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錢的華誼開了個不好的頭!小地方的觀眾就不配看《八佰》麼?

2020-08-17 華商韜略

  文 | 華商韜略 西區苛刻

  《八佰》不一定是中國電影的良藥,但一定是豁出去的華誼「自私」自救最後一招!

  《八佰》不是中國電影復興的解藥,救不了中小院線,倒是華誼提振自己股價的良劑。

  某種程度講,借著為行業開路的名頭,華誼還是「自私」的。

  《八佰》宣布定檔8.21的時候,太晚。

  但對於中國電影而言,晚了也很重要。畢竟,這是8月-10月間院線唯一的正牌商業大片選擇。

  對於這部觀眾期待已久的影片,華誼及各投資方如若要保收,越早開畫越好,早起跑早甩掉後面追著的同等規模大片。

  但是沒成想,咱辛辛苦苦製作四年,又辛辛苦苦等了一年的國產大片,弘揚愛國精神的一部戰爭作品,面對疫情後的市場卻既要跑得快,又要躲得巧。

  為什麼呢?因為疫情之後,觀眾對外國大片的喜愛更濃烈了。

  據貓眼電影專業版APP顯示,影院復工第三周,全國票房總榜前五裡,除參加重映分帳的《誤殺》之外都是進口片。其中既有新片,又有重映片,豐富又精彩。

  至於7月20日影院剛復工當天就宣布公映的國產新片《第一次的別離》,知名團隊操刀的動畫電影《妙先生》,還有隨後公映的優秀兒童片《旺扎的雨靴》,甚至頂級流量藝人李現主演的《抵達之謎》早就不見了蹤影,消失在票房榜TOP10,更多已經掉出了TOP20。

  這成績,說句國產片真慘,沒問題吧?

  中國電影行業在經過2020年疫情的衝擊之後好不容易復工,行業內的企業一個個重振旗鼓,決定在往年都是被作為「國產電影保護月」的暑期檔好好打個翻身仗。

  但現在再看,他們所面對的問題不只是疫情,而是疫情後,市場對華語片的期待值到底有多高。

  潮水褪去,穿著褲子的只有進口大片。

  數據呈現出來的是,疫情後的觀眾心態有了變化,半年沒進影院,現在大家在觀影選擇上三思而後行。也就是說,「後疫情時期」,觀眾更加在意買票以及冒一定的風險去看電影,到底看哪部才更值得。

  這個時候,國產片想要說服觀眾走進影院,就必須拿出點高質量的「硬菜」才行。

  結果發現,尚可一戰的只剩下《八佰》一個,它成了國產電影「全村的希望」。

  縱然華誼已連續虧損十個季度,整個公司都走在了高空鋼絲上,可是曾經的娛樂產業NO.1做決策時氣魄不減當年。

  「後疫情時期」第一個主動請戰,意義大於票房。

  華誼此舉得到了全行業的鼓勵,儘管復工後全國總票房不佳,中國電影行業卻在《八佰》公映這件事上表現出了高度的團結友愛。

  定檔海報一瞬間刷爆業內各家朋友圈不說,為了讓「全村的希望」好好亮相、好好表現,再沒有第二部類似規模的國產大製作新片宣布同檔公映。

  為讓《八佰》能開個好頭,大家甚至能讓出一條跑道。

  在全行業與全國人民受災的這年,不與國內同行爭風頭、搶蛋糕,不把喜悅建立在他人的痛苦與驚慌之上,這就是中國電影行業根本上的可貴之處。

  在8月14日《八佰》提檔點映的當天,這部國產大片的「獨苗」收穫了1000萬票房。

  這個成績,在紅了二十年的國際經典IP《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面前不值一提。後者復映當天輕鬆拿到了3200萬票房,成了中國電影市場復甦後單日票房最高的影片。

  誰能料到,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要靠進口片來救,而且還是一部復映老片。

  不過,《八佰》點映票房1000萬也與這一次特殊的發行方式脫不開關係。

  《八佰》的點映票房本來是可以再高一點的。

  而所謂的特殊方式,指的是《八佰》當前的分線發行模式。大城市、大院線正常排片分帳,而以往規模較小、業績中下的小影院則不能參與《八佰》的分帳,要排片放映這部電影,只能向片方買斷發行權。

  年票房在200萬以下的影院需要決定,是否願意為《八佰》付出上一年票房的3.5%,來支付保底發行費用。

  一幫亟待挽救,最脆弱的中小電影院,無緣這一波拯救。一些小地方的電影觀眾,也因此「不配」第一時間看上《八佰》。

  作為「全村希望」的華誼,也是自私的——還是想救的是自己,而不是一併打撈深陷泥土中的中小影院。

  這將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買斷之後,影院可以自行對《八佰》定價售票,不必再與片方對半分。如果不買斷,那就得不到公映《八佰》的授權,也就是不能排片售票。

  片方這麼做了之後,影院就不得不冷靜下來,好好核算一下發片的成本,再理性想想每天怎麼排片才能盈利保住影院。

  這種逼迫影院做選擇的形式在國內尚屬首次,許多發展受限、規模不大的小影院、新影院不得不作出痛苦的決定。

  《八佰》是復工後首部公映的國產大片,如果沒授權、不能放它,那就意味著將在這部影片宣傳效果最好的時候與它擦肩而過。

  而非要放呢,也需要買斷授權,花一大筆錢之後,影院還很可能因為多方面的工作專業度,以及地理方位優劣勢的問題,保不了充足售票,盈虧成為未知。

  所以儘管片方沒說這樣做到底為了什麼,但整個勢態也已經很明顯了,在疫情面前,即便是急需投資回籠增益的華誼,都沒有抱著任何盲目樂觀,沒有為自誇或自我安慰就作出更激進的宣發計劃。

  這無疑能夠讓剛復工的影院和片方,都有機會「歸零」,對自身、行業、環境認知返璞歸真,保持冷靜清醒。

  當下對影院來說,最要緊的就是自救,就算對國片有一片丹心,現在也不能啥片都排,太浪費。

  所謂「後疫情時期」的行業機遇,就是說現在只有內容優質能打、分線發行後口碑熱度不減的電影,才值得影院考慮一下多排片,只要熱度夠,也不用擔心買了就會上當。

  這也能看出,《八佰》打響「疫後」第一槍,是有特別任務的。雖然沒有哪部片子不希望自己票房大熱,也許《八佰》背後的華誼還尤其需要。

  《八佰》不完全是奔著高票房去的,它寧可節約宣發費用、把各種宣傳辦得樸素一些,讓很可能硬要參與分帳還不掙錢的中小規模影院冷靜一點。

  等今後《八佰》的高口碑保持住了,再開放分帳,直接讓小影院也能收割到片子的熱度,這不是很合理的一件事嗎?

  因此,華誼的「自私」也有值得體諒的地方。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相關焦點

  • 小縣城難道不配看《八佰》麼?
    最近有則新聞上了熱搜,說電影《八佰》出品方華誼兄弟要求2019年年票房在200萬元以下的影城,將去年實際票房的3.5%預交給片方,才可以放映《八佰》,說白了就是先付錢再給片。有人就說華誼兄弟吃相難看,對中小影院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難道小縣城就不配看《八佰》麼?
  • 《八佰》這麼做,缺錢的華誼連裝都不裝了?
    跳票了快一年,審查不通過而導致的多次撤檔,讓這部電影被蒙上了很多色彩,同時這又是影院停工幾個月之後第一部復工的國產大片,觀眾想去久違的影院爽一把、影院想在幾個月的連續虧損之後掙一把,於是《八佰》被寄予太多的期待。
  • 因為《八佰》是華誼兄弟的,所以《八佰》是爛片?
    》這部電影就因為沾上了華誼兄弟而被黑得很慘,在上映之初或者說之前,很多知乎,貼吧,豆瓣,論壇的網友幾乎是一致黑,其中關於《八佰》最致命的兩條評價就是,這部電影「虎頭蛇尾」還有「這部電影華誼出品」順帶著,沒看過電影之前,我也去豆瓣抄了幾條惡評,然後去網上罵了罵,我記得很清楚,有一次我特意評論了一句:真不知道《八佰》拍得是個什麼玩意兒
  • 不配放映《八佰》,底層影院「罪有應得」?
    這也意味著,整個縣城的觀眾,都可能看不到《八佰》了。要看《八佰》需要去近百公裡的市裡。「我們不配放映《八佰》,那縣城裡的觀眾也不配看嗎?他們的觀影權利就這樣被剝奪了嗎?」小威無奈地質疑。這也正是要命的地方,一旦保底金模式被掌握話語權的商業大片廣泛採用,未來小影院將徹底失去生存空間。
  • 《八佰》火爆背後,能改變華誼兄弟退市命運麼?
    前言:最近爆火的電影《八佰》大家都去看了沒?8月21日上映,到8月25日零點,《八佰》累計票房突破10億元,成為今年首部票房破10億的電影,最大單日票房也突破了1億,上座率高達41.4%。此時上映的《八佰》,似乎啊,代表著影視行業真正意義上的復工,背後的公司華誼兄弟上映到現在股價也是連創新高,市值已經衝到了184.8億,但你可能不知道哦,《八佰》這部電影啊,可能是直接決定著華誼兄弟是否退市的命運呢。
  • 《八佰》今日上映 能讓華誼兄弟翻身麼?
    隨著各地影院的有條件開放,越來越多的觀眾選擇走進電影院,他們心中充滿了對新片的渴望。《八佰》的關注度最高,這是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國產大片,此前,也是因為各種原因頻繁撤檔、改期。直到今天,《八佰》全國公映。
  • 華誼、影院、觀眾,為何都死磕《八佰》?
    ,電影行業要聚集人氣、恢復元氣還得靠頭部、新片衝擊;再者,來自於影片《八佰》本身,抗日正片,題材不錯,影片質量永遠是左右市場不變的核心;最後,華誼出品,雖近兩年的華誼兄弟一直戰戰兢兢,但部分觀眾對曾經風生水起的行業巨頭信賴度依舊留存不少。
  • 《八佰》開了個壞頭
    截至2018年末,我國共有2851個縣級、39945個鄉級行政單位。在李想看來,這些縣城本就因為人口基數等原因,建的是小影城,達不到200萬票房的要求,若以後都搞這樣的發行方式,縣城的影院幾乎就拿不到可放映的片子了。
  • 華誼不需要《八佰》,華誼需要八佰億
    我昨天去電影院看了《八佰》。不是對電影本身有多好奇,而是一部《八佰》讓我的朋友圈分裂成了兩派。一方認為《八佰》非常震撼,淚奔到「眼睫毛都飛了」。另一方認為《八佰》前半部分還行,後半部分太拉胯,強行煽情,沒有軍事常識,也沒有真實還原歷史。我看完之後最大的感受是,這電影可真長。不論《八佰》口碑是褒是貶,對艱難復工的電影行業來說,總歸是個好消息,「定檔那一天,所有的影院都像過節一樣」。
  • 影片《八佰》與華誼兄弟的「霸王條款」
    最近,影片《八佰》經過密集宣傳,準備於今天上映,這是院線復工以來上映的首部商業大片,成為了各家影院摩拳擦掌迎接的「救命稻草」。然而,華誼兄弟的新發行方案,讓眾多翹首以待的影院方直接無語。8月14日,《八佰》進行了全國首輪點映,隨後,影院們收到了新的發行方案。
  • 《八佰》的上映對華誼意味著什麼?
    點映票房超2.3億、貓眼開分9.4、朋友圈滿屏推薦……自8月14日開啟點映後,《八佰》的熱度便一路飆升,不僅佔據了各大社交網站的電影話題頭條,也讓冷清了許久的電影市場久違地熱鬧起來。「士兵綁著炸藥跳下樓,眼淚便止不住往下流」,的確,在不少觀眾看來,《八佰》所帶給他們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而《八佰》誕生背後的故事,似乎也一樣充滿著跌宕起伏。
  • 《八佰》救市 華誼救己
    《八佰》看哭硬漢《八佰》像是浮在水面上的一根救命稻草,老牌影視公司華誼兄弟究竟還能不能證明自己是一家優秀的電影製作公司,就看能不能緊緊抓牢它。銀幕亮起,龍標出現,《八佰》的公映許可證後緊跟著「第800號」,這一個小彩蛋,足夠粉碎此前的謠言。
  • 《八佰》救市背後,華誼的「瘋狂」和冒險 | 專訪王中磊
    這是8月14日,電影《八佰》開啟點映後首日的票房。看到這個數字,王中磊有些不安,「太嚇人了這個數。」 這是華誼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電影,全行業都對它寄予厚望。儘管在上映前他們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影院方面,據燈塔專業版,8月初影院復工率已超過60%。觀眾方面,一份貓眼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八成觀眾認為現在適合去電影院觀影。原本《八佰》應該在去年7月上映。
  • 《八佰》「大麥」,背後公司——華誼兄弟,要重倉買入麼?
    電影本身出於歷史又高於歷史,我算半個歷史迷,對抗戰史有過一些了解,說實話,《八佰》確實偏離了一些史實,但藝術打磨之後確實點燃了我的愛國因子,隨後拔在其中,感動的一塌糊塗。 一場電影下來,眼睛紅了3次,再次感嘆當下的好日子來之不易。
  • 《八佰》不夠,華誼需要八百億
    華誼能靠《八佰》扭虧為盈嗎?8月21日,由華誼兄弟出品的電影《八佰》正式上映。上映首周狂攬8億,即破2020全球首周末票房紀錄;上映8天票房突破15億元。這一成績使《八佰》被稱為「救市之作」。不過,在捷報頻傳的同時,圍繞該片的保底分帳發行方式似乎惹了眾怒:8月14日,《八佰》開放點映,但一些票房不高的中小影院得先交保底費才能拿到片子。華誼的這波一操作,既「得罪」了中小影院,又「壞了市場規矩」。那華誼為何還要這麼做呢?兩個字,缺錢!
  • 《八佰》的故事與華誼的焦慮
    出品方華誼到底為《八佰》制定了怎樣的發行門檻?「當地居民如果想要看《八佰》就要坐2個小時車去100多公裡的懷化市觀看。」該影城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他們更擔心的是,如果以後都搞這樣的發行方式,縣城影院幾乎就拿不到可放映的片子了。對於這些合規合法經營但年票房偏低的影城,華誼發行部門也表示有商議空間,以正規渠道與片方積極溝通,都可以「得到放行」。
  • 《八佰》戰意正酣,華誼兄弟此時跳出來「割韭菜」意欲何為?
    《八佰》的熱映,讓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幕後獲益匪淺的最大「操盤手」——華誼兄弟。01根據推算,華誼兄弟在《八佰》中的投資比例約為 49%~58.6%,網傳《八佰》的成本大概在5個億左右,華誼兄弟早已經回本。
  • 《八佰》點映後,華誼股價卻跌了!但已為兄弟倆「賺」10億
    《八佰》著實給力,其官宣定檔後的A股首個交易日,華誼兄弟便迎來漲停,並於此後一路高走,直到今天出現大幅下滑。市界計算發現,從《八佰》宣布上映到目前為止,華誼兄弟股價從4.77元/股漲到6.16元/股,漲幅接近30%。也就是說,《八佰》或許為華誼帶來了超過38億的市值。
  • 《八佰》救市背後,華誼的「瘋狂」和冒險|專訪王中磊
    觀眾方面,一份貓眼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八成觀眾認為現在適合去電影院觀影。原本《八佰》應該在去年7月上映。在去年上影節期間電影官宣撤檔後,管虎戒掉了每天都會抽的雪茄,發誓《八佰》一天不上映,他就一天不抽。許多影院得知《八佰》定檔,迅速復工。一些大企業的老闆組織了包場,全公司上千名員工組團看《八佰》。隨著電影口碑的發酵,行業內的助力迅速擴大到觀眾群體的自發支持。原來冷冷清清的四行倉庫彈孔牆下,現在每天都擠滿了來獻花的人群。還有十幾歲的孩子看了電影後給梁靜發微信,表達激動之情。這是最讓整個團隊感到驕傲的地方。
  • 華誼兄弟背水一戰:《八佰》上映能否救主?
    巨額虧損導致的資金短缺,讓華誼兄弟董事長王忠軍不得不變賣收藏自救。如今《八佰》再次定檔,作為影院恢復營業後的首部大製作,《八佰》自傳出定檔後備受關注。14日首日點映會上,《八佰》票房達到1500萬元,截至8月18日,《八佰》預售總票房突破億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