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此篇文稿注音、音頻錄製均為
周蓉 蓉行天下 原創,請尊重原創。歡迎各位轉發,謝謝!如需轉載請務必聯繫本編輯,謝謝!
本篇討論了人之血氣精神皆化藏於臟腑,人體病變的產生,外在色澤、膚紋、皮肉的厚薄及形態變化等亦由於臟腑,人的體質強弱也與臟腑有著密切的關係。人以臟腑為本,故名。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 rú 筋骨,利關節者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關合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 hé 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覆 fù 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衛氣和則分肉解 jiě 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風痺 bì 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臟者,所以藏 cáng 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俱)受於天也,無愚智賢不肖,無以相倚 yǐ 也。然有其獨盡天壽,而無邪僻之病,百年不衰,雖犯風雨卒 cù 寒大暑,猶有弗 fú 能害也;有其不離屏蔽室內,無怵惕 chù tì 之恐,然猶不免於病,何也?願聞其故。岐伯對曰:窘乎哉問也!五臟者,所以參天地,副陰陽,而連四時,化五節者也。五臟者,固有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傾 qīng 者,六腑亦有小大長短厚薄 báo 結直緩急。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惡,或吉或兇,請言其方。心小則安,邪弗 fú 能傷,易傷以憂;心大則憂不能傷,易傷於邪。心高則滿於肺中,悗 mèn (悶)而善忘,難開以言;心下則髒外,易傷於寒,易恐以言。心堅則髒安守固;心脆則善病消癉 dān 熱中。心端正則和利難傷;心偏傾則操持不一,無守司也。肺小則少飲,不病喘喝 hē ;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痺 bì 喉痺逆氣。肺高則上氣肩息咳;肺下則居賁 bēn 迫肺,善脅 xié 下痛。肺堅則不病咳上氣;肺脆則苦病消癉 dān 易傷。肺端正則和利難傷;肺偏傾則胸偏痛也。肝小則髒安,無脅下之病;肝大則逼胃迫咽 yān,迫咽則苦膈 gé 中,且脅 xié 下痛。肝高則上支賁 bēn,切脅悗 mèn,為息賁 bēn;肝下則逼胃,脅下空,脅下空則易受邪。肝堅則髒安難傷;肝脆則善病消癉 dān 易傷。肝端正則和利難傷;肝偏傾則脅下痛也。脾小則髒安,難傷於邪也;脾大則苦湊䏚 miǎo 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則䏚 miǎo 引季脅 xié 而痛;脾下則下加於大腸,下加於大腸則髒苦受邪。脾堅則髒安難傷;脾脆則善病消癉 dān 易傷。脾端正則和利難傷;脾偏傾則善滿善脹也。腎小則髒安難傷;腎大則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傷以邪。腎高則苦背膂 lǚ 痛,不可以俯仰;腎下則腰尻 kāo 痛,不可以俯仰,為狐疝 shàn。腎堅則不病腰背痛;腎脆則善病消癉 dān 易傷。腎端正則和利難傷;腎偏傾則苦腰尻 kāo 痛也。凡此二十五變者,人之所苦常病。岐伯曰: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無(骨曷 骨虧)hé yú 者心高;(骨曷 骨虧)hé yú 小短舉者心下。(骨曷 骨虧)héyú 長 cháng 者心下堅;(骨曷 骨虧)hé yú 弱小以薄 báo 者心脆。(骨曷 骨虧)hé yú 直下不舉者心端正;(骨曷骨虧)hé yú 倚一方者心偏傾也。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 yīng 陷喉者肺高;合腋張脅 xié 者肺下。好 hǎo 肩背厚者肺堅;肩背薄 báo 者肺脆。背膺 yīng 厚者肺端正;脅偏踈 shū(疏)者肺偏傾也。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廣胸反骹 qiāo 者肝高;合脅 xié 兔骹 qiāo 者肝下。胸脅好者肝堅;脅骨弱者肝脆。膺 yīng 腹好 hǎo 相得者肝端正;脅骨偏舉者肝偏傾也。黃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縱者脾下。唇堅者脾堅;唇大而不堅者脾脆。唇上下好 hǎo 者脾端正;唇偏舉者脾偏傾也。黑色小理者腎小;粗理者腎大。高耳者腎高;耳後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耳薄 báo 不堅者腎脆。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耳偏高者腎偏傾也。帝曰:善。然非餘之所問也,願聞人之有不可病者,至盡天壽,雖有深憂大恐,怵惕 chù tì 之志,猶不能減也,甚寒大熱,不能傷也;其有不離屏蔽室內,又無怵惕 chù tì 之恐,然不免於病者,何也?願聞其故。岐伯曰:五臟六腑,邪之舍 shè 也,請言其故。五臟皆小者,少病,苦燋 jiāo 心,大愁憂;五臟皆大者,緩於事,難使以憂。五臟皆高者,好 hào 高舉措;五臟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臟皆堅者,無病;五臟皆脆者,不離於病。五臟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臟皆偏傾者,邪心而善盜,不可以為 wéi 人平,反覆言語也。岐伯答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肝合膽,膽者,筋其應。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岐伯曰:肺應皮。皮厚者大腸厚,皮薄 báo 者大腸薄 báo。皮緩腹裡大者大腸大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心應脈。皮厚者脈厚,脈厚者小腸厚;皮薄 báo 者脈薄 báo,脈薄 báo者 小腸薄 báo。皮緩者脈緩,脈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 báo 而脈衝小者,小腸小而短。諸陽經脈皆多紆 yū 屈者,小腸結。脾應肉。肉 (月困)jùn 堅大者胃厚;肉(月困)
jùn 麼 yāo(么)者胃薄 báo。肉(月困)
jùn 小而麼(么)者胃不堅;肉(月困)jùn 不稱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約不利。肉(月困)jùn不堅者胃緩;肉(月困) jùn無小裡累者胃急。肉(月困)
jùn 多少 shào 裡累者胃結,胃結者上管約不利也。肝應爪 zhǎo。爪厚色黃者膽厚;爪薄 báo 色紅者膽薄 báo。爪堅色青者膽急;爪濡 rú 色赤者膽緩。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爪惡 è 色黑多紋者膽結也。腎應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 báo 皮者三焦膀胱薄。疎 shū(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緩;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也。
張登本教授——陝西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內經》研究專家,陝西省先進工作者、師德先進個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五運六氣理論」博士後流動站兼職博士指導教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黃帝內經》國際研究院特聘專家,中華中醫藥《內經》學科暨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內經》學委員會顧問,甘肅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先後在全國10餘家雜誌、報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10餘篇。獨著或主編出版專著、教材、教參30部,擔任副主編、編委,或主審著編出版教材、教參、專著16部,擔任新世紀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中醫學基礎》第一、二版主編。代表著作有《內經詞典》《內經的思考》《黃帝內經通解》《難經通解》《全注全譯黃帝內經》《全注全譯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二十論》《張登本解讀五運六氣》等。其中《內經詞典》獲陝西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中管局科技進步二等獎(部級)。主編的《中醫學基礎》教材被評為國家級中醫藥教材,曾被評為陝西省先進工作者、師德先進個人等。
魏清琳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甘肅省名中醫,重點專科帶頭人;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首席專家;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中心主任、真氣運行研究室主任。浙江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世界針灸聯合會中醫適宜技術評價與推廣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次獲得國家榮譽,2011年2月國家衛生部授予全國「郭春園式的好醫生」榮譽稱號,2017年8月被國家衛計委評為「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先後主持完成、參與省級科研16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項13項,參編論著6部,發表論文30餘篇。申請並舉辦國家級、省級繼續教育項目近30次,多次赴國內外進行學術專題講座及交流。 擅長運用針灸、中藥、氣功等中醫醫療技術、保健方法診治各類疑難雜症;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形成了獨特的診療思路,同時以中醫養生理論為指導,積極開展「八段錦」「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活動,並向社會廣泛推廣。微信群「每日經典群」倡導者、發起人、班主任。
每日經典群
由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魏清琳教授倡導成立的【每日經典】誦讀群於2月5日開班後,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誦讀經典的熱潮,同時得到了國內許多醫藥專家、教授的大力支持,並由專業義務管理團隊為每一位參與者服務。截至2月29日,已有22個微信群組、近7200餘人響應並加入到了誦讀經典的活動中,使誦讀經典的「旋風」從西北的蘭州刮向全國各地,以特殊的方式聲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周蓉——(微信:13919261123),原甘肅省廣電總臺新聞綜合廣播資深主持人,現在西北師大附中圖書館工作。她聲音沉穩大氣、溫暖親切。希望在誦讀中傳承經典,感悟經典。
公 眾 號:蓉行天下
喜馬拉雅:周蓉a喜馬拉雅
歡迎投稿:14379202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