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到現在,口碑越來越好,飾演的男主角凌霄既溫柔貼心,又深情偶爾還有點高冷腹黑,暖心哥哥的形象深入人心。
康康子看了也忍不住嚎叫幾聲:我缺的不是青梅竹馬,是哥哥啊!
但其實這個表面看起來溫柔的大哥,實際上內心早就有點千瘡百孔:小時候被媽媽拋棄,親生母親把妹妹意外去世的所有責任都推給他,多次目睹父母激烈爭吵,導致他從小到大都比同齡人成熟。長大後又被強行「綁架」在媽媽身邊,精神本就崩潰的母親又把所有情緒都發洩在兒子身上,不準他離開離開,要做一個「好兒子」,「好哥哥」,使得凌霄整個人非常壓抑難受,但是一直隱忍沒爆發。
但是在九年後歸國工作,與小哥子秋合租後才被發現他一直在吃藥,雖然解釋為這些藥只是一些維生素和胡蘿蔔素,但鏡頭一拉進才發現都是一些抗抑鬱的藥。
其實從以往與尖尖的聊天記錄來看,凌霄很早就已經被情緒起伏不定的母親逼成抑鬱症了,只是一直都隱藏得很好,靠吃藥緩解情緒。
看到這一幕讓人十分心疼,他看似沒有感情,可內心是最脆弱的哥哥。
預測一下後面的劇情應該會非常虐,抑鬱症應該會使得凌霄的感情線更加坎坷,戰勝病魔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掙扎。
追劇的人應該會知道,抑鬱症在影視劇中很多時候是作為男女主角感情的調味劑存在的,真實性不可參考,甚至很多都被美化了。
但很殘酷的是,現實生活中的抑鬱症並不美好,而且離我們也並不遠,
據《柳葉刀》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抑鬱症患者高達9000萬,也就是說平均每11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身患抑鬱症。且80%的抑鬱症患者都有自殺自殘的傾向,平均每40秒,就有一個人因抑鬱症自殺身亡。
如果說這些你覺得不真實的話,給你說幾個名字:三毛、張國榮、喬任梁、雪莉,這些都是因為抑鬱症而自殺的公眾人物。
那麼得抑鬱症的人,往往有哪些表現?
1、情緒低落,悲觀厭世、自我評價過低
長期情緒低落、悶悶不樂,漸漸地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遇到事情總是將錯誤歸結於自己身上,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毫無存在價值,漸漸地對生活失去了希望甚至會產生自殺的念頭。
2、記憶力、反應力下降,甚至出現「被害妄想症」,交流障礙;
記憶力、反應力下降,意識出現混亂,懷疑有人跟蹤自己想要害自己,發展為「被迫害妄想症」,逃避外界事物,無法與人正常的接觸和交流。
3、生理出現變化、行動、思維變得遲緩;
食慾減退、體重迅速下降、目光呆滯、面容衰老等。甚至睡眠障礙,嚴重失眠,四肢不受控制,行動也變得越來越緩慢,嚴重的甚至臥床不起。
4、不再開展社交,很少與人交流
比較明顯的一點是不願意再展開社交,縮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久而久之甚至不會與人交流了,抗拒社交。
5、進行自殘,甚至有自殺的念頭
對於比較嚴重的人來說,會出現自殺的念頭,伴隨著自殘行為。
抑鬱症群體其實痛苦的,雖然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感同身受,但我們可以嘗試去理解他們。面對抑鬱症患者,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1、做一個傾聽者
做一個真正的傾聽者,不帶任何評價色彩。只需要待在他身旁,靜靜聽他說話,並及時回應他所說的,引導他說出更多有關他的故事。讓抑鬱症患者完成一次良好的傾訴,釋放壓力,緩解情緒。
2、與他們隨時保持聯繫
抑鬱症患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情緒容易躁動不安,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如果他們曾跟你談及「我想自殺」這種話語,就一定要警惕,儘量保證能夠隨時聯繫。
3、及時求醫
最重要的一點,抑鬱症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心理疾病,且高自殺率,必須引起重視。當前心理幹預再加上藥物治療,都能夠取得不錯的療效。
如果你喜歡本篇文章,別忘了點個讚和關注小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