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龍經》(5)平洋龍的特徵及其與山龍的區別

2021-02-18 李雙林易學

每日一語:當我們春風得意時,留點空白給自己思考,別讓得意衝昏頭腦;當我們孤獨的時候,利用這空閒時間充實和反省自己,別讓時光白白溜走。

 
莫道高山方有龍,卻來平地失真蹤。
平地龍從高脈發,高起星峰低落穴。

以上原文出自《撼龍經》

風水中的平洋地,可以指平原,平原是典型的平洋地。平洋地的特點是地面平整,寬闊,不見高山低山,即便小土丘也很少見。很多人都知道山龍,卻不知有平洋龍,更不知平洋龍的力量,實際上平洋龍結穴比山龍結穴發福更快更悠久。

平洋地不像山地,有明朗的龍脈,束氣,過峽,脫卸,跌落,枝腳橈棹,臺屏蓋帳軸。砂形萬千,像馬,像牛,像龜,像蛇,像華表,似捍門,似鐘鼓,似旗槍。
 
平地與高山一樣,都有真龍存在。不要因為平洋地一眼看不到龍行的蹤跡,就認為沒有龍脈。殊不知,平原也有龍脈,並且都是由高山經過退、卸、剝、換而來。只是龍脈到平地,便將殺氣脫盡,龍行而脈隱,就好像蛛絲到了水裡,受驚的蛇進入草叢中一樣,它的形狀和星曜完全隱藏起來了,不容易被察覺。
 

平洋認脈之法與高山不同,平洋之龍,地勢不顯,龍空氣不空,難以捉摸辨其蹤跡,自不能以山龍觀星識龍之法為用,全憑水,以水來知龍行,水止知龍止之理,觀水勢之纏繞,即可知脈路之走向,知走向即能分辨脈路之轉折,知轉折即可尋其真蹤。


平洋龍並非真的坦夷,也有起伏,如何判斷平洋龍起與伏呢?凡是平洋龍高一尺寸即為山起,低一寸即為伏。平陽龍看法與高山龍有別,原文中講到,在平陽地,尋龍時主要是看水。在高山地,尋龍時主要是看星峰的氣勢。

高山須認星峰起,平地兩傍尋水勢。

兩水夾處是真龍,枝葉周回中者是。

莫令山反枝葉散,山若反兮水散漫。

外山百裡作羅城,此是平洋龍局段。

以上原文出自《撼龍經》

這段話主要是在說平地龍脈的特性。這種脫殺出洋的龍脈,蹤跡隱微。而尋龍認穴,只就水勢來驗證。凡是在高山尋龍,要看星峰的方位;平地尋龍,當要看兩旁水流的形勢。
 
本來有源頭相近的兩股水,分道流出,最終又相匯合,就一定有真龍隱身於其中。真龍都來自水的源頭,在水相夾的地方出脈,隨著水行走,直跟到兩水再相匯合的地方, 又界水而止。然而穴坐於中央,仍然需要有左右枝葉重重回抱,真氣才能融聚。山逼水,水夾山,山水本來就是一體, 所以山反水也反,水反山亦反。
 

因此不可讓山反,因為山反則向外散漫,就好像風吹樹葉一樣;這個時候水自然為山所逼,也向外邊自由散漫地流,這也就是所謂的砂飛水走,地氣盡洩。


大地總是重重包裹,由近而遠,近有枝葉周回,將堂氣緊緊鎖住,遠可到百裡之外,千迴百轉,形成彎環如城如郭的地形,這就是平洋寬垣大局的氣象。

請問下圖中ABCD四處,哪一出可以開帳結穴?(平洋地)

電話400-628-9889(8:30-18:00)

助理微信:suanhu006

助理QQ:33312016

公眾號:李雙林、李雙林易學、李雙林慧語

預約諮詢平臺:算乎

相關焦點

  • 陳益峰:《撼龍經》統論篇的注釋(一)
    翻譯/陳益峰原著/楊筠松[唐]序《撼龍經撼有動、搖動之意。撼龍即動龍、運動之龍。本文系列將撼龍經統論篇、垣局篇、九星篇逐一翻譯。 筆者(陳益峰)早年學習風水,成華順老人傳授風水絕技,第一本學習的風水理論就是《撼龍經》,本文所記載的白話注釋是師傳口授秘籍,世面難見,望讀者珍惜。
  • 丹霞源風水經典解讀:撼龍經5
    丹霞源/文《撼龍經》傳為唐朝楊筠松作。楊筠松,名不見經傳,其人其事均不詳。然而楊筠松在風水圈子裡盛傳久矣。傳楊筠松,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其自稱救貧。曾任大唐高官,掌靈臺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傳楊筠松著作有《撼龍經》《疑龍經》《天玉經》《都天寶照經》《葬法倒杖》等等。《撼龍經》專論龍脈,是風水巒頭權威經典,是學習風水必讀之書。《撼龍經》是以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等九星論龍。原文節選:水纏便是山纏樣,纏得真龍如仰掌。窩心掌裡或乳頭,端然有穴昭天象。
  • 尋龍點穴實戰理論:平洋龍點穴技巧
    平洋龍之尋龍 《撼龍經》云: 莫道高山方有龍,卻來平地失真蹤。 平地龍從高脈發,高起星峰低落穴。 1、平洋龍的實質: 平洋龍在若干年前,也是已經剝換出嫩的山龍或崗龍,因為是出嫩的土山,所以容易被水土流失,最終形成平地。而這些水土也是被雨水衝入下面的水溪河流,進而匯入江河湖海,所以,山沒有了,水卻依然在。因此我們只能根據現在的界水來逆向推斷以前的山形穴樣,包括以前的過峽開帳微勢甚至峽口塘和天池等等。
  • 陳益峰:《撼龍經》垣局篇的注釋(二)
    翻譯/陳益峰原著/楊筠松[唐]序《撼龍經
  • 《撼龍經》九星圖分解
    《撼龍經》巨門星第二巨門星峰覆鍾釜,鍾釜之分有何故。鍾高釜低事不同,高即為巨矮為輔。二者雖然皆吉星,大小不容有差互。巨門端莊富貴全,輔弼隨龍厚薄助。貴龍若行五六程,臨落之時剝輔星。三三兩兩坪中行,直出身來橫布腳為主要特徵。《撼龍經》左輔星第八左輔正形如幞頭,前高后低大小球。伸舒腰長如杖鼓,後大前小駝峰侔。一有兩腳平行去,或在武曲左右遊。此龍如何近武曲,自是分宗為伯叔。分宗定做兩貴龍,此與它星事不同。武曲兩傍必生輔,不使它星變形去。左輔自有左輔形,方峰之下如卓釜。此是武曲輔星形,若是真輔不如此。
  • 《撼龍經》
    《撼龍經》楊筠松
  • 宗師楊公《撼龍經》原文
    楊公有多部風水經曲巨著。傳承風水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文化,同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在風水的實踐過程中,建築是體現風水文化的重要載體。如牌樓,橋梁,廟宇,宗祠,住宅,墳墓,皇陵等等都烙有提供風水文化的痕跡。現錄經曲原文與諸君賞析.統論 統論 崑崙山是天地骨,中鎮天地為巨物。如人背脊與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
  • 葉炳輝:《撼龍經》《疑龍經》是楊筠松唯一著作
    收錄在《四庫全書》中的只有《撼龍經》《疑龍經》兩部算是楊筠松真傳,其他的都是託名冒牌「不可信也」。楊筠松寓居贛南(主要在雩都),在皇室所學的地理秘籍,不「承襲附會」,而立足探求人居與自然環境的真實內涵。
  • 紅塵 |《撼龍經》是本什麼書?
    真正的《撼龍經》到底是本什麼書呢?此書不僅僅是風水學的開山鼻祖,還是我們中國兩千多年地理學的遺蹟。我是一個懂風水的學者,不是風水師,作為學者面對社會的時候,我們是一個翻書的人。你有問題,也許我會從古人的書裡面,找到這一頁紙。這就是一個學者應該做的事情。——紅塵《撼龍經》為唐代楊筠松所著,楊筠松被歷代形法派風水學家尊為宗師。
  • 撼龍經
    莫道高山方有龍,卻來平地失真蹤。平地龍從高脈發,高起星峰低落穴。高山即認星峰起,平地兩旁尋水勢。兩水夾處是真龍,枝葉周回蹤者是。莫令山反枝葉散,山若反兮水散漫。外山百裡作羅城,此是平洋龍局段。星峰頓伏落平去,外山隔水來相顧。平中仰掌似回巢,隱隱微微立邱阜。便從邱阜覓回巢,或有鉤夾如旋螺。鉤夾是砂螺是穴,水註明堂聚氣多。
  • 丹霞源經典解讀:撼龍經1
    丹霞源/文《撼龍經》傳為唐朝楊筠松作。楊筠松,名不見經傳,其人其事均不詳。然而楊筠松在風水圈子裡盛傳久矣。傳楊筠松,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其自稱救貧。曾任大唐高官,掌靈臺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傳楊筠松著作有《撼龍經》《疑龍經》《天玉經》《都天寶照經》《葬法倒杖》等等。《撼龍經》專論龍脈,是風水巒頭權威經典,是學習風水必讀之書。《撼龍經》是以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等九星論龍。原文節選:須彌山是天地骨,中鎮天地為巨物。如人脊背與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
  • 地理撼龍經
    餘故書是於 《撼龍經》之前,以為欲讀地理書者告。
  • 撼龍經之貪狼星圖解!收藏
    撼龍經之貪狼星圖解一等地師觀星鬥,二等地師看水口,三等地師滿山走。
  • 《撼龍經》(4)認識風水中龍的九星與吉兇
    楊公認為:「高山須認星峰起,平地龍行別有名。龍之星體以尖、圓、方而有神為吉,僵直死硬、歪斜、破碎、空洞、過剛、過柔、帶煞、無神則為兇。 「龍神二字尋山訣,神是精神龍是質」 。質是神的本體,神是質的表露。
  • 風水學鼻祖《撼龍經》:了解運用龍脈風水,快速振興家業寶典
    《撼龍經》:風水學開山鼻祖 龍脈是風水學中最高端、最有全局觀的精髓,它不僅存在於名山大川,也存在於平原、城市,是歷代定都、選宅、開商鋪的重要參考。
  • 尋龍分金看纏山,風水祖師楊筠松的《撼龍經》究竟有何用?
    然而這句口訣,是出自於風水祖師楊筠松所著的《撼龍經》。《撼龍經》原句是,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山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這裡也引出了纏山、關鎖的兩個概念。纏山指的是纏繞在其周圍,護衛環抱的其它山脈,其作用就是為了藏風。
  • 楊公風水《撼龍經》之破軍星圖解!
    《撼龍經》破軍星第七破軍星峰如走旗,前頭高卓尾後低。兩傍失險落坑陷,壁立側裂形傾欹。不之此星出六府,上有三臺為遠祖。然後生出六曜星,貪巨祿文兼武輔。三臺星辰號三階,六星兩兩魚眼挨。吾若論及破軍星,多是引龍兼作護。大龍鬚論大破軍,小龍夾亂破祿文。廉貞多是作龍祖,輔弼隨龍富貴分。廉貞若高龍不出,只是為應兼為門。請君看此州縣間,何處不生水口山。水口關攔皆破祿,無腳交牙如疊環。或有橫山如臥虎,或作重重如瓜瓠。禹整龍門透大河,便是當年關水處。太行走出河中府,河北河南關兩所。大河北來曲射東,西山枕水如眠龍。馬耳山枕大江口,絕無腳手為神妙。
  • 《撼龍經》(2)什麼是枝龍以及垣局
    龍的發祖之山,在崑崙山。八方龍脈中,有五龍走向外國,而艮、震、巽三龍入中原,稱為三大幹龍。幹龍之外,多有分支,散布在全國各地的大小各山,分徑而走。 龍無論幹支,皆有貴龍。真結假結,須於起祖、過峽、束氣、入首處辨別。貴龍起穴星,入首處,其形多如龜蓋,氣壯土肥,復又查穴星後束氣處與入首處合不合,又看過峽處並祖山出脈處合不合。
  • 龍氣,在所有的尋龍記中,並沒有如何看龍氣這個關鍵點
    龍    說龍者何,山之脈也。山脈曷以為龍名?取其如龍之神也。龍之神見而在于田,飛而在於天,躍而在於淵,變化莫測,山龍亦取其理也。山龍自峻岭而下,落脈於平崗、平洋,亦似變化以神其靈也。然神龍純陽無陰,山龍純陰無陽,平崗則為太陰,平洋又為少陰,曰有間矣。至若土乃龍之肉,石乃龍之骨,草乃龍之毛;穴有五色者,乃龍之心、肝、脾、肺、腎也。四圍纏護之砂為龍之雲。龍必要得水,龍無水不行,左右隨龍之水亦如龍之御天,雲行而雨施也。先賢以山取象於此者,夫亦可以得觀龍之法矣。亦可以得觀龍之法矣根據這個說法,現代人總結出來:龍真,穴的,砂環,水抱。四個準則是推定土地生氣凝聚之處的標準。
  • 楊公風水撼龍經之貪狼星圖解!
    觀星鬥是指上山尋龍,看撼龍經中的九星形體,明師尋龍觀星,流星點穴。巒頭為體,理氣為用。巒頭決定蔭生人物的貴賤吉兇,理氣推算蔭生人物的吉兇應期,何時發,何時敗等。(啟髮式圖解)明師一點訣,說破不值錢!有用者當古董,無用者當廢品,容易得到的,人不會珍惜。科技網絡時代,許多風水秘訣都被公開,花幾萬元學到的秘訣,在網上都可以找到,用法點破了就很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