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浮沉俗世,願你我皆是此生主調的鋼琴師

2020-08-28 酒春茶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應是會心一笑吧。

人們生與俗世,被命運的洪流推入無邊的汪洋,浮沉於紅塵中,卻從未停止對人生意義的思考,那些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猶如宇宙中的黑洞吸引著我們,直擊我們的心臟,使人再看《海上鋼琴師》,不由得淚流滿面。

這是一部盪氣迴腸、詩意的電影,經典的不能再經典,1998年在義大利上映,由蒂姆.羅斯,普路特.泰勒.文斯主演,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影片以回憶倒敘和現實順序兩種交叉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夢幻般的天才「1900」,在「維吉尼亞」號郵輪上純淨執著的一生,最後隨遊輪一起被炸毀、沉入海底的故事。

「1900」是豪華遊輪上的棄嬰,身世無源可查,唯一的信息是他被放在鋼琴上,而這正是在告訴人們,不必用俗人的眼光琢磨他。

小嬰兒被水手收養,水手意外去世後,因為怕被送去孤兒院躲了起來。幾天之後,他在夜晚,像一個精靈般出現在船上的演藝廳,彈鋼琴!船上的人們驚訝的循聲而去,看見一個小男孩隨性的讓手指在琴鍵上遊走,仿佛天生自然的動作,不加任何思索,那音樂是從心底流淌出來。一位塗著面霜的夫人流著眼淚問:「他叫什麼名字?」船長回答:「1900。」


沒有人知道孩子躲到哪裡去,怎麼學會彈鋼琴,那曲子也似天堂傳來,溫柔純淨的流淌進人們的心裡,好聽到想哭,一點都不誇張。

而當船長說:「1900,這不和規定」,「1900」說:「去他的規定!」劇院裡的人都破涕為笑,也就此懂了鋼琴師那純淨不願入俗流的性格,和掌握自己人生的心態。

很多人說,鋼琴師一生不肯下船是個謎,其實在這裡,這句俏皮的髒話,已經回答了。

「1900」是一個世間沒有的天才,他不會遵從社會的任何規定,也就不會走那些俗人們認為的正確的道路,比如灌唱片,比如上岸去賺大錢、娶妻生子,像其他人一樣生活。他只會遵從自己的內心,真真實實,暢快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世間物慾橫流與他何幹?


影片中一個情節就完美的詮釋了鋼琴師與音樂為伴的快樂。「1900」彈著鋼琴,隨海浪起伏,鋼琴四處滑行,他邀請朋友麥克斯一起坐上琴凳,伴著他彈奏的美妙音樂,兩人一起和鋼琴暢快地「跳舞」,流暢歡快的音符,搖擺的水晶吊燈,旋轉的鋼琴,醉醺醺、哈哈大笑的麥克斯,那瘋狂至極的歡樂,渲染了所有觀眾。


如此快樂,他還會被物慾左右嗎?

與爵士樂創始人鬥琴的那場戲被人們捧為經典,而實際上那是也是「1900」純真的生活在音樂裡的最好詮釋。對方神色凝重的前來挑戰,「1900」一臉單純的應對,調皮地模仿他的曲子,卻贏得了轟動全場的勝利。他只愛音樂本身,心無雜念,所以無欲則剛。


「1900」自己其實從未想過下船。在看到那個美麗的姑娘時,他心底蕩漾起美妙的波瀾,他的確喜歡那個純淨而美麗的姑娘,指尖流淌出溫柔至極的音樂,想要把唯一的母盤送給她,想下船上岸去找到她,其實都是對最純粹的美好的嚮往,最簡單的喜歡,並不是真的想改變生活的方向。


麥克斯鼓動了半天,「1900」也穿上大衣、拿上行李,走上了舷梯,但他並不真的想下船上岸生活。所以,走到一半,抬頭看見繁華的城市,他將禮帽扔進大海,回到了船上,他的腳從未踏上陸地。

很多人不解,很多人說他怕了,關於1900不上岸的猜測很多,人們更多的覺得是個謎題。

其實,我們的鋼琴師還是那個夜晚在大廳彈琴的小男孩,他的心從未改變過,他的心裡只有音樂,只有那88個琴鍵的位置,這艘船足夠承載他的音樂和他的鋼琴,他不需要那些紛擾的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最後麥克斯在即將炸毀的船上找到了「1900」,他們的這段對話才是全片的高潮。

「1900」還是那樣溫和憂鬱的表情,緩緩地告訴他的摯友,他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鍵盤有始有終,你確切知道 88 個鍵就在那兒,錯不了。它並不是無限的,而音樂,才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能輕鬆應對,而你現在讓我走過跳板,走到城市裡,等著我的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鍵盤,我又怎能在這樣的鍵盤上彈奏呢 ? 那是上帝的鍵盤啊 ! 」所以他是不會下船的,他要跟這艘船一起消失,到天堂去繼續演奏自己的曲子。

麥克斯淚如雨下,可是他笑了,他懂了。

主演蒂姆.羅斯完美的演繹出了「1900」那純淨的眼神,讓觀眾就像坐在他對面的麥克斯一樣,被他純淨的像孩子一樣的靈魂直戳淚點。而那不是悲傷的眼淚,是觸動,是心靈的洗滌,是懂得的感覺。

「1900」,或許他根本就不存在,俗世中沒有,也不大可能有純淨到參透生命的靈魂。他沒有親人,沒有戶籍,沒有真正的名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對於岸上的社會就是不存在的。

因為岸上的社會,每個人被貼滿了標籤,被規定了路線,被別人或者上帝執掌了人生,渾渾噩噩不知盡頭的活著。

而「1900」一直是彈自己的曲子,操控自己的生活,不受任何影響和規定的約束,就像他小時候說的:「去他的規定!」他的人生從來都是自己主宰,而不會把自己扔到一個無盡頭的世界,任由別的人或事物操縱自己的人生。

多年之後影院再次上映《海上鋼琴師》是對經典的致敬,也是對這個俗世的滌蕩。

我們總是在追逐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不珍惜擁有的,使自己的內心被物慾操控,而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根本不能使自己快活的活著,因為我們都把自己拋進了看不見盡頭的城市,將命運的操控權拱手於人。

「1900」說:「令我恐懼的不是我所見,而是我所未見。」

這不是膽怯,是真實,明白自己想要的,真實而快樂的活自己的人生,不去貪戀那些虛妄的物慾,就能將人生握在手裡。


願你我都能做此生主調的鋼琴師吧。

相關焦點

  • 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海上鋼琴師》,第一次看見這個電影名字,內心是毫無波瀾的,就如同一個相貌平平穿著樸實的人走在人潮攢動的街頭那般毫不起眼。再加上我五音不全,音樂天賦生下來沒有,鋼琴在我眼裡好像是富家子弟的玩物,只是因為朋友的隆重推薦,才重頭到尾看了一遍,看完受益匪淺,以前居然和這麼經典的電影擦肩而過,差點成為人生一大遺憾!故事發生在1900年的「海上」,主人公是一位「鋼琴師」,他叫「1900」,之所以有一個這麼奇葩的名字,都是因為他父母,生下了他,順手也就扔下了他。
  • 聊電影《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全球矚目的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即將於11月15日登陸全國院線,這艘由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一手締造的影史傳奇巨輪,再次拉響啟航的汽笛,展現蒂姆·羅斯飾演的鋼琴天才的一生。01回歸作為世界電影史殿堂級的經典之作,《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 《海上鋼琴師》
    --至死方休---海上鋼琴師影評)我們無處安放的孤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一半是在初中音樂課上看的一半是回了家看的,音樂老師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感受1900在那個鬥琴的經典片段的完美演奏,而我卻被這部電影還有1900吸引了。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環境那就去適應環境。
  • 《海上鋼琴師》為何經典?
    阻止了我的腳步的,並不是我看見的那些東西,而是我看不到的東西。你明白麼?我看不到的那些。在那座連綿不絕的城市裡,什麼都有,除了盡頭。那座城市沒有盡頭。我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是十年以前,在我初中的音樂課上。那時我的音樂老師先放出了整部電影最抓人的部分,也就是鬥琴之後,我第一次有幸看到了《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可那時的我還年輕,還看不懂。那時的我不知江湖深淺,不知人心險惡,滿腦子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談談《海上鋼琴師》
    當我聽說在公映二十一年之後,《海上鋼琴師》終於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消息,我感受最強烈的不是久別重逢的喜悅,而是觸目心驚的時光。二十年前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這部電影,十年前我會請求朋友一定去看,現在我卻不知道說什麼才好。二十一年之後,這是個強力者發出最強音的時代,我應該用什麼方法去介紹那些遙遠的美好之上的微光?在任何一個時代裡,都會有人承認《海上鋼琴師》是一個難得的好故事,對得起片名裡的「傳奇」兩個字。
  • ——評《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1998)又名:1900海上鋼琴師/一九零零的傳奇簡介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編劇:亞歷桑德羅·巴裡克/朱塞佩·託納多雷主演:蒂姆·羅斯/普路特·泰勒·文斯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沒有安全感。從此,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吸引了愈來愈多慕名而來的旅客。而麻煩也接踵而至 。
  • 「海上鋼琴師1900為什麼不下船?」
    時隔二十一年,《海上鋼琴師》重映,作為文青聖經,文藝青年應該不止看了一遍,有人喜歡,被1900的恐懼、懦弱和孤獨感染。有人討厭,覺得電影做作,煽情,認為導演做作油滑。倒是也很想知道,當年被《海上鋼琴師》感動的少年,現在都怎麼樣了。聊起1900為什麼不下船,是不是有了別的看法。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還是在大學圖書館裡,看到Virginian號最終炸毀的瞬間,唏噓不已。這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完,忍不住要腦補如果1900下了船之後會怎麼樣?他應該會找到那個女孩,和女孩開始一段感情。
  • 電影《海上鋼琴師》|新世紀寓言
    雖然沒有俗世孩童的種種樂趣,但對他愛如親子的丹尼教他為人處事,讀書識字,船上的其他工作人員也對這個有著迷一般身世的孩童給予了所有的關愛。但在1900八歲那年,丹尼因為意外去世。雖然他再一次成為孤兒,但在丹尼的海上葬禮上,1900聽到了讓他之後為之奉獻一生的音樂聲,從此,他就在演奏音樂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 孤獨的「1900」,偉大的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是由託納·巴裡克託雷執導,努恩、比爾·努恩、蒂埃裡尼·蒂姆·羅斯主演的劇情片,改編自桑德羅·朱塞佩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名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主人公特立獨行,非常的與眾不同。
  • 被刪減的院線版《海上鋼琴師》,仍具有3大看點
    該如何做出人生的選擇,《海上鋼琴師》提供了一種思考。在首次公映21年後,這部在豆瓣Top250榜單排在第15名的經典電影,終於來到了中國院線。為了適應更廣泛的人群,內地院線版比起165分鐘原版刪減了40分鐘,比起1998年法國公映版還多了5分鐘。即便不是原版,但影片仍具有3大看點,就算早已在電腦電視上看過,也值得再度觀看。
  • 《海上鋼琴師》表達了什麼?
    《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廣受大家的喜愛,其中主角與黑人鋼琴師的對決更是讓人拍案叫絕,而今天小影就給大家解讀一下《海上鋼琴師》到底表達了什麼?這首曲子是斯科特·喬普林所創的曲子,而他也被尊稱為「拉格泰姆之王」就是這一天,受到鋼琴啟蒙的1900開始了他的自學之旅,成年之後他的鋼琴技藝更是爐火純青.即興的曲子讓無數人感到歡快,從而他也成為了遊輪上的鋼琴師
  • 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
    「沒有盡頭的世界是繁瑣的,我找不到這個世界帶給我的意義,
  • 聽徐老師談《海上鋼琴師》
    作為學鋼琴的人,不能說沒看過《海上鋼琴師》,那多不好意思呀!有人說《海上鋼琴師》是鋼琴系的教科書,一點不誇張,作品中有些片斷對於鋼琴音樂的解讀肯定是登峰造極。《海上鋼琴師》中1900的人生就像一面鏡子,極端地反映出現代人心理中最黑暗、最隱私的那一部分消極思想情緒。
  • 重溫《海上鋼琴師》,你看出多少梗?
    作為一部IMDB評分8.1分、豆瓣評分9.2的電影,《海上鋼琴師》自然誕生了不少經典場面。比如海上旋轉鋼琴、隔著舷窗的一見鍾情…… 你可能會說,他在劇中不是一個狂妄自大的「反派角色」嘛? 沒錯,他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也極富爭議,最著名的就是那句你在劇中會看到的臺詞:
  • 影片《海上鋼琴師》
    影片《海上鋼琴師》段落視聽語言分析       電影《海上鋼琴師》整部影片採用回憶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名為
  • 人生處處是孤島,我們都是《海上鋼琴師》
    這個棄嬰就是後來的天才鋼琴師1900。電影《海上鋼琴師》從這一刻起,徐徐展開1900正身處怎樣一個世界,並將我們代入到1900的生命中。這位海上鋼琴師名副其實,出生於海上遊輪,從此一生未曾離開,直至最後寧可選擇與遊輪共存亡,也不曾踏上陸地半步。
  • 豆瓣9.3《海上鋼琴師》|「我彈琴,即使外面在打仗」
    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憂慮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的四季如夏的地方,然而我並不羨慕。——《海上鋼琴師》1822年,舒伯特創作《b小調第八交響曲》,43年後樂譜才被首次公演。1851年,梅爾維爾的《白鯨》無人問津,70年後,興起梅爾維爾復興潮,它作為其代表作聞名於世。
  • 經典《海上鋼琴師》,1900是人們精神上的寄寓,精神追求的象徵
    《海上鋼琴師》是1998年上映的一部電影,時隔21年後,通過4K修復技術再次歸來,11月在我國上映。《海上鋼琴師》一直被稱為經典,在豆瓣上評分也高達9.1,評論者不知凡幾。每個人把自己的想法印射在這部電影裡,解析再解析。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漢姆雷特。
  • 海上鋼琴師的影評
    這部電影 開端: 只要你還有個好的故事和好的聽眾,你就永遠不會完。人生也是如此,只要你做了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那麼才不算白來這塵世間一遭。只要自己做了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也算是實現了自己的價值,無論你的方向是什麼,都無所謂。不是有那一句話,不要自己一生碌碌無為還說平凡難得可貴。
  • 《海上鋼琴師》:你好1900,我來自2019
    2019年11月,義大利導演吉賽貝·多納託雷的《海上鋼琴師》修復版終於重新登上了熒幕。它首映時的1998年正好是我出生的一年,時隔二十一年,終於抓住了2019年的尾巴,有機會去影院裡感受1900的魅力。《海上鋼琴師》是多納託雷「時空三部曲」的第二部,講述了從未下過維吉尼亞號郵輪的1900的傳奇一生。電影採用這個系列一貫的敘事結構,現實與回憶交替,形成了穿越時空的奇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