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有一部日劇,叫《重版出來》。
主演有:
黑木華——
也就是《凪的新生活》女主,演技極其自然清新,長相很寡淡,但讓人很舒服,有點類似周冬雨那種型。
松重豐——
也就是《孤獨的美食家》那個大叔,演什麼像什麼的老戲骨。
小田切讓——
對日圈有些了解的人都認識他吧,和柏原崇一個年代的著名日星。
坂口健太郎——
前幾年流行的日本鹽系顏代表人物,和桐谷美玲合作過《女主角失格》,是模特轉演員那一類。
反正很多眼熟的人氣演員。
哦,裡面還有瑛太的弟弟B太(永山絢鬥)。
飾演一個畫工很差,但天賦很高的天才型漫畫家,因小時候的境遇,有些情感缺失,神經質。
還有「假面騎士」要潤。
也是飾演的一個帥哥漫畫家,但畫的是有點難懂的搞笑漫畫。
說完了演員,再說說這劇是講什麼的呢?
從名字「重版」就能猜到,與出版業有關。沒錯,劇情內容正是關於漫畫家、漫畫編輯以及出版公司。
明確歸類的話,應屬於職場劇?
展現了漫畫家如何創作,編輯們的日常工作有哪些,還有出版社如何運營,有哪些組成部分等等。
典型的單元劇模式,每集一個主線,圍繞某個主要的人物,展開他/她的故事。
但大框架不出出版社、編輯、漫畫家這個範圍。
來來去去配角就那麼些,女主一直貫穿始終。
看似結構簡單,像是話劇、舞臺劇的規模,最多稱得上是一個小小的群像劇。
不過,日劇的精髓也在於此。
日劇非常擅長「從細微處挖掘深刻」,也就是以小見大的功力運用得幾乎爐火純青。
尤其在人物刻畫、場景搭建、氣氛渲染上真的做得太細膩了。
就算不認同日式誇張演繹的人,看這類劇也時常能夠會心一笑;就算覺得中二熱血得太理想化,也不妨礙自己代入。
皆因我們同為人類,人類總有共通的情感、感知。
許多日劇看似平平淡淡,或者誇張無釐頭,但輕輕擊中軟肋的能力實在很強。這點沒話說。
雖然不是多麼熱衷追劇,對日劇也談不上太多鑽研,但,每隔一陣子,總會想要看一部日劇。
大概就是因為比起國產劇、美劇、韓劇、泰劇等,日劇有它獨特的魅力所在。
對於我個人來說,看日劇可能最常得到的就是兩個方面:
熱血和治癒。
在喪到極點、焦躁到無奈的時候,人總是會不由自主想擁有一些溫暖撫慰。
熱血積極的正能量,純粹溫暖的情感,還有引發共鳴的那些普通人的自我鬥爭。
這些,其實很多優秀劇作都有展現,但日劇就是能夠更加讓我鼻酸。
像是去年的《凪的新生活》,就很好地撫慰了處於特殊時期的我。
而這部《重版歸來》,也很溫暖很治癒。
每一集都有淚點,不是讓你嚎啕大哭的那種難受,而是心裡暖暖的情感表現。
一個好的影視作品中,通常沒有純粹的壞人,更多表現的是一種「人無完人」和「事出有因」。
人怎麼可能只有一面呢。人性太複雜了,做出什麼行為其實都有可能。只不過,生活在諸多約束的集體中,每個人慣常表現出來的肯定是足夠穩定的一面。那是自我掙扎後達到平衡的狀態。
而貼近寫實,容易引發共鳴的文藝作品,往往表現的就是這種日常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