對內外環境溫度變化反應遲鈍,雖然熱量已經積蓄在體內,但病人的自覺症狀卻出現得較晚,易引起中暑。
6、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為細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體產生內源性致熱原,讓機體產熱加速。炎症還能使機體釋放出一些物質,使血管痙攣收縮,更不利於散熱而容易中暑。
7、營養不良的人因為營養素的缺乏使血壓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縮。他們還容易反覆腹瀉,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而中暑。
中暑了吃什麼水果
1、西瓜: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平肝清熱、祛風利溼的功效。
西瓜含有大量水分,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中暑之後,吃西瓜不但可以及時補充水分,還可以補充能量。
2、甜瓜:多食甜瓜,有利於人體心臟和肝臟以及腸道系統的活動,促進內分泌和造血機能。
據有關專家鑑定,各種香瓜均含有蘋果酸、葡萄糖、胺基酸、甜菜茄、維生素C等豐富營養,對感染性高燒、口渴等,都具有很好的療效。甜瓜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檸檬酸、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C等,且水分充沛,可消暑清熱,生津解渴,除煩等。
3、枇杷:味甘酸、性涼。可潤肺止咳,生津止渴,消暑,下氣止嘔。
補充營養。枇杷含有多種營養素,能夠有效地補充機體營養成分,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發揮強身健體的作用。
4、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熱解毒、潤腸。宜於腸燥便秘。
香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鉀、維生素A和C,同時膳食纖維也多、澱粉質豐富,是相當好的營養食品。特別是中暑之後人需要補充體力,香蕉就最適宜不過了。
不同的防治暑溼藥品用藥注意如下:
藿香正氣水:具有解表祛暑、化溼和中的功效,適用於暑溼引起的頭痛、腹脹嘔吐等症狀,但大多數藿香正氣水含有酒精成分,患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腎病等疾病的人,服用前要諮詢醫生。專家提醒,過敏體質的人也要小心服用;駕車的人開車前不要服用。
十滴水:主要成分有樟腦、大黃、生薑、丁香、辣椒、桂皮等,具有祛暑散寒、健胃之功效,其主要作用是治療中暑,適合已經中暑的患者服用,對預防中暑的作用並不明顯。由於十滴水的藥性燥熱,過敏體質的人、哮喘病人和孕婦不宜使用。
人丹:具有開竅安神、祛風健胃、清熱祛暑的功效,主治受熱中暑引起的頭昏腦漲、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但如果是因為感冒而引起的噁心等症狀,則不能服用人丹。孕婦和3歲以下的孩子應避免服用人丹,老年人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清涼油:是最常見的家庭儲備藥,頭痛頭暈時,取少量清涼油塗於太陽穴,能提神醒腦;蚊蟲叮咬、皮膚瘙癢時,取少量清涼油塗於患處,能活血消腫、鎮痛止癢。因清涼油含有樟腦、薄荷等成分,故孕婦不宜使用。另外,有皮膚潰爛、過敏反應等症狀的人也要慎用。
風油精:功效同清涼油相似。同樣因含有樟腦等成分,孕婦不宜使用。新生兒也不宜使用風油精,因風油精有可能誘發黃疸、抽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