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澎:我今天在家被一群歹徒闖入後暴打一頓然後逃到街上又被車撞飛躺在路邊又被六個彪形大漢輪番強暴最後爬到醫院吃藥的時候看到了一條新聞…… 湃湃:什麼新聞?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愛情的巨輪說沉就沉。也不知道是哪個二百五發明了這個測試——「給你對象或者喜歡的人發『今天我吃藥的時候看到了一個新聞』,如果他回覆你說是什麼新聞而不是問你為什麼吃藥,說明他不喜歡你」。
一時間,社交軟體上充斥著這種無聊的問題。澎澎已經數不清收到了多少姑娘的提問。作為一名整天和文字打交道的暖男,澎澎第一反應就是縮句留下主謂賓:我看見新聞。而且對於我們這種新聞工作者來說,什麼新聞我們不知道?時政思想、國際文體,來來來,盡情地來問我吧!
最後澎澎統一回復道:「哦天哪,寶貝你怎麼了?為什麼吃藥,吃什麼藥了,身體沒事吧?我好心疼!別人都在乎你飛得高不高,我只在乎你飛得累不累。」
湃湃之所以中招,因為這種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坑。這句話很明顯是在強調後半句的「新聞」,而「吃藥的時候」只是時間狀語,製造出一種「那個新聞很特殊不然不會突然這麼跟我說」的思維陷阱。
比如相聲裡說:
「我明兒不吃飯了,我去把你經理打一頓!」
「你打我經理幹嘛?」
「你果然不愛我了,你都不問我為什麼不吃飯!」
湃湃覺得,能這麼折騰,真的是應該吃藥了。
曾經有一個經典的段子,同樣也是玩了一個注意力陷阱——美國前總統布希說:「我們準備槍殺四千萬伊拉克人和一個修單車的。」CNN記者問道:「一個修單車的?為什麼要殺死一個修單車的?」布希轉身拍拍鮑威爾的肩膀:「看吧,我都說沒有人會關心那四千萬伊拉克人。」
於是,不少愛作的姑娘在得到「什麼新聞」的回答後,拍拍自己的肩膀,「看吧,他根本不關心我,難道新聞比我吃藥還重要?」
總是深情留不住,偏偏套路得人心。這樣的小測試其實並不靠譜,如果得到了不是你想要的答案,還能分咋滴?
尤其是夫妻們,這年頭離婚要謹慎!新的《婚姻登記工作規範》規定從今年2月開始實施,規定要求設立獨立的離婚登記室,新增對當事人進行分別詢問筆錄的程序。於是辦離婚有了「私聊」後,協議離婚登記時間有所增長。因此,有地區開始實行「限號辦理離婚」。
比如西安,從2014年就開始實行「限號離婚」,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人冷靜一下。被媒體稱為現實版「鋼鐵俠」、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和第二任妻子分手複合之後,又要再次分手。馬斯克和妻子於2010年結婚,2012年離婚,但18個月後雙方復婚。這已是兩人第三次處理離婚事宜。美國「民政部」工作人員:你倆有完沒完?號挺多啊,找黃牛了吧?
說起離婚手續的繁簡,羅永浩還在新東方「說相聲」的時候曾提到過,拉斯維加斯作為全世界最替消費者著想的城市,考慮到不少人來賭錢賭得傾家蕩產、家破人亡,於是推出了世界上唯一的「快速汽車離婚通道」。到這兒離婚的人甚至不用下車,車裡有個小窗戶,跟賣快餐似的,兩口子把證件扔進去,裡邊看都不看,咣咣一籤,扔出來,然後,裡邊工作人員抻著脖子往車後邊喊:「快一點快一點,下一個。」
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你的套路。如果有朋友在回答「吃藥時看了一個新聞」時候,下意識地回了句「什麼新聞」的話,澎澎拍著胸脯告訴你,不要慌,還可以搶救一下: 「因為你吃藥的時候我隔著屏幕不能餵你,不能叮囑你要按時吃藥,不能為你忙前忙後照顧你。我好無助,我好痛心!但是,我可以和你一起看新聞,一起和你討論,逗你開心,分散你對病痛的注意力,忘卻苦口的藥,陪著你慢慢好起來!」
願這世間,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不然的話,「限號離婚」也擺不平,「搖號離婚」、「競拍離婚」就在不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