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福袋進車廂、免費上門修漏雨房…行動起來,給他們過個節!

2021-02-22 掌上青島

        

您有多久沒和父母合影留念了?重陽節來臨之際,青島機場航站樓二樓國內值機區域貼心布置了「心裡有你」拍照場景,為老年旅客與家人、朋友免費拍照,相片現拍現取,定格相聚的時間,將愛隨手帶。為深化落實「真情服務」「全員服務」理念,青島機場精心策劃「九九重陽,青情相伴」重陽節特色服務活動,圍繞老年人差異化出行需求,創新策劃多項老年人服務產品,全方位、全流程用細緻服務溫暖旅客旅程,用心營造濃厚敬老、愛老、助老良好社會氛圍。

在值機、安檢、登機區域為老年人提供「一對一」值機、登機服務,特別設計抽獎環節送上明信片、中國結、小點心、防疫包、零錢包等小禮物。推出老年人溫馨尊享卡,免費發放給老年旅客,卡上除了乘機注意事項,憑卡還可享受免費飲品,餐飲、購物打折優惠。在機場巴士、長途客運站區域設立了「敬老愛老」通道,車內均設置愛心專座,由專人引導老年人優先乘車,協助搬運行李,在重陽節當天為年長旅客準備一份貼心的節日「伴行禮」並送上祝福。國內商務及頭等艙休息室設置老年人專用房間,房內備有「山楂枸杞菊花」茶、毛毯、腳凳供老年人使用,並在三餐時間段的航班為客人送上一碗特製「重陽面」,送別旅客時精心準備了重陽節桃花魚旅客伴手禮及暖心防疫包。

茱萸福袋、祝福留言板……

青島重陽節主題車廂真溫馨!

       

今天是重陽節。青島多條公交線路推出了重陽節主題車廂,依託公交車覆蓋面廣、流動性強的優勢,在社會上倡導尊老、敬老、愛老之風。

218路主題車廂上張貼了一幅幅重陽節習俗的主題圖片,包括重陽節的由來、習俗、重陽糕的製作方法等,駕駛員傅秀濤還向乘客發放《弟子規》。「百善孝為先,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乘公交的時候,還能學到關於重陽節的民俗,真是太好了。」市民王女士說道。針對218路線上老年乘客居多的情況,傅秀濤特意製作了茱萸福袋懸掛在車廂內,並隨車贈送給乘車老人,寓意老人百病不侵,身體強健。「剛一上車駕駛員就送了我茱萸福袋,我覺得特別溫暖!」70歲的徐先生說。

在一輛130路車上,重陽節「古詩詞主題車廂」別具創意。車廂內的古詩詞都是老年乘客的原創作品。作者中最年輕的62歲,年齡最大的82歲。「在重陽節用詩詞歌詠的形式展現出我們老年人的精神風貌,形式很新穎。希望老年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老有所樂!」68歲的詩歌愛好者溫女士說。

「大爺您好,重陽節來了,我們給老年卡乘客免費送一張卡貼。您可以拿著貼在老年卡的背面,上面給您留了空填手機號,這樣萬一哪天不小心掉東西了,咱們駕駛員也方便聯繫到您歸還失物。」2路車上,駕駛員董文香為車廂裡的老年乘客贈送特製的防丟卡貼。粉紅色的卡貼尺寸大小正好能貼在老年卡上,既精美又實用。2路車的老乘客,今年67歲的王奶奶說:「一上車就收到了駕駛員送的卡貼,車內的宣傳畫也很溫馨,很溫暖。」

在361路、601路、青西快線等線路上,隨處可見重陽節的宣傳海報和科普卡片,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607路、626路發起了「感恩重陽節」祝福話語徵集活動,車廂內設置了留言板,乘客可在乘車時寫下心裡話和祝福話語,為老年人送上節日祝福。「留言板上的祝福話語,讓人心裡暖洋洋的。」乘坐626路的張大爺說,他今年70多歲了,身體十分硬朗。每逢重陽節都會親自買菜下廚,兒女也會回到家中吃一頓「團圓飯」,並為自己送上節日的祝福。他很享受這種家的「味道」。

        

今天是重陽佳節,又稱「老人節」。每位老人都需要家庭、社會的共同關心、愛護。「有困難,找警察」,青島公安始終把老人掛在心上,在工作中通過多種方式為老年人解難事、辦實事,讓老人和他們的家人感受到來自青島公安的溫暖。

急需購藥遇難題,民警登門辦證暖民心
  

10月22日下午,靈山衛派出所轄區居民辛先生急匆匆地來到靈山衛派出所戶籍大廳,申請為妻子補辦身份證。辛先生為難地告訴民警,其老伴此前身患腦血栓,不久前不慎將身份證和醫保卡遺失,現急需使用醫保卡購藥,但補辦醫保卡又需要使用身份證。辛先生的老伴行動不便,無法到所辦理。
  

了解情況後,靈山衛派出所立即開通綠色通道,戶籍民警攜帶設備到辛先生家中,為其老伴採集照片。由於老人家中光線不足,拍攝過程並不順利。經過反覆調整角度拍攝了十餘次之後,終於採集到了合格的照片。民警又依照相關規定為老人申請了免採指紋,免去了老人辦證奔波之苦。

8旬老人街頭迷路,民警幫她鋪上「回家路」


10月20日14時50分許,市北公安分局水清溝派出所接到熱心群眾求助:有一位老人在九江路附近迷路了。

接到報警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發現一位老大娘坐在殘疾車,行動非常不便。由於天氣比較涼,老人穿著單薄,民警將老人帶回派出所進行進一步了解。老人姓孫,85歲,老人稱自己出門溜達迷路了。由於老人並沒有隨時攜帶任何物品,民警無法聯繫其家人。

就在這時,派出所突然接到群眾的求助電話,稱自己的母親下樓遛彎走失,通過描述的相貌特徵正是在派出所的孫大娘。原來報警人發現母親走失後,下樓到處尋找,碰到了周邊熱心居民才了解到自己的母親可能是被派出所接走了,這才打電話求助。民警考慮到老人行動不便,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驅車將老人安全的送回家。老人及家屬對民警的熱心幫助一再表示感謝。

民警上門服務,臥床老人戶口遷移如此簡單

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得時刻把群眾掛心間。市南公安分局珠海路派出所社區民警和多名孤寡、空巢、殘疾老人,萍水相逢但今生有緣,把服務送到她們的心坎上。為給老年人提供便利,陳呈章在社區建立了警民相約機制,對需要幫助的老年群體隨時上門服務。

家住遠洋公館的張先生,為照顧老人生活起居,申請將父母的戶口遷到自己的住處。由於其母親有嚴重糖尿病,常年臥床無法正常行走,不能親自到派出所辦理戶口遷移,張先生打電話和民警聯繫,希望能上門幫助辦理。獲悉後,民警帶著落戶材料來到張先生家中,就落戶有關事宜向兩位老人作了詳細介紹,現場幫老人補齊了落戶手續,張先生及其家人十分感激,齊贊民警把老人一直裝在心裡。在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同時,民警還聯合居委會常年幫扶孤寡、殘疾老人,承擔她們的家務瑣事,照顧她們的生活起居,讓他們感受到了晚年的幸福。

民警熱心服務,收到外地老人感謝信

10月10日下午三點多,一位拄拐棍的80歲老太太到李滄公安分局振華路派出所求助,自稱姓汪,80歲了,來自山東兗州。因為兒子在青島打工,心中十分想念和牽掛,就來青看望。殊不知來青因為口音問題,身上帶錢不多,腿腳也不方便,更要命的是在青島的兒子竟然聯繫不上了,不得已來到振華路派出所求助。

振華路派出所當天值班民警接待老人後,一邊噓寒問暖,捧上一杯熱水,一邊向老人了解其兒子的情況,又買來熱粥熱飯讓老人吃。了解到老人身上的錢都買車票花沒了,民警又自掏錢包給老人現金。一番功夫下來,老人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看到老人穩定後,民警根據公安信息進行查找,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一番艱苦的查找工作,民警終於找到老人兒子在城陽區後海東附近的一個工地上打工,隨即聯繫其兒子到所裡來迎接老人。
  

晚上6點多,老太太的兒子騎摩託車來到所裡,當時已經沒有前往城陽農村的公交車,為防意外,民警經請示後決定駕警車將老人送到城陽其兒子的住處。送到家後,分別時老人和他的兒子握著民警的手表示萬分感謝,「你們已經幫助我們很多了,真是太感謝!」10天後,已回到老家的老人,每每想起在青島的一幕幕,就感動不已,因為不知道幫助她的民警的名字,就特意寄給李滄公安分局局長感謝信一封,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你彎腰蹲下的樣子真美!」

八旬老人走路顫巍,青島2路駕駛員輕輕背她下車

       

近日,青島公交集團市北巴士第一分公司接到市民於女士打來的表揚電話。對方描述了自己在乘車過程中,見證駕駛員背行動不便老人下車的暖心一幕。工作人員通過監控核實發現,被乘客表揚的駕駛員是2路駕駛員秦嗣安。

這暖心一幕發生在10月21日。當天16時30分左右,秦嗣安駕車行駛到承德路車站。監控顯示:當時,車內報站器提醒前方到站時,坐在駕駛室旁邊一位看上去大約80多歲的老人雙手緊緊抓著欄杆,顫顫巍巍地想要站起來。見狀,秦嗣安立馬提醒她說,不要著急,車停穩了再起身。等車輛到站停穩後,老奶奶起身站了起來。這時,秦嗣安趕緊解開安全帶,打開駕駛區隔離門,來到老人身邊。

「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我感受到了一股暖流湧上了心頭。」於女士說,她看到駕駛員先是扶著老人走到車門前,隨後又彎腰躬身,蹲了下去。從監控中可以看到,秦嗣安一邊熱情招呼地招呼著老奶奶,一邊彎腰下蹲,「上來吧,我背著您下車。」然後,他輕輕地背著老人下了車,一直將老人背到了車站附近安全的地方後才將老人輕輕地放了下來。隨後,又飛步跑回上車繼續駕車。整個過程持續了不到1分鐘。
      

面對秦嗣安的暖心舉動,老人在車外連聲致謝,車內的乘客也紛紛為他點讚。但在秦嗣安看來,這是小事一樁,舉手之勞。他笑著說,「服務好乘客本來是我們公交人應該做的。更何況服務是出行不便的老人,我們當然不會攜手旁觀。伸出援手是一種本能反應而已。」
       

公交市北巴士第一分公司黨支部書記莊新翠在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後表示,「秦師傅樂於助人,一直是公司裡的熱心腸,類似的好人好事經常發生。平時遇到上下車不方便的時候,他都會上前幫上一把。我相信以後碰見了類似的情況,他肯定還會繼續這麼做。」

相關焦點

  • 闢邪植物之六:遍插茱萸過重陽
    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個吉祥的日子,民間在這一天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戴茱萸、敬神祭祖的習俗,傳承至今,又增添了敬老的內涵。重陽節之源頭,可追溯至遠古時期,相傳九月九日為元帝得道之辰。《呂氏春秋·季秋》載:「命冢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
  •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到底是誰?
    然而,有人發現宋代類書《太平御覽》在引用該書對吳茱萸的介紹時沒有「吳」字,懷疑原書恐怕只是管這味藥叫「茱萸」,「吳」字是後人加上去的。▲吳茱萸的果實。圖片:uttiy到了唐代,蘇敬主編的《新修本草》又新收一種「食茱萸」,指出它和吳茱萸相似,但藥效「少為劣爾」(稍微有點差罷了)。
  • 7萬個福袋、5000萬數字閱讀資源 2020皖新傳媒讀者節1月18日啟動
    記者了解到,在主題為「讀出自己的世界」的讀者節活動期間,全省新華書店門店將重點推出「小康生活」主題榜、安徽讀者榜中榜、「皖版、皖事、皖人」精華榜、2020重磅新書榜等四大精選圖書專櫃,為安徽讀者精選最佳讀物。
  • 《和平精英》電音福袋怎麼獲得 電音福袋獲得方法介紹
    導 讀 和平精英空投節活動已經開啟一段時間了,玩家參與和平精英空投節活動可以免費獲得一個電音福袋,拆開福袋可以獲得豐富獎勵
  • 九九重陽節 小學生製作茱萸香包給老人
    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小朋友和奶奶們開始縫製茱萸香包。縫合香包口、縫合兩側、翻袋、穿絲帶、縫合茱萸,孩子們一針一線縫得很認真。整個班級都縈繞著茱萸的香氣,孩子們也沉浸在了製作香囊的樂趣中。 據了解,孩子們自己動手製作的茱萸香包,都打算送給家中的爺爺奶奶,香包雖小,孝心無價,小小的茱萸香包表達了孩子們對長輩的濃濃愛意,良好家風也代代相傳。  (來源:《零距離》記者/範滌青 韓淮 茹何 淮安臺 編輯/趙夢琰)
  • 茱萸是誰?為什麼重陽節要插它?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短短四句28個字,說出了唐代重陽節的三種節俗:登高,身佩茱萸,與親人團聚。除此之外,唐代重陽節還有佩戴菊花、飲菊花酒等習俗,在其他唐詩中也多有提及,比如孟浩然《過故人莊》的最後兩句就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茱萸和菊花因此成了象徵著重陽節的兩大植物。菊花在中華文化裡是第一等的名花,大家都很熟悉,不會認錯。
  • 重陽登高插茱萸!茱萸是誰?為什麼要插它?(附武漢踏秋路線)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短短四句28個字,說出了唐代重陽節的三種節俗:登高,身佩茱萸,與親人團聚。除此之外,唐代重陽節還有佩戴菊花、飲菊花酒等習俗,在其他唐詩中也多有提及,比如孟浩然《過故人莊》的最後兩句就是:茱萸和菊花因此成了象徵著重陽節的兩大植物
  • 茱萸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短短四句,說出了唐代重陽節的三種節俗:登高,身佩茱萸,與親人團聚。茱萸南北都有,漢代成書的《神農本草經》中已有「吳茱萸」和「山茱萸」兩味藥,均列為「上品」。吳茱萸的花。茱萸結果正當重陽,又有消毒、防蟲的功效,於是茱萸就成重陽習俗的一部分。
  • (68)重陽節「茱萸」之謎
    在我國古代,有重陽節插茱萸的習俗。
  • 【姿勢】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原來就是花椒!
    不過,你知道茱萸到底是什麼嗎?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從小我們就知道了有茱萸這種植物,知道了在唐朝,過重陽節時要佩戴茱萸。但你可能並不知道,茱萸就是花椒!知道現在說的茱萸通常指這三種:山茱萸、吳茱萸,這兩個都是正式名;還有一種食茱萸,正名叫椿葉花椒。吳茱萸和食茱萸都是芸香亞科,吳茱萸是吳茱萸屬,椿葉花椒是花椒屬,隔得不太遠。
  • 重陽節,快來教孩子認識茱萸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在唐宋詠重陽的詩詞中經常提到它,這些寫到茱萸的詩詞主要有四種內容:一是佩帶茱萸囊於臂肘;二是插茱萸於發冠;三是飲茱萸酒;四是以茱萸節、茱萸會代替稱重陽節。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藥。
  • 「閃修俠」上門換電池,修完後出現各種問題?
    「閃修俠」上門換手機電池 當事人「沉浸在悲傷當中」 小應:「手機沒有毛病,就是突然心血來潮, 想換塊電池, 因為用了兩年多, 電池有點老化 ,就在他們的APP上下單了。」
  • 【送暖行動】汪明荃薛家燕為老友記送福袋 汪阿姐:希望讓他們知道是有人關心
    ▲ Lisa姐為老友記送福袋。
  •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
    重陽在成為老人節之前,其實是個為「踏秋」而生的節日。這天,親友團聚在一起,出遊賞秋、登高望遠、賞菊花、插茱萸、吃重陽糕、喝菊花酒…秋遊活動多姿多彩,古人比我們會玩多了。有兩種植物跟重陽密切相關,一是菊花,作為常見的秋季觀賞花,大家都很熟悉;另一種茱萸,名字熟,但它到底是誰?為什麼重陽節要「遍插茱萸」呢?
  • 常獻重陽菊 天天茱萸節|孟滿喜
    常獻重陽菊 天天茱萸節一一介休市敬老協會記實孟滿喜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據介休市老齡委統計,2019年底全市60歲以上老人共計75689人,老年人口達17%,遠超老齡社會的人口比例標準。習總書記曾滿懷深情地說:「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 上門修電腦被隔離,葛慶海定下心來修修修:封閉14天「一修哥」一路...
    「封閉小區」明天華城時,是很不情願的:「家裡有三個娃,還開了兩家店,14天出不去怎麼行?」和誤入小區被困的網約車司機一樣,因為在特定時間段進過小區,需要隔離,他臨時住進朋友的家裡。「進小區的第一晚,我基本沒睡著覺,光發愁了。」昨天下午,記者隔著小區大門見到大海時,他心情平靜,甚至半開玩笑地說起最初的情形,「當時心裡太難受了,覺得出去後可能會瘦一二十斤!」「減肥計劃」沒能成功。
  • 重陽節登高敬老插茱萸,要了解節俗背後的歷史,莫將復興變成表演
    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茱萸節、老人節。這一節日的確定與中國古代的陰陽觀念有密切聯繫。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節日才定型。重陽節的習俗主要有登高宴飲和插茱萸,後來,重陽節又與仲秋養老的活動結合在一起,奉養老人成為重要節俗。這些節俗都是怎麼產生的?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 專業空調上門維修,修空調的潛規則你知道多少!
    專業空調上門維修,修空調的潛規則你知道多少! 上門修空調的商家很多,為了不似過去那樣修空調不僅被人坑,還出現了各種摩擦,看人亂要價現象。 例如市面上有家名叫【換屏哥】的服務維修平臺,他們家口碑做的都是數一數二的,不論是從服務體驗還是到維修技術都獲得大眾一致認可。 平臺可解決空調加氟、空調不開機、不製冷、不制熱、不出風、漏水等等多種故障維修。
  •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植物?(續)
    登高、賞菊花、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是傳統的重陽節習俗中,有一項現在已經不再流行的節目——插茱萸、佩帶茱萸。  就因為插茱萸的習俗沒能傳到今日,這茱萸究竟是什麼樣的植物就有了許多含糊的解釋。上一篇文字,著重就從事古典文學研究的學者對茱萸的解釋作了些梳理。
  • 日本福袋都是大坑!盤點日本新年福袋裡這些「不可描述」的東西....
    抽到需要的東西當然和開心了~但是總有倒黴的人抱怨被福袋裡的東西嚇了一跳!一起來看看這幾天網友們再推特上吐槽的福袋吧~推主春川梨野(@harukawa)花了1萬日元買的福袋裡,有著一隻企鵝、女用襪、耳機、入浴劑、世界遺產DVD、醜醜的包包ww以外,竟然還有iPhone 3GS的手機殼哈哈哈哈哈哈(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