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十一月初一,「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9 365說三農

導讀:今天是十一月初一,「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今年春節冷嗎?

昨天還是小雪紛飛,今天就是豔陽高照了,所以我們這裡想看到積雪,真的是有點難,並且我們當地老人也這樣說,說前面幾天陰雨天的話,如果天不下雪的話,太陽出不來。這不昨天飄了小雪花,今天天氣就晴好了,果然還是老農有生活經驗,對冬日的天氣摸得透。

今天是12月15號,這是陽曆時間,我好奇今天早上有人拿著香紙往村裡的祖堂走,這是我們當地一個習俗,農曆初一十五要上香,大概農村人都知道是什麼意思。我查了一下農曆時間。

今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一,農曆十一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冬月,今天已經到冬月初一了,到正月初一還有整整兩個月,還有兩個月就要過春節了。

農曆十一月叫冬月,與這個月時間天氣寒冷是分不開的,在冬月裡會有冬至節氣,還有小寒節氣,大雪節氣也粘上邊了,所以農曆十一月是已經很冷了,是真正冬天特徵了。

今天冬月初一,讓我想起一個我們當地農民常說的俗語,說的是「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也就是說,根據冬月初一這天的天氣變化來判斷正月裡天氣變化情況。這是先輩農民總結出來的,不能說百分之百準,總會八九不離十的概率吧。

「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這句話啥意思?

這句話從表面上來說還是很好理解的。冬月初一,說的就是農曆十一初一這一天,而今天是2020年12月15號,農曆冬月初一。這裡說的晴,是指的這天是大好晴天的天氣。而到了正月裡會是雨雪多,地面很泥濘不好走。

冬月初一晴

這裡是說的按照農曆的說法,冬月初一就是十一月初一這天,天氣晴朗。冬月初一,正是大雪節氣與冬至節氣期間,這個時候應該是冬季的雨水旺季,這個時候的雨水會因為溫度低,會以雪花方式落下,或者是小雪朦朧,或者是大雪紛飛,這樣的天氣才是冬月裡應該是常見的。晴天的話,說明近期北方空氣不是很強,還不足構成下雨雪的能量。

正月地泥濘

這個說的是到了正月的時候,也就是從春節的時候吧,天氣將是雨雪比較多,這樣的話地面比較溼,特別是農村的泥巴路比較泥濘。當然,如果正是正月裡下雨雪比較多,這樣的天氣會影響人們相互走親的熱情,因為天冷地不好走,人們就不愛出門。

今年春節會冷嗎?

春節天氣冷不冷,全靠有沒有雨雪下,如果是正是像我們當地這樣,今天晴天,到了正月裡雨雪噸,那麼春節期間肯定貴根冷的。如果春節是太陽天,那是一個非常舒服的天氣。

今年春節期間我們要關注「拉尼娜現象」的發生,這是世界氣象組織最近連續發布的預警,說今年隆冬時節會有「拉尼娜現象」的發生,這樣會帶來降溫強雨雪天氣,可以預見的話,今年春節期間天氣應該是非常冷的,也正好印證了這句俗語。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冬月初一晴,春節地泥濘」啥意思?今年春節會冷麼?
    在北方農村,人們一到冬天就會選擇在家裡「貓冬」,暖暖的炕頭才是冬季裡最溫暖的地方,而坐在炕頭上人們最願意做的事情就是聊家常,就像筆者的家裡,每天都會人來人往好幾波,因為爺爺是一個愛聊天的老人,又是周圍有名的「大拿」,所以每天我們的家裡就成了這些老人談天說地的地方,而今天筆者聽到了一個有意思的俗語,那就是關於今天是冬月初一的,這個俗語就是「冬月初一晴,春節地泥濘
  • 十一月初一到,俗語「冬月初一颳風,來年好收成」,怎麼理解
    導讀:十一月初一到,俗語「冬月初一颳風,來年好收成」,怎麼理解?今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一,陽曆的12月15號,今天的日子比較特別,特別是對於農村的老人來說,有講究的農村家庭會在這一天,煮上三碗米飯,倒上三杯酒,一塊白肉上插著一根竹筷子,最後拿上香紙,來到祖堂和土地M來上供一番,這是一種農民的初一習俗,與我們常說的迷信無關。
  • 十一月初一到,俗語「冬月初一颳風,來年好收成」,怎麼理解?
    導讀:十一月初一到,俗語「冬月初一颳風,來年好收成」,怎麼理解? 今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一,陽曆的12月15號,今天的日子比較特別,特別是對於農村的老人來說,農曆十一月,又叫冬月,是農曆年的第十一個月,當然,這是對於沒有閏月的年份講的,今年農曆閏四月了
  • 俗語「冬月逢一晴,來年穀滿倉」,啥意思?明年是豐收年嗎
    導讀:俗語「冬月逢一晴,來年穀滿倉」,啥意思?明年是豐收年嗎?明年馬上就要來了,因為今天已經到12月16號了,陽曆新年只剩下半個月時間了,2021年要全新開啟了。就以今天的時間為例,今天是12月16號,但是農曆時間也是十一月初二,陽曆和農曆相差一個多月時間,所以,農曆新年也要比陽曆新年晚一個半月的時間,而農民眼中的新的一年是從正月初一開始的,也就是除夕晚辭舊迎新正月初一,這才是農曆的2021年的開年第一天。依此來算,農曆的2021年正月初一是在陽曆2021年的2月12號。
  • 十一月初一到,「冬月初一雨淋頭,除夕暖烘烘」,春節期間不冷嗎
    導讀:十一月初一到,「冬月初一雨淋頭,除夕暖烘烘」,春節期間不冷嗎「早上出門還好好的,現在就開始下雨了」我爸媽拿著鋤頭回家了,本來是早上出了沒有下雨,就去油菜地裡鋤草,這不到11點多下起了細雨,今天溫暖好像升高了一些
  • 農村俗語「冬月三一晴,穀米一般平」,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又值冬月初一,一大早是被明媚的太陽叫醒,剛睜開眼,就聽見隔壁大爺吆喝著「冬月三一晴,穀米一般平」,明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啊。一會說「不怕冬月三一陰」,這會對著晴天又吆喝「明年是個豐收年」,到底是晴天好,還是陰天好呢?把我也給弄迷糊了。這些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
  • 冬月是陰曆的十一月嗎 十一月為什麼叫冬月?
    冬月是陰曆的十一月嗎對冬月是農曆十一月的別稱,不只是冬月,每個月bai都有稱。、菊月、青女月、季秋、窮秋、抄秋;十月:陰月、良月、正陰月、小陽春、初冬、開冬、孟冬;十一月:冬月、幸月、暢月、仲冬;農曆十一月為「冬月」,一年十二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的話,又稱「子月」稱「建子」。
  •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和年份、日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年難逢九年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雖然每19年中就會出現7個閏月,但是閏九月卻很少見。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但是立春節氣卻很難會和大年初一相遇,用百年難遇來形容絲毫不過分。
  •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啥意思?為啥初一要吃剩飯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啥意思?為啥初一要吃剩飯呢?這其中有什麼講究和忌諱。 「臘月忌尾」,要好好準備牢記禁忌 臘月就是要好好準備辭舊迎新。臘月是舊年最後一個月,一年即將結束,不好的事情就讓它過去。
  • 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嗎?
    直到現在,雖然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儘管我們已然明了很多古代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早已被時代所淘汰,但仍有人秉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深信不疑,這是極不可取的,就好比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如今看來讓人忍俊不禁,不過其含義對我們研究古人生活習性和人文風貌倒是有不容小覷的作用。古時候人們萬事都想圖個好兆頭,而成語「黃道吉日」流傳千年與此密不可分。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新年將至,農村俗語「好男有毛怕初一,好女有膘怕十五」啥意思?
    在農村裡有很多的俗語,比如說有的俗語是關於天氣的,在以前的時候,你農民耕種都是依靠天氣來判斷未來的天氣如何,有的時候俗語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農民在對天氣的判斷上進行了甄別,這樣就可以提前做好準備,還有的俗語是關於人物的描述,比如這句俗語就是關於說人的,「好男有毛怕初一,好女有膘怕十五」這句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俗話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 是什麼意思呢?
    俗話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 是什麼意思呢?文/小秀談歷史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可不是農民隨口編造的順口溜,而是經過數千年的經驗總結而成的真理。意簡言賅的一兩句話,不但順口押韻,而且還通俗易懂,其中還不乏一些精彩的總結和深入的道理。
  • 農曆九月到,俗語「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啥意思?
    今天已經正式步入農曆九月了,這也預示著農曆八月已經結束。而我國目前已經逐漸從深秋慢慢的步入冬季了。農曆也是我們所說的陰曆,它是和陽曆相區別的。而農曆九月到來,農村有關於很多九月的氣候諺語,其中「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這是什麼意思?九月初一和重陽天氣對後期農業有何影響?
  • 立春還是正月初一?
    每年正月初一為一年第一天;立春為時節第一節氣。秦漢以前立春為一年開始,秦漢以後農曆初一為一年開始。十二生肖屬相劃分及確定,以正月初一前後劃分,比如:今年大年初一前為屬豬,初一後(包含初一)為屬鼠。關於以「立春」確定屬相,如果是秦朝、漢朝以前,那還有一定道理,秦漢以前立春為一年開始,說立春確定屬相,還能說得過去。可是,可是,現在是公曆2020年1月27日,庚子鼠年正月初三,對,就是鼠年大年初三,是「鼠年」大年初三,鼠年的第三天,那麼現在就是「鼠年」了,我們已經開始過鼠年日子了,難道鼠年還沒到,要等到今年立春?全國人民搞錯了?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搞錯了?
  • 古人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添丁增口對每一個家庭都是一件喜事,特別是古代,古代人希望的是多子多福,人丁興旺,人口越多,家族也會越強大。但古人對待生兒育女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有一句古話是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希西家正月初一日
    請看文字講章經文:代下29:3、元年正月,開了耶和華殿的門,重新修理。代下29:17、從正月初一日潔淨起,初八日到了耶和華的殿廊,用八日的工夫潔淨耶和華的殿,到正月十六日才潔淨完了。主題:正月初一日。一、挪亞的正月初一日:二、摩西的正月初一日:三、希西家正月初一日:代下29:2--3、希西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元年正月,開了耶和華殿的門,重新修理。
  • 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導讀: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現在每天早上氣溫很低,晴天裡夢看到地上一層厚厚的白霜,有水的地方能看到厚厚的冰凌,水塘中間沒有結冰的地方還能看到霧氣騰騰,數九寒天裡,早晚溫度很低,人們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 正月初一是雞日,老話說:「頭雞二犬,五牛六馬」,是什麼意思?
    在以前的農村,幾乎每一家的院子裡都會養幾隻雞,在吃不起肉的年代,雞蛋就成為農村人眼中最有營養的食品。農村人常說:「頭雞二犬,五牛六馬」,這句話到底是從何而來的?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說雞是頭呢?為什麼有「頭雞二犬」的說法?
  • 明年是滑年,俗話說「寡年無春,趕早種田」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明年是滑年,俗話說「寡年無春,趕早種田」啥意思?有道理嗎?但是農民對於無春年的看法還是很多的,畢竟這個無春年的依據是根據24節氣來的,而二十四節氣是知道我們農民日常農事的主要依據,所以說「寡年無春,趕早種田」這樣說法還是很有道理的。陰曆2021年是無春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