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一到,「冬月初一雨淋頭,除夕暖烘烘」,春節期間不冷嗎

2020-12-19 365說三農

導讀:十一月初一到,「冬月初一雨淋頭,除夕暖烘烘」,春節期間不冷嗎

「早上出門還好好的,現在就開始下雨了」我爸媽拿著鋤頭回家了,本來是早上出了沒有下雨,就去油菜地裡鋤草,這不到11點多下起了細雨,今天溫暖好像升高了一些。爸爸回來後就去看了看日曆,隨手撕了昨天12月14號日期的。我家有掛曆,也有小本的掛在牆壁上的老黃曆,一般老黃曆掛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高度就是用手能夠到的地方,因為老黃曆很厚,需要一天撕一張下來。我爸看了時間後,給我媽說「今天是十一月初一」。

沒錯,今天是2020年12月15號,農曆的十一月第一天,也叫初一。也些人對於陽曆的日子和農曆的日子叫法不是很清楚,比如說,我們說陽曆的日子一般說是「幾號或者幾日」,而說到農曆的日子只能說「初一、初二……初十,然後是十一,三十」,比如說農曆冬月第一天,只能說冬月初一,第20天只能說冬月二十。這陽曆日子與農曆日子不同說法一定要分清楚。

今天冬月初一我爸媽算是晴天出去幹活被雨淋了回來,再加上今天是冬月初一,我爸感慨到,春節期間天氣很溫暖了。其實這樣的說法來自於一個農村俗語「冬月初一雨淋頭,除夕暖烘烘」。

「冬月初一雨淋頭,除夕暖烘烘」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冬月初一雨淋頭

這裡說的「冬月初一」,說的就是十一月初一這一天,是農曆的說法,不是陽曆的說法,陽曆時間今天已經是12月15號了。「雨淋頭」,當然不是但說雨天,比如陰雨天,下雪天都算是被雨淋了頭。這裡主要說明的是冬月初一這天下雨天,天氣很寒冷。

農曆十一月,本是自然終藏之氣至此達到極盛的時候,天氣寒冷了。當然,有時候南方暖溼氣流強盛,北方冷空氣不能南下,那麼這樣的冬天就是暖冬。而當北方冷空氣強盛,南方暖溼空氣很弱,這樣北方的冷空氣長驅南下,帶來低溫降雨雪天氣。

除夕暖烘烘

這裡說的除夕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年三十日這天,除夕遲舊迎新,除夕遲舊歲,也特指就是新春佳節的開始。暖烘烘,說明春節期間天氣很暖和。

春節期間天氣不冷嗎?

根據「冬月初一雨淋頭,除夕暖烘烘」的說法,這個春節期間應該是很暖和的,當然,暖和的春節會是陽光普照,正是人們居家團團圓圓的好日子,春節期間大家吃吃喝喝,一起曬曬太陽,吃零食嘮家常多麼愜意的事。

不過,俗語的說法也是有隨機性的,何況今年從10月初就發生的「拉尼娜現象」帶來的秋季下雪,這樣給人們冬季氣溫更冷的猜測了,真心希望今年春節是個乾淨的冬。

相關焦點

  • 今天是十一月初一,「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今天是十一月初一,「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今年春節冷嗎?今天是12月15號,這是陽曆時間,我好奇今天早上有人拿著香紙往村裡的祖堂走,這是我們當地一個習俗,農曆初一十五要上香,大概農村人都知道是什麼意思。我查了一下農曆時間。今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一,農曆十一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冬月,今天已經到冬月初一了,到正月初一還有整整兩個月,還有兩個月就要過春節了。
  • 十一月初一到,俗語「冬月初一颳風,來年好收成」,怎麼理解
    導讀:十一月初一到,俗語「冬月初一颳風,來年好收成」,怎麼理解?冬月初一這天農民會根據天氣不同情況有不同的預測來年天氣好壞的說法。比如說「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還有這句「冬月初一颳風,來年好收成」。
  • 十一月初一到,俗語「冬月初一颳風,來年好收成」,怎麼理解?
    導讀:十一月初一到,俗語「冬月初一颳風,來年好收成」,怎麼理解? 今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一,陽曆的12月15號,今天的日子比較特別,特別是對於農村的老人來說,農曆十一月,又叫冬月,是農曆年的第十一個月,當然,這是對於沒有閏月的年份講的,今年農曆閏四月了
  • 農村俗語「冬月初一晴,春節地泥濘」啥意思?今年春節會冷麼?
    在北方農村,人們一到冬天就會選擇在家裡「貓冬」,暖暖的炕頭才是冬季裡最溫暖的地方,而坐在炕頭上人們最願意做的事情就是聊家常,就像筆者的家裡,每天都會人來人往好幾波,因為爺爺是一個愛聊天的老人,又是周圍有名的「大拿」,所以每天我們的家裡就成了這些老人談天說地的地方,而今天筆者聽到了一個有意思的俗語,那就是關於今天是冬月初一的,這個俗語就是「冬月初一晴,春節地泥濘
  • 生態環境部公布2020年春節期間(除夕-正月初一)我國城市空氣品質...
    生態環境部25日向媒體公布,2020年春節期間(除夕19時至正月初一6時)我國城市空氣品質總體良好,受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部分城市出現空氣重度汙染。除夕至初一期間,全國337個城市中有61個城市空氣品質達到重度及以上汙染級別,其中24個城市達到嚴重汙染級別。
  • 故宮公布春節開放時間 除夕當日閉館 初一起正常開放
    故宮公布春節開放時間 除夕當日閉館 初一起正常開放 2020-01-10 14:36: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故宮春節開放時間】據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消息,故宮博物院自2019年春節開始,實行除夕當日閉館,正月初一起正常開放。2020年春節故宮博物院開放時間安排如下:——除夕(1月24日)全天閉館。
  • 俗語「冬月逢一晴,來年穀滿倉」,啥意思?明年是豐收年嗎
    導讀:俗語「冬月逢一晴,來年穀滿倉」,啥意思?明年是豐收年嗎?明年馬上就要來了,因為今天已經到12月16號了,陽曆新年只剩下半個月時間了,2021年要全新開啟了。就以今天的時間為例,今天是12月16號,但是農曆時間也是十一月初二,陽曆和農曆相差一個多月時間,所以,農曆新年也要比陽曆新年晚一個半月的時間,而農民眼中的新的一年是從正月初一開始的,也就是除夕晚辭舊迎新正月初一,這才是農曆的2021年的開年第一天。依此來算,農曆的2021年正月初一是在陽曆2021年的2月12號。
  • 農村俗語「冬月三一晴,穀米一般平」,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到了寒冬臘月,農活基本都放下了,這時的老農在閒暇之餘也常常出去溜達溜達,看看農田,看看天氣,就像有首歌裡那樣唱的「寒冬臘月哦,盼春風」,他們期盼的是來年能有個好收成。以前就常聽老人說「不怕冬月三一陰,只怕大寒滿天星」,當時也不懂是什麼意思。
  • 春節 | 初一到十五的風俗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正月初一雞日:五德之禽啼 福氣滿門來中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民間更將雞視為吉祥物,開年第一天民間以紅紙剪雞作窗花,而且把這天定為「雞日」。
  • 較強冷空氣攜雨入粵 年初一到年初二廣州降溫又下雨
    假期後期轉晴(幹)冷天氣。 新快報訊 記者許力夫報導  春節假期即將到來,今年春節天氣如何,能否穿著短袖衫過節呢?22日下午,廣東省氣象局發布了春節假期的天氣預報。根據預計,2020年春節假期前期較強冷空氣攜雨入粵,廣東省自北向南先後轉陰雨寒冷天氣。假期後期轉晴(幹)冷天氣。
  • 年初一挑新水,唱對歌,舞獅子,新年還可以這樣子過?
    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拜祭,敬奶茶,敬酒。東鄉族節前,家家戶戶掃房擦屋,宰牛宰羊,迎接春節的到來。節日期間,少年兒童打「咕咕嘟」傳統活動。成人們玩「土塊仗」。錫伯族農曆除夕前,家家都要殺豬宰羊,趕做各種年菜、年餅、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動手包餃子,正月初一五更餃子下鍋;初二要吃長壽麵。
  • 農曆中國|十一月初一·手爐
    農曆中國|十一月初一·手爐 侍弄炭火、火不外溢, 撫之暖手、卻不燙手, 手爐的散熱原理十分高明。
  • 初一習俗
    開門炮仗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吃餃子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 冬月是陰曆的十一月嗎 十一月為什麼叫冬月?
    冬月是陰曆的十一月嗎對冬月是農曆十一月的別稱,不只是冬月,每個月bai都有稱。:冬月、幸月、暢月、仲冬;農曆十一月為「冬月」,一年十二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的話,又稱「子月」稱「建子」。
  • 初一不掃地正月不理髮 春節有哪些「奇葩禁忌」
    「出嫁閨女不能在娘家過除夕」「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正月初五不串親戚」「正月裡不能理髮」……在不少地方的老年俗中不乏這樣的禁忌。記者日前採訪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面對年俗,逐步揚棄一些影響正常生活的「慣例」。
  • 最新版春節放假安排!2016年除夕放假嗎?除夕是幾月幾號
    2016年春節是:2016年2月8日,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 2020春節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春節具體時間是正月初一嗎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而在春節到來之際,人們會放下繁忙的工作,趕回家中和家人一起團聚,那麼2020年春節是幾月幾號呢?2020年春節是什麼時候?春節和大年初一是同一天嗎?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鬱的各地域特色,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 太康第二場雪已經殺到!除夕、初一最新天氣預報來了!真扎心!
    太康第二場雪已經殺到!除夕、初一最新天氣預報來了!真扎心!新年太康的首場雨雪剛告一段落新一輪大範圍雨雪天氣又開始影響全國春運開始了很多人關心春運及春節期間天氣如何畢竟這也關係到新衣服買薄買厚據中國天氣網預報春節前溫度會滿滿回升一點但是最低氣溫一直在0℃徘徊大部分是多雲天氣已經能想像到陰冷的感覺了
  • 俗語「初一斧子劈開柴,劈開再也回不來」,大年初一的禁忌要注意
    導語:俗語「初一斧子劈開柴,劈開再也回不來」,大年初一的禁忌要注意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
  • 不掃地?不洗澡?正月初一到十五!春節習俗你都知道嗎?
    初三日,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民俗中,這一天也叫赤口日,為避免發生口角,通常不外出拜年。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想去哪就去哪。從初一到初五,婦女不用針線、剪子,小孩子也不讓動。大年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尾聲。這一天也是迎五路財神的日子。這天,民間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懷化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而且菜板要剁的叮咚響,讓四鄰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