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最大的感受就是幹、燥!嗓子幹,眼睛澀,鼻孔燥,嘴唇裂,皮膚痛,還便秘……
於是,喝水就成了這個時節,最提倡的養生形式。
各種鼓勵喝水的口號,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堅持喝水#
飲用足夠的水,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增加飽腹感,有助於減肥晨起一杯水,喚醒身體的力,還能及時補充夜裡流失的水分每天8杯水,有利於大小便通暢,排出身體毒素想要皮膚滋潤嫩滑,有活力,就得多喝水多喝水,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降血脂率感覺渴了再喝水,是身體極度缺水的信號,不利於健康
這些喝水口號,真的是正確的嗎?
3大喝水誤區,你入坑了嗎?
1、一次性喝大量的水
有個朋友,平時不喝水,總是在吃飯後,喝一大碗水。
對他說,「才吃了飯,再喝這麼多水脹肚子吧?」
「那沒辦法嘛,平時想不起喝水,但又不得不補水,只好這樣了。」他憨憨回答。
腎臟負責過濾水分,但完成工作也是需要時間的呀。
尿液的生成速度,最快為16毫升/分鐘。
如果大量出汗後,一次性咕嚕咕嚕喝了很多水,會造成細胞膨脹,從而容易引發頭暈眼花、嘔吐、虛弱無力等狀況,嚴重時還會出現痙攣、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2、每天要喝8杯水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應該攝入1500—1700ml水。
如果以200ml容量的紙杯計算,確實相當於8杯水。
但是,這些水並不是單純喝進去的!
我們攝入的蔬菜、水果中,已經包含了大量的水分。
孕婦等特殊人群,應嚴格控制水分攝入。如盲目補水可能加重身體負擔,影響健康。
3、水越純越好
不要以為純淨水衛生安全,就長期飲用純淨水,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的!
純淨水雖然乾淨、安全,但經過反滲透處理後,鈣、鎂等礦物質營養被一同過濾掉,大量飲用會帶走人體內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免疫力,易引發疾病。
要想健健康康飲水,遠離誤區還不夠,我們還得學會如何正確的選擇水。
避免飲用3類水
未燒開的溫水
水煮沸,就是為了殺死其中的病菌。但是未燒開的水中,含有部分有害物質無法被蒸發,可能增加膀胱病變的風險。
千滾水
千滾水經反覆煮過後,可能會有鈣、鎂、亞硝酸鹽等不揮發性物質,長期飲用可能引起亞硝酸鹽中毒。
生水
生水沒有經過消毒過濾和煮沸,含有很多有害病菌,誤食,容易引起急性腸胃炎、痢疾等。
牢記時間表,補水講細節
1、起床後
起床後,適量飲水,以補償夜間水分的消耗,同時還可以預防高血壓、腦溢血。
2、三餐前約一個小時
餐前約1小時空腹喝水,可保證水分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還能增加飽腹感,減少食物攝入。
3、工作時間
可以補充由於工作流汗或尿液排出的水分,有利於體內囤積的廢物排出。
4、睡前2-3個小時
睡前適量飲水,能加速血液循環。同時,還可以避免臨睡前口渴飲水,導致起夜、第二天眼睛腫脹等。
水溫應與體溫相當
喝涼水會使腸胃黏膜突然遇冷,引起腸胃不適甚至腹瀉。
過燙的水進入食道易破壞食道黏膜,甚至增加食道癌風險。
因此,水的溫度不宜太熱或太涼,與體溫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