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靜脈血栓的積極治療——黃智勇

2020-12-28 健康界

本文轉自黃智勇160醫生

專家簡介:黃智勇,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在周圍血管疾病診治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可行胸腹主動脈瘤的腔內隔絕術、人工血管置換術;動脈瘤及動脈閉塞病(內臟動脈、鎖骨下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腎動脈狹窄)的開放手術及微創介入治療,動脈置管溶栓、取栓治療,靜脈血栓性疾病的外科手術微創治療,下腔靜脈濾器的植入取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微創治療,透析病人自體動靜脈瘻的建立及使用維護。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靜脈腔內異常凝結,阻塞靜脈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引起遠端靜脈高壓、肢體腫脹、疼痛及淺靜脈擴張等臨床症狀,多見於下肢,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靜脈功能不全,嚴重時可致殘。

目前外周血管血栓清除主要有外科取栓和置管溶栓兩大類。外科取栓往往創傷較大,有時需要全麻,失血也較多常需要輸血,因此會帶來傷口恢復、麻醉意外、輸血感染等一系列問題。而置管溶栓需要較長的溶栓藥物輸注時間,往往需要24-72小時,這樣溶栓藥物用量也較大,這樣會影響有限病床資源的周轉使用,並有其他部位出血的風險。

血栓抽吸控制系統及配套導管可對各種血管內的各類血栓早期進行清除治療,此項技術能高效快速清除血栓,恢復血流,僅需局麻皮膚穿刺入路,無需輸血,較少溶栓藥物用量減少出血風險,縮短整體住院時間提高病床利用率。

機械血栓清除技術是國際上先進的血栓清除技術,近兩年剛引進入中國。通過血栓抽吸控制系統進行機械血栓清除術自1996年於美國開始被運用以來,已經成功在世界各地開展超過 100萬例手術,因此也成為醫學研究的熱點,至2015年6月底PubMed上有關機械血栓抽吸的各類發表文獻已達200篇,涉及動脈、靜脈、血透、冠脈、先心、肝內、肺栓塞等各領域。

該技術自2011年在中國批准上市,這兩年開始在外周血管介入領域推介,因此國內各醫院都是同一起步,羅湖醫院血管外科自2015年成立以來,完成很多此類手術,術後病人血管早期通暢,早期離床活動,減少住院時間,減少深靜脈血栓後遺症的出現,避免肺栓塞的發生,減少用藥時間,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原標題:深靜脈血栓的積極治療——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黃智勇

相關焦點

  • 小心是可怕的深靜脈血栓!
    好在經過一系列的緊急治療後,陳阿姨得以轉危為安! 什麼是深靜脈?什麼是深靜脈血栓?和腿腫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深靜脈血栓會致命呢?若飲水量低於1200毫升,出現深靜脈血栓的風險會增加。 喝水少&深靜脈血栓 形成血栓的原因有三:血流淤滯、血管損傷和高凝狀態。喝水少是誘因之一,因為喝水少時,血液會相對比較黏稠,容易聚集成血凝塊,更容易形成深靜脈血栓。
  • 下肢深靜脈血栓要警惕,出現這5個症狀,馬上看醫生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常見病,嚴重損害人們的健康,若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往往帶來嚴重的併發症如肺栓塞、出血和血栓形成後綜合症。特別是長時間坐著的人,更應該重視提前了解下肢深靜脈血栓症狀,一旦發現異常及時治療。
  • 13歲孩子不活動險些釀成致命傷害 醫生:深靜脈血栓正在「低齡化」
    一時的任性造成了可能需要長期服藥的後果,眼下就有一位,13歲的磊磊將自己關在房間,長時間不活動造成雙下肢深靜脈血栓,險些釀成致命的傷害。醫生提醒,深靜脈血栓正在「低齡化」,切莫大意。不久前,磊磊因為瑣事和家人吵架後把自己關進了屋子。除了吃飯、上廁所外就呆在房間,要麼躺著刷手機,要麼坐著玩電腦,家人好說歹說磊磊就是不動彈。
  • PICC 並發靜脈血栓:抗凝治療要多久?拔管時血栓會脫落嗎?
    拔管時血栓會脫落嗎? 拔管的時機選擇上,多認為在接受一段時間抗凝治療之後再拔管有利於血栓的穩定,從而降低拔管時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的風險。 儘管缺乏臨床證據支持這一觀點,《專家共識》建議在導管相關的深靜脈血栓急性期抗凝治療 2 周后再考慮拔除導管更為安全。
  • 專家提醒:經常乘飛機、打麻將小心患「深靜脈血栓」
    專家提醒:經常乘飛機、打麻將小心患「深靜脈血栓」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高鏞舒  2019-09-21 9月20日,2019第三屆中國靜脈大會在廣州舉行,專家提醒市民長途旅行中久坐要常起身走動,預防「深靜脈血栓」。
  • 小腿血栓是否可以中醫治療
    我女兒今年68歲,患有小腿靜脈血栓,有腿疼的不適,在北京治療效果並不理想。現在想到廣州治療,請問該如何治療?是否可以配合中醫治療?答:讀者張奶奶的女兒患有小腿靜脈血栓,出現了小腿痛,僅從症狀很難判斷病情的輕重,需要結合B超檢查來評估病情後,再進行針對性的西醫治療。此外,該病可以配合中醫的燻洗和針灸進行治療。
  • 靜脈血栓是一種什麼疾病?導致這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靜脈血栓之所以會形成主要是身體因為多種的原因導致的血液在靜脈系統中逐漸的凝固,最後就會形成血栓,形成血栓是一種首發現象,靜脈壁相應的出現炎症的過程是繼發的,這種疾病是可以在全身的靜脈發病的,常見的靜脈血栓是下肢深靜脈血栓。
  • 長治二院專家帶您了解「靜脈血栓栓塞症」
    什麼是靜脈血栓栓塞症靜脈血栓栓塞症(VTE)是肺栓塞(PE)與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合稱,肺栓塞是深靜脈或腔靜脈血栓脫落導致肺動脈栓塞,可致心跳呼吸驟停,危及生命;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靜脈內的異常凝結,阻塞靜脈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引起遠端肢體腫脹、疼痛及淺靜脈擴張等臨床症狀。
  • 醫生:下肢久腫不消可能是血栓在作怪
    下肢疼痛:骨折後的疼往往是因為斷端及軟組織損傷後導致,這種疼痛隨著骨折穩定後會逐漸減輕,當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後,靜脈回流受限,肢體腫脹可壓迫動脈,造成肢體缺血疼痛。皮溫及顏色改變:單純的骨折皮溫及皮膚顏色往往並不會變化很明顯,而當深靜脈血栓形成後因為血液回流不暢,靜脈血液淤積,下肢往往呈紫色,皮溫升高。
  • 金醫健康|產科隱形殺手——靜脈血栓栓塞症
    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靜脈血栓栓塞症的主要措施。1)什麼是靜脈血栓栓塞症?人體的靜脈是將血液送回到心臟的血液管道,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地凝結、阻塞管腔,就像水管被水垢堵塞一樣,導致靜脈回流障礙,好發於下肢(左下肢多於右下肢)。如果治療不及時,血栓脫落可致肺栓塞,危及生命。
  • 世界血栓日:三大心血管疾病病理基礎,是造成人類死亡重要原因
    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 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引起的疾病被稱為血栓性疾病,血栓形成是目前全球三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腦卒中、靜脈血栓栓塞症)共同的病理基礎,其中靜脈血栓栓塞症又分為深靜脈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
  •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拴不住,動起來」世界血栓日主題活動
    合肥熱線訊 靜脈血栓栓塞症(VTE)是包括深靜脈血栓栓塞(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其發病率和病死率極高,每年全球範圍內有1000萬人發生VTE。
  • 血栓的9個風險因素,5時刻喝水防血栓
    一天某人做完了手術康復得很好,準備出院前的那天午飯後去趟廁所,突然胸痛氣短,摔倒在衛生間,接著就不省人事,專家會診考慮是術後「肺栓塞」,這些場景有著一個共同的「兇手」—血栓。血栓是怎麼形成的血栓通俗地說就是「血塊",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造成突然死亡。
  • 科學坐月子,別忘記預防下肢靜脈血栓
    而就是這個「坐」字,可能會給產後媽媽日後形成深靜脈血栓埋下重大隱患。血栓是血液黏稠後形成的半固狀團塊,它會像塞子一樣堵住血管通道,進而影響到血液的正常流動,使各個器官的供血供氧不足。血栓如果堵塞的是腦血管就會誘發腦梗,如果堵塞的是冠狀動脈就形成心梗,如果是堵塞肺部就會引起肺栓塞。下肢是人體血液回流最低部位,如果活動得少,最容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栓。
  • 張杰: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合併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治療方案
    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合併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是臨床常見的靜脈疾病,嚴重影響下肢供血,有下肢壞死、截肢甚至死亡的風險,一旦確診應積極展開治療。在太原召開的第四屆三晉血栓論壇上,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血管外科的張杰副主任醫師就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合併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的治療方案作了精彩的分享。
  • 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患教幫忙防血栓 安全康復始於行
    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骨傷科以手術患者居多,由於術後刀口疼痛,患者主動活動減少,極易引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儘管護士每天巡房都督促患者進行功能鍛鍊,但患者依從性差,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為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骨傷科二病區護理單元將功能鍛鍊的宣教納入入院宣教,並在病區每月兩次開展大講堂活動,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病因、治療、預防等內容進行授課
  • 血栓有危險,教你預防血栓小妙招
    這背後的致命真兇就是「血栓」。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不要看血栓個子小,但它的危害卻十分巨大,可能造成心肌梗死、心臟血流異常、腦卒中、下肢動脈栓塞、下肢動脈血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 用於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十種藥物
    作者:陳楚雄單位: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藥學部來源:逸仙藥學V靜脈曲張是指由於血液淤滯、
  • 了解各部位血栓的症狀,你自己也能判斷是否有血栓性疾病
    在我們人體中,血栓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常見就是能夠迅速止血,在止血完之後,血栓會自行分解,如果血栓不分解的話,留在體內會導致嚴重的疾病,可出現體內任何部位的血管中。了解血栓的"預警信號",以便於儘早就醫,避免嚴重影響生命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