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新生兒睡覺總是「舉手投降」,是做噩夢?裡面學問你知道幾個

2021-01-13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是爸爸媽媽最好的禮物,嬌小可愛,尤其是睡著的樣子,更像是一個小天使,令爸媽愛不釋手。很多媽媽喜歡觀察寶寶的舉動,會發現一個很萌的現象,寶寶睡覺普遍舉著小手,像投降一樣,可愛的模樣讓媽媽們忍俊不禁。

有網友在網上提問寶寶睡覺為什麼呈「投降姿勢」,得到了寶媽們的熱烈回應。寶媽們紛紛表示,自家寶寶睡著時也舉著小胳膊,很可愛。有的寶媽還稱怕凍著,將寶寶小手放進被子裡,可不到一會就又伸出來了,實在是拿他沒辦法,令人哭笑不得。對此,廣大寶媽們很疑惑,到底為什麼寶寶喜歡舉著小手睡覺呢,是做噩夢嗎?新手寶媽百思不得其解。

新生兒經常出現「舉手投降」的睡姿,原因有這幾點,裡面的學問你知道幾個

1.受生長姿勢影響

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由於空間有限,手和腳呈蜷縮狀態,雙手抱在胸前。雖然出生後活動空間驟然變大,但習慣了十個月的這種姿勢,難以立即舒展,舉著小手跟出生前姿勢差不多,會更有安全感。

2.體型原因

新生兒與大人不同,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的肚子圓圓的,身體呈圓柱狀,這種睡姿更能幫助維持身體平衡。寶寶不會翻身,這樣睡可以有效避免因趴著睡或其他不正確姿勢造成安全隱患,用不著糾正。

3.身體健康的表現

有人說,寶寶舉著小手睡覺也是陽氣比較足,身體健康的表現,其實這種說法不無道理。這種睡姿是最舒服的,生活中很多大人也喜歡舉著手睡覺,寶寶自然睡眠,預示著身體健康,寶媽大可放心。

4.有可能是感覺太熱

寶寶習慣將手伸出來,也有一種可能是溫度太高,感到太熱。不過這種現象是極少的,如果媽媽擔心寶寶的溫度問題,可試一下被子裡溫度是否過高,寶寶身上是否出汗,如果沒有,則是正常現象,不必大驚小怪;如果流汗過多,就要換成薄被子,不要捂太嚴實。

問題延伸:寶寶的這種睡姿需要糾正嗎?

答案:不需要。寶寶的這種「投降式」睡姿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無需糾正,而且對於寶寶來說,舉著小手睡覺十分舒服,不必多加幹涉。如果媽媽強行改變睡姿,不但會使寶寶不舒服,還會影響正常的睡眠狀態,降低睡眠質量,對寶寶健康不利。

要是怕凍著寶寶的胳膊和小手,可以給他穿一件長袖睡衣,但要注意衣服柔軟,不要太厚太硬,否則會使寶寶不舒服,舉著小手會感到很累,影響休息甚至導致哭鬧。

寶寶舉著胳膊是一種正常現象,寶媽們不要大驚小怪,平時要給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保持室內衛生舒服,調節好溫度與溼度,營造一個溫馨的睡眠氛圍。寶寶舒服了,睡眠質量會更好,發育自然不會差。你家寶寶睡覺的時候有舉手的習慣嗎?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安馨母嬰】娃睡覺姿勢五花八門,「投降」?「飛天」?「趴著」?快來看看有同款麼
    為啥孩子的睡姿也是五花八門呢?有的娃臉朝下趴睡,有的趴著但又把小屁屁撅了起來,還有的睡覺喜歡轉圈,沒一會兒頭腳顛倒了,還一腳踹在了爸爸臉上。還有一些就更奇葩了,睡覺不老實,來回地打滾翻身。雖然寶寶的睡覺姿勢寶媽看著有點難受,但是寶寶卻睡的很香,而往往有的時候,寶媽看見寶寶的奇怪睡覺姿勢,總想著幫寶寶重新擺正一下,有一個好的睡姿。不過相較而言,最常見的還是「投降姿勢」,這也是小孩子中最普遍的睡姿,除了雙手投降,兩條小腿還會呈現M狀,腦袋要麼是仰面朝天,要麼是側向一邊。雖然很可愛,也很萌,但也讓不少寶媽疑惑,孩子這樣睡覺不累嗎?為啥會出現在這種姿勢呢?
  • 一被嚇唬就舉手投降的小熊貓:我才不是在賣萌呢!
    不過,對於可可愛愛的小熊貓,人們總是有很多誤解,比如將它跟大熊貓弄混,或是將它跟浣熊混為一談,其實小熊貓跟這二者有著明顯的區別。 相信你也想到了小時候買過的"小浣熊乾脆麵"。上面的動物既有著浣熊的特徵,又有著小熊貓的顏色,影響了大家的認知。 如果你身邊有人分不清小熊貓和浣熊,那麼有可能是因為,他乾脆麵吃多了…… 一被嚇唬就舉手投降?
  • 新生兒睡覺哼哼唧唧、扭來扭去使勁?幾個原因,了解後你就踏實了
    莉莉(化名)的寶寶剛出生,由於沒有育兒經驗,經常看到寶寶睡覺哼哼唧唧,甚至有時還會使勁把臉憋紅莉莉就會特別擔心。不知道是寶寶睡不踏實,還是哪裡身體不適。初為人母的育兒焦慮讓莉莉擔心不已。新生兒睡覺時出現哼哼唧唧、手舞足蹈、扭來扭去、憋氣使勁,很多家長都會擔心是不是寶寶身體不適導致睡眠出現了問題。其實不然,因為大多新生兒都會出現這類情況。
  • 為什麼你總是做噩夢,有原因的!
    夢裡經常被鬼掐脖子的,你真的信那些人說的是手放胸前導致的嗎?  總是夢見死人或總是夢見鬼,每次都被嚇得不行,要死了嗎?  .   是不是有心力憔悴,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陳鵬解夢分析過人為何會做噩夢的原因,如當運勢不對的時候,亞健康時期,臥室風水不對,火焰低的人去了不該去的地方,剛經歷了印象深刻的突發事件,睡姿不對,不經意的「邂逅"了一些邪氣等等。我們知道任何問題若不解決,都會有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會質變到什麼結果呢?
  • 為什麼睡覺總是做噩夢?噩夢的「終結者」現身了,堅持吃,睡得好
    有些人晚上睡覺前,喜歡看電視,看懂一些恐怖的鏡頭,大腦會產生記憶,這種記憶會被帶入夢境之中,並且經過處理,變成噩夢。當天做了噩夢後,第二天就不會再出現。有些人卻不是如此,他們做噩夢的次數很頻繁,幾乎是天天做,這又是為什麼呢?
  • 寶寶總是舉起手睡覺,需要放到被子裡嗎?只有一個病理原因要重視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群裡一個還沒出月子的寶媽焦急地詢問:「寶寶睡覺時總是把雙手舉過頭頂,像投降似的,會不會有什麼不好啊?我婆婆說要把包被捆嚴實點,但包緊了他又難受,怎麼辦啊?」「舉手比較舒服吧?
  • 睡覺時,手千萬別放這個部位!會做噩夢!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做噩夢的經歷:夢到被人追殺、從懸崖上落下、鬼怪撲倒身上……經常做噩夢,會讓人感到焦慮和恐懼,而對一些患有原發性疾病,如冠心病的人來說,噩夢降臨時的過度緊張還可能會引發室顫,危及生命!而噩夢的發生,和我們睡覺的姿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多半是睡覺時——手放在了胸前!
  • 晚上總是做噩夢怎麼辦
    在快節奏的生活裡,我們的頭腦每天都接受著各種信息,這種信息充斥著我們的每一根神經,除此之外,我們對於金錢,地位等等方面的追求,迫於生活得壓力,也使得我們在晚上常常難以入眠,甚至經常做噩夢。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呢?樂觀。
  • 寶寶上幼兒園後總是做噩夢?家長做好這些事,孩子睡覺更香甜
    但是最近小夢發現,兒子晚上總是會被驚醒,有時甚至會哭醒,嘴裡嚷著:「這是我的!」「別搶我玩具!」原來兒子是做噩夢了,但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怎麼以前不會這樣呢?其實發生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孩子做噩夢不是壞事情。
  • 新生兒睡覺一驚一乍,金牌月嫂教你一招:只需2步輕鬆安撫!
    很多爸爸媽媽或者月嫂阿姨會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忽然地抖動、哼唧、一驚一乍,手腳也不由自主地伸展,就像是做噩夢被驚嚇到了一樣。這種一驚一乍的表現可是嚇壞了新手媽媽們。很多新手媽媽都害怕這是寶寶某種疾病的表現。那麼,新生兒睡覺時一驚一乍的是病了嗎?
  • 一睡覺就做噩夢驚醒?或與這3個原因有關,早了解睡個好覺
    生活中有不少人在睡覺的過程中會突然間做噩夢,在噩夢出現的時候各種驚悚的場景,或者在睡夢中經歷的事情會讓人感覺到恐懼,甚至在半夜突然間驚醒,如果有這種情況存在,應該了解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防止經常性做噩夢導致睡眠質量降低。那麼,睡覺的過程中總是做噩夢,可能和哪些原因有關係呢?
  • 新生兒這4種睡姿,或許會影響頭骨發育,發現後要趁早糾正!
    但是嬰兒睡姿會影響頭骨形狀,這與新生兒頭骨軟有關,尤其是早產兒,相對來說頭顱骨發育更不好,更容易變形。1、朝著一側睡覺:如果寶寶總是朝著一側睡覺,面部肌肉就容易受到擠壓,導致臉部兩側發育不對稱,還很容易造成寶寶歪扁頭、斜視。而且,還會影響寶寶的耳部輪廓發育,形成招風耳。
  • 為什麼總是做噩夢?師父教你怎麼化解!
    做了不好的夢怎麼化解不管你身在何方,也不管你在哪一張床上睡覺,如果不幸你做了噩夢,那麼,請按照下述方法去做,有很大可能化解不祥和平靜你的心靈:1、起床後先不要對任何人講述你的夢境,無論夢境多麼險惡、多麼恐怖,都不可以在完成下述動作後先講。2、起床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搞清楚你睡覺臥室的東南西北,然後走到西邊的牆前面。
  • 做噩夢是怎麼回事?經常做噩夢怎麼辦?
    很多人都會做夢,噩夢也是常有的,每個人都有內心恐懼的一面,做噩夢並非什麼不祥之兆,下面就為大家分析做噩夢的原因,一起找辦法克服噩夢吧!1、白天受影響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我們經常提到的一句話,有時候白天看了一部恐怖片,那些恐怖的畫面留在了腦海裡,雖然白天分散注意力不去想它,但是晚上做夢的時候釋放人的潛意識,就會做噩夢,被害妄想。
  • 新生兒睡覺後總是「一驚一乍」,不是因為被嚇到,而是因為……
    很多新手爸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寶寶睡覺後總是「一驚一乍」,導致寶爸寶媽特別緊張。一開始,大家會以為是活動的聲音嚇到了寶寶,於是做什麼都小心翼翼,不敢發出任何聲音,保持環境特別安靜。但是,即便家裡已經沒有任何聲音的情況下,寶寶依然會有「一驚一乍」的表現。
  • 新生兒睡覺一驚一乍、愛抖動怎麼辦?教你2招,輕鬆安撫!
    很多新手月嫂或新手爸媽都被寶寶睡覺的樣子嚇到過。
  • 睡覺時做噩夢流口水?5個不適出現,健康或已告急,警惕疾病近身
    春困秋乏夏打盹,很多人到了夏季總是睡不夠,睡覺時也會出現一些不適感,如抽筋、出汗、做噩夢和流口水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5個睡眠不適別忽視,可能是健康在亮「紅燈」1、流口水睡覺流口水一般和睡姿不當有關,如趴著睡,另外側著睡覺時,耳根附近腮腺受到壓迫,會刺激唾液分泌而引起流口水,只要調整好睡姿,流口水問題就有所緩解。即使調整好睡姿,流口水問題一直存在,有可能是口腔炎症或中風。牙齒畸形或口腔疾病如牙周炎、齲齒以及口腔黏膜等會增加唾液分泌,導致人們不停地流口水。
  • 千萬不要嚇唬小熊貓,否則它會舉手投降
    趨同演化小熊貓和大熊貓一樣,也選擇了低營養、高纖維的竹子,要知道的是這種植物很少會被其他食草動物取食,原因就是營養價值不高,且纖維素難以消化。「舉手投降」的小熊貓儘管小熊貓和大熊貓擁有非常多的相似結構,但小熊貓也有許多行為習慣和大熊貓不同。首先,小熊貓體型不如大熊貓,體重也不如大熊貓重,因此面對食肉動物時,它們無法像大熊貓那樣淡定,而是會直立起來,雙手舉過頭頂,像是舉手投降一樣。
  • 為什麼每天晚上睡覺,都會頻繁做噩夢?真實原因公布,對照看看
    有研究證實,一個人無論是否能夠感到到自己在做夢,每天晚上睡覺時,都要在做夢中度過兩個小時。根據時間夢境的時間長短不同,每天做夢的的個數也在四五個不等。在關於夢境的調查中,有32.5%的人,一周至少會做一次噩夢,從來沒有做個噩夢的人,還不到1%。
  • 寶寶睡著後,為何總堅持「舉手」?得知這3個真相後太暖心了
    文|全文共2129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從孩子出生之日起,不少爸媽對孩子就像是「尋寶」一樣,總是好奇的看看小寶寶又做了什麼好玩兒的動作,而很多爸媽會發現孩子居然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小技能。平時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之所以會把手舉得高高的,是有一定原因的,主要是受以下這幾個因素的影響:寶寶「舉手」睡覺,這3個因素太暖心了一、「下意識」保護自己其實很多孩子從出生起就已經有了自己保護的機制,這是人類幾萬年發育最終形成的自帶保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