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就是資本,可以任性可以偶爾浪費青春但是付出的代價往往是巨大的。一時的任性造成了可能需要長期服藥的後果,眼下就有一位,13歲的磊磊將自己關在房間,長時間不活動造成雙下肢深靜脈血栓,險些釀成致命的傷害。醫生提醒,深靜脈血栓正在「低齡化」,切莫大意。
不久前,磊磊因為瑣事和家人吵架後把自己關進了屋子。除了吃飯、上廁所外就呆在房間,要麼躺著刷手機,要麼坐著玩電腦,家人好說歹說磊磊就是不動彈。不知不覺,就這麼僵持著到了第五天,磊磊突然腿疼厲害,這才發現兩條腿竟然腫了,父母也被嚇壞了。經西安大興醫院介入血管科檢查,磊磊被診斷為雙下肢深靜脈血栓。介入血管科主任郭衛平表示,該症狀如不及時治療一旦血栓遊走至肺部可能會導致肺栓塞,這是一種致命的危險。考慮到磊磊的年齡以及身體狀況,通過手術置入濾器並不適用,只能採取靜脈輸液+長期口服藥物治療,外加一雙彈力襪促進腿部血液循環。
提起血栓這種病,很多人總感覺與年輕人關係不大,更別說小孩子,但是事實就是這麼殘忍,深靜脈血栓正在「低齡化」。郭衛平表示,提到血栓,很多人可能有點陌生,通俗地講,血栓就是流動在身體裡的血因為種種原因凝成了血塊,血栓可能發生在體內任何部位的血管內。「靜脈血栓發生率遠高於動脈血栓,原因是血液在血管裡流動就像水在河道裡流動一樣,由於靜脈中的血流速度較慢,更容易形成栓塞,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其它有形成分,一旦在血管沉積就會慢慢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想像一下就像河道裡淤積了大量的泥沙一樣。」29日的採訪中,郭衛平向記者解釋道。這些血栓一旦脫落隨著血管遊來遊去,遇到更細的血管就會卡在那裡,甚至完全堵塞血管,尤其是堵在心、肺、腦等重要器官輕則致殘,重則致命。
那麼哪些人易得深靜脈血栓?長期臥床的病人,因長期臥床致血流淤滯,易得下肢深靜脈血栓。坐飛機或火車長途旅行的人,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較高。老年人,老年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較高,促進血液回流的作用減弱,因而易患此病。惡性腫瘤病人,惡性腫瘤可以釋放促凝物質,導致血液的高凝狀態。口服避孕藥的婦女,現已證明避孕藥中的雌激素可以引起凝血因子的變化,易致血栓形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易得此病。
如何預防靜脈血栓?血栓的後果很嚴重,但不要過於緊張,它也是可防可控的,要做到以下幾點:飲食上多注意,吃的方面不要太油膩,多吃低脂肪高纖維類食物,如穀物麥片、土豆、紅薯、豆類、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暢;多喝水以稀釋血液;同時要戒菸。生活中常運動,不要長時間坐著不動,坐1個小時左右要起來活動活動,可以做做下蹲動作,也可以做腳踝的屈伸動作(先腳尖使勁朝下,腳背弓起來保持5~10秒,然後再腳尖使勁朝上腳背彎曲保持5~10秒)。這個動作就像壓水泵一樣,收縮時血液受擠壓回流,放鬆時新鮮血液補充,有效促進了下肢的血液循環。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張黎娜 王超
【來源:西安晚報資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