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漢字文化 致遠外小分校語文課飄起「美食香」

2020-12-27 南京晨報網

涼拌菠菜、香煎豆腐、紅燒茄子、蔥爆羊肉、烤鴨、炸醬麵……一節語文課上得「香氣四溢」,還跟著快板全班學生一起鏗鏘有力報菜名;每個人的姓名裡藏著什麼秘密?語文老師把全班39名學生姓名打在大屏幕上,一起朗讀一起研究,原來朝夕相處的同學名字有這麼大學問!12月15日下午,在南京市建鄴區教師發展中心指導下,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分校舉行「雙研合一」區級現場會,兩節將「漢字文化」融入教學的語文課讓前來觀摩的專家、老師們大開眼界!

真香!跟著美食研究漢字密碼

毛文婧老師正在給二(3)班的同學上語文課,這是教材識字單元裡的《中國美食》。毛老師先請大家根據拼音讀一讀,有沒有發現什麼需要注意的?「蔥爆羊肉的『蔥』是後鼻音!」「香煎豆腐的『腐』原來是第三聲,在這裡讀輕聲。」「炸醬麵的『炸』有兩個讀音,『油炸』 『炸油條』『炸醬麵』是第二聲,而『爆炸』、『炸裂』是第四聲。」……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不斷發現讀音的奧秘,毛老師還放起了充滿節奏感的快板,全班一起歡樂報菜名!

「你們能不能在菜名中找到這些菜的製作方法?」毛老師又拋出新問題,她還將煎、烤、燉等九個和製作方法相關的字分成三類,讓各個小組自主選擇一類進行課堂小研究。記者看到,二年級的孩子們已經會熟練使用字典等研究工具,他們將這些字進行聯想開出了各種各樣的「花」,有的是同音字,有的是換偏旁變成另一個字,有的是組詞組句。

有趣!「說名道姓」發現漢字文化

六(2)班上的是一節語文綜合實踐課,解生華老師先給大家放了一段2分鐘視頻,同學們發現原來每個人的名字都蘊藏豐富的意義,而解老師今天使用的「教材」竟然就是全班39名同學的姓名!陸星誼同學的「星誼」是什麼寓意?大家推測對了!「星誼」是希望她的朋友和星星一樣多,擁有很多的友誼。王千尋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她的爸爸媽媽喜歡看動畫片《千與千尋》嗎?原來並不是!王千尋告訴大家,她的名字來源於董必武的一首詩「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千尋』的意思是很長的距離,『尋』是伸直兩臂的距離,爸爸媽媽希望我有堅持的精神,把路走得長長遠遠。」

和「名」的千變萬化不一樣的是,每個同學的姓必須和自己的父母一致,這又是什麼原因呢?解生華老師又把全班同學的姓名打在大屏幕上,請大家朗讀,引導大家研究和發現,原來「姓」是一個家族的淵源。

開設「漢字文化」校本課程

記者了解到,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分校自2017年起開設「漢字文化」校本課程,每學年2-3年級學生可以自主選修,2020年學校漢字文化線上課程開啟,仇玉玲校長開設了「仇老師講漢字」欄目,通過公眾號定期推送微課和音頻課程30講,內容豐富生動,深受學生的喜愛。

仇玉玲告訴記者,小學語文統編本教材的識字量比較大,例如剛剛毛老師上的《中國美食》中,一、二類生字就比較多,如果讓孩子們單純記憶不容易。「我們將漢字文化融入教學,通過分類,傳授方法,引導孩子們自己查資料、研究字源,由一個字生發認識更多的字,並且對漢字本身產生豐富的感性認識。而六年級解生華老師的語文綜合實踐課,是從貼近學生生活的漢字文化入手,激發孩子們探尋的興趣。」

通訊員 陸瑞芹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劉穎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湖北電視教育頻道《漢字解密》講述漢字背後的故事
    如何提高電視節目品位,傳播有內涵的文化類節目,成為電視傳媒業亟待思考、解決的問題。   2016年,全國唯一一檔文字類欄目《漢字解密》在湖北電視教育頻道開播。一天解一字,一字一故事,欄目用獨特的視角追溯漢字的歷史淵源,探尋漢字背後的故事,創造性傳承與發展了優秀傳統文化。
  • 【新傳院】致遠傳媒網絡文化工作室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致遠傳媒網絡文化工作室名取於此,也將致遠以行,不忘初心,大膽創新,全面發展。我們緊跟時代,大刀闊斧進行融媒體改革;我們傳承新聞理念,關注當下深入社會做通曉天下的新聞傳播人才。致遠傳媒網絡文化工作室作為學院現有官方媒體,具有較多長期的受眾群體。
  • 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新民俗 內核是傳統文化
    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新民俗【語言論壇】又到了評選年度漢字的歲末時節,這項活動久已成為漢字文化圈的一項文化盛事。漢字文化圈的這道年度文化盛宴之所以有如此驚人的凝聚力,有諸多鮮活生動的呈現形式,離不開它深厚的漢字文化傳統土壤。可以說,年度漢字評選是漢字民俗傳統與新技術、新媒體共同催生的新花朵。擴布性強,覆蓋面廣。一方面,年度漢字評選覆蓋了漢字文化圈的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擴大到漢字文化圈以外,如歐洲華語廣播電臺發起的「法蘭西年度漢字」。
  • 致遠外小萌娃把秋天變成一本「詩畫集」
    晨報訊(通訊員 李筱靜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劉穎 攝影報導)11月10日中午,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圖書館秋意盎然,一幅幅繽紛秋色的畫作,一盤盤圓圓滾滾的橘子,二年級孩子們的集體創作《我們的秋果小詩》正式亮相。
  • 湖南衛視《神奇的漢字》:寓教於樂,展現漢字文化神奇魅力
    以傳承中華文化為宗旨,多維度展現漢字的神奇之處,《神奇的漢字》用「動畫演繹」的表達形式讓漢字活起來,在漢字知識傳播中傳遞中華文化底蘊,在寓教於樂中彰顯中華文化魅力
  • 《神奇的漢字》:以漢字為窗,打開傳統文化精魂
    說文解字彰顯文化自信創新理念弘揚中華文化文化綜藝發展到今天,正不斷開拓著新的題材邊界和行業空間,逐漸走向垂直化、細分化方向。《神奇的漢字》從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漢字入手,在節目內容和形式上進行了徹底的突破和創新。
  • 漢字文化在韓國再起爭議,韓國為什麼禁不掉漢字?
    《訓民正音》的發布,並沒有使得朝鮮民族拋棄漢字,它只是標記漢字的另一種方式,意味著朝鮮文字的誕生,讓漢字在朝鮮有了韓文的特色發音和寫法。李祹時代發展至今,韓國人幾欲廢掉漢字,但是摒棄漢字所承載的文化,形同否定了自己的歷史。畢竟直至現在,韓國很多史書古籍都是用漢字編寫的,禁掉漢字,會造成很多年輕一輩無法讀懂本國史書。
  • 成人書寫"低能"讓人咋舌 漢字聽寫正確率僅三成
    央視科教頻道將於明(2日)晚8:30,推出暑期特別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本來就準備好以「拯救漢字危機」為己任,然而錄製中,成人漢字書寫呈現的低能仍讓導演組咋舌。所有選手將以代表隊名義通過初賽、複賽、半決賽、附加賽等一系列比拼闖入決賽,決賽將以個人名義決出一名年度漢字聽寫冠軍。  「聽寫大會」第一現場為答題現場,除選手外,還有1位主考官、1位裁判長和3位裁判。裁判長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副所長劉丹青,裁判是權威度極高的語言所各部室主任專家張伯江、譚景春、程榮和孟蓬生。
  • 「中文自修杯」第七屆上海市小學生 「漢字小...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自修》 官方微信訂閱號「魔都語文課代表」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為弘揚和傳承中華文化,激發廣大小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華東師範大學《中文自修》編輯部將組織開展「美麗漢字」系列活動•「中文自修杯」第七屆上海市小學生「
  • 【美食召集】帶你解密鮮芋仙火爆產品——黃金地瓜燒
    發現鮮芋仙家地瓜燒的確好吃又營養。 所以美食君準備帶大家去解密鮮芋仙家的黃金地瓜燒,看看這個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現招募10名(微信/微博各抽取5名)志在吃,並且喜歡在家動手的吃貨,美食君帶你們去解密地瓜燒是如何製作的哦!!!
  • 漢字文化在韓國再起爭議,韓國到底要不要用漢字?
    導讀:韓國文化源自中國,因此漢字文化在韓國一直非常多的支持者,然而韓國卻一直在使用漢字文化方面起爭議,韓國到底要不要用漢字呢?韓國人一直有一個解決不了的矛盾爭議,那就是到底要不要教他們的學生學習漢字,這成為韓國社會揮之不去的爭議問題,這麼多年過去了,韓國也沒有一個最終結論,近日關於漢字文化在韓國再次起了爭議。
  • 漢字,「會說話」的中華文化符號
    原標題:從目前學界公認最早的殷商甲骨文算起,漢字至今已經歷了約三千五百年的風雨。生生不息的漢語言簡意賅,在聯合國用多種語言同時發布的文件中,最薄的那本一定是中文本——  漢字,「會說話」的中華文化符號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漢字是記錄漢語的符號。
  • 漢字的故事:通過「耆耇」2個字,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
    我們經常說,漢字的美不僅僅是外形美,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漢字的剖析,可以深挖其背後的文化內涵,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每一個漢字的寓意都有著深刻的道理。這次介紹兩個有意義的漢字「耆耇」,了解一下其背後的文化。
  • 星河文化「超京天」粉絲見面會 解密明星零距離
    解密兄弟  搜狐娛樂訊 近日,由北京文化·星河文化舉辦,旗下三位演員郭京飛、印小天、經超出席的《解密》兄弟「超京天」粉絲見面會在北京火熱舉行。據悉,在剛剛播放完結的青春諜戰劇《解密》中,主演郭京飛、印小天、經超三位演員皆貢獻出滿分演繹,完美詮釋角色的同時實力撐起劇中顏值與演技,爆發出的人氣與口碑更令三位男神圈粉無數。為將這份戲中結下的情緣延續到戲外,讓粉絲們與偶像「零距離」接觸,三位主演的經紀公司也特別在京舉辦了這次粉絲見面會。
  • 「金字招牌」護航中國鐵路行穩致遠
    「品牌」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一個好的品牌是由企業歷史、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產品質量等凝練而成,不僅能夠面向社會展現企業良好形象,更能帶來可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加快企業高質量發展「步伐」,繼而在愈加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中,久久為功、行穩致遠。
  • 漢字筆順筆畫智能糾錯 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鍵盤書寫,手寫漢字的能力逐漸下降,「提筆忘字」「缺胳膊少腿」的現象日趨嚴重。對於小學生來說,手寫漢字能力則首先表現在筆順規範上。  日前,小學生必備漢字智能糾錯神筆重磅面市。真筆真紙真手寫,哪字不對糾哪字!漢字智能糾錯筆嚴格遵循《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中規定的」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先外後內,先進後關,先中間後兩邊「筆順的基本規則進行研發,對近年來筆順筆畫有修改的漢字也進行了全面收錄。
  • 東方美食與澳洲文化的融合 – 採訪Mr. Wong
  • 傳承書法文化!鹽田田心小學「漢字文化園」吸睛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7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黃順 見習記者 黎曉欣)近日,鹽田區田心小學新豎起的「漢字文化園」吸引了全校孩子的關注。一面長7.7米、高3.5米的主題牌坊立於校園北側,正文2500個小學語文常用漢字採用歐體風格的規範漢字,點畫方峻,結構嚴謹,端莊清雅。
  • 王立軍:漢字起源的文化解讀
    但即使這種推測能夠成立,極個別的漢字採用結繩形象作為構字符號,也只能說明結繩記事法對漢字的產生有一定影響,而不能由此得出漢字起源於結繩的結論。這正如「目」、「口」等字採用人體器官的形象作為構字符號,而我們卻不能說漢字起源於人體器官,其道理是一樣的。結繩僅僅是一種幫助記憶的實物性記號,不可能成為記錄語言的工具。人們之所以把結繩與文字聯繫在一起,是因為人類創造結繩記事的方法與發明文字的想法是很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