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口碑的《明天之前》和嚴肅內容「求索記」

2021-02-27 讀娛


《明天之前》這部紀錄片的出現,不僅意味著國產紀錄片走出舒適區的決心和勇氣,同時也意味著,騰訊新聞在「深度內容」的探索也走到了行業的前列……

讀娛 | yiqiduyu

文 | 趙二把刀

——1922年,被後世譽為「紀錄片之父」的弗拉哈迪,將其開山之作《北方的納努克》呈現於世,築起世界紀錄片之光輝起點;

——1956年,阿倫·雷乃攜影機重回奧斯維辛,創作出被公認為紀錄電影史上經典之作的《夜與霧》,以詩意鏡頭昭示二戰殘酷歷史;

——2019年,在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徒手攀巖》榮膺最佳紀錄長片獎:可以被載入史冊的極限之旅、對超越生理和心理的真實記錄,聚焦於人類挑戰大自然的無限潛能……

追溯紀錄片本源及發展歷程,無不與科技、人類學、社會學、政治與歷史、文化與藝術等緊密交織,這也是紀錄片最獨特的魅力。而近年來,國內「網際網路+紀錄片」的模式越發清晰,也湧現了相當多的優秀紀錄片——但相對而言,被行業、觀眾認可的國產紀錄片的題材確實也集中於傳統文化、美食這兩大類,所以對於國產紀錄片能否走出「舒適區」,能夠將視野和格局放在更廣闊的方向,也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之一。

6月13日,騰訊新聞出品的紀錄片《明天之前》正式上線,該片最大的特色是國際視野、主題的普世性以及對於內容的前沿探索等,應該說這部由騰訊新聞和全球優秀的紀錄片團隊英國團隊Grain Media、特邀曾寶儀擔任策劃人的節目,不僅有深度有溫度,而且在娛樂內容為主導的當下,騰訊新聞在嚴肅內容領域做出的努力也正在贏得市場和用戶的認可。

未來是什麼樣子的?

《明天之前》講述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挑戰」

1990年,蒂姆·波頓執導的電影《剪刀手愛德華》正式上映,這部經典電影講述了約翰尼·德普扮演的機器人愛德華和人類女孩之間的愛情故事——應該說,對於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關係,歷來是好萊塢電影最喜歡的主題之一,畢竟,人類和未來擁有情感的機器人的關係是最能夠引發創作者靈感和觀眾的共情。

2008年,日本電影《我的女友是機器人》上映,而這一次的故事則讓愛戰勝了世俗,最終人類和機器人走到了一起。在這部電影中,綾瀨遙扮演的機器人女友更符合很多觀眾想像中的「未來機器人」的形象,充分的擬人化以及可以擁有和人類一樣的情感。 

如果說,過去對於機器人和人類的情感想像更多存在於影視作品中,那麼在當下,隨著AI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機器人不僅擁有和人類一樣的外表,同時也擁有了更多的智力和對話能力,所以當《明天之前》將「機器人伴侶」作為第一期的主題時,也確實是聚焦到了人類共同會面對的這個課題。

機器人伴侶資深用戶戴夫和機器人伴侶哈莫妮

愛上機器人會是趨勢嗎?事實上,人類的情感歷來就是複雜的,尤其是網際網路時代,很多人對於手機、遊戲、社交網絡的熱愛早已經超過了對身邊人的關心,所以在節目中人工智慧領域的世界級專家大衛·利維預言:「到2050年,會有人類和機器人結婚」,其實很多觀眾對於此觀點並沒有特別的吃驚——但很多人也會和讀娛君一樣,對人和機器人的婚姻關係對於倫理的挑戰充滿擔憂。

在《明天之前》裡一些選擇機器人作為伴侶的受訪者中,過往婚姻的失敗無異於一道隱形傷口,讓原本對婚姻心存憧憬的人,走向失望,甚至絕望,他們變得排斥兩性婚姻,同時又渴望尋找一種新的方式,這時候,有一些人會開始將目光投向機器人伴侶,以此來彌補精神上和身體上的空虛,即使這一切頗具虛幻性,但是較之真實的生活,還是虛幻更令他們滿足,覺得更踏實。

當然,在節目中,對於趨勢,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倫理學教授凱薩琳·理查森堅決反對。理由很簡單:「再完美的機器人,都是沒有感情的。」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畢竟機器人伴侶的出現,會在人與人之間製造更深的交流鴻溝,將人們從真實世界中抽離,只寄情感於虛幻的世界中,而對於每一個選擇機器人作為伴侶的被採訪者,都並不是簡單的只是尋求虛擬的慰藉。

《明天之前》受訪對象之一的戴夫是機器人伴侶娃娃的長期使用者,他無名指上戴著婚戒,而他的妻子,便是伴侶娃娃。曾寶儀在採訪中問到他,如果在未來遇到了一個對的人,那他會拋棄伴侶娃娃嗎?戴夫不假思索地給出了否定的回答,「她已經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了,我在她身上投入了那麼多的時間、感情、愛和關心,這已經不是一種選擇了」。

而這,也成為《明天之前》這部紀錄片的最大特色,雖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卻在每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中,都給予身處其中的「人」以空間。

在第二期「永生」中,攝製組來到了反衰老和死亡大會的現場,這個大會參加者來自30多個國家,有70多個公司、組織、實驗室,在大會上展示成果,與會人數超過1000人,現場如曾寶儀感慨的那樣,「這像是某種大型直銷洗腦現場!」但足以證明,在美國「長生」也是很多人所追求的。

「長生不老大會」創始人 詹姆斯和伯納汀

節目中也透露,從2007年開始,研究「延長壽命」的投資達到40億美元,包括谷歌、臉書、亞馬遜等企業都有投資…...可以說,「永生」或許不再是存在於神秘學的概念,更多的還是科技大爆炸時代所有人都必須要思考的生與死的問題。

有人追求「永生」,就有人追求「死亡的權利」。在最後一期,節目就聚焦在了人生的終點——死亡。這一期的節目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年屆104歲的澳大利亞科學家大衛·古道爾遠赴瑞士,開啟了一場張揚的死亡之旅,當著全世界記者的面,古道爾精神矍鑠,亢奮地唱了起來,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心懷期望去趕赴這場死亡的盛宴。值得一提的是, 大衛·古道爾的身體健康,家庭美滿,但他還是選擇了自己人生的終點,而在人生的最後時刻,他還以《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最後一個樂章作為背景音樂:「歡樂璀璨的聖火光芒,是來自極樂世界的女兒,聖火引領,我如醉痴狂,邁入你聖神的殿堂。」

而在第三期「近鄰?近敵?」中,《明天之後》的攝製組就冒死奔走於真相的危險邊緣深入邊境考察,正視日益嚴重的南美洲非法移民和難民的問題。美國與墨西哥接壤的南部邊境充斥毒品犯罪和非法移民,嚴重威脅美國安全,矛盾衝突不斷發酵。

墨西哥那一側,來自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和墨西哥等國家身處困境的很多普通人都想著脫離苦海,到美國去,很多人甚至願意在荒漠裡冒死步行1000多公裡,也不願意在混亂的環境裡擔驚受怕的生活。

而牆的這一側,邊境小鎮的美國居民同樣也是壓力巨大。節目組採訪一對住在邊境的老夫婦時,年邁的老人隨時準備著獵槍保護自己和家庭,因為每周都會有偷渡客從他的牧場入境,這些人中不乏毒販和蛇頭等危險人物———甚至還有很多被認為是存在於美劇中的情節也在邊境線上屢見不鮮,很多退伍軍人也組織起來打擊偷渡客……

騰訊新聞出品的《明天之前》紀錄片裡,面對機器人伴侶、永生、非法移民以及安樂死這四個命題, 主持人曾寶儀帶著攝製組,一年時間走過了三個洲、訪問20多個國家的頂尖科學家和行業代表,以世界級的視野帶著我們去看最前沿的各種科技和熱點話題,討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各種可能。

每一期的內容,都從多種角度來進行探討。而和以往很多影視劇以及紀錄片的角度不一樣的是,在《明天之前》中,一方往往是傳統文化和道德的守護者,另外一方似乎更擁抱變化,不過對於每個命題的對與錯,是與非,每個觀眾或許都會給出自己的答案,愛是什麼?如何面對困境?又如何直面人生的最後時刻?在之前的看片會上,騰訊新聞出品製片人朱凌卿也說明了這檔紀錄片的初衷其實是想要帶給觀眾更多的思考:「用一部紀錄片去預測未來非常難,但我們希望可以通過這部片子,讓觀眾了解到未來的多種可能性,思考如何應對,然後關注著這些事情的發展。」

「眼界即人生」的騰訊新聞

邁出紀錄片的新高度以及對嚴肅內容的堅守

這樣一檔視野前沿、格局廣闊,內容不落俗套的紀錄片的受歡迎程度,也讓騰訊新聞的積極探索顯得卓有成效。

從現實的收視和口碑數據來看,《明天之前》這樣一檔高端紀錄片已然贏得觀眾的擁戴和市場的認可:截至日前,這部題材前沿,風格偏嚴肅的紀錄片,豆瓣評分穩步上升至8.5,全網播放量超1.84億,並且取得微博紀錄片榜連續兩周播放量和話題量排名第一的佳績。

更重要的是,《明天之前》的四個主題都引發了很多觀眾的思考:在微博,同名話題的閱讀數超過4.8億;在豆瓣,節目話題連續霸榜,話題量也超過30萬+;在知乎,也有近百個節目相關的優質問題和優質回答——以引發的熱議來看,《明天之前》堪稱嚴肅紀錄片的爆款,其激發了網友們的深度思考更是這檔節目最值得稱道的地方。

那麼,為什麼騰訊新聞出品敢於挑戰嚴肅和深度內容,不斷推出如《十三邀》《和陌生人說話》《星空演講》和《明天之前》等優質內容?

首先,得益於騰訊新聞對於內容趨勢的把控。雖然內容行業都受到碎片化、移動化的衝擊和挑戰,但用戶對優質原創內容的精準需求還是強烈的,所以對於內容出品方而言,真正好的有價值的內容,是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爭奪到用戶的注意力的。而《明天之前》從選題到立意,從拍攝到製作,都為觀眾提供了更為國際化、更宏觀的觀察視野,對於用戶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其次,是騰訊新聞出品 「眼界即人生」的理念的堅守。誠如騰訊網副總編輯、騰訊新聞出品負責人李倫所述,「眼界最簡單的意思就是一個視角,就是理解問題的一個維度,眼界可以促進人們思考,讓他有更多元、多維度的參照性,更好地認識自我,認識世界。」——而《明天之前》正是這樣一部踐行 「眼界即人生」的優質紀錄片,透過這樣一檔有深度同時又極具可看性的優質紀錄片,觀眾對於這個世界的變化也會多一些自己的思考。

最後:如果說,中國紀錄片曾經是「溯洄從之,道阻且長」;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我在故宮修文物》《人生一串》等題材也廣泛受到歡迎。如今,騰訊新聞出品的《明天之前》也打開了國產紀錄片新的方向和新的高度:那就是科技飛速發展的大時代之中,以全球的視野面對那些全新的、考驗人性的主題……在「眼界即人生」理念下,在嚴肅和深刻內容堅守以及創新的騰訊新聞,也讓我們對其整個內容的戰略和發展抱有足夠的期待。

THE END

更多文章:

「原創」之後是「樂隊」,綜藝集中入場後

熱度爆了的《陳情令》,如何突破行業「水逆」期?

這屆年輕人瘋狂迷戀拍短視頻,中國能拍出一個YouTube嗎?

蔡徐坤「一億轉發」被查,明星榜單的路該如何走下去?

相關焦點

  • 以影像為盜火者,突破眼界,在明天之前洞見廣闊人生
    」「我們的問題現在不會有答案,希望明天會有。」和國內一眾綜藝、美食、旅遊視頻不一樣,這檔節目是非常難得的嚴肅內容。值此收官之際,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為你深度解析這部「嚴肅」紀錄片的出圈密碼。
  • ——騰訊深度紀錄片《明天之前》
    諸如《十三邀》、《和陌生人說話》到《明天之前》等等,他不斷把很多我們無法專注思考的嚴肅話題搬上檯面,堅持貫徹自己所謂「眼界即人生」的理念,希望通過提供更多理解世界的維度,促進人們的思考,幫助人們更好的認識世界,認識自我。
  • 探索不止|求索紀錄頻道開播一周年
    今天是求索紀錄頻道開播一周年的日子。作為國家廣電總局批准的有線高清數字付費電視頻道,求索紀錄頻道引進播出由Discovery探索頻道提供的原版非虛構娛樂節目。頻道採用全畫幅高清播出,包括求索紀錄、求索生活、求索科學、求索動物四個播出版塊,覆蓋全國,每天24小時播出。求索紀錄播出節目類型豐富,Discovery經典節目《荒野求生》、《流言終結者》、《求生一加一》等都可在該板塊收看。求索科學的節目聚焦科學,帶領觀眾探索身邊世界。《製造的原理》、《翻新老爺車》、《穿越蟲洞》等節目均可在該板塊收看。
  • 特別推薦:《求索記錄》頻道
    好了,果媽只希望分享好的東西給大家,下面是我搜集的求索頻道的詳細介紹,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了解一下。求索高清頻道引進五洲傳播中心和探索頻道DISCOVERY等國內外知名製作機構的經典優秀紀錄片,致力於打造國內發現類紀實節目、真人秀紀實節目的專業電視頻道。
  • 曾寶儀親自答:紀錄片《明天之前》有哪些內容震撼了你?
    題圖:曾寶儀/知乎紀錄片《明天之前》有哪些內容震撼了你?   這是我做過最困難的工作,但也是帶給我最大成長的工作。如果連我都不關心自己即將面臨什麼樣的明天,我到底還能掌握什麼樣的今天?走得越遠,我越是明白最終這些沒有答案的疑問,其實還是得回到自己的內心:「我要怎麼樣活著?」在我思考人類有沒有告別這個世界的權利或是儘可能地延長這個身體的使用期限時,我有沒有辜負活著的每一次的呼吸?我有想過自己跟人工智慧有什麼不同嗎?當人工智慧已經超越我們的想像,我有想過為什麼我還能是這個地球不可取代的存在?
  • 內容高能膽小慎入 泰國高口碑的12部恐怖片
    內容高能膽小慎入 泰國高口碑的12部恐怖片
  • 博士國獎獲得者專訪|熱忱、真誠和求索背後
    在這場專訪中,我們從三位獲獎者的準備過程出發,探索到了他們面對學術研究的真誠求索和堅韌熱忱。談華偉: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數不管是做學問還是搞研究,都要耐得住寂寞,用強大的自律和堅定的意志保持專注精神。唯有朝夕不倦、上下求索,才能在自己所熱愛的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齊翊帆:「讀博即修行」
  • HD求索動物頻道在線高畫質電視直播
    據尼爾森調查顯示,相對於其他電視頻道,「求索系列頻道」受眾特徵明顯,多為「年輕、高知、高職、高收入、高消費」的精英人群。頻道收看人群以中青年為主,平均年齡為33.12歲。七成以上的受眾有大專及以上學歷,集中在企業非管理和管理層。頻道受眾消費水平遠遠超出一般電視頻道。
  • HD求索科學頻道在線高畫質電視直播
    據尼爾森調查顯示,相對於其他電視頻道,「求索系列頻道」受眾特徵明顯,多為「年輕、高知、高職、高收入、高消費」的精英人群。頻道收看人群以中青年為主,平均年齡為33.12歲。七成以上的受眾有大專及以上學歷,集中在企業非管理和管理層。頻道受眾消費水平遠遠超出一般電視頻道。
  • 古韻廳||金曲新翻:求索(初選稿)
    2、求索班培紅驢拖石磨轉圓圈,悟道修行可做仙。歷盡辛勤能出彩,人生總有豔陽天。 作者簡介:班培紅,男,80後,陝西府谷人。作品發表在《詩詞家》《詩詞月刊》《陝西詩詞》等刊。詩觀:詩言情、詩言志。 3、求索趙仁波驢兒拉磨繞原圈,坐井青蛙一線天。
  • 求索紀錄頻道在線高畫質電視直播
    "超炫動力"專為男性觀眾量身定製,這裡充斥著機械的嘶吼、火花的迸濺,既展現男子漢爭強好勝的競爭意識,也追求好兄弟共求索的天下共贏。"yeah!生活"關注全球性的生活和娛樂,主要播出廚藝烹飪、家居裝飾,以及女性購物育兒等節目。"玩轉科學"關注世界探索的自然科學類節目,是一個集視聽於一體的科學實驗室。被中小學稱為世界同步的科學百科全書。
  • 《秦俠》第一季高口碑收官,「內容為王」的久違勝利
    在當下特別看中題材、IP所帶來流量加成的中國網絡動畫市場,《秦俠》動畫能對作品基本內容質量做到如此悉心的打磨,可謂是一股清流。而大量年輕動畫觀眾在看完整季動畫後,基於自身理性判斷所給予的高評價,更是再度證明了「內容為王」永不過時。這是近些年來中國網絡動畫市場,以優質內容為驅動力作品的「久違勝利」。
  • 郭富城楊子姍"天亮之前"熱映 口碑超同期電影(1)
    《天亮之前》海報郭富城郝蕾相互依偎上周有多部華語新片登陸內地市場,其中包括成龍主演的動作喜劇《絕地逃亡》,郭富城、楊子姍主演的黑幫愛情電影《天亮之前》,以及青春愛情片《泡沫之夏》等,最終《絕地逃亡》在內地市場拔得票房頭籌,《天亮之前
  • ——《明天之前》的啟示
    今年6月,騰訊新聞出品的紀錄片《明天之前》上線,這是一部以中國視角放眼世界,聚焦關乎人類命運的科技、社會、人文問題的未來題材紀錄片。截至收官,《明天之前》豆瓣評分穩步上升至8.5,全網播放量超1.84億,並且取得微博紀錄片榜連續兩周播放量和話題量排名第一的佳績。
  • HD求索記錄頻道在線高畫質電視直播
    "超炫動力"專為男性觀眾量身定製,這裡充斥著機械的嘶吼、火花的迸濺,既展現男子漢爭強好勝的競爭意識,也追求好兄弟共求索的天下共贏。"yeah!生活"關注全球性的生活和娛樂,主要播出廚藝烹飪、家居裝飾,以及女性購物育兒等節目。"玩轉科學"關注世界探索的自然科學類節目,是一個集視聽於一體的科學實驗室。被中小學稱為世界同步的科學百科全書。
  • 《求婚大作戰》首播不利,《擇天記》口碑堪憂,「小鮮肉+IP」還好嗎?
    確實對於原著黨來說,《擇天記》在主角人設以及劇情上的改動實在太多,有些改編邏輯都不能自洽,反而使得劇情和人物越來越四不像。 在電視劇從業人員A看來,其實《擇天記》這種男性向升級打怪的作品,並不是那麼適合來做電視劇,「電視劇吸引觀眾看下去的更多是人物和情感,男性向玄幻作品很多時候需要特效來支撐,但電視劇的體量決定了特效不可能做到非常好。
  • 《求婚大作戰》首播不利,《擇天記》口碑堪憂,小鮮肉+IP的賣劇策略...
    另外之前《幻城》《青雲志》等劇還造成這一品類的口碑透支。」 不僅如此,主角鹿晗和古力娜扎的演技也並不出彩。平心而論,鹿晗的表演經過《盜墓筆記》《重返20歲》等電影的磨練,已經靈動了許多,但仍然撐不起大男主的氣場。而古力娜扎除了美成花瓶之外,和鹿晗之間的化學反應更像姐弟,絲毫沒有讓人看完心裡直冒愛的泡泡。
  • 《魔道祖師》Q版明天開播,倒計時海報高萌高甜,還有汪嘰名場面
    《魔道祖師》2018年播出第一季,2019年第二季和大家見面。因為第三季製作難度比較大,沒能在今年和大家見面,但貼心的主創團隊給道友們安排了Q版,而且明天中午12:00就會和大家見面,相信很多人已經迫不及待了吧。
  • 愛奇藝網劇《唐人街探案》緊密聯動電影版內容高口碑美劇模式深受...
    正在愛奇藝熱播的懸疑推理網劇《唐人街探案》自上線開播以來,在愛奇藝站內內容熱度峰值已突破7300,並多次登上愛奇藝風雲榜熱播榜、貓眼劇集全網熱度榜、骨朵劇集熱度榜、雲合數據熱度榜、Vlinkage網劇熱度榜等多個榜單的前列,在豆瓣評分獲得了8.1分的高口碑評價
  • 暑假來襲,華數求索頻道免費送
    具有頂級紀錄片製作經驗的探索頻道DISCOVERY,其招牌欄目《沼澤伐木工》、《荒野求生》、《百變水族箱》等也將在求索紀錄頻道播出。華數求索頻道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非虛構類娛樂節目,它涵蓋各類世界奇觀,從文化、科學、自然到旅遊生活,為學生們提供紀實影片與生活娛樂,創造絕佳的觀賞享受,讓學生們更貼近他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並且它還是一檔適合全家人觀看的探索紀實類節目!那麼,今天的問題來了,這麼好的一個節目,要多少錢呢?有人說這麼好的東西肯定很貴,只有土豪才用的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