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人們比較關注的事情估計就是疫情的發展了,在這次疫情之中,很多中小企業都表示自己非常困難,就連房地產行業也發出了「呼救」聲,車企更是如此,在這場疫情之中,很多人和企業的日子其實都比較難過,但是我們卻從來都沒有聽到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呼救聲」,為什麼在疫情之下,肯德基和麥當勞能夠紋絲不動?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直到目前為之,麥當勞依然有3000家門店營業,佔據全國門店總數的90%左右,而且擁有肯德基和必勝客的百勝中國,也有60%的門店在營業,很多人都感到好奇,他們真的能賺錢嗎?答案很明顯,當然不賺錢,在今年的春節期間,百勝中國營業的門店,銷售額同比下滑了40%以上,賠本是毫無概念的事情。開門就虧錢,不開門問題更大,現在很多餐飲店的問題都是如此。
像麥當勞這樣全國連鎖的餐飲店,數以萬計的員工都需要發放工資,他們能撐多久?我們先來看看西貝餐飲董事長的說法,他說加上銀行貸款,也就只能撐3個月而已。他表示,一個月發放工資就需要1.56億元,兩個月就是3億多,三個月都已經快5億了,就算是強大的企業,也不一定能有這麼多的資金儲備。
而百勝中國又怎麼樣呢?詳細的小編就不說了,直接說結果,百勝中國如果只是給員工發放工資的話,可以撐5個月左右,耐力還是比較強的。而麥當勞2019年自由現金流失57億美元,運營成本為120億美元,也就是說按照2019年的運營成本,簡單粗暴來算的話,57億元可以撐半年的時間。
當然,實際時間其實可以更長,因為銷售額下來了,成本自然也要減少很多,對於食材和運營部分都省下了不少錢,120億的運營費用是按照正常營業的情況來算的,現在的情況根本就要不了這麼多錢。這麼一看,其實麥當勞的耐力還是比百勝中國強一點的。
不過有人表示,現在麥當勞和肯德基都有外賣服務,也算是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一點小福利吧,其實麥當勞和肯德基受到的影響雖然很大,但還是有自保能力的,原因很簡單,這些企業都有一定的資金儲備,而且根據他們的銷量來看,投資人根本就不會跑路,融資環境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試想,如果你是肯德基的投資人,你會在這段時間「下船」嗎?他和其他的餐飲企業不一樣,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潛力還是比較具有誘惑力的。
所以說,他們完全有「自保」的能力,根本不用為現在的事情過度發愁,頂多就是損失兩個季度的收益而已。總的來說,我們還是希望疫情能夠早點結束,並且不再發生這樣的事情。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嗎?如果有的話,一定要記得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