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上的金魚姬》:純美愛情背後,隱喻著人類與海洋的共生關係

2020-12-20 螢蟲微光

「波妞喜歡宗介。」——《懸崖上的金魚姬》

關於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懸崖上的金魚姬》,很多人都只記得這一句臺詞。該片於2008年7月19日在日本首映,相較於宮崎駿的其他影片如《千與千尋》、《幽靈公主》,這部動畫可謂「不叫好又不叫座」。甚至有人認為影片抄襲了迪士尼的《小美人魚》。其實,宮崎駿一直試圖通過動畫傳遞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而在金魚公主波妞和小男孩宗介《小美人魚》似的童話愛情背後,潛藏的創作內核是比愛情更深刻的話題:人類與海洋的共生關係。

一、波妞和宗介的愛情,隱喻著人類的自私與海洋的寬容

宮崎駿十分擅長於運用各種隱喻,來表達「人與自然之間的鬥爭」,他甚至悲觀地認為【自然與人類永遠不可能並存】。而在《懸崖上的金魚姬》中,卻一反常態的表達出了人與海洋之間的愛與寬容。

影片講述了金魚公主波妞的冒險故事:波妞偷偷逃離父親的控制,想去海面上看看。卻不幸被困在了海底的垃圾中。

5歲的小男孩宗介發現了困在玻璃瓶裡的金魚公主,並把她救了出來,養在一個塑膠水桶裡,給她取名叫波妞,並承諾會一直保護她。

波妞與宗介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波妞的爸爸藤本卻認為人類是貪婪、自私的生物,十分反對波妞與宗介在一起,把她抓了回來用魔法把她禁錮在泡泡中。

波妞衝破爸爸的控制,逃了出來,還把爸爸收集的「生命之水」全都灑在了大海裡,引發了海嘯並讓遠古生物全都復活過來。

①影片巧妙的運用了3個象徵:映射人類對海洋的傷害和海洋的包容

宮崎駿運用象徵手法,藉助主人公金魚公主波妞和宗介的關係,表達了人類與海洋的共生關係,寄意深遠。

(1)從海底逃出來的波妞被困在玻璃瓶中,讓人聯想到海洋生態的現狀岌岌可危,垃圾成堆、汙染嚴重。

(2)為了救波妞,宗介的手被碎玻璃扎傷。波妞舔舐宗介的傷口時,傷口就神奇的復原了。這個片段讓人聯想到海洋對人類的治癒作用。

(3)當宗介承諾會一直愛波妞的時候,世界的缺口已經補上了。讓人聯想到只有人類主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才能得以修復。

波妞對宗介純真、熱烈的愛,不禁讓人們反思,人類對海洋資源無止境的索取和海洋對我們的包容。雖然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其實人類與海洋,一直是一種共生的關係。海洋就是我們地球上的「生命之水」。當我們對海洋表露出一點點善意時,它就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都回饋給了我們。

②影片巧妙的運用了3個隱喻:暗示著海洋與人類的共生

影片中宮崎駿巧妙的運用隱喻,將人類和海洋的關係展現得淋漓盡致。

(1)宗介第一次遇到波妞時,對她說:「別擔心,我會保護你、好好照顧你。」這樣的一句話就讓波妞義無反顧的愛上了宗介。「我來保護你」這句話在影片中出現了很多次,是因為宮崎駿希望用這句話提醒人們保護好海洋。海洋一直在無私的為人類和地球上的生物提供著食物和生存空間,而我們卻經常忘記保護好它。

(2)很多人認為波妞的父親是一名邪惡的魔法師,希望用魔法毀滅世界把地球變成海洋時代。其實並非如此,他只是想用「生命之水」來召喚因為海洋汙染而無法現身的妻子-海神曼瑪蓮。當海神現身時,藤本對她道出了自己的擔憂:「波妞隨便亂用魔法,在世界上開了個大洞,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還變成了人類,這樣下去,世界會毀滅的呀!」 當曼瑪蓮提出建議把波妞變為人類時,藤本說:「人類?那種愚蠢又討厭的生物有什麼好?人類只懂得從海中奪取生命」宮崎駿用這段情節來暗示,無止境的索取,終將毀滅人類和海洋。

(3)當海嘯來臨時,一個巨大透明的水母將被海水淹沒的養老院保護起來。向日葵之家的老奶奶們奇蹟般地重新獲得了自由行走的能力。這段情節不由得讓人們聯想到,海洋對人類的治癒和包容。

宮崎駿的這3個隱喻讓人聯想到人類和海洋的共生關係,保護好海洋就是保護人類。

很多人看過《懸崖上的金魚姬》都會產生這樣的擔憂,如果宗介沒有像他承諾的那樣,一直愛波妞該怎麼辦?其實對這個問題宮崎駿在影片中早有解答:波妞的媽媽—海神,在波妞變換成人類的時候說【我們本就是由泡沫而生】。這不由得引發人們深思,到底是我們在拯救海洋還是海洋在拯救我們?

可愛、淘氣的金魚公主波妞,讓我想起俄羅斯作家普希金筆下那隻慷慨的小金魚

在寓言《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中,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有一位老漁夫和他的太太生活在大海邊一個破破爛爛的房子裡,靠著打魚為生,過著清貧的日子。有一天,他打漁時打上來一隻漂亮的金魚,金魚對老漁夫說,如果你放了我,我可以滿足你所有要求。老漁夫什麼也沒有要,可是當他回家後和老太太說起這件事情時,老太太很生氣,她大罵老漁夫太笨,就算要一個木桶也好啊!

老漁夫沒有辦法,只好又找到了金魚,索要一個木桶。金魚滿足了他們的要求,這讓老太太喜出望外。她又叫老漁夫去索要其它東西,從新房子到皇宮,金魚都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可最後,老太太竟然想做海上的霸主,任意使喚金魚。金魚默默地收回了它給予老漁夫和老太太的一切,回到了無邊的大海裡。

過去聽到這個寓言的時候,我總會認為,世界上絕對不會有如此貪心的人吧?可後來才發現,原來在大海面前,人類一直都表現得貪得無厭。我們一邊享受著海洋饋贈給我們的資源和能源,一邊又肆意的向海洋裡排放著各種有毒有害物質,讓它飽受汙染。

近50年來,人類認為海洋擁有無限的自淨能力,把海洋當成天然的垃圾場,向裡面傾瀉著各種有毒、有害物質,使得海洋生態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這些有毒顆粒,可能會被海裡的魚蝦無意間吞食。而這些魚蝦又可能被送回城市中的餐館、超市。當人們食用了這些被汙染的魚蝦,生命健康也會受到嚴重的威脅···

如果再不加以控制,未來人們可能面臨無魚可吃,有魚也無法吃的狀況。

二、海洋一直在默默地守護著人類

我們的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星球,那是因為海洋面積佔到了71%,海洋是無數動植物的家。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海洋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對地球的氣候和生態起著極其重要的調節作用。

①如果沒有海洋,人類將無法生存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了海洋,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沒有了海洋:

我們將會失去地球上96.5%的水。沒有了海洋吸收熱量,地球將會變得非常炎熱、乾旱。火災將會毀掉所有森林。那時,海底火山將會在地表噴發,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

②如果沒有海洋,地球將飛速變暖

科學家們認為,如果平均氣溫再升高2℃,人類的生存將面臨著巨大的威脅。

面對全球變暖,歐盟率先提了「2℃理論」。其內容是:

儘管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越來越多的共識趨向於認為,平均氣溫不能超過2℃,這是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生存的底線。

這些年來,我們的地球正在速度變暖,主要原因就是人類大量的向大氣中排放著CO2等多種溫室氣體。而海洋在阻止全球變暖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英國蘇格蘭的赫瑞瓦特大學的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大衛伍爾夫(David Woolf)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每年有三千兆噸的碳被吸收到海洋中,這大約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海洋一直在通過吸收二氧化碳默默地幫助地球降溫,但是當海洋吸收了過多的二氧化碳時,卻會引起海水酸化,嚴重影響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

三、拯救海洋就是拯救人類

每一個災難都是從,漫不經心,不以為意開始的;雪崩來臨之前,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海洋是如此的寬廣、遼闊,僅太平洋就覆蓋了地球面積的一半。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海洋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由於海洋汙染和過度捕撈,未來我們甚至可能面臨無魚可吃的狀況,保護海洋已經刻不容緩。

①人類與海洋的共生

地球上有80%的動物生活在海洋中,大海孕育著上萬種魚類和藻類。海洋中的藻類,為地球提供了一半以上的氧氣。從遠古時期開始,海洋就用它豐富的資源,養育著人類,為我們提供了數不清的能源和食物。

人類攝入的優質蛋白有15%以上都來自於海洋。化妝品和牙膏等日常產品中也含有提取自海藻的添加劑。小到過敏藥,大到攻克癌症的藥物,海洋為我們帶來了數不清的美好改變。一直以來,我們享受著海洋給予我們的種種恩惠。海洋文明是人類文明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海興則國強民富,海衰則國弱民窮」,海洋與人類早已經形成了共生關係。可如今我們的大海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②海洋正變成一鍋塑料湯

據世界環境日網站發布的聲明顯示:

全球每年共計使用5000億個塑膠袋;每年至少有80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卡車的垃圾傾瀉入海;而每年因塑料致死的海洋生物多達1500萬。

在聯合國的宣傳片《塑料海洋》中提到,預計到2050年,海洋裡的塑料垃圾將會和海裡的魚一樣多。

我們的海洋正在變成一鍋巨大的「塑料湯」。數不清的海洋垃圾漂浮在海面或是沉入海底,這樣的狀況給海洋生物的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每年都有大量的鯨魚、海豹、海龜、海鳥因為誤食塑料而死亡。隨著汙染的不斷累積,海洋的生物多樣性正在大幅下降。

被人類廢棄在海洋中的漁網,需要600年才能降解。這些漂浮在大海裡的「鬼網」在洋流的作用下纏繞在一起,成為海中的「死亡陷阱」。每年都有上千種海洋動物被這些「鬼網」纏繞致死。

大量的塑料微粒漂浮於海洋表面,阻礙了海水中光線傳播,導致藻類死亡。這些塑料微粒還會進入水生生物的體內,阻礙它們的消化系統。除了水生生物,鳥類也受到了塑料垃圾的殘害,在記錄片《塑料海洋》中,科學家曾在一隻90天大的雛鳥體內,發現了276塊塑料碎片。

隨著海洋環境汙染和過度捕撈,海洋中的生物多樣性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目前有已有16,928種海洋生物面臨滅絕的危險,其中有468種生物已經滅絕。

③共生或是一起毀滅

因為全球變暖,海水已經升溫1℃,溫度升高造成了海水中的含氧量逐漸降低,這導致珊瑚深陷危機。很多人都不知道,珊瑚之所以有著美麗的顏色,是因為其體內與之共生的一種藻類生物。而海水含氧量的下降,會導致珊瑚上的共生藻大量死亡,引發珊瑚白化甚至大規模死亡。

為什麼我們要關心珊瑚?那是因為珊瑚是海洋生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有科學家認為:沒有了珊瑚也就沒有了海洋。珊瑚礁一直被譽為海底綠洲,為眾多的海洋生物提供了棲身之所。據科學家們觀測,有多達50萬種的生物依賴著珊瑚礁棲息、繁衍。

中科院女科學家黃暉曾發表演講:由於近海的珊瑚礁被破壞殆盡,無法對海上災難形成削弱,當海嘯來臨時,這座城市也就失去了珊瑚礁的緩衝和保護,只能被毀得一塌糊塗。

破壞了海洋環境,也就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

④守護海洋,趁還來得及

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曾經通過研究發現,即使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河流全部匯集在一起也只能形成一個只有月球一半大、直徑大約1385公裡的水珠。這個小水滴,就是我們和子孫後代能夠利用的全部水資源。

請好好守護這個小水滴,讓我們的孩子們也能享受到海洋帶來的無限美好。

既然海洋如此重要,那要如何保護好它呢?我們可以從這幾點做起

減少碳排放,多使用環保交通工具。保護海洋生物,不食用野生海洋動物,如魚翅;不購買海洋生物製作的工藝品減少一次性塑料垃圾,多使用環保購物袋,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替代品。自帶水壺和餐具,減少海洋垃圾的產生保護海灘環境,不亂扔垃圾、漁具。當我們享受著大海提供的資源時,也要記得保護好海洋生態,讓我們的地球始終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結語:

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要像宗介守護波妞一樣守護那片海。改變需要從你開始,從我開始,從大家開始。讓我們一起守護那片蔚藍的大海。

信仰到底是什麼呢,就是縱身一躍,就是我們跟神之間一個永遠的約定,是捨棄舊的去開始新的生活;信仰就是從今以後,再也不要放開你的手。——《懸崖上的金魚姬》

相關焦點

  • 《懸崖上的金魚姬》:跨越種族的純愛背後,反映出怎樣的社會關係
    《懸崖上的金魚姬》是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編劇指導所創作的動畫作品。講述了深海裡一心想變成人類的波妞與人類男孩宗介之間的感人故事。文|溫暖看過《懸崖上的金魚姬》之後,你是否也想擁有波妞這樣的朋友。《懸崖上的金魚姬》除了繼承宮崎駿以往的溫馨畫風外,同樣是以人與自然為主旨進行創作的動畫作品,這也是宮崎駿首次以「海洋」為主題創作的動畫。能夠把海洋變成一體,利用他們的故事反映出人類與自然彼此之間的聯繫,看似是如此溫馨卻有著更深的寓意。
  • 《懸崖上的金魚姬》:宮崎駿導演的動畫電影美學特點及風格
    《懸崖上的金魚姬》上映於2008年,講述了人魚公主波妞和人類男孩宗介的故事。影片被多項大獎提名,雖然不及《千與千尋》等影片的轟動效果,但它卻是宮崎駿導演的代表作之一。影片塑造出波妞和宗介這兩個可愛的兒童形象,讓影片獲得大批的忠實粉絲,也讓觀眾從中體驗到宮崎駿導演一貫的電影美學特點。
  • 懸崖上的金魚姬
    2008年,當人們都以為宮崎駿收山不再製作電影而惋惜時,《懸崖上的金魚姬》以高調的姿態出現了。它吸引了多人的觀賞,票房高達一百五十多億,其主題曲《海的媽媽》更是創下了歷代吉卜力主題曲的記錄。影片的製作採用全手繪作畫,且進行了實地取景,描繪出了一個真實美麗的海上美景。
  • 【電影】懸崖上的金魚姬
    宮爺的新動畫電影<懸崖上的金魚姬>的故事主幹以經典童話<海的女兒>為範本,女孩本是來自大海的一條人面魚,男孩就像大洋間佇立守望的燈塔,最後由一吻解除魔咒.一切都似曾相識,無非就是一篇人魚童話,只不過主人公的年齡被宮爺定位在更純真無邪的五歲.可是四年磨一劍的宮爺肯為這樣一個故事用60年老繭的手,一筆一筆拼出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必定有他的理由.
  • 懸崖上的金魚姬:從友情開始的愛情,用赤子之心勇敢追逐你
    《懸崖上的金魚姬》是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執導的一部動畫電影。於2008年上映。簡單點來說,就是講述了想要變成人類的人魚波妞和人類小男孩宗介的故事。宗介說:「無論波妞是魚還是人類,我都愛她。」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部動畫電影裡沒有恢宏的世界觀,人生觀。 《懸崖上的金魚姬》和宮崎駿其他的動畫電影區別很大。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一般都是環保主題下人類與自然的矛盾,或則是女權主義的標榜,或則是人類的和平相處。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就像是一個世界的縮寫,讓我們透過這個角落,看整個世界的悲歡離合。
  • 《懸崖上的金魚姬》:漂洋過海來看你
    電影只是真摯的描繪出宮崎駿童真的世界,讓人在愛上那隻美麗金魚姬的同時,尋覓到久違的童真。場景很溫馨,讓人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牽掛和熱情。這部動畫電影可能是宮崎駿最治癒的動畫,美好得讓人相信世界如此溫暖。這就是《懸崖上的金魚姬》。金魚姬是一條活潑好動的小魚,一次偶然的機會,它在漲潮時被衝進了玻璃瓶中無法脫身。此時,剛好來海邊度假的男孩宗介路過,幫它解困,從此人魚相識。
  • 懸崖上的金魚姬:這五個經典畫面很美好,背後的含義你知道多少?
    宮崎駿老爺子的作品總是別具一格,只要是他參與的動畫電影,總是會有著一種特別的味道,而金魚姬這部動漫算不上是他最好的作品,但也足夠令人印象深刻。他常常會用一種童話般的敘述方式,去描寫關於人性最真實的看法。
  • 《懸崖上的金魚姬》:如果是去見你的話,那麼我一定會用跑的
    「我來到宗介這兒了」 懸崖上的金魚姬 和宮老爺子以往的作品不同,這部作品是因為內心虧欠著兒子太多東西,想通過一種隱喻的手法來表達自己對兒子的愧疚而製作的,所以它的劇情簡單,但情感直白又飽滿。 宮崎駿的電影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道理,《懸崖上的金魚姬》也不例外,它和《千與千尋》不同,他將更多的東西寫在表面,看到的,即為訴說的。
  • 《懸崖上的金魚姬》重映,直至今日才發現,這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
    2020年,我們經歷了太多艱難時刻,回憶起來五味雜陳,而宮崎駿老爺子的又一部作品《懸崖上的金魚姬》選擇在今年的最後一天在國內重映,也算以一種溫暖的方式為我們驅散這個漫長冬季的寒冷。《懸崖上的金魚姬》雖然情節很簡單,但就像宮崎駿其他作品一樣,在簡單故事背後都蘊含著深遠的意義。
  • 懸崖上的金魚姬 | 如果喜歡一個人,那就大膽去追隨吧!
    《懸崖上的金魚姬》又譯作
  • 懸崖上的金魚姬:除了波妞和宗介,這些人物也讓人感動
    宗介,是動畫電影《懸崖上的金魚姬》的男主角,雖然還是保育園的一位5歲小男孩兒,卻出乎意料的懂事,而且很有愛心,在懸崖下遇見波妞後,便決心要保護她,並且信守承諾。在動畫中,宗介對波妞的疼愛讓人感動,更讓人羨慕,如果可以,大家是不是都希望遇到一個像宗介那樣,不管你出身如何,只一心要護你周全的人呢?
  • 《懸崖上的金魚姬》:宮崎駿送給中國的跨年禮物
    01返璞歸真的匠心之作 相比起《千與千尋》、《幽靈公主》、《天空之城》等,《懸崖上的金魚姬》的故事題材更為簡單一些 本花以為,從1988年《龍貓》,到2008年《懸崖上的金魚姬》,導演宮崎駿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上創作出波妞和宗介的故事,對於他自己而言,應是意義非凡的。 長達4年的製作期內,當時已年近70歲的宮崎駿導演每天堅持畫12個小時,每個鏡頭都耗費了極大的精力作畫,儘管當時他的手已經用不了硬鉛筆,不得不使用特殊的軟性鉛筆。
  • 懸崖上的金魚姬:小時候看的是童話,長大後看的是人生
    ——懸崖上的金魚姬《懸崖上的金魚姬》是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執導、編劇,2008年7月19日在日本首映。豆瓣評分高達8.5分,影片共使用17萬幅手繪畫演繹人和物,也打破了宮崎駿自己創造的紀錄,為人們描畫出一個浪漫唯美的兒童故事。電影故事講的是五歲的宗介與媽媽理莎,住在一個靠海小村莊的山崖上。
  • 全課程電影課01:《懸崖上的金魚姬》(父母篇)
    生活在海底的人魚公主嚮往人類世界,在偶然的機會下,她營救了落水的王子並愛上他。為了追求愛情,人魚公主不惜忍受巨大的痛苦,用自己美妙的聲音和頭髮向巫婆換取雙腿,褪去魚皮,換來人形,期盼與王子結合從而真正過上人類的生活。可是王子與鄰國公主結了婚,人魚公主扔掉用來殺死王子、拯救自己的刀,最終化為海上的泡沫……宮崎駿藉助經典,重新講述了這個故事。
  • 動畫學習資料 |《懸崖上的金魚姬》幕後珍藏設定大合集!
    《懸崖上的金魚姬》(崖の上のポニョ)日本動畫由宮崎駿執導
  • 懸崖上的金魚姬:波妞喜歡宗介!純潔的愛情直抨人心!
    懸崖上的金魚姬是2008年宮崎駿發表的作品,講述的是五歲的宗介和一個名叫波妞的金魚的故事。波妞本來是一天金魚,因為緣分,讓波妞遇上了能接受他一切的男孩子宗介。一天早上,宗介來到了海邊玩,看到了一條被困在瓶子裡的小金魚,出於好心,他把金魚救了上來,用石頭把瓶子砸開,由於不小心用力過猛手受傷了出血,這時那條小金魚添了宗介的血醒了過來,宗介開心的把她帶回了家,還給她取了名字叫做波妞,就這樣他們兩個開心的玩了起來,故事的開頭就是這樣的。
  • 《懸崖上的金魚姬》:波妞會不會有變成泡沫的那一天?
    由宮崎駿導演的電影《懸崖上的金魚姬》於2008年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很簡單的小故事:住在深海的人魚波妞與5歲男孩宗介相遇後,兩人克服阻力生活在一起的故事。雖然很多人認為這部影片不如宮崎駿的其他作品,但是此片在豆瓣評分高達8.5分。
  • 我渾身傷痛,跋涉萬裡,疲倦找尋,只為遇見你《懸崖上的金魚姬》
    《懸崖上的金魚姬》也是宮崎駿的經典代表作之一,也叫懸崖上的金魚公主,這個電影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波妞的勇敢,為愛勇敢,我其實是個非常膽小的人,遇到喜歡的也不會主動,更不說勇敢了,我從這部電影學到了很多,也許這些東西會影響到我的一輩子。電影講述的是海灘上的一個小鎮。
  • 《懸崖上的金魚姬》:再也不要放開你的手
    今天為大家安利的是宮崎駿超治癒的動漫《懸崖上的金魚姬》講述了住在深海裡的人魚波妞和五歲男孩宗介發生的充滿著夢幻童真的故事。宗介的爸爸是一位船長,常常不能回家,五歲的宗介與媽媽理莎,住在一個靠海小村莊的山崖上。小宗介從小就很懂事,也很愛爸爸媽媽。波妞是住在深海裡的金魚,有一天她悄悄地乘著水母跑到了海面上卻不料剛出來就被困在了玻璃瓶裡。宗介來到山崖下的海灘上玩耍,發現了被困在玻璃瓶裡的小金魚波妞。
  • 有一部就夠了:《懸崖上的金魚姬》為何不入鈴木的眼
    然而,面對《懸崖上的金魚姬》,鈴木敏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宮崎駿喜歡做的,而他本人並不喜歡這樣的電影,「像這樣的電影,有一部就夠了。」受眾不廣的兒童主題很多人將《懸崖上的金魚姬》描繪成一部兒童動畫電影,這麼說不是沒有道理的。影片中,宮崎駿避免了過於複雜的劇本,而是簡潔明了的主線:一個金魚想要成為人的故事。和《幽靈公主》《千與千尋之神隱》不同,《懸崖上的金魚姬》並不以大的劇情走向吸引觀眾,而是以細緻入微的細節劇情吸引觀眾的目光,同時傳達出對於兒童的特殊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