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寶寶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會是一件「大事」,通常會手忙腳亂。像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老是翻來覆去、睡得不老實。而爸爸媽媽也會因此睡得不好,會擔心寶寶是不是哪裡不舒服才會這樣。那寶寶睡不好到底是為什麼?通常和這幾個原因有關,一起來和靖媽了解一下吧!
1、休息的環境實在是太差了
一般家裡面有寶寶的,父母最好是在寶寶休息的時候,不要發出大聲音。畢竟寶寶睡覺時間會比成人早一些,所以在這個時間差裡面,父母能夠給寶寶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給他們睡覺,寶寶就算是不想睡得好,也是沒有辦法的了。另外寶寶所在的房間最好不要有太亮的燈光,這樣會降低寶寶休息的質量。
2、寶寶餓了
小寶寶的胃部空間小,大約2~3小時就要吃一次奶。如果晚上寶寶哼唧,可能是餓了。媽媽可以先進行哺乳,如果寶寶在吃,那就是有需求。晚上寶寶可能會口渴,適當的吃母乳也是可以給身體補充水分。
3、出牙或身體不適
寶寶出牙期間往往會有睡不安穩的現象。有時幾夜反覆折騰之後媽媽才發現,寶寶的牙床冒出了白白的小牙。可見出牙還是有些疼痛的。
其他疾病當然也會引起睡眠不安。生病或發燒前的夜晚往往是翻覆不寧的。這些都需要細心的觀察和判斷。
4、寶寶睡前玩得很興奮
如果在睡覺之前玩得太過興奮的話,會使寶寶的大腦皮層長時間都處在興奮狀態,這就導致寶寶就算睡著了也睡得不深,只是處於淺睡眠狀態,而大腦還是會在無意識地指揮著寶寶做一些肢體上的動作。
所以為了寶寶能夠睡得更好,做父母的就應該避免寶寶在睡前1個小時做一些過於興奮的遊戲,或者可以在寶寶睡前給他們講個故事、放一些輕柔舒緩的音樂等,這樣能幫助寶寶安靜下來。
總的來講,寶寶要是出現這些睡姿也並不一定就是不健康,不過這種睡姿確實不怎麼好,媽媽們還是要幫忙改正寶寶的這種習慣的。
在這裡靖媽為大家推薦一本睡前故事書,每一冊都針對一個「睡前大煩惱」,在插圖和故事情節設計中,精心加入小動物與爸爸媽媽的親子對話或擁抱、互動的場景,搭配溫暖有愛的故事結局,讓寶寶感受到體貼入微的呵護與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