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孝道——20句經典百善孝為先

2021-02-19 廣州慧中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幾千年來講究忠孝治國,所以古語說「百善孝為先」,把孝作為一個好人的第一條件,實在是太深刻不過了。不孝之人,不可與交,也成了我們看人與交友的信條。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些關於孝道的儒家經典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意思是:年老的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

出自《勸報親恩篇》。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

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出自《勸報親恩篇》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意思是: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係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是: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

出自《家語·弟子行》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賢集》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

出自《勸報親恩篇》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

出自《三國志·魏書》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出自《動報親恩篇》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意思是: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

出自(春秋)《禮記》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意思是: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

出自(春秋)《論語·裡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

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

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意思是: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餵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出自(明)《增廣賢文》

新品:菩提根升官鎖扣

|佛教用品、文玩珠寶、傳統服飾、文化講堂、禪修旅行|

【在生活中修行 在修行中生活 】

|慧中禪茶生活館|

相關焦點

  • 百善孝為先 孝為德之本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就是說,孝敬父母在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作為當代青少年應當繼續弘揚這種傳統孝道美德。2018年7月19日上午,華一坡社區帶領轄區青少年來到臨華路社區市民學校活動室參加了「孝廉文化教育——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講座活動。講座是由重慶520心理諮詢中心的肖華老師為大家主講。
  • 敦煌:百善孝為先 天天母親節
    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樹正氣新風,在母親節來臨之際,敦煌市醫療保障局婦聯舉辦了「百善孝為先」感恩活動。活動共分為感恩祝福、感恩朗讀、感恩互動三個環節。伴隨著一曲感人至深的《感恩的心》背景音樂拉開了活動序幕,大家每個人暢談了「百善孝為先」學習心得,紛紛表示將發揚傳統文化精華,感恩父母,力盡孝道。
  • 永清縣舉辦「道德講堂」百善孝為先踐行活動專場
    永清縣舉辦「道德講堂」百善孝為先踐行活動專場 2015-07-24 07:23:00 導讀:7月22日,永清縣「道德講堂」揭牌儀式暨「百善孝為先」踐行活動專場,在該縣「道德講堂」舉辦,來自全縣各單位、鄉鎮、村街共180餘人一起感受了孝的真諦,共同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禮。
  • 孝行天下,百善孝為先
    清行孝道[超話]清行孝道,開啟孝道真理的一天!清晨醒來,就要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天。七、所言所行,奉勸分享孝道真理,人天歡喜。任到何方,常為多眾傾誠愛戴、恭敬。八、愚者轉智,病者轉健,困者轉亨。九、可避免惡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資超越,福祿殊勝。十、能為一切眾生,種植善根。以眾生心,作大福田,獲無量勝果。
  • 百善孝為先,孝就是道
    假如人人都懂孝順,假如人人都懂孝道,假如人人都行孝道?我們會怎麼樣?社會會怎麼樣?國家呢?在這個時代,孝道是不是需要迫不及待需要發揚光大的呢?作為炎黃子孫,生長在中國,一提到「孝順」兩個字,大家都不會陌生,朗朗上口的那句話,更是脫口而出:「百善孝為先」。
  • 「百善孝為先」走進敬老院公益活動
    「百善孝為先」走進敬老院公益活動
  • 百善孝為先---「定格幸福 讓愛飛揚」
    大眾網東營12月25日訊    12月23日下午,勝園街道科苑社區與東營市海豚公益志願者服務中心在科教小區聯合開展了「百善孝為先---定格幸福 讓愛飛揚」  活動現場,科苑社區的工作人員和海豚公益的志願者們忙的不亦樂乎,有忙著為叔叔阿姨登記、維護秩序的,有為叔叔阿姨梳頭、拿衣服的,還有專門負責現場布置和拍照的,雖然分工不同,但他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卻出奇的相似
  • 民間故事:百善孝為先
    民間故事:百善孝為先。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19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中國人講究孝道,從古至今,關於孝道的民間故事就有很多。比如古時候的「孔融讓梨」、「黃香扇枕溫席」,還有近代的「許世友五跪慈母」……關於這樣的孝子敬父敬母的故事還有很多,而這些故事,無不在向世人闡述「百善孝為先」、「贍養父母」的真理。
  • 百善孝為先 多彩活動迎重陽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祖先留下傳家寶,名字是孝順……」在重陽節來臨之際,石家莊市新華區聯盟街道高柱二社區重陽節活動在歡歌笑語中拉開帷幕,近百名幹部群眾以文藝演出、義診、慰問等多種形式喜迎重陽,倡導轄區居民傳承中華美德以實際行動感恩父母
  • 敦煌:「百善孝為先 孝在我心間」 感恩母親主題活動
    為進一步實施敦煌文化弘揚行動,傳承孝道文化,撒播孝德種子,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營造孝親敬老、浪漫溫馨的母親節氛圍,橋北社區婦聯開展「 百善孝為先 孝在我心間」感恩母親主題活動,向辛勤付出的母親們致敬。
  • 試論儒家孝道(一)
    為進一步構建和弘揚社會主義新孝道,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的社會風尚,現在,我們會陸續推送首屆和2012年海峽兩岸(嘉祥)曾子思想暨孝文化研討會收集到的論文。今天推送的是浙江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徐儒宗的論文《試論儒家孝道》,共分十八次推送。
  • 「百善孝為先」,下一句講的什麼?成為許多人心中的遺憾
    中國社會有許多的優良傳統,它們就像生活中的明燈,指引我們走向更遠的地方,在仁義禮智信之上,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品格,那就是「孝」,孝順父母和長輩是中國人最大的感情基調,更是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成為人們信奉的準則,那麼它的下一句是什麼呢?又為何成為許多人心中的遺憾。
  • 春蕾詩詞四六期《孝道篇》
    春蕾詩詞本期主題:孝道篇絕部七絕·孝道(新韻)文/侯兆江蔥蘢大樹縱千尋,枝葉參天莫忘根。唯有春泥知反護,方得撐起冠如雲。寒山雪評:百善孝為先,古來一理。如此循環,則生生不息,孝道現矣。今世事紛雜,人心浮躁,猶當守孝悌,以扶正氣,望諸君以此詩為鑑,照己及人。七絕·孝道文/風中的箭羊羔跪乳尚知親,反哺烏鴉比眾人。莫在生前成惡子,哭聲無法報三春。七絕·盡孝(新韻)文/山水依依隔三岔五伴娘親,餵藥擦身暖語頻。
  • 俗語:萬惡淫為首,下半句是啥?很多人沒做到都悔不當初!
    大家好,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已被小編的華麗文採吸引了吧,你一定要成為小妹的鐵桿粉絲哦~俗語:萬惡淫為首,下半句是啥?很多人沒做到都悔不當初!而這句話的後半句就是「百善孝為先」,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在一百種善行中,孝是最大的善行。父母是生我們養我們的人。他們在我們最柔弱的時候,幫我們吃飽穿暖。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永遠是我們的港灣。出於回報父母,所以提出了「百善孝為先」的說法。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講求禮,其中孝文化更是備受推崇,人們始終懂得孝順長輩。
  • 孝道與感恩文化
    他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作為「五教之目」。朱熹把學校教育分為小學(8~15歲)、大學(16歲以後)兩個階段,無論小學大學,都以「明人倫」為目的。他主張小學要學習「灑掃、應對、進退之節」,遵守「孝、悌、忠、信」等道德規範。大學要「明明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20世紀初,以孫中山、章太炎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進一步提出「道德革命」、「家庭革命」口號。
  • 「百善孝為先」
    他還是家裡的孝子,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孝行感動了青州全城。  2013年他的父親突然病逝,母親突發腦溢血導致半身癱瘓,這給王曉健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母親病重期間,剛做完心臟搭橋手術還沒有完全恢復的王曉健,便不顧自己的身體,白天忙工作,夜間悉心陪護母親,餵食、通便、淨身,並進行康復性肢體訓練。母親出院後,為方便照顧母親,他便將床搬進了母親的房間。
  •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以下4屬相出了名的孝順,註定能大富大貴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孝順是做人的基本前提,而這一點有助於一個人事業成功、人生成功。而且那些忘恩負義,不知孝道的人,往往人品也不怎麼樣,所以要有成就是很難的。那有哪些生肖的人,是最懂得孝敬父母長輩的,能夠因此而大富大貴呢?咱們一起看看吧。
  • 百善孝為先 感恩母親節
    四川新聞網眉山5月12日訊(楊薈 鄭玉珍 文/圖)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近日,在母親節來臨之際,洪雅縣實驗小學開展了「感恩母親」的主題教育活動。此次活動中,二年級六班提前準備並開展了「感恩母親節」的主題隊會活動。
  • 丁憂離職之愁的背後,為官之人孝道與忠義的苦苦掙扎
    儒家強調的孝道文化"丁憂"作為皇權掌控之下,儒家考驗官員孝道執行力的官場政策,以其法律強制性和道德迫使性成為眾多官員在位期間,都可能碰到的非客觀性突發狀況。孝道的執行為何要付諸法律層面的強力管控?官員丁憂背後需要承擔的後果到底是否無法想像?這一切,都需我們細細探尋這個人情與道德中,政治、權力、爭奪、背叛相互糅雜的"孝"。一、談虎色變的丁憂卸職何為丁憂?這其實一種適應於官員在職期間,父母親人離世的特殊政治對策。古人所受的儒家教育一直都在強調"百善孝為先"。
  • 「孝道」四境界:從物質到精神,讓父母得安頓
    何謂「孝道」?《爾雅》的定義是:「善事父母為孝」。漢代賈誼的《新書》界定為「子愛利親謂之孝」。東漢許慎在其《說文解字》中云:「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只有在行孝實踐中,逐步地由低境界到高境界,方可達到「孝道」的最高境界。贍養即孝。傳統孝道的物質基礎就是要從物質上供養父母,即贍養父母,生則養,這是子女孝敬父母的最低境界的孝行。儒家提倡在物質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讓老年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