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其實幸福沒有絕對的答案,關鍵在於你的生活態度。善於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麼是幸福。一直以為感受幸福是件很困難的事,那是一種燈火闌珊處的境界。經過歲月的流年以後,才明白,幸福其實很簡單,只要心靈有所滿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
人的一生,是追求幸福的一生,沒有人會拒絕幸福,也沒有人會放棄幸福,每個人都喜歡幸福,追求幸福因人而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幸福,那麼什麼是幸福?幸福是什麼?
我相信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要求和看法都有所不同。我吧記得,著名演員範偉曾有這麼一段經典臺詞:幸福就是——我餓了,看見別人手裡拿個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見別人穿了件厚棉襖,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個坑,你蹲那兒了,你就比我幸福。這是對幸福的調侃。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的心態。感覺幸福的時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美好。一個人在地裡勞動,滿頭大汗,可是他覺得很幸福,他就是幸福的;另一個人在自家花園裡散步,可是他覺得自己很不幸福,他就是不幸福的。其實,你覺得你幸福你就是幸福的,幸福與不幸福都在你自己的心中。
當代人忙碌著工作與生活,其實都是為了追求幸福。究竟幸福是什麼?該書的哲理告訴你,幸福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思考與感受。或者說,幸福是一種境界,幸福是一種積極向上態度。
美國著名影片《當幸福來敲門》告訴觀眾,幸福就是對夢想的不斷奮鬥。當下國人為了更好的物質生活,不斷奮鬥,錯誤以為幸福就是物質享受最大化。其實,生活不是一道計算題,無法用物質去衡量,不要被物質套枷鎖。活出自我偏執的藩籬,把生活變得簡單快樂,走出來,對面就是幸福。
幸福是,把生活看成了一種理解,去理解生活,去感悟人生,讓時間沉澱出幸福生活的醇香。幸福是,不計較生活當中的曲折和煩惱,輕鬆、愉快地面對,幸福就會來敲開的心門。幸福是主動面對,去學習、去思考,讓我們輕鬆面對未來每一步。
幸福不是自我認為的享受,也不是要名利雙收,而是自信、自在地往前走,承得住壓力,經得起苦難,放得下執著和煩惱,堅持樂觀和信念。
歸結起來,幸福是一種面對生活的態度。不忘本心,樂觀、豁達、包容、學習,這就是幸福。「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幸福就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