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追求幸福時,首先要知道,何為幸福?

2020-12-23 歷史國學教堂

人類生存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幸福,並通過各種外在途徑找尋。可在物質高度發達的今天,許多人在充分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時,並未找到幸福。

原因何在?其一,不知幸福為何物;其二,不了解建立幸福人生的原理。因所作所為恰與幸福背道而馳,所以,儘管人們拼命追求著,幸福卻依然遙不可及。

我們在追求幸福時,首先要知道,何為幸福。所謂幸福,究竟是一種客觀實體,還是一種主觀感覺?究竟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假如不了解幸福的實質,那麼,努力的方向又在哪裡?或者這樣說,為什麼你感受不到幸福?或許沒弄懂這4件事,難怪尋尋覓覓一場空。

幸福並非固定的實體

人們往往以富有、位高、健康、長壽為幸福,以事業成功、婚姻美滿、兒女孝順為幸福,以為得到這些便得到了人生幸福。

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因為幸福並非固定的實體。假如是的話,幸福應該很容易得到,事實上,得到財富、地位的很多,但未必找到了幸福。可見,幸福並非某種客觀的固定實體。

幸福是相對的

人們往往以為,擁有某種條件才會幸福。其實,世間的幸福是相對的。首先,由於願望不同,對幸福的要求也往往因人而異。

或以有錢為幸福,或以有地位為幸福,或以長壽為幸福,或以健康為幸福,或以成家為幸福,或以獨身為幸福,或以居住繁華鬧市為幸福,或以常處偏僻鄉村為幸福。因為人們的觀念不同,對幸福的理解也大相逕庭。

其次,幸福是從比較中產生的。自己和自己比,現在處境悽涼,遙想過去的美好生活,會從回憶中感到幸福;現在處境順利,回想過去的痛苦遭遇,會從對比中感到幸福。

幸福也會從和他人的比較中產生,自己的生活雖算不上富貴,但比比那些衣食無著的赤貧者,就會感到滿足,覺得自己活得很幸福。其三,幸福是一種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又如鞋穿在腳上,舒服與否,只有自己知道。

幸福由眾多因素構成

當我們偏愛某種東西(財富、地位等)時,會以為得到這些東西就是得到幸福。其實,財富、地位等任何一種實體,本身都不具備幸福的實質,只是引發幸福的一種因緣。人生的幸福,是由眾多因素構成。

中國古代有五福之說,即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等,作為幸福人生而言,這些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

幸福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

幸福是物質還是精神的呢?有人以為,生活條件優越就能獲得幸福,將幸福視為物質的;有人以為,只要精神愉快就獲得幸福,將幸福視為精神的。事實又是如何呢?其實,幸福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

幸福需要物質基礎,因為凡人總是心隨境轉,所以,事業成功、衣食無憂等外在環境也是產生幸福的物質基礎。但幸福更需要由心感受,只有健康的心境,才有幸福可言。如果心情不好,即使貴為帝王,擁有普天下的權力、地位和財富,依然會活得痛苦不堪。

好了,本篇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到此!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不要忽視了身邊的幸福,也許你現在覺得可有可無的,當你某一天失去時才後悔莫及!

相關焦點

  • 何為幸福?| 電影《幸福的拉扎羅》
    電影以「幸福」為名,卻始終縈繞著一個問題:何為幸福?面對這個永恆的問題,即使看完電影也未必能給出清晰的回答。片名中的「幸福」被放在詞尾,不知道是「幸福的拉扎羅」,還是「拉扎羅的幸福」?故事起於現代社會的一個偏僻義大利小山村,那裡的人們受到侯爵夫人的欺騙,以為自己還生活在佃農時代,他們種植菸葉,負債纍纍,被侯爵夫人壓榨得乾乾的。
  • 人,為追求幸福而生
    人為追求幸福而生,卻伴隨苦痛而活。快樂的生活並非錦衣玉食,而在於清和淡雅,溫潤得體;快樂的生活並非盲目追求,而在於摯誠坦蕩,以惜善待;快樂的生活並非香風圍繞,而在於自我成就,努力創造。它不在遠方天邊,卻始於足下近前。夢中思雲際,花盛別錦城。
  • 何為夫妻?何為家?何為幸福?
    兒時的幸福很簡單,不過是下課的鐘響,和偶爾忙裡偷閒的時光。可長大以後,幸福卻成了件很奢侈的事情。肩上的責任重如山,壓彎了我們的脊梁,若是少了那碎銀幾兩,日子就會變得難上加難。可幸福到底是什麼,從來就沒有標準的答案。歌德說:「人之幸福,全在於心之幸福。」換一個角度,看待你身邊的事物。世界也因此大不相同。
  • 寫在畢業季:一定要追求幸福
    人的命運可以自己選擇嗎?當然可以,你可以走你自己願意走的路。但是一旦你打開了命運之門上了路,回頭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人生的許多事情都無法回頭再來。所以,一定要追求幸福。而今年相較於往年,形勢更為嚴峻——教育部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屆高校畢業生總數為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身為一個過來人,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藉此文記錄我的歷程,以期給即將畢業的莘莘學子們一個可供參考的案例。
  • 人的一生追求幸福,那幸福究竟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其實幸福沒有絕對的答案,關鍵在於你的生活態度。善於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麼是幸福。一直以為感受幸福是件很困難的事,那是一種燈火闌珊處的境界。經過歲月的流年以後,才明白,幸福其實很簡單,只要心靈有所滿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
  • 在「幸福裡」追求幸福
    1990年播出的50集電視劇《渴望》,表現了電視劇人對劉慧芳那一群北京胡同大雜院裡普通老百姓的關注。三十年後看這部《幸福裡的故事》,我們的電視劇人又把鏡頭對準了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渴望》裡的老百姓渴望的是幸福,而現在,「幸福裡」的百姓正是在追求幸福,而且也追求到了幸福。電視劇《幸福裡的故事》別名《北京西城故事》。
  • 什麼是真正的幸福?怎樣追求自己的幸福?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要把自己的時間花在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理想狀態下,是做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對於不重要的事情,我們要作一個勇敢說「不」的人。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事情才是對自己重要的事情呢?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聊。
  • 《當幸福來敲門》追求幸福
    「幸福」!似乎在我們的印象裡,幸福就代表了愛情,我第一次也是這麼想的,但當我看完時,才真正體會到「幸福」的含義!電影的開始便提到了《獨立宣言》,說到了裡面的——追求幸福,這是每個人的權利。 電影中的主人公正是踐行了這一宣言的公民!看完故事之後,不知你是否想過問一下自己,當幸福來臨之時,我能否抓住身邊的幸福?你有沒有電影裡主人公那種對幸福執著的追求和對自己人生堅定的信念?
  • 《幸福裡的故事》:在「幸福裡」追求幸福
    作者:曾慶瑞(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1990年播出的50集電視劇《渴望》,表現了電視劇人對劉慧芳那一群北京胡同大雜院裡普通老百姓的關注。三十年後看這部《幸福裡的故事》,我們的電視劇人又把鏡頭對準了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渴望》裡的老百姓渴望的是幸福,而現在,「幸福裡」的百姓正是在追求幸福,而且也追求到了幸福。
  • 《幸福裡的故事》:在「幸福裡」追求幸福
    作者:曾慶瑞(中國傳媒大學教授)1990年播出的50集電視劇《渴望》,表現了電視劇人對劉慧芳那一群北京胡同大雜院裡普通老百姓的關注。三十年後看這部《幸福裡的故事》,我們的電視劇人又把鏡頭對準了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渴望》裡的老百姓渴望的是幸福,而現在,「幸福裡」的百姓正是在追求幸福,而且也追求到了幸福。
  • 何為幸福?
    記得Cream第一次和K見面時,她的調皮和天真深深地打動了K。兩個人就在操場上這樣相識了。後來,K和Cream又考到同一所大學。進了同一家唱片公司。K當了唱片製作人,而Cream當了作詞人。而K(張哲凱)知道自己罹患癌症。知道自己不能陪Cream(宋媛媛),走完剩下的路,因此希望她可以找個陪伴她走完人生的人。
  • 盛曉玫夫婦最新《幸福》專輯詮釋何為真正「幸福」
    一句「你幸福嗎?」一度成為網絡熱搜詞,一場幸不幸福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有人說幸福就是光吃不胖,有人說幸福就是多賺錢,有人說幸福就是按時上班下班,很火的莫言說他不知道自己幸福不幸福,近日一名基督徒歌手盛曉玫用新《幸福》詮釋了作為基督徒的真正幸福。
  • 一般人在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大成者在幸福快樂的追求生活!
    所以對於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來說,如果你見過這個世界最美的風景,遇到過最好的人,經歷過最有趣的事,體驗過最鮮活,最生動的生活,那麼你們就不會再願意按照父母,朋友,同學乃至整個社會傳遞的生活方式生活,即睡覺,上班,賺錢,結婚,生子,這樣方式生活!你不會因為到了年齡而結婚,而是真正遇到了愛情才結婚,最後嫁給了愛情!你娶到了你最愛,最心疼的哪個她!
  • 幸福路上,懂得經營比盲目追求更重要
    何為幸福?字典上的釋義是:「幸福,是一個人自我滿足後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來源於目標達成後的喜悅,也可以是和別人(或事)的不幸對比後,對自身處境產生的滿足感。」我們通常會在想,那到底怎樣才算幸福呢?嫁給自己所愛之人幸福還是嫁給愛自己的人幸福?受人呵護幸福還是自我獨立幸福?家財萬貫幸福還是風雨同舟幸福?或許,幸福不只是單一地去得到什麼,追求什麼,幸福是一種心靈感悟,更是一種能力。
  • 《當幸福來敲門》:與其仰望別人的幸福,不如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我們不能擁有和他人一樣的幸福,不是因為我們不努力,是因為一開始我們就在一條不正確的跑道上奔跑。當方向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及時反省自己,結合自身的長處,拿出改變的勇氣:「堅信自己,敢於嘗試」。而追求的是看不見、摸不著虛無縹緲的幸福。對於當下的遭遇,他並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也沒有怨天尤人,總是盡全力的利用手上的一切,去改變當下的生活,找到解決辦法。可是在我們身邊,多的是創業失敗、工作不順,就一蹶不振,甚至一度想放棄生命的年輕人。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夢想,付出時間、金錢、精力,與命運做鬥爭,以為這樣就能成功。
  • 追求幸福(小小說)
    新婚燕爾,小夫妻幸福甜蜜,恩愛有加。可是,小明上有兩個姐姐,父母從小對他嬌生慣養,什麼活也沒有幹過,就像一個沒有斷奶的孩子。結了婚,自然就成了大人,再靠父母自然不行,倒是李玲腦子活,提議讓小明跟隨自己娘家哥一塊兒去外地學做鋼管生意。俗話說,濃縮的都是精華。別看小明個子不大,但是腦瓜機靈,很快就摸清了鋼管的經營之道,不久便開始另立門戶,僱人單幹,一心想著讓老婆過上幸福的生活。
  • 平淡生活也要追求幸福
    為了夢想而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的事情,在這個奮鬥的過程中更是會因各種交錯的因素而使生活的質量只增不減。幸福不會因為你忙碌而匆匆逝去,當你為了自己的夢想奮鬥的時候,你會因為生命有價值而幸福;會因為不斷進步而幸福;會因為充實而幸福;會因為看的更遠而幸福,也會因為沒有虛度年華而幸福。
  • 《三十而已》,你要的幸福在哪裡?
    因為知道自己淚點太低,所以實在不想看這類爆點、淚點太多的影視劇。本劇題材實在太現實,我想不同的人看了這部片子,都一定會看到某個能讓你扎心的瞬間。如今已經大結局,而果不其然的,我還是被扎到了。只是看了那麼多網友的觀後感,我發現絕大部分的人,關注和哀嘆的都是劇中主角們的感情和事業線,而很少有人關注到劇中三位女主的父母們的情感和生活狀態。
  • 結婚是為了守住幸福,離婚是為了追求幸福
    可以這麼說,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對於很多女人而言,想要幸福,那就得找個好老公。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由此可見,女人要是找錯了結婚對象,一輩子很有可能就會毀了。結婚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離婚」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又開始了一些改變,以前女人必須要成親,必須得給男方家庭添兒添女,否則就會被休。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單身生活,恐婚、恐育已成為了她們的日常。
  • 《哈佛幸福課》:我要穩穩的幸福
    努力去消除負面情緒,是一種解決方式,但這樣最多只能讓你成為一個所謂的「正常人」,而努力使自己優秀起來、幸福起來,則是另一種全然不同的處理方式。 我們往往認為幸福需要鋪墊,要先消除問題,才談得上追求幸福,其實不然,當你在追尋的過程中,平凡的生活增添出別樣的意義,焦慮不也就迎刃而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