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與加雷斯·愛德華(右)在《長城》和《哥斯拉》的海報前對話
好萊塢3D科幻大片《哥斯拉》今天正式登陸中國內地,影片導演加雷斯·愛德華為此專程來中國作宣傳。6月11日,他與張藝謀在北京電影學院進行了以科幻片為主題的對談。張藝謀在現場首次公開透露下一部作品《長城》的部分信息。據悉,這是張藝謀首次染指科幻大片,也是他第一次與好萊塢正式合作。
前天在現場互動環節,有學生詢問為何看電影海報裡的哥斯拉感覺它「變胖了」,張藝謀搶先回應道:「我知道哥斯拉是因為受到了核輻射才會變得巨大,我猜肯定是怪獸這些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輻射影響。這對於全人類來說可能算是某種警示。」對於張藝謀的解讀,加雷斯驚訝地直呼:「張藝謀導演您太聰明,快把下一部《哥斯拉》劇透了!」不過,愛德華接下來的注意力不會在《哥斯拉》的續集上,因為他將執導「星球大戰」系列的最新作品。這對於這位僅僅執導過兩部電影的導演來說可謂莫大的榮耀,他也絲毫沒有掩飾心中的喜悅之情:「我之所以想成為導演,就是因為《星戰》!」
話題隨後轉向張藝謀的下一部作品——同樣是科幻題材的《長城》。與《哥斯拉》相同,《長城》也是由傳奇影業出品。張藝謀透露:「這是一部魔幻色彩的動作片。」據此前網上的消息稱,《長城》原劇本是講述兩名英國士兵來到中國明代,發現長城的修築不僅是為了防備外族入侵,還有不明生物的襲擊。後劇本經過重寫,「關於長城起源的秘密」這一故事核心或將得到保留。「那麼多年來,其實一直都有人邀我拍科幻題材,只是一直沒有做。現在感覺這部片子夠大、夠過癮,而且由中國元素主導。」張藝謀說,「另外,這種合作方式還是第一次,我覺得是中國電影走上商業院線的新方式,對中國文化的推廣也是一種借水行船的好方法。」
據悉,《長城》將全部用英語演繹,而如何將發生在中國的科幻故事以恰當的方式呈現給世界,是張藝謀最重要的課題之一。「要讓全世界都理解的話,還是要深入淺出。畢竟科幻片不是為了要獲大獎,不能像文藝片那樣追求個性,而是要讓更多觀眾看得開心。」同時,張藝謀還坦言:「先要把故事講好,把文化的東西呈現出來,再下來才是視覺和動作。即便到20年後還是一樣——一成不變的是情感,日新月異的是視覺。」
【《哥斯拉》導演談哥斯拉】
加雷斯·愛德華:它代表自然的力量
《哥斯拉》導演加雷斯·愛德華在京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此次哥斯拉在電影裡化身自然的力量,上演「神的歸來」拯救人類。而對於影片中出現的唐人街等中國元素,他稱並非刻意:「這本來就是一個最佳的場景。」
作為銀幕上最長壽的怪獸之一,哥斯拉已經走過了60年的歲月。在《哥斯拉》中,這隻恐龍怪獸卻一改往日形象,拯救人類於水深火熱之中。談到為什麼會讓哥斯拉成為人類的英雄,導演加雷斯·愛德華表示,哥斯拉象徵著自然的力量:「如果讓人類來攻擊其他生物的話,就是濫用暴力來影響自然。但哥斯拉象徵著自然的力量,就像神的歸來,幫助人類把一些事情推回正軌,讓大自然變得更美好。」他自信地表示,看完電影之後,所有人都會為哥斯拉鼓掌。
好萊塢曾在1998年翻拍過來自日本的《哥斯拉》,但結果不盡如人意。此次好萊塢再次挑戰「哥斯拉」這一經典角色,大膽起用了年輕的英國導演加雷斯·愛德華。習慣於小成本製作的他坦言自己很有壓力,不過他也有自己的方法來緩解:「我一般只接觸5個人,包括攝影師、副導演,還有重要的演員。」他希望營造一個小團隊的感覺:「這樣我們可以很親密。」
雖然是第一次執導好萊塢大片,但加雷斯·愛德華卻是一個資深的「怪獸迷」。他說:「現在人類建造了城市,相當於把自然界的東西趕出去了,但其實在人類靈魂深處,在我們的DNA裡面,還是有恐懼的一面,害怕來自自然界的威脅。樓越蓋越高,恐懼也越來越多,這就是人類的本性,害怕自然界的生物來攻擊我們。」
影片中,哥斯拉和怪獸MUTO在舊金山唐人街進行了一場生死大戰。鮮豔的紅燈籠和「天下為公」的橫匾充滿了中國風味。加雷斯·愛德華則表示,中國元素並非刻意:「兩年前我們就作了這個決定,因為我覺得這本來就是一個最佳的場景。」(記者 餘姝 通訊員 周卓男 石珊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