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型專業相聲社團之一。這兩年,郭德綱扛起德雲社大旗,粉絲無數,場場演出爆滿,而現在徒弟們也是個個人氣爆棚,能夠獨當一面。
德雲社的粉絲團體也不斷擴大,可是說是老少通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德雲女孩」、「德雲男孩」的粉絲團體中。
德雲社如今能夠成功,少不了郭德綱的努力,也少不了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
雖然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在無數網友眼中,都覺得德雲社中的規矩未免太過苛刻。
第一條:不能在外過夜。德雲社的門禁時間為半夜十二點四十五分。
第二條:演出時,上場門和下場門不讓站人,除非郭德綱自己,別人誰也不能站。
第三條:穿大褂的顏色,沒出名的演員都要穿各種顏色鮮豔的大褂。而郭德綱于謙他們穿的則是刺繡大褂,除了他們就是嶽雲鵬、孫越有資格穿了。
說到嶽雲鵬,在這幾年嶽雲鵬那可是火得不得了,上了很多綜藝,人氣和觀眾緣都非常高。
要說嶽雲鵬現在能有這樣的成就,肯定是少不了一個人對他的栽培,那就是他師父郭德綱。
德雲社能擁有現在的成就,是真的少不了郭老師的努力和能力,雖然早期的時候其實也是特別的難,但郭德綱還是硬生生的堅持下來了。
提到「相聲「兩個字,人們腦海中會不由自主的浮現出」郭德綱「三個字。郭德綱已然成為現在許多年輕一輩人心目中的相聲形象代言人。
有人稱他為「相聲皇帝「,也有人稱他為」相聲流氓。而他卻以一名傳統的民間相聲藝人自居。
當初那個玩命說相聲的郭德綱,已經變成了大家口中的「郭大爺「。今天的郭大爺,稱其為相聲界的一代宗師毫不為過。不管世人對郭大爺有如何的評價,如何的非議。卻從沒有人說過他僥倖,是幸運兒。
他配得上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名副其實!郭德綱火了,他成功了。
于謙在訪談中談到郭德綱,談到他的成功。他回憶道,當年德雲社十周年的演出中,德雲社曾經返場直至凌晨3:30。觀眾在臺下不停的鼓掌,叫好。臺上所有的演員,包括郭德綱都哭了,都是熱淚盈眶。
郭德綱當時的心情是這些年的努力,終於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得到了回報。
郭德綱說:「一步一步地苦熬苦掖,終於我們也看到了花團錦簇,我們也知道了彩燈佳話。那一夜,我也曾夢到百萬雄兵!「
在樂嘉採訪王自健的一個視頻中,談到郭德綱。
王自健說:「他在巔峰的那個狀態,是神級水平。就在我們業內,郭德綱在2005年2006年業務水平是有一個非常高的評價的。就是當年的「小蘑菇」在世也就這樣了。或許你覺得超越他我能做到,但是我覺得我永遠做不到。」
九年的時間,為了生存他歷經種種磨難,為了夢想,為了自己所喜愛的相聲事業,他一直在咬牙堅持。
他受盡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你努力,你會成為相聲一哥;你不努力,你就是相聲一哥們。」
成功與否,不是別人給你的,是自己給自己的。
郭德綱說:「天底下沒有任何一個人和一種藝術形式能被所有人喜歡。」
郭德綱做不到讓人人都喜愛他,喜愛相聲。郭德綱的相聲給每一個聽他相聲的觀眾帶來了笑聲,讓觀眾心情愉悅,甚至陪伴了許多人走過了最難熬的日子。
郭德綱因為對人生體味深刻,因此,他的「包袱」中,就多了一層人生達觀的底色。
如今,他將他的人生故事、40餘年的事業感悟,寫成著作——《過得剛好》。這本書目前排在某東傳記圖書銷售榜第一名,一度斷貨!
《過得剛好》是郭德綱迄今為止唯一一本親筆自傳,冷靜而犀利的行文中,獨特的郭式幽默一覽無餘。嬉笑怒罵,妙語連珠。讀之令人不時捧腹,掩卷又會引人沉思。
迄今為止,人生回顧,榮辱浮沉,冷暖自知,自濁自清自安然。
書中的文字記錄了郭德綱這些年的心路歷程以及對人生、相聲藝術、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行文冷靜,不煽情,不誇張,不做作,不隱瞞,不迴避。
過得剛好,這是郭德綱式幽默,也是郭德綱的人生態度。
在一段段江湖往事的回憶中,郭德綱展示著自己獨特的人生態度——「我爭者人必爭,極力爭未必得。我讓者人必讓,極力讓未必失。」
真放肆不在飲酒放蕩,假矜持偏要慷慨激昂。萬事留一線,江湖好相見。
只需36塊錢,一頓飯的錢,就可以體驗到這份郭式幽默和智慧了。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面圖片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