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數學概念發展有2個關鍵期,1個很早,父母如何給幼兒數學啟蒙

2020-12-21 豆媽逗娃

在我父母那一代人看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一個被普遍認可的觀念。以至於高中時,我想選文科班,我的爸媽是強烈反對。那感覺就是如果學了文科,將來我會找不到工作,沒有飯吃的樣子。

一晃眼兒,20年過去了,我自己的孩子也上了學。再看看教育界,依然將數學放在緊要的位置。小升初、中考、高考和保送,數學成績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核標準。以至於很多家長都會把孩子送去學奧數,讓孩子參加數學競賽。

對於數學成績的執著,牽動著一代又一代家長的心。

於是有人就問,數學能不能夠早一點做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呢?

一個不幸的消息是,一般人的數學天賦是由先天決定的。一個好消息是,如果家長能夠在學齡前做好孩子的數學啟蒙,可以有20%的可提升空間。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如何抓住數學概念發展的關鍵期,幫助孩子發展數學能力。

數學概念發展的2個關鍵期

有不少家長認為,數學是在上小學之後才開始學習的,幼兒園時學不學並不是很重要。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對於孩子的數概念形成和發展來說,有兩個關鍵年齡,第1個是2~3歲,第2個是5~6歲。

所以,在上小學之前,才是對於數概念掌握的關鍵時期。

幼兒數概念發展的特點

1、嬰兒期具有數量的直覺能力

首先不要小看我們的孩子,有研究顯示,6個月大的寶寶就已經能夠辨認出數量的變化。比如當小寶寶看到8個點的集合,突然變成16個點時,他們的臉上會表現出驚奇的模樣,這其實說明6個月的嬰兒已經能夠分辨數量,尤其是對倍數會作出特別反應。

所以,嬰兒就已經開始具備估算能力,這是一項天生的數學能力,也是孩子們學習數學的一項基礎。

2、幼兒對數的概念形成要經歷的發展階段

一般孩子都會經歷口頭數數、給物說數、按數取物、掌握數概念,這4個發展階段。

也就是,從最開始,媽媽領著孩子,一步一個臺階數數,到看著圖片或物品能夠說出數量,再到根據爸爸媽媽的要求按照數量取東西,直至掌握每個數字的概念。

在孩子掌握了數的概念之後,才會引入實物加減法。比如,走臺階時數一數,先走幾步再走幾步,然後從頭走,一共是幾步。

再然後,是可以進行沒有實物的扳手指算加減法。

這個發展的過程,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家長也不要急於求成,總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

特別是強行讓孩子這樣數字與圖形123進行對應,這是很多家長都做錯了的一件事。因為阿拉伯數字的書寫,其實屬於抽象的數字概念,已經超出了孩子的理解範圍,並不容易被掌握。很多孩子要到7歲以後,才能夠慢慢理解抽象數字的概念。

給幼兒進行數學啟蒙的方法

1、運用遊戲、故事和實物場景學習

家長不要強行教孩子對應數字關係,書寫數字以及做算術題。不妨利用身邊的實物和遊戲的方法讓孩子理解數的概念。

比如數一數桌上一共有幾個蘋果,走臺階的時候數數等等。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數概念之後,還可以玩一些進階版的數字遊戲,比如大富翁。

2、利用空間想像能力提升數學能力

空間想像能力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數學能力,而且將數字與空間聯合起來,還可以形成數學直覺。

家長可以在家中,有意識地選擇一些發展空間想像能力的玩具給孩子玩。比如積木、樂高、橡皮泥等等。

豆媽自己就是給大寶買了2套積木,豆爸在國外出差工作1年半,又帶回兩套樂高,一套大顆粒的,一套小顆粒的。所以,我們專門在家中設了一個空間給她玩樂高用。大寶是從上幼兒園後開始玩積木,幾年下來,進入小學後,大寶在數學方面的理解能力大有提高,雖是女生,但數學成績一直不錯。

而到了二寶,我們就利用家中的現有資源,從1歲半,就讓她開始玩樂高了,姐姐和妹妹一起玩得也是很開心。

據說貝克漢姆家的小七也是超愛樂高,貝克漢姆為了討女兒歡心,還常常挑戰高難度版本的,有時拼一個城堡都要好幾天。不過,我猜想貝克漢姆不僅只是要讓小七高興吧?他自己應該也是非常喜歡樂高的,畢竟樂高算是最「老少皆宜」的玩具了。世界上還有不少人專門以拼樂高為職業呢,有些限量版樂高還可以收藏升值。

下面,再分享大家一些玩樂高的技巧。

首先,孩子玩的過程當中,家長要引導孩子去關注不同形狀的特徵,比如這是長方體,這是正方體,這是圓形等等。

其次,在玩的過程中也有意識的用一些空間類的詞彙跟孩子交流。

「我們將小娃娃放到這個房子裡面。」

「房子的左面是樹。」

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理解上下、左右和裡外這些關係。

下面這種2歲就可以開始玩的大顆粒樂高特別推薦給大家,對孩子早期數學啟蒙很有幫助,而且一直可以玩到大人。

3、上小學前,掌握10以內的數學概念

明白數的意義父母先要告訴孩子,「1」是可以代表任何一樣東西的,這叫數的意義。

理解數的順序比如「3」一定比「2」多。數的順序是:12345。

明白數的組成也就是可以由單個數字變成多個數字。

豆媽逗娃寄語:

家長要抓住2~3歲和5~6歲兩個孩子數概念形成的關鍵年齡,巧用遊戲、玩具、實物、童書等方法幫助孩子掌握10以內的數,這20%的可提升空間已經是在幫助孩子建立優勢了。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點讚、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多平臺籤約作者。一個走過南闖過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煙火氣的倆娃媽。

相關焦點

  • 早教課堂:幼兒數學啟蒙之學習關鍵期
    掌握比較的能力之後,幼兒就可以把多個物體根據某一屬性比較的結果依次排序。完成排序之後,就需要進行量化,量化之後便有了加減法。這便是數學最初發展的軌跡。嬰幼兒主要是依靠感官體驗來記住物體的特性,不同的時期,嬰幼兒的自身的能力也是不同的,能夠掌握的數學知識、思維方式自然也是不同的。
  • 3-6歲,抓住幼兒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還有就是接受過關鍵期訓練的寶寶,他們都有著非常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說工整書寫,有序思考,還有歸納整理的思想,對於他們以後的學習來講是有著非常巨大的幫助。3—6歲是幼兒思維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抓住關鍵期培養孩子,讓他在未來具有無限大的潛能。邏輯思維能力怎麼培養?
  • 還在逼娃從1數到100嗎?學好幼兒數學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我也覺得這樣的孩子很優秀。第一,他們不怕場合。第二,他們有超越這個年齡的思考能力,這並不容易。孩子從小就被父母要求學習各種知識,比如背誦詩歌,數數。然而,停留在這些表面上對於良好的啟蒙教育是沒有用的。我們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抓住三次。我的朋友小楊的兒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快速數學,這就是所謂的心算。一開始,幼兒園老師讓孩子們掰手指。
  • 數學早教最該學的是什麼?3個小遊戲,提升孩子1個必備核心能力
    曾有科學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早教「數感」不啟蒙好,那麼孩子就算刷再多的計算題,也可能學不好數學!相信關注孩子數學啟蒙的父母們一定經常會聽到「數感」這個詞吧!「數感」啟蒙的核心概念大多數的父母都非常的疑惑,想要培養孩子的數感,但是數感的啟蒙核心概念到底是什麼呢?
  • 德國好奇狗陪你學:幼兒數學啟蒙,一套遊戲書就足夠了
    幼兒數學啟蒙一直被家長們稱為「最難的幼兒啟蒙」,因此家長們對此總是頭疼不已,甚至有很多家長知難而退,乾脆放棄了孩子數學這一科目。其實「玩」和「學」並不衝突,甚至可以說是相輔相成,對於孩子的數學啟蒙,家長完全沒有必要營造一個嚴肅的學習環境,更沒必要逼孩子做那些很難的數學題,這樣只會消磨孩子的數學興趣。
  • 娃幼兒時期數學啟蒙,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期間她還讓3歲的寶寶表演數數:1、2、3、4、5……聽著孩子雖然還吐字不清但總算能流利地念出來。 二姨為此很高興,卻沒發現孩子對著面前的小物品數1-10,而小手指卻指在了3上。
  • 孩子數學測量能力培養,你真做對了嗎?這份啟蒙指南請收好
    我有點無語,覺得這孩子真是朽木不可雕,說多少遍都記不住。直到我讀了《幼兒數學核心概念》一書後,我才明白,在她玩的「小醫生」遊戲裡,其實藏著她對測量的好奇與初步認知。但到了小學,才發現孩子最難理解最易做錯的就是關於計量單位的題,比如桌子高()、3噸=()千克。而且小學數學會涉及到面積體積周長的計算,如果孩子測量基礎沒打好,學習面積體積時也會一知半解。所以,父母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時,一定不要忽略對孩子測量能力的啟蒙和培養。
  • 張俊教授:幼兒數學學習的本質不是記憶的過程,而是理解的過程(建議...
    寫在前面 有不少這樣的家長,他們很重視孩子的數學學習,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就開始教他們背數字、寫數字、做加減法,以至於在孩子們還不能理解數字代表什麼時,就已能將一長串數字背得滾瓜爛熟。然而,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能幫助孩子發展數學能力嗎?
  • 李玫瑾:數學成績好的孩子,身上多半有這3個特徵,學渣可學不來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家長的悉心照料,很多事家長不知道的應該多去學習一下,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是在孩子成才的路上,自己的無意識行為很可能成為孩子的絆腳石。父母要多了解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用科學的方式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著讓他背乘法表!看看斯坦福教授怎麼說
    有多少孩子,能夠流利地從1數到100,但是拿出一串葡萄問孩子這是多少個,孩子卻回答不出來。《指南》中也明確提出,要讓孩子「理解加和減的實際意義」,這裡面「實際意義」這4個字才是重點。並且Jo Boaler的團隊還針對2000個孩子展開調查研究,最終研究表明,很多數學低能力學生都是很早開始死記硬背數學運算公式和口訣,由此失去了理解和靈活運用數字的能力。到最後,數學思維能力很差,數學成績只能是平平。
  • 留言送禮品丨從「小迷糊」起步,數學啟蒙妞妞喜歡玩的是這個
    有道數學課程科學劃分等級,分為5個級別、2個階段進行學習,即初級啟蒙、進階啟蒙,3歲-8歲的學齡前、小學低年級的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水平的課程。四大板塊的144個階梯式知識點如下(可點擊大圖來查看)👇系統課程分為Level1~Level5 共5個級別,有道數學將這5個級別分成2個階段,為不同學習程度的孩子提供針對性學習等級。
  • 數學啟蒙,真正要教給孩子的是「玩」數字,而不是數「123」
    例如有不老男神稱號的林志穎曾在微博上曬出自家孩子kimi學習數學的視頻,視頻中kimi在教弟弟學乘法運算,kimi問兩歲的弟弟二乘二等於多少,弟弟很順利的就答出來了。還有張栢芝,在某檔綜藝節目上,她坦言,孩子還在上幼兒園時,她每天會花四個小時去陪孩子學習數學!
  • 算術≠數學,算術好≠數學思維好,數感啟蒙看過來
    想自己教孩子吧,又覺得自己的啟蒙方法和解題思路不夠系統和科學,孩子聽不懂。給孩子報輔導機構,線下課程成本投入又太高!還有的家長看到市場上新加坡數學火,也給孩子買回家學習,可是孩子卻說看都看不懂!要知道新加坡數學針對的最低年齡段都是小學生,甚至有的小學生因為缺乏早期數學概念和英語詞彙的積累,也不能看懂。一來二去,學習數學的熱情遭受打擊!
  • 讓孩子成為邏輯小天才?9個辦法,幫助孩子鍛鍊數學邏輯能力
    有的時候很羨慕別人家的寶寶,數學那麼好,邏輯思維能力這麼強,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可以這樣,在我懷孕的時候,就這麼羨慕別人家寶寶的,就在孩子沒出生之前我就開始做各種準備,為了培養孩子的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是數學啟蒙,那時候我老公都說我著魔了一樣,抱著書研究。
  • 3 歲前是數學啟蒙黃金期,從小培養數學思維,高數什麼的都不怕
    第一套《嬰兒數學玩具書》,適合一歲左右寶寶的數學啟蒙這個嬰兒數學玩具書全套是12冊,一共分了是四個方面的能力:數與數量、分類遊戲、比較遊戲、空間遊戲;因為是嬰兒數學玩具書,所以他那是適合零到一歲半左右的這麼一個年齡段。
  • 3歲娃數學啟蒙,必讀繪本推薦
    如何給孩子進行數學啟蒙?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會數數就行,剛學會說話就能從1數到10,接著很快就數到100了;還有的家長在家裡豎個小黑板,每天教低齡孩子10以內的加減法,孩子能說上1+2=3,就以為孩子的數學啟蒙棒棒的……其實對於低齡段的孩子數數,有個詞叫唱數,對孩子來說,數數如同背書,數字沒有實際意義,那麼這種數數是沒有意義的。
  • 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
    「孩子那麼小,學習這個有什麼用?他們聽得懂嗎?」「學習數學不就是學習計算嗎?這挺難的對於孩子來說,還是不學習的好。」「幼兒數學一定很難教吧。」這是很多人對數學的看法。其實幼兒是可以學習數學的,而且學習過幼兒數學的孩子思維能力會比其他同齡的孩子要強多。
  • 1歲玩到幼升小,數學啟蒙必備!
    這套積木玩具非常有份量,淨重10斤左右,裡面滿滿當當地裝著積木120粒、立體搭建題卡75張、平面圖形題卡88張、《積木與數學啟蒙》書1本(172頁)、積木動畫片兌換卡1張(16集)以及收納包1個。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積木塊從尺寸、數量、形狀、顏色,都符合數學要素;更重要的是,它的配套非常豐富且專業,把積木玩具的數學功能發揮到了極致:動畫片取材自孩子身邊的生活場景,將數學概念與日常生活建立聯繫與聯想,既有助於低幼孩子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又能夠讓他們意識到數學的有趣。
  • 1道小學數學邏輯思維題:60秒內能答對的孩子,數學思維都不錯
    所以數學一直都是家長們以及孩子們最為注重的一門學科,不僅要從小進行數學啟蒙,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還要為孩子培養各種數學思維和能力,好讓孩子的未來更加輕鬆。但是難題就來了,如何才能讓孩子學好數學?小學數學邏輯思維題有4個同學,他們的數學成績一直都是班級裡名列前茅的,老師也經常誇他們聰明,有一天老師心血來潮決定出一道難題,防止孩子們驕傲自大,於是便對孩子們說:我手裡有四個小紙條,每個紙條上都寫了一個數字,這四個數字分別是1、2、3、4、5、6、7、8中的任意一個,你們來猜一猜都是哪幾個數字?
  • 數學啟蒙動畫片《佩格和小貓Peg+Cat》讓孩子愛上數學和英語
    一、數學好真能解決大問題「數學是什麼」,「數學到底有什麼用呢?」「數學題太枯燥了」,「學數學太難了」.而這部動畫片透過一個個小故事,用孩子們能夠理解的方式,很好的解答了這些疑問。這又要用另外一個數學概念了:一一對應,大家對照自己的體積分得大小最匹配的派。我們看到畫面裡從大大小擺放著派,小朋友結合畫面和故事情景就能很好的理解這些數學知識,並學會建立數學思維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就是學數學的大用處之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