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服務商、遊戲公司、技術底層等角度,看雲遊戲的困境與變革

2021-02-25 遊戲陀螺

第六屆數字娛樂產業年度高峰會(DEAS)於2019年12月11日至13日在廈門磐基希爾頓酒店舉行。本屆年會將以「尋·道」為主題,匯聚時代力量,全方位、多角度構建年度數字娛樂產業盛會,共同鑄造中國數字娛樂品牌,攜手共建數字娛樂和諧生態。

 

會上,在主題為「在雲遊戲時代,該如何找到自己定位?」的圓桌會議中,遊戲陀螺營運長任培文與遊族網絡首席技術官伍濤、金山雲遊戲雲事業部總經理丁雪菲、英礴中國製作總監包波以及廣州卓遠虛擬實境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何晉共同探討了雲遊戲將對遊戲行業帶來怎樣的衝擊。

遊戲陀螺:如何看待當前雲遊戲這個概念為什麼這麼火?

 

伍濤:雲遊戲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也不是一個新的技術,在若干年前就已經出現了雲遊戲技術研究,並且有對應的產品,美國之前就有一個公司Onlive提供了雲遊戲產品,可惜後來這個公司沒有持續經營下去。

現在時機已經頗為成熟,因為網絡帶寬已經到了千兆,而雲遊戲從技術上來講,所需要的帶寬大概10MB/s就可以了。所以在這個時間點,谷歌、微軟開始看到自己基礎設施的優勢,都在布局雲遊戲內容,在內容和娛樂產業裡面充當新的渠道。

    

丁雪菲:站在雲計算廠商的角度,其實從遊戲最開始上雲計算和公有雲是在3G時代,一些卡牌類的遊戲第一次應用在智慧型手機上,這是遊戲內容第一次與智能設備的結合。

而時下在5G即將來臨的時候,為什麼說雲遊戲在5G時代是即將爆發的一個現象,首先,基礎設施成熟了,其次,從遊戲的類型看,《頭號玩家》這種代入感和沉浸感極其強的虛擬世界遊戲場景是大家理想中雲遊戲最終的一個形態。

另外一個方面,雲遊戲對雲計算的帶寬和算力的要求是一個非常顯著的增長需求,因為在4G時代,手遊主要是在移動端,利用大家的碎片時間,未來基礎設施完善了以後,雲計算在雲遊戲多屏互動的場景中會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包波:我覺得雲遊戲可能是遊戲產業一個新的平臺。遊戲產業基本上是按照平臺來區分的,目前大概佔全球遊戲產業50%的移動平臺,25%的主機平臺,還有略微少於25%的PC平臺。

雲遊戲將來會在這三個平臺之外,有自己的領域,會大幅度的獲取三大平臺的用戶。每一次遊戲產業引入新平臺都會讓這個產業變得更大,在十年前移動遊戲產業幾乎是很小,短短十年就變成這個樣子。現在雲基礎設施越變越好,很有可能最後雲遊戲會成為一個新的平臺,就像將來VR平臺一樣。

何晉:每一次都是由於網絡的改變帶來一個全新的市場,我覺得雲遊戲的到來,不僅僅是多一個遊戲的渠道,更多是帶來一個更廣闊的市場。

 

遊戲陀螺:每一個新概念的落地都會引起相關產業的變革,比如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使得移動遊戲得以爆發,那麼雲遊戲的來臨,會對遊戲產業帶來怎樣的衝擊?

 

 

伍濤:這個事情可以從短期來看,雲遊戲首先對主機遊戲帶來衝擊和變化,主機廠商其實有一個硬體門檻。數字遊戲內容是一個道理,但是雲遊戲時代可能不再受主機的局限,所以我覺得主機廠商應該有點緊張。

但是從長期來看,對主機遊戲的工作室是一種利好,因為他們的產品除了以前的主機端以外,雲遊戲可以為其帶來用戶邊界的擴大,給主機工作室新的機會,比如在產品上做一個改編就可以適應雲遊戲,也可以在碎片時間玩。

另一個層面,雲遊戲可能會在產品推廣上帶來變化,現在手遊的推廣其實要經過好幾個階段,在廣告平臺、媒體上首先有廣告落地,然後點擊之後會進入到下載,下載之後再到安裝,安裝之後再到登錄註冊,然後再到創建角色,再到玩遊戲的過程。

雲遊戲這個時代變得簡單。看到一個遊戲就可以點進去玩,這個過程比以前要簡單得多,中間環節的簡化很有可能為營銷推廣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丁雪菲:在5G和雲遊戲即將來臨的時候,現在這個階段對於雲計算公司來說主要的一些機遇或者說挑戰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如何讓遊戲快速的實現雲遊戲化。第二是視頻傳輸,主要是雲遊戲化的大規模視頻流傳輸,這是雲遊戲要解決的頭兩個需求。

同時前面提過各種各樣互動的PaaS和SaaS服務,這是第一階段雲計算廠商應該做的事情,然而到了第二個階段,剛才伍總也提到過雲遊戲可以讓一些精品的主機類3A大作,雲遊戲化後能夠有比較好的用戶體驗。另外一方面引來了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就是手遊到底有沒有必要進行雲遊戲化,手遊的體驗現在已經非常好了,現階段我們把手機遊戲雲化,其實看來就是把遊戲從本地端搬到的雲端,增加了帶寬和GPU的成本,所以現階段各家雲計算廠商和想做雲遊戲的廠商最大的痛點在於成本。

第二階段可以幹的事情是分層渲染,舉個例子,遊戲裡面現在渲染分為是場景渲染和人物渲染,本地客戶端是在本地完整的做一次渲染,比如十人對抗,那就意味著本地有十個客戶端各渲染一次,如果分層渲染放到雲端,那麼大型多人在線的遊戲,場景可以只渲染一次,再把每個人看到的視角以每個角度切片的方式以視頻流推送到玩家視角,其實可以計算一下,這樣帶來是算力的節省是非常大的,因為主要的算力消耗都在場景上,這是我們思考的關於雲遊戲的第二階段對於雲計算公司的挑戰。

回過頭來說,雲遊戲對雲計算的這麼一個產品類別或者說具體到對雲主機、GPU和帶寬的提升是非常顯著,這個階段也需要雲計算做大量的儲備,所以站在雲計算廠商的角度這是雲遊戲帶來的一個非常大的機遇。

我前面有提到過在雲遊戲這種場景裡是內容和算力的第一次深度的綁定,就是說對於雲計算廠商來說,比如對於金山雲來說定位為第一階段,幫助雲遊戲公司實現遊戲的雲化,降低觸達成本,然後使更多優質的內容能夠全面實現雲化。

第二階段我們要做什麼樣的布局,雲計算廠商在雲遊戲的市場裡其實始終是扮演著一個服務於遊戲研發商,服務於客戶的角色。這是金山雲對於自己未來在雲遊戲市場裡的定位。

 

 

包波任何的一個遊戲平臺,包括雲遊戲最重要是需要有顛覆性遊戲。移動平臺在國內茁壯成長就是因為它有一些顛覆性的產品,短短幾個爆款就可以在三五年內讓中國的遊戲玩家從兩三億人轉到六七億人,這些都是由爆款來決定,吸引大量的玩家來這個平臺玩遊戲。

 

遊戲陀螺:除了跨平臺,可能還有一些多端。你們之前也跟網易合作過一個VR遊戲,英礴在雲遊戲帶來的變革下,你們是什麼樣的定位?

包波:像雲遊戲特殊的點就是它其實可以把別的平臺用戶引到自己的平臺,只要在設備上有相應的操作方式就可以。這個過程中,像我們這樣的公司主要應該做的事情,我認為是大幅度降低多人遊戲開發的技術門檻,同時提高品質。

第二點,對雲遊戲的製作高品質內容這塊大家應該是多關注,雲遊戲真的可以作為主機遊戲的挑戰者,因為像索尼、任天堂他們的產品品質非常高,每年單機遊戲或者一部分聯網遊戲的質量標準都是由這幾個公司定義。

遊戲就幾個元素,藝術、美術、聲音、核心玩法敘事和技術,我們國內遊戲的美術做得又好,技術又不錯,在敘事和遊戲設計上往前進化的話,國內遊戲的品質將會再一次升級。    

 

何晉:VR現在有兩個痛點,一個是投入成本比較高,平均在五到六萬,貴要十多萬,投入成本比較高。第二個目前整體內容商的盈利比較困難,盈利模式沒有走通,盈利是比較困難。

雲遊戲會帶來很大的改變,第一個是雲遊戲會解決計算的問題,對VR來說,PC端成本會大幅度降低,會省掉很多成本。第二個是雲遊戲的到來會實現線上內容分發的成立,比如說按自付點擊付費,內容會更加豐富。

    

遊戲陀螺:雲遊戲帶來的一些問題或者是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伍濤:我從兩個角度來講,一個是產品,一個是技術。首先產品層面我剛才有提到雲遊戲是一個技術或者是它可能帶來全新體驗的技術,產品要怎麼設計,針對什麼人,做什麼內容,這個內容怎麼做,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技術上的問題,網絡上的問題基本上慢慢隨著5G的商用推進,隨著5G手機率滲透率的提升,會慢慢的解決。但是成本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舉一個例子,我們用的伺服器,我在上面如果做720P的雲遊戲,一個小時要在1.5到2元錢左右的消耗,如果更高品質1080P需要在六七元錢一個小時。

帶來一個問題是用戶為5000元的手機買單了,還要不要為雲遊戲去買單,有人說以後不需要這麼貴,只需要一個顯示屏上就可以去玩這個遊戲,我覺得這個事情是不可能的,手機肯定是要不斷進化,手機本身的運算、功能性、渲染能力、VR、AR的能力也會進一步提升。

如果我們只是為了雲遊戲而去談雲遊戲,而去忽視成本轉移,最後還是要用戶來買單這樣一個問題,我覺得這種邏輯是不會成立的,你的產品做出來可能沒有人用。

我還是認為,產品我們要找到一個差異性的地方,在短期內把雲遊戲的技術優勢,技術創新的可能性發揮出來,比如說互動性的影視、影遊,通過軟體技術門檻,這個是現階段可以做到。

從更長遠來看,我覺得5G甚至未來的6G,通過跟虛擬世界或者是數字世界交互的方式,從最早的文字到圖象,到視頻,這種交互的數據量可以更大,我們的體驗一定會比現在更豐富,更加沉浸感,我們從現實世界進入到數字世界或者虛擬世界的感知和過渡,一定會更加的自然,這兩個世界一定會更加的融合。在這種場景下,一定會跟雲遊戲大有關係,可以創造一個很大的虛擬世界。

 

 

丁雪菲:我們曾經預測過在5G時代雲遊戲的形態一定不是單一終端,比如我在外面跟朋友一起玩多人在線的遊戲,以前是區域網,現在可以邊走邊玩,一到家裡就直接打開電視,裡面的畫面是剛剛在手機上玩的畫面。這是未來雲遊戲來臨之後可能帶來的一些新變化。


第二方面,現在雲遊戲toC的公司收費主要是以會員制,我們也有和國內現在開展合作的雲遊戲平臺公司探討過到底未來怎麼收費?

因為收費直接關係到前面提到過的成本的問題,就我一個小時到底算下來多少錢,現階段帶寬和雲計算的資源包括我給CP研發商分成之後到底還剩下多少。

這個問題到了一定階段自然而然會分流,就像自然法則,這屬於市場需求決定商業邏輯,就好比一部優質的電影,最開始的收入來源是在電影院,後來會到視頻網站供VIP會員免費觀看,同時會有藍光影碟的發售,其實電影和遊戲都是屬於內容,優質的內容製作出來,只要是頭部優質的內容是一定有人為它買單,就好象現在3A類的平臺主機大作,有玩家能為了幾款遊戲買一個主機。

我們暢想一下未來比較合理的方式可能是最優質的內容最新的內容可能是一些單次付費訂閱,另外的遊戲可能是會員制訂閱,以這種方式分攤總體運營的成本。這只是我們雲計算廠商對於未來在雲遊戲領域裡的一些思考。

 

 

包波:我開始覺得雲遊戲有很多好的點,比如主播正在玩的遊戲,在雲遊戲平臺點一下按紐就可以拿走。後來看到STADIA、GeforceNow的遊戲測試,心路歷程轉變也是比較大。

雲平臺天生就很難為某些遊戲品類提供最極致的體驗,比如動作類遊戲是有延遲的,因為在伺服器端不管5G、6G多麼快,遊戲的應答機制達到一定距離之後會天然的產生一些延遲,這些延遲對於那些最高端的玩家來說有時候是接受不了。

所以我覺得雲遊戲平臺對輕度、中度的玩家有很強的吸引力,比如說將來可能會有玩家在自己家一個視頻流的盒子就可以輕鬆玩《戰神》這樣的遊戲沒有問題,但是對於那些很高級的玩家來說是永遠擺脫不了終端的硬體。

英偉達CEO黃仁勳說過遊戲的物理法則破不了,他說PC永遠不會被替代。我覺得他作為運營這麼多年的投入者來說,他的看法是值得我們參考的。

就是終端的硬體一定會在相當大的程度保留下來,然後雲遊戲是一個新的平臺或者跟其他平臺共享的,遊戲行業可能是兩千多億規模,有了雲遊戲,可能在五六年之後這個規模可以上升到三千億,如果上升到三千億很大一部分用戶是雲遊戲帶來,但是其他硬體平臺一定會長期甚至永遠的存在。

對於收費問題,雲遊戲的本質是雲端租賃,所以說訂閱機制對於雲遊戲是最自然的模式。但是谷歌的新品仍然是要買,微軟基本上就是訂閱制,新遊戲出來給你打折,不會免費給玩家遊戲。我想雲遊戲將來要做可能是擺脫不了這幾個模式,純租賃、租時間、大作要買將來根據市場變化產生新的優惠,但是成本究竟誰來掏呢?還是用戶。

 

何晉: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也是成本。雲遊戲的到來是不可逆的,玩家追求極致體驗是必然,包括VR技術的誕生也是大家追求沉浸體驗的技術。

我們之前跟聯通有聊過,在展廳做聯合實驗室,當時談了費用,目前推出來的費用是屬於月租形式,我個人認為這不是一個很大的流量包,一個月大概去到兩三萬,相對目前商務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

還有剛剛我們又提到在雲端,租賃雲端的雲計算相關業務層的費用,這些費用到底哪裡出?可能真的是用戶出,這個會主要影響到雲遊戲普及的前期的最大的難點。但是也可以看到後期,就像4G應用一樣,到後面普及廣了之後會大幅度的下降費用,但是前期面臨比較大的問題。這是我比較擔憂的問題。

 

遊戲陀螺:之前谷歌雲遊戲平臺發布之後,在國內資本市場有一個很好的表現,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其實從業績,遊戲廠商還是雲廠商也好,對於雲遊戲抱有很大的期待,當然也可能因為剛才講面臨很多的問題和挑戰,不管是成本各個方面來說,最後的話題更多是談如何看待雲遊戲帶來的機遇。

    

伍濤:我覺得雲遊戲對於遊戲公司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契機,每一次基礎設施的變革都會產生很強大的公司,在這個過程當中,更重要是我們做什麼產品以及我們的研發方式怎麼改變。所以我覺得抓住機遇就在於我們要不斷的嘗試。

 

丁雪菲:其實前面也講了特別多,也分析了挑戰和定位,我簡單講一下對雲計算公司來說雲遊戲帶來巨大的機遇。

第一個方面是對算力的重度依賴,雲計算廠商從過去提供IAAS層,逐步提供大型的PaaS平臺甚至SaaS的服務,最大的作用是讓更多優質的內容能夠更高效的觸達用戶,甚至給大家帶來更好的流暢度等體驗方面的一個提升。

第二個方面就是現在一個遊戲完整的收入份額裡面其實雲計算佔的比重是非常低的,其中當然大家可能也知道一個遊戲總的支出裡包含運營費用支出、渠道費用、市場推廣費用、研發分成等,可能剩下才拿去給雲計算公司購買對應的服務。

但是在雲遊戲到來之後,可能首先優質內容對算力的依賴和消耗提升也是非常大的,於是後面市場格局裡面,一個遊戲收入的分成比例可能不再像過去那樣,不過現在我們只能看到這些,未來還有什麼新的商業模式我們現在也沒有完全的判斷。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一點對於雲計算收入提升肯定是比較大的變化。

 

包波:我這邊主要的感受是後端的渲染機制、遊戲的設計方式、新的工具鏈在開發中實際要用到的東西現在不完備,我們的公司提供技術平臺類遊戲,機遇是讓開發者面對新的挑戰的時候有一個現有的東西幫他們快速的適應將來新環境。

我們這邊的機遇是說我們可能在這一塊預研比較好,產品方便大家快速的接入,快速的開發。大型遊戲開發的周期可能是三五年,有了好的工具可能是一兩年,減少犯錯的機會,這些就是我們這種技術平臺服務商可以給大家帶來的價值,讓大家快速、安全,在新的一個平臺上開發出頂級的雲遊戲。

 

何晉:雲遊戲的到來可以降低投入成本,可以讓整體的內容更加的豐富起來,帶來整個行業的爆發,對於卓遠的機會點,目前我們三個角色,硬體、內容、平臺提供商,其實雲遊戲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就是我們的平臺服務商的價值可以凸顯出來,目前我們在對5G,包括雲遊戲這方面的技術,對這些平臺的建設都有在積極準備當中。

 

我要找遊戲陀螺:

商務合作/採訪/投稿:

西瓜(微信號 18659030320)

劉威(微信號 18948723460)

文靜(微信號 mutou_kiki)

行業爆料:boq(微信號 boq270756)

投稿郵箱:tougao@youxituoluo.com



相關焦點

  • 中手遊投資雲遊戲技術領先服務商蔚領時代,《仙劍奇俠傳七》等將上雲
    4月16日,中手遊宣布,已完成對雲遊戲技術服務商蔚領時代的Pre-A輪投資,本輪參與者還有東方弘泰資本、彬復資本、米哈遊、辰海資本合計五家機構。據悉,蔚領時代是一家專注於雲遊戲領域研發與技術服務的企業,成立於2019年。
  • 雲遊戲潮起,底層軟硬體賦能!
    寬帶、移動網際網路和5G的普及為雲遊戲創造了網絡條件。雲計算使用越來越廣泛,雲端底層軟硬體的成熟,為雲遊戲創造了技術條件。在基礎設施條件具備之後,雲遊戲的優勢顯現了出來。雲遊戲的優勢主要有五點,一是雲遊戲消除了遊戲安裝和升級時間,玩家即點即完,讓遊戲體驗更順暢。
  • 百度入局,雲遊戲之戰開啟新徵途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推出或者準備上線雲遊戲平臺的網際網路企業已經超過20家,其中遊戲巨頭騰訊、網易是雲遊戲平臺落地的最重要參與者。換句話來說,雲遊戲這條賽道上,此次入局的百度雲遊戲提出了一個新的行業思考,那就是從生態共贏的角度出發,打通遊戲行業的上下遊。通過發揮多年積累的技術經驗,為遊戲行業提供成熟的技術解決方案。
  • 為什麼說谷歌、微軟、百度為首的科技巨頭,才是雲遊戲硬核玩家?
    這些遊戲業務並非主流,甚至是沒有遊戲業務的科技公司正在成為"雲遊戲"領域的主要玩家,該現象將給遊戲行業帶來帶來怎樣的變革?4月15日,百度召開主題為"無處不遊戲,百度'雲手機'強勢開啟5G時代超級入口"的線上發布會。會上,百度正式發布"雲手機",重點聚焦"雲遊戲"這一大應用場景。
  • 雲遊戲競爭趨於激烈:鬥魚上線雲遊戲平臺 後續將和直播場景做聯動
    雲遊戲前景可期雲遊戲概念在誕生之初,就以降低遊戲硬體門檻,促進遊戲內容品質升級,提升遊戲體驗等特點備受矚目,但由於技術、市場均不成熟,產業發展頗受限制。過去十年,中國少數初創企業意識到雲遊戲的發展潛力,較早布局,但多數遊戲廠商仍以手遊市場為發展重點,對雲遊戲多處於觀望狀態。
  • 百度攜手咪咕快遊打造雲遊戲解決方案,為遊戲產業增速助力
    接下來,雙方將繼續憑藉各自的優勢,進一步推動"雲手機"在雲遊戲領域的應用並不斷探索更優的合作模式。通過與遊戲企業咪咕互娛的合作,百度"雲手機"的to B 能力已經覆蓋到雲遊戲領域,將進一步賦能遊戲行業合作夥伴,實現合作共贏。
  • UnityX騰訊雲,推出Unity遊戲雲:看遊戲如何「騰雲駕霧」
    公司有超過千人規模的開發團隊,為包括谷歌、Facebook、Oculus、Autodesk和微軟在內的合作夥伴在最新的版本和平臺上提供優化支持服務。除遊戲以外,Unity也正在不斷推動汽車、運輸、製造、建築、工程、電影等領域的實時3D技術應用。
  • 雲遊戲,Xbox徵途的下一個星辰大海
    在說到微軟的遊戲業務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微軟雲遊戲服務的幕後主角,微軟這一切變革背後的「始作俑者」—— Microsoft Azure 雲計算服務。前兩天,微軟雲遊戲計劃 Project xCloud 的公布讓不少人為之側目。在這個被遊戲業內普遍認為是通向未來的一條康莊大道上,微軟率先以最完整的姿態站在了舞臺中央。
  • 全球雲遊戲產業提速 邊緣計算成千億市場破局關鍵
    不僅如此,雲遊戲服務的訂閱模式還為玩家們省去了高昂的硬體費用,大幅提升了用戶友好度。伽馬數據的一份遊戲玩家調研顯示,目前,近八成玩家表示了解並願意嘗試雲遊戲。ABI研究公司最新報告則指出,到2024年,遊戲玩家將達到35億人,佔據全球人口總數的一半。
  • 順網科技:雲遊戲新品順網雲玩發售 藉助4天觸達38萬人的ChinaJoy...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 7月31日,ChinaJoy品牌所有方順網科技(SZ:300113)在全球雲遊戲產業峰會上宣布,公司旗下雲遊戲新品——順網雲玩已正式發售,包含無線手柄和雲玩盒子,內置軟硬體協同的雲遊戲系統,最高支持4k@60fps,售價為599元,產品內付費模式為包月制,月卡會員費用為108元。
  • 雲PC、雲遊戲、雲手機,哪個靠譜?
    日前,阿里的雲棲大會上公布了雲PC無影,還公布了雲遊戲平臺PaaS1.0平臺,重新炒熱了雲的概念。而此前,華為就發布了華為的鯤鵬雲手機,一個月起價只要99元。雲的概念,已經出現很久了。雲儲存、雲計算都已經做成了風口,開始產生實實在在的效益。那麼,未來的雲PC、雲遊戲、雲手機有機會嗎?
  • 多款大作護航谷歌Stadia 雲遊戲市場一觸即發 已有A股公司攜華為...
    中銀國際指出,雲遊戲產業鏈增加了遊戲雲平臺及雲服務商環節,通過用訂閱雲服務實現收入,為其帶來增量收入。《刺客信條》的遊戲發行商育碧CEO曾表示,「我們今天還是很依賴那些雲服務提供商,隨著5G技術的發展,伺服器和帶寬的成本降下來以後,遊戲行業的商業模式也會徹底地改變。」
  • 四川雲時代科技:營銷小遊戲適應新消費群體需求
    12月18日-20日以「洞覺·未見」為主題的2020網易未來大會在杭州舉行,本次大會聚集了來自科技、文化、經濟等各個領域行業大咖,一起探索現在變革、未來發展趨勢,四川雲時代科技負責人表示,網易作為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公司,在交流與分享領域建樹出類拔萃,本次大會的舉辦也為未來企業品牌營銷發展點明了方向。
  • 揭秘雲遊戲技術積累,騰訊先遊免下載流暢玩!
    雲遊戲是近兩年來才逐漸走進玩家視野的新概念。伴隨著通訊和技術的發展,這個從2000年E3上第一次展示的新技術即將走向大規模商用。它能夠極大改變未來的遊戲體驗,賦予遊戲製作者更多的創作空間;用戶則可以跨過終端限制,在一個或者多個屏幕內暢玩PC、手遊甚至主機遊戲。而現在雲遊戲第一步邁出的是,解放用戶的手機和內存。
  • 多家巨頭布局5G 帶動雲遊戲、雲網咖加速發展
    據了解,雲遊戲並非一個新鮮的概念。早在2009年,國外商用化的雲遊戲平臺就出現了,4G時代,中國移動遊戲基地就計劃推出雲遊戲,但受限於通信延遲、通信帶寬等,雲遊戲遲遲未曾真正落地。2019年ChinaJoy「全球遊戲產業峰會」在上海召開,行業內多位負責人圍繞「描述未來遊戲新形狀」這一話題進行分享,「雲遊戲」成為了現場熱詞。玩家可在不同設備上任意切換,繼續遊戲進程,在家用電腦玩遊戲,出門後還可以在移動端上繼續之前的遊戲。用戶不再被終端平臺所限制,對諸如畫面品質、多端無縫切換等遊戲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雲遊戲時代,內容與渠道之爭可望水落石出
    雲遊戲催生行業生態變革   雲遊戲是一種網路遊戲運行的技術解決方案:將遊戲運行與畫面渲染等對硬體算力要求較高的部分從玩家端轉移至雲伺服器端,用戶端只保留操作信號輸入和畫面解碼顯示。目前,我國5G建設已進入高峰期。隨著大規模基礎設施完善,5G應用端孕育著巨大的投資機會。對於娛樂消費而言,雲遊戲有望成為最先落地的應用之一。
  • 優刻得攜手海馬雲、蔚領時代推出雲遊戲解決方案
    今天,第一家科創板上市的公有雲公司、中立的雲計算服務商UCloud優刻得,聯合戰略合作夥伴海馬雲、蔚領時代,重磅發布一站式雲遊戲解決方案。基於UCloud雲服務資源與合作夥伴PaaS服務,為用戶低成本、快速搭建多終端適配、即開即玩、高清流暢的雲遊戲平臺。
  • 詳解七牛雲 「遊戲雲端部署解決方案」
    同時,隨著遊戲不斷更新和用戶人數的增長,對遊戲伺服器並發訪問、穩定性、網絡延遲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後端伺服器的性能不足會造成卡頓、停服等一系列嚴重問題,進而引起用戶流失。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國內領先的雲平臺即服務(PaaS)提供商七牛雲發布了遊戲雲端部署解決方案。
  • 微軟:雲辦公、雲平臺和雲遊戲助力騰飛雲巔之上
    國盛證券2月6日發布研報,摘要如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掉隊,雲時代重回巔峰。公司由於失敗的產品布局導致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淪為追隨者。在經歷內部的管理層新老接替和組織關係重構後,微軟將公司的資源和重心聚焦在雲上,通過打造以Azure為核心的雲平臺,並將Office、Dynamics產品進行雲升級打造了全新的雲辦公體系,通過自助式按需付費的訂閱制付費模式,激活了更多付費用戶,同時也為公司長遠帶來了更多現金流,公司營收、利潤及股價表現屢創新高。雲辦公打通數據孤島,大幅提升辦公效率。
  • 流放之路雲遊戲體驗:真香警告!「雲遊戲」玩家真的可以雲遊戲了
    流放之路這款遊戲對於物理內存和顯卡有較高的要求,剛過運行遊戲標準線的玩家如果開著內存監控就能清楚地看到一個神奇的現象——自家的電腦隨著遊戲運行時間的提升,內存佔用再以一個穩定的速度緩慢提升,最終在佔用到98%的時候遊戲徹底卡死,留一個黑屏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