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和:年味

2021-03-02 雪絨花原創文學

市場的年貨

豐富了春節的餐桌

嫋嫋炊煙

是爸媽的呼喚

兒女歡快的笑聲

是爸媽忙碌的身影

年味

是血脈親情其樂融融

歡聲笑語

父母相繼遠行

祥和的氛圍

隨著歲月已失去多年

回憶

成了美好片段

紅對聯

寄予新的希望

留墨的香氣

是爸爸手中的狼毫

沾著我研墨時的歡笑

粉飾在大門兩側

喜慶

爬上臉頰留下靚影

紅燈籠

一雙雙巧手賦予生命

小心謹慎將它高懸

點亮年節的熱鬧

也照亮遠方

糊上新麻紙的窗欞

留下母親的身影

不再孤獨

粘貼上栩栩如生的花卉

裝點成一座百花樂園

晝夜唱著春歌

年畫

如窗花一樣奪目

愛上了樸素的牆壁

演唱一年的大戲

講述眾多歷史故事

如今

窗花、年畫

只能在腦海尋找美麗

一碗蕎面餄餎

守著舊歲喜迎新年

講述不一樣的年夜飯

親情和樂(餄餎諧音)

家庭長久團圓

菜籽杆柏樹枝

五更天火光沖天

旺火賦予新希望

人財兩旺生活美滿

爆竹

一路興奮直衝雲霄

入耳的聲音

告慰天地各位神靈

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花炮

遍地花豔綻放

將年味調劑得更加濃厚

年味

伴著笑聲走門竄戶

敬長問鄰聲聲過年好

傳承著禮、賢、孝、德

濃濃的年節氣氛

融進記憶中的歲月

康建和,六零後,蔚縣人。喜用簡單的語言及文字記錄生活點滴,尋找生活樂趣,快樂生活。

雪絨花原創文學,大家的文學園地

相關焦點

  • 年味變淡了?這些用手機拍攝的照片,卻充滿了濃鬱的年味
    都說現在年味越來越淡,其實不然,年味很濃,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最近vivo發起的「影像中國年」第三屆vivo全國拍照大賽,就有很多獲獎作品記錄了濃鬱的年味,為我們呈現了一番年味不同的影像中國年。年味,是鏡頭下那一抹笑臉不同的人,對年味有不同的理解。家人團聚是一種年味,張燈結彩是一種年味,放煙花、看春晚也是一種年味。而在第三屆vivo全國拍照大賽中,在攝影師的鏡頭下,年味也有著不同的形式。在這組獲獎照片中,年味的表達更多的是一種親情。
  • 別再說春節的年味淡了,這些照片幫你找回年味!
    「——王安石有人說,年味的記憶,是爆竹聲聲,是璀璨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是大人小孩興致勃勃地貼春聯、貼窗花......"宋義勇 顓耿傑 "也有人認為,年味的記憶,是大街小巷燈籠高掛,是各色彩燈與花燈熠熠閃耀。
  • 2020年春節去哪找「年味」?看看中國最有年味的8個地方!
    北方有這麼一句俗語:「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的時候最盼望過年,壓歲錢、新衣服、年夜飯、放煙花...... 後來我們越長越大,童年裡的年味卻所剩無幾; 「年味」真的消失了嗎?在中國的有些地方,年味依舊濃鬱鮮明。
  • 紀錄片《年味》:所謂年味,就是一家人團圓的味道
    又到一年春節時,每到這個時候,都會想到年的味道,感悟年的味道。那麼,年味到底是什麼?大家口中所說的那個味道,究竟是什麼味道呢?紀錄片《年味》,小明工作室出品的新年美食文化紀錄片。它分為歸途,遷徙,別離,遠方,他鄉,團圓六個主題,講了六個不同的故事,從每個故事裡,共同表達出一個主題,那就是,所謂的年味,就是團圓的味道。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第6個故事,名字叫做團圓。講了一個計程車司機給自己從外地歸來的兒子,準備年夜飯的故事。
  • 記憶中的年味 上虞年味美食特輯
    離開大上虞久了,心心念念的,除了爹媽還有梅乾菜扣肉,肉肥瘦相間,梅乾菜鹹酸味甘,光想想就口水直流,每年過年前的倒數都格外難熬,這時候,只要想到黴千張、年糕泡飯(一定要水磨年糕),想著念著,便沒了鄉愁,那麼,你還記得記憶中的年味麼
  • 年三十:將年味進行到底
    快過年了,不得不提「年味」。中國人常說:過年就得有「年味」。作為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悠久歷史的中國名酒,古井貢酒總會創造不同的年味驚喜。近期風靡白酒圈的「年份原漿·年三十」就是古井貢酒的最新力作,預售第一天,即出現搶購熱潮。
  • 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年味到底是啥?
    帶回家來包餃子,歡歡喜喜過個年」。這是何等悲涼的一個年,可他們也得過,咬著牙,含著淚也得過。如今的日子過好了可大家卻感覺這年過的沒意思了。一、過年就是吃吃吃,最有精神內涵的手寫春聯也消失了。最有精神內涵的手寫春聯,也變成機器印刷品,貼春聯的人不看內容,只要是 「紅紙黑字」就行。
  • 年在一起才有味
    每個人心中大概都有對年味不同的定義,一個人的不同階段對其也會有著不盡相同的體會。
  • 陳佩斯回歸,聯手百草味帶來首部年味賀歲片《賣年貨》
    《賣年貨》講述了一位年輕小販在年貨市集裡尋找"年的味道",並在四九城裡賣乾果最厲害的"陳爺"的點撥下找到"真正的年味"的故事,短片通過新老兩代人之間關於"年的味道"的互動對話,以及對報紙包年貨的傳統、極具辨識度的吆喝等年味場景的重現,勾起消費者的對傳統年味回憶,帶大家回到那個沒人會抱怨"年味淡了"的時代。
  • 網友:過年越來越沒年味了!那「年味」英語咋說?不是Year taste
    小時候特別期待過年,走親訪友,期待著每家不同的年果子。但是長大之後,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連走親訪友都變得很公式化。網友:過年越來越沒年味了!那「年味」英語咋說?不是Year taste!在翻譯「年味」之前,我們看幾個讓人可能退散的英文例句。在大過年的,能忍著不跳出去,堅持看完這三個例句的親,我敬你是條好漢,來日必成學霸!
  • 粉圓糖果 難忘的年味
    不同於過年時,大紅色的各種年貨、食物的置辦,白色的粉圓糖果,在我和妹妹大口大口地吃著的時候,是媽媽對新的一年裡,田野裡莊稼有個好收成的寄託具象,它在我們一家年味中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希望。如今的小孩子,大概很少人吃到這種年味了吧,因為現在的人很少會去田野裡幹活,自然就不用說,這個對來年莊稼希冀的年味了。
  • 年糕飄香 年味漸濃
    年糕飄香 年味漸濃 2020-12-25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豐人過年--最味的年
    於我們五姐弟,最揮之不去的年味,一是小時候媽媽蒸甜粿(一種年糕)時,年味在爐灶裡噼裡啪啦。直徑60cm的銅盤,盛上高約20cm的紅糖糯米漿,放進大鼎裡,蓋上,用乾柴當燃料,慢慢蒸,蒸到米漿成紅磚塊那樣,這過程需要10個小時左右。
  • 年味|王寶和大酒店「外帶年夜飯」,年菜嘉年華,把老上海年味帶回家!
    在大部分上海人的記憶裡春節的年味已經越來越遙遠隨著時代的發展 漸漸地那些最初的味道
  • 一個沒有年味的春晚
    、還有「白雲黑土」……可如今,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說年味越來越淡了? 每個人都能給出不同的答案, 「就那麼幾天假期,年前年後都在忙著搶票。」「老人沒了,家也不全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坐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
  • 2020·年味|成都,街頭巷尾都是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中房報見習記者 秦佳麗 | 成都報導作家馮驥才在散文《年意》裡寫到:「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煙花閃耀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
  • 尋找年味①|這道「年味」霸道,紅紅火火麻麻辣辣!
    尋找年味①|這道「年味」霸道,紅紅火火麻麻辣辣!寒冬臘月年味兒越來越濃什邡人在備年貨時都不會忘記這道延續百年的傳統經典美味紅豆腐提前醃菜葉胡云琴家是村子裡製作紅豆腐規模較大的一戶,賣了近10年,如今每年的銷量有2萬斤左右。一家人從11月中下旬開始忙碌,到來年二三月份,可以賺四五萬元。
  • 明白了年的意義味自濃!
    與對聯市場比起來,這些賣食品大市場可火爆的多了,看來這「年味」還真就得在這「食味」上找呀!就我們這的習俗裡,要做的年食有:爐糕、年糕、豆沙包、花卷子、饅頭等麵食,說到這,應該人們就知道為什麼年味變淡了吧?是懶淡了的、煩淡了的、厭淡了的,跟社會發展並沒多大關係,跟人心的變化才有絕對的關係。不是年味淡了,而是你變得不在虔誠了,不是習俗沒有了,而是人們不再去執行了。逃避了責任的春節,自然也就沒有了過去的那種意境啦。
  • 奔跑追夢,年味更濃
    身邊一個個普通的他和她,依舊堅守崗位,依舊腳踏實地,用奮鬥書寫幸福的年味。  奮鬥,是只爭朝夕,去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裡的忙碌,是邁在小康之路上的堅實步伐;離鄉背井、風裡雨裡的奔忙,絲毫不減對留守家鄉親人的牽掛……辛勤的勞動者們,以奔跑的姿態,用鍥而不捨的努力,一點一滴釀就了生活的甜蜜,讓年味更醇香。  奮鬥,是不負韶華,去守護他人的美好生活。
  • 舌尖上的台州年味
    【 圖/文 陳葉】「二十三祭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