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萬世一系」夢,為何在日本實現了?

2020-12-24 騰訊網

「萬世一系」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一個夢寐以求的願望,他很努力,自十三歲即位任秦王,先後剷除嫪毐與呂不韋,再重用李斯、尉繚,三十九歲時滅亡六國建立秦朝。統一六國後,他想讓自己建立的王朝世代相傳「萬世一系」。但可惜的是,他的夢想在他在公元前210年去世後的4年就破滅。當時,秦朝還沒輪到三世,秦二世就亡了。

無論那個中國朝代,國祚當然有很多比秦朝要長,但都沒有萬世一系。存在時間超過300年的王朝,也不過只有5個,就算計上最長的周朝,也就800年而已。中國很多王朝一直期望萬世一系,及至晚清時政府編成了國歌《鞏金甌》,又名《大清國雄踞列強萬萬年》,可見對王朝本身的期望。可惜萬萬年正式頒布後僅六天,大清便滅亡。

可見,「萬世一系」在中原王朝必定是一個奢望,在歷史上也被認定為一個一廂情願的幻想。不過,在中國沒有,卻在日本實現了——菊花王朝。據說公元前660年開始至今,已經歷經2679年,傳承了126代至2019年在位的德仁天皇,改年號為「令和」,菊花王朝成為了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王朝。日本完美實現了秦始皇當年的願望,證明秦始皇的想法不是無稽之談。

據史載,在公元前660年,日本神話中的第一代君王神武天皇即位,建立菊花王朝。相傳他是日本太陽神天照大神的後裔,因此日本人堅信日本民族是神的子民。日本人心目中,日本君主是人與神的合體,肩負著替代神明庇護日本的使命。

自神武天皇建國,日本沒有出現過第二個朝代,沒有出現過王朝更替,歷代天皇始終是同一個王族血統,號稱萬世一系。

而菊花王朝比較知名的有推古女天皇,為日本第33代君王。推古也是日本史上首位女性君王。她在位期間,文治武功與中國歷史上的武則天相比毫不遜色。

推古天皇繼位後,與聖德太子實行一系列政經等措施。限制貴族權力,大力推廣佛教。推古積極主張學習中國文化,他曾四次派使節赴當時中原的隋朝,讓日本留學生、僧侶前往中土學習漢文化(即中國所說的遣隋使),並帶回日本傳播,創造了日本史上第一個文化繁榮時代「飛鳥時代」。

實際上,日本歷史上一共有8位女天皇,但推古天皇的文治武功最為卓越,後面很多女天皇都以推古天皇為榜樣。

中國唐朝時,日本菊花王朝又多次派遣遣唐使,向中國學習。據資料指,唐朝菊花興盛,所以有不少人認為,日本菊花王朝的稱謂也不排除與中國有關。

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學習唐朝律令,進行大化革新,頒布《改新之詔》,實行中央集權,此後一百多年,日本天皇權力達到鼎盛。但從公元10世紀開始,日本經歷攝關政治(類似中國的外戚幹政)、武士集團源平相爭、鎌倉幕府、室町幕府、安土桃山時代,一直到江戶幕府時代,天皇被架空,大權旁落近一千年。

不過日本人一直相信,天皇是天照大神萬世一系的後代,天皇權威神聖不可侵犯,是神授予的。再加上大化革新以後,幾乎大部分的時代,日本天皇家都未曾掌握實權,有實權的為幕府將軍,所以,天皇被視為一種有效的權力工具後,也某程度上令皇朝有極高的穩定性。

自從1890年日本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明確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君王統治之」,君王為國家元首,總攬政治權,神聖不可侵犯。

END

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但卻喪失最高權力一千多年,如何重回權力巔峰
    在歷史的舞臺上,君主制在大多數國家都出現過,像中國,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到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頒布退位,有著長達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的時期。放眼當今社會,除了日本天皇外,還有像大英國協國家的共同君主伊莉莎白二世,還有去別國頻頻炫富的沙特國王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
  • 日本: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改朝換代的國家,天皇家族萬世一系
    縱觀古今、橫覽中外,「萬世一系」是每個皇室家族建立者最初心的構想 ▲合久必分,東漢末年分三國 一、日本天皇,萬世一系
  • 日本天皇家族兩千年史:從萬世一繫到《人間宣言》
    原標題:日本天皇家族兩千年史:從萬世一繫到《人間宣言》
  • 為什麼中國頻繁改朝換代,日本天皇制卻萬世一系異常穩定?
    圖解天皇制天皇萬世一系是個假象。理解古代日本天皇制,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權力多元化。
  • 歷史上,中國的皇帝可以輪流做,為何日本的天皇可以「萬世一系」?
    ,而日本則世祚遐久,蓋古道也。」滿眼充滿著羨慕嫉妒恨,別說宋太宗了,就是很多國人也搞不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實際上,只要搞清楚日本天皇的地位和意思就明白了,日本的天皇和中國的皇帝壓根就沒有可比性,據日本古代野史《古事記》記載,日本從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始到日本最近的一代天皇德仁天皇為止,已經歷了126代,在此期間,日本的君主沒有出現過改朝換代的現象
  • 142 平安時代與藤原攝關,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的延續
    東亞歷史第142篇:日本的平安時代與藤原攝關。 平安時代一共有三十三個天皇,共三百九十三年。統計起來,其中竟有十八位天皇在很年輕時便將大位禪讓給自己的弟弟或兒子,削髮出家做了和尚,並自稱上皇。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中原因,與藤原家外戚強盛有絕大的關係。
  • 從褒貶不一到登上「神壇」,為何秦始皇在後世越來越受到推崇?
    為何對嬴政的評價從以前的"無德之君",到稱讚有加,再到"千古一帝",是什麼讓秦始皇備受推崇?一、山河盡收,天下一統秦以前有夏商周,但它們只能算是奴隸制王朝,不僅統治疆域小得可憐,而且王室的權力與實力都不強,甚至還被諸侯給限制。
  • 為何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老婆沒有任何記載
    個人認為不會:一是他母親趙姬的行為其實不是孤例,著名的宣太后羋八子其實也有同樣的情況,也沒見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一生不結婚啊。二是以歷代秦王的結婚時間來看,大體上在二十歲成人禮時都需要正式結婚,昭告天下。那麼秦始皇嬴政在當時也不能有特殊,畢竟那時他還不是統一六國、乾綱獨斷的秦始皇,他也只是秦王政,而且是親政前後的嬴政,他的行為仍需要受到許多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影響。
  • 秦始皇生前天下安定,為何他一死江山就分崩離析
    為什麼秦始皇活著的時候,沒有人敢造反。或者是沒有人敢大張旗鼓地造反;秦始皇死後,有人造反就一呼百應,秦朝就滅亡了?有人說秦國兩支勁旅,一支讓蒙恬率領去打匈奴了;另一支以趙佗去徵討蠻夷了。還有人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因為反秦大軍主帥項羽和劉邦都是楚國人。
  • 平成天皇退位 | 為什麼日本天皇都來自同一個家族?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日本天皇全部都來自於同一個家族,始終「萬世一系」?對於我們的鄰國日本來說,今天是一個大日子——在位30年的平成天皇舉行退位儀式,日本即將迎來一位新的天皇。說起日本天皇,你可能會想到一個詞——萬世一系,即從上古時代開始,日本天皇都是同個家族的人,從未發生變化。
  • 秦始皇棺槨為何至今不敢打開?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說出重要原因
    秦始皇棺槨為何至今不敢打開?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揭秘驚人真相引言: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萬世之基!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秦始皇·嬴政眾所周知,在中國久經五千年歷史歲月中,能夠堪稱千古一帝,政績卓絕的,顯然只有秦始皇當之無愧,作為千古第一人,不僅奠定的中國統一的基礎,甚至在執政期間,作出許多影響後世的事情,而為了了解當時的歷史,秦始皇墓陵一直成為,不少考古學者最受熱議的話題之一,那麼問題來了,雖然已經發掘秦始皇陵,但為何他的棺槨至今無人敢打開
  • 為什麼別國政權頻繁更替日本天皇卻「萬世一系」?其實只是吉祥物
    所以在日本百姓的心中天皇是神聖的,天生就應該是國家的領袖,您可能覺得這種言論簡直就是在糊弄小孩子,但問題是人家日本人信,而且一信就信幾千年。(日本的百姓們根本不知道天皇長什麼樣,這張照片讓很多人無法接受天皇比外國人還要矮)1945年日本法西斯戰敗後,天皇才在美國人的威脅下宣布他也是普通人並徹底走下神壇,很多百姓表示無法接受甚至試圖自殺,您就知道他們被洗腦成了什麼樣子。
  • 後宮養男的太后很多,結果趙姬卻得了萬世罵名,這又是為什麼?
    後宮養男的太后很多,結果趙姬卻得了萬世罵名,這又是為什麼?這兩種現象在中國歷史上特別不受歡迎,一是太監幹政,二是後宮混亂。其中,後宮的混亂最為令人無法接受,因為其中一種儒家經典約束著女性的行為,另一種則是後宮淫亂導致政權不穩定。
  • 古代日本天皇制度與古代中國皇帝制有什麼不同?
    1.萬世一系與易姓革命 與「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斷改朝換代的古代中國形成鮮明對比,日本形成了絕無古今的「萬世一系」這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獨特現象。
  • 呂不韋明明對秦始皇一家都有大恩,為何最後秦始皇還是要逼死他?
    秦朝的歷史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歷史,在秦國前期是一個創業的時代,那個時代的秦國從商鞅變法以後就對外來人才十分重視,就像李斯《諫逐客書》之中所寫,像百裡奚,由余這些人都不是出於秦國,可就是這些外客勢力就幫助秦國實現了最初的強大資本,從秦惠文王以後,山東六國的人才更是源源不斷的湧入秦國,他們在自己的國家根本得不到重用
  • 秦始皇:漢朝到明清,為什麼評價越來越高,趨於正面?學者:勸君少罵...
    秦始皇從神壇走下之後,依舊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人格,他的性情和身影同樣具有正面與側面,當我們用常人的感受熨燙他,歷史仿佛也多了一些不一樣的溫度。 (一)童年的經歷讓秦始皇喝了太多的苦難奶汁 雖然出生高貴,這個叫做嬴政的孩子在童年時代的生活歷程卻備嘗艱辛。他的父親子楚(異人)是秦國扣押在趙國的人質。
  • 僅28字的日本國歌,翻譯成中文是啥意思?專家:與秦始皇的話類似!
    日本國,簡稱「日本」,位於東亞,總人口約1.26億。因其比鄰中國,曾於歷史上多次派遣使者至我國學習、交流、貿易等。而現在,兩國之間也已保持著多年的良好關係。故此,日本與中國在傳統、文化、飲食等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日本的國歌更是十分有特點,整首歌歌詞翻譯成中文僅有28個字,令每一個聽過該歌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秦始皇東巡到江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一公元前210年)姓贏名政,原是秦國的國王。他就由秦王改稱為秦始皇帝,他主觀上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依次成為二世、三世、四世皇帝……,世代傳襲,「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從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秦始皇為了鞏固秦帝國的統一,加強皇帝為首的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在全國範國內強力推行了一系列現固統一、發展封建國家的重大措施。主要的措施是:(一)在全國確立郡縣制。起初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後來増加到四十多郡。郡以下分為若干縣。
  • 真正的秦始皇,你了解嗎?
    再看看清朝,乾隆在位期間,借編纂《四庫全書》之名,行禁毀圖書之實,採取抽毀或竄改的手段,將不利於其統治的圖書徹底消滅。乾隆的做法,不僅將圖書禁毀得徹底,還掩飾了摧殘文化的惡名。他燒的是六國的史書以及《詩》《書》百家語等民間私藏之書,而秦國的史書,官方收集的書籍以及醫藥,卜筮、種植之書不在焚燒之列。
  •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秦始皇從(前230年)起,用了10年的時候,陸續兼併六國。秦始皇稱皇帝,到了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又平定了百越,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歷史進入秦始皇統治的秦帝國時代。 當時秦始皇非常自豪,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記載:「朕為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