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貴族從小學音樂?

2021-03-03 中音階梯藝術教育
18世紀到19世紀,歐洲音樂進入了輝煌的古典時期,特殊的時代背景也促進了音樂的發展,使得古典音樂在世界藝術史上散發光芒。這一時期的音樂不僅比之前的音樂更有其特定的技法和審美特性。而且對後世音樂的發展也產生了極大的輻射和影響力。

熟知的巴赫、莫扎特、李斯特等偉大的作曲家都是歐洲貴族出身,如今在歐洲的貴族世家,都是從小培養孩子學習音樂,學習藝術。

科學研究表明,音樂利於兒童智力開發。

1995年,美國加州大學研究人員(包括心理學家,腦科專家和音樂學者)發表研究報告顯示,一群3-4歲的兒童在參加了六個月經他們設計的鋼琴課程後,他們的圖象思維能力提高了34%,數學運算能力亦顯著提高。換句話說,這些兒童的整體智商也因這個訓練而提高!

根據南加州大學(USC)神經科學家一項為期五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學習音樂可以增進幼童的大腦發展,特別是負責聲音處理、語言發展、語言知覺,還有閱讀理解的區域。

參與音樂計劃的孩童,在聽覺系統方面成熟得更快速。他們大腦中的聽覺路徑經過音樂訓練後,可以加速語言與閱讀力的發展,他們對於旋律中的音高變化更為敏銳。

初步研究結果證明音樂教育有許多好處,學習音樂可以加快大腦中聽覺路徑的成熟,並增進其效率。

協調身體

從小讓孩子練習鋼琴,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鍛鍊手指的靈活性以及身體的協調性、陶冶情操。

培養習慣

每天的練琴時間裡注意力高度集中,手腦並用,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學習狀態,慢慢也就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磨練意志

通過學習音樂,他們從小就懂得知識和技能的獲得,必須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堅持就是勝利。

提高情商

情商由大腦邊緣系統控制,只有靠大量的反覆不斷的練習才能提高情商。音樂恰恰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它能夠讓不同性格的人們用他們獨有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擴展知識

兒童學習彈奏鋼琴,無論對樂器本身、音樂構成諸要素、樂譜、世界著名音樂家及其作品都將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有所深入了解,從而使兒童的知識領域大大拓展。

每個人孩子都應該學音樂。

相關焦點

  • 貴族的音樂,音樂的貴族——室內樂
    你一定奇怪,明明在室外,為什麼叫「室內樂」?室內樂英語是Chamber Music,意為在房間裡演奏的音樂。早期是宮廷和貴族出於在家裡欣賞音樂的需要,請樂師來家裡進行演出,一般規模不大,樂師幾人,樂器也簡單。要注意的是,早期室內樂的這個「室內」 並不是指房子的室內,而是指宮廷和歐洲貴族城堡中的音樂室,是金碧輝煌而且寬敞的大「廳」。
  • 福利丨歐洲貴族家裡的私人音樂會長啥樣?
    既然說起了古典音樂,那咱們再稍微來聊點高級的。在今時今日聽場音樂會,音樂廳動輒成百上千的觀眾,但你是否知道,巴洛克時代幾乎所有的精緻的鋼琴和弦樂重奏音樂會,都曾只在貴族的客廳中上演?歐洲貴族家裡的私人音樂會長啥樣?
  • 為什麼歐洲古代一些貴族和君主,有私生子存在卻還要宣布絕嗣呢?
    中國曆次改朝換代是後一個王朝推翻前一個王朝,兩個王朝之間並沒什麼親緣關係(隋唐兩朝是表親是例外),而歐洲從來沒有一個王朝以暴力手段推翻另一個王朝的事例,所有改朝換代無一例外是由於前一個王朝絕嗣,父系血脈斷絕後由母系表親繼位,所以歐洲的皇室和貴族如果從母系血緣追溯全是一個祖宗。
  • 紋章瓷:中國製造的歐洲時尚,為什麼會讓貴族們趨之若鶩
    而今天介紹的重頭戲,是外銷瓷中的貴族——定製外銷瓷。所謂定製外銷瓷,就是為某些西方客人特意定製的外銷瓷,對於歐洲貴族來說,一套定製的外銷瓷,可以說是價值連城。隨後,在當年的8月,這批瓷器在阿姆斯特丹的拍賣會上亮相,結果舉城轟動,不,這個形容是不準確的,應該是舉洲轟動,這些精美的器物吸引了全歐洲的貴族,瞬間就風靡了全歐洲。在這個時間點,也就是17世紀早期,出口歐洲的瓷器主要是克拉克瓷。這是一種美麗的青花瓷,裝飾有開光圖案,它寬邊而且在盤、碗的中心位置往往有繪畫,一般是山水、花鳥等圖案。
  • 以金代贖:漫談中世紀歐洲貴族之間對待俘虜的制度性規則
    頻繁的戰爭促使很多貴族淪為階下囚,但與中國古代對待俘虜要麼殺之,要麼乾脆放了不同。中世紀歐洲的貴族們被俘虜之後,有一套嚴格的「以金代贖」的制度保障其生命安全。 最早的歐洲貴族起源於一個英倫海島上的一個小村莊,這裡便是現代歐洲貴族的鼻祖,這個小村莊獨立於王權,不受任何國家的管轄,他們的村長、鄉紳便是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漸漸的,歐洲大陸戰火紛飛,他們也走出村莊在歐洲大陸上打下了一塊落腳之地。
  • 別一樣的歐洲貴族:淺談《愛瑪》
    《愛瑪》這部電影圍繞愛瑪講述中世紀歐洲的貴(bā)族(guà)文化。然鵝過多的人物對我來說有點難接受,導致我看起來有些吃力,好在這些人物出現時間都較久,也不至於難以看下去,整部影片需要有較好的耐心,接下來的都是我淺陋的觀點,僅供參考。整體來講,影片最大的亮點在於其中滿滿的中世紀歐洲貴族文化,不僅從服裝和BGM上可以明顯表現,從其中的動作舉止以及語調中也感受出來。
  • 《歐洲人》:一部講述落寞歐洲貴族與暴發戶美國間愛恨糾葛的小說
    從小亨利·詹姆斯就跟家人往返美國和歐洲兩地生活,熟悉多門歐洲語言和歐洲貴族禮儀,與福樓拜、左拉等法國文豪交往。這段生活經歷深刻地影響到他的小說創作,從哈佛大學法學院輟學後,亨利·詹姆斯長居英國四十餘年(臨終前一年加入英籍,並且曾經三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一直為大西洋兩地的報刊供稿,探討歐美兩地上流社會的文化碰撞。這背後有著非常深刻的歷史和社會背景。
  • 中世紀歐洲的中國奢侈品,一個貴族家裡沒有這些都不好意思叫貴族
    這個時期的歐洲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天主教對人們思想的禁錮,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全面停滯,貴族和平民地位天差地別,階級固化極為牢固,所以中世紀在歐美歷史中普遍被稱作「黑暗時代」。「獵殺女巫」運動在這一千年間,歐洲幾乎全方位地落後於歐亞大陸另一邊的中國,文化和科技被全面碾壓,貿易更是年年大幅度逆差,當時的歐洲貴族家裡如果沒有幾樣來自中國的東西,跟人見面都不好意思自稱貴族
  • 什麼才是真正的歐洲貴族精神
    貴族精神跟物質條件,有的時候可以說沒有什麼關係。就像當年張愛玲所說的,舊上海公寓裡的那個電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領帶打得整整齊齊,才肯出來給顧客開電梯,這也體現了一種貴族風度。還比如許紀霖教授所說的,有一個下崗的三輪車夫,靠自己蹬三輪車的微薄收入,養活了幾十個孤兒,一個一個送他們去上學,我們也可以說,這個人具有一定的貴族精神。
  • 歐洲貴族運動有哪些?帶你了解了解
    關於歐洲貴族運動■ 1913年,這一年,現代工業大生產的序幕拉開,貴族運動趨向平民化奢侈品和普通工業品生產技術一日千裡。歐洲貴族運動的分水嶺,就按始於上世紀之初■ 我們常說的傳統意義上的四大貴族運動——馬術、高爾夫、網球、斯諾克,主要起源於英國和法國,隨後風靡歐洲。■ 單從運動角度而言,這四項活動並不是最消耗卡路裡的。但是從禮儀規範和精準度控制來講,馬術、高爾夫、網球和斯諾克,稱得上是運動中的"王者」。
  • 富人圈的貴族學校,門檻有多高?
    去年8月,小學畢業後的李嫣,來到瑞士博索雷學院讀初一。這是一所頂尖的私立寄宿制貴族學校,也是目前世界上最貴的私立寄宿學校之一。毫不誇張的說,瑞士貴族學校堪稱國際寄宿學校的金字塔尖,早前《福布斯》公布的世界十大最昂貴寄宿學校排名中,前9名都來自瑞士。就讀學生大部分都是名人或貴族小孩,據說很多歐洲王子和公主都前來求學。
  • 歐洲的規則:皇室、貴族與武力、商業聯姻
    軍事貴族免繳稅,也不能對他們任意拘捕。14世紀黑死病流行歐洲後,葡國人口減少,農村租金不得不降低,但市鎮工資較高,將鄉下人吸引進來。農業勞工的缺乏,也促使靠地租度日的貴族整軍經武,向國外另找勞動力的出處。在1450~1500年葡萄牙取得的15萬非洲奴隸中,有些被派赴新佔領的非洲西海岸外大西洋(600558,股吧)上的馬德拉群島和亞速爾群島,那裡出產糖和小麥。
  • 中世紀到十八世紀歐洲貴族女人帽子裡隱藏的秘密
    歐洲人普遍認為一個有身份的女士,在正式場合不戴帽子,是十分失禮的行為。因為古代歐洲頭髮被看成女人的隱私部位,不戴帽子就等同於赤身裸體行走。越是華麗貴重的帽子,越能顯示女性尊貴的身份和社會地位。看完這篇,你會明白為什麼歐洲影視劇裡上流社會人士都喜歡戴帽子。
  • 一篇文看完歐洲貴族服裝史
    貴族,可能是這個時代最時髦的詞之一,只是,其中以調侃與誤讀居多。在歐洲,貴族群體雖已逐漸沒落,但貴族文化卻沉澱下來,尤其是貴族服裝對藝術圈的影響,至今仍在。到歐洲中世紀時期胸衣變成質地厚的背心,這才視對歐洲女性產生了重大影響的緊身胸衣雛形。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緊身胸衣有了完備的形制,當時的英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也曾一度倡導束腰,這就深深影響了當時那個時代以及之後五個世紀之久的女性。
  • 伍嶽峰:明德歸仁,廣州最早貴族小學的前世今生
    我的小學是在窮鄉僻壤度過的,那是食不果腹的小學時光。大自然的恩賜是那江河之水,上課的鐘聲響起的時候,可以提著褲衩到課室門口才穿上,一群小孩愉快地跑進課堂,那是一種貧窮的幸福。 現在的廣州,一說到著名小學的贊助費,10萬才起步,大家就要吐槽,不過有一間免費的貴族小學,你知道麼?
  • 吸血鬼和狼人的傳說,歐洲中世紀貴族中有一位真實的吸血鬼原型
    吸血鬼和狼人的傳說,其實是歐洲中世紀貴族和貧民之間矛盾演化。在西方國家一直流傳著吸血鬼和狼人的故事,本來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吸血鬼陰森恐怖以人血為食。狼人每逢月圓之夜對著月亮嚎叫,化身為兇猛的惡狼。吸血鬼和狼人藉助歐洲中世紀以來的傳說,在電影界開出了一朵朵璀璨的花朵。
  • 18世紀歐洲貴族的煩惱:今天穿什麼
    當然真正讓小印震驚的,當屬古代歐洲貴族們的奢華生活,畢竟那些貴族是真正的富可敵國。對歷史服飾感興趣的inker們,想必平時見過不少舊時貴族穿的華美而精緻的衣裳。這些奢華精美到「人神共憤」的衣物更是讓人好奇:貴族太太們的衣櫃裡,都有哪些常備衣物?
  • 歐洲「貴族」VS美國「暴發戶」歷史需要積澱(圖)
    不知是承襲了英國人的反諷精神還是潛移默化了歐洲人對美國的偏見,忍不住想「揭露」一下美國的「暴發戶」精神,假裝一下歐洲的「貴族」心態。  蔡康永曾經在節目中言簡意賅的例證貴族和暴發戶的區別:同樣是客廳掛的名貴油畫,暴發戶會說這是我花了多少多少錢買的,而貴族會說,這畫上是我祖母。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參觀的時候我就有這種感覺。這些名貴的精美的油畫和雕塑跟美國有什麼關係呢?
  • 「髒亂差」的中世紀歐洲,貴族幾個月不洗澡,國王身上長滿寄生蟲
    當提起貴族時,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歐洲了,畢竟歐洲擁有奢華的羅浮宮、美麗的愛琴海,一切充滿著高貴的氣息。你無法想像的是,如今的歐洲與中世紀時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在那個時期的歐洲只能用三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髒亂差」。當時的歐洲人不僅隨地大小便,甚至那些所謂的貴族都常年不洗澡。
  • 真正的貴族,富而不貴,財富不是衡量貴族的標準,暴發戶不是貴族
    有人說,中國只有暴發戶,沒有貴族,起碼現在的富二代不是貴族。富二代之間經常會搞個會所,做什麼呢,就是聚在一起資源共享,一起騎騎馬,一起射射箭,來模仿歐洲中世紀的貴族。為什麼騎馬射箭是貴族的象徵?什麼又是貴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