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治療新突破!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位總生存期超過3年

2021-01-18 生物谷

10月13日,「肺癌精準醫學OS峰會」在上海順利召開,300多位專家學者集聚一堂,基於剛剛結束的2019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上公布的III期臨床試驗FLAURA研究結果,圍繞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最新突破展開了精彩的分享與討論。

肺癌精準醫學OS峰會現場

大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陸舜教授表示:」靶向藥物因其高精準治療優勢,已成為腫瘤治療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過去十幾年,肺癌靶向藥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中不斷取得突破,顯著延長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質量,造福廣大肺癌患者。」

2019年9月28日,在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上,針對肺癌靶向治療的Ⅲ期臨床試驗 FLAURA研究總生存期(OS)結果的公布成為大會的焦點之一,研究結果顯示奧希替尼一線治療的中位總生存期為38.6個月,接近39個月,而對照組為31.8個月,奧希替尼明顯優於標準一代EGFR-TKI,成為目前唯一一個單藥一線治療可以讓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位總生存期超過3年的藥物。

靶向治療讓肺癌進入精準治療時代

肺癌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約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中國每年的新發病例高達65.3萬人,死亡病例大約60萬人,是當前腫瘤防控的重點疾病。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 其中80%-85%為非小細胞肺癌, 亞洲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存在EGFR突變陽性比例高達30-40%。

EGFR突變常被醫生戲稱為「上帝賦予中國人的禮物」,陸舜教授表示:「有了EGFR突變,意味著可以吃對應的靶向藥,有效率高達60%-70%以上,副作用也比較小,EGFR-TKI靶向藥物的誕生,顯著改善了EGFR突變陽性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並讓肺癌的臨床治療進入了精準治療時代。目前,靶向藥物已經由最初的一代發展到二代、三代,此次FLAURA研究的總生存期(OS)數據的公布,證實了對於EGFR突變陽性晚期肺癌患者將三代靶向藥物奧希替尼提前到一線用藥對比當前標準EGFR-TKI能為患者帶來更長的總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臨床價值明顯。」

大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陸舜

顯著延長患者總生存期,奧希替尼一線治療優勢突出

總生存期(OS)是記錄一個患者從試驗入組開始到任何原因死亡(或者存活超過5年)的時間,而其他臨床終點都是基於腫瘤測量,因此OS被視為腫瘤藥物臨床試驗的「硬終點」, OS的顯著改善也最能體現一個腫瘤藥物的臨床價值。一般而言,只有在臨床研究中證實可以給患者帶來獲益,包括生存期的延長或者生活質量的提高,才可能會被獲批上市。但是OS存在記錄時間長,特別是大型III期臨床試驗,如果收集齊全部患者的OS數據再申報新藥上市,會大大延緩新藥到達患者的時間。因此當前很多腫瘤藥會基於臨床試驗中PFS(無進展生存期)、ORR的終點先被監管機構批准上市,之後再獲得OS數據。

奧希替尼便是如此。2017年9月, FLAURA研究結果正式發布,在EGFR突變陽性的晚期NSCLC一線治療上,與當前的標準治療EGFR-TKI(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10.2個月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相比,奧希替尼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達到前所未有的18.9個月。憑藉FLAURA研究中對患者PFS的顯著改善(推遲腫瘤惡化時間),2019年8月奧希替尼獲批用於EGFR突變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2019年9月,在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上,公布了FLAURA研究的詳細總生存期(OS)數據:奧希替尼對EGFR突變NSCLC患者實現了EGFR-TKI單藥一線治療最長的OS,比一代EGFR-TKI標準治療延長了近7個月(38.6 vs 31.8個月),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差異還是在一代EGFR-TKI 31%患者交叉換組到奧希替尼組治療下獲得的,實屬不易;28%的患者可以使用奧希替尼作為一線治療方案維持三年,而標準療法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只有9%。同時,奧希替尼可以減少52%的腦轉移進展風險,增加腦轉移患者無腦部進展或死亡的生存時間(HR=0.48,p=0.014),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及臨床意義,進一步證實了奧希替尼一線治療的臨床價值。

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將有越來越多的創新好藥進入臨床,肺癌治療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肺癌晚期能治癒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各種治療方案及生存期匯總
    肺癌到了晚期,有治癒的個案報導,但是更多的是延長生存期。 本文列舉了目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各種治療方案(最佳支持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和生存期以及不同方案的五年生存率。
  • 泰瑞沙是唯一一個單藥一線治療讓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位總...
    西班牙巴塞隆納2019年9月30日 /美通社/ -- 阿斯利康9月28日宣布了詳細的三期臨床試驗FLAURA的總生存期(OS)數據,該試驗用於評估泰瑞沙(甲磺酸奧希替尼片)一線用於治療EGFR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療效。
  • ...EGFR靶向藥首次治癒早期肺癌:阿斯利康Tagrisso(泰瑞沙)III期...
    2020年04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宣布,評估靶向抗癌藥Tagrisso(中文商品名:泰瑞沙,通用名:osimertinib,奧西替尼)用於術後輔助治療早期(IB/II/IIIA期)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EGFRm)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III期ADAURA研究,因取得了壓倒性的療效
  • 全面解析肺癌靶向治療藥物群像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2015年中國新發肺癌患者73.3萬,且以2%-3%的年增長率增加,其中85%是非小細胞肺癌,其中EGFR基因突變比例為28.20%,KRAS突變比例為6.00%,ALK為5.60%,ROS1為1.90%。以此類推,2019年ALK抑制劑的目標人群約5萬人。
  • ICI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
    儘管有手術切除、放療、鉑類化療和靶向治療等治療手段,但目前治療的總體療效仍然非常有限,非小細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約為17.4%,佔肺癌病例的80%-85%。因此,迫切需要更多毒性小、療效好的臨床治療方法。FDA已經批准了幾種靶向PD-1或PD-L1的ICIs用於晚期NSCLC的臨床治療,在臨床實踐中顯示出顯著的療效。
  • 這類肺癌晚期病人,能長期生存了!新療法把肺癌變成慢病!
    這三位都是獲得長生存期的晚期肺癌患者,都被查出有EGFR基因突變,經過靶向治療後獲益。靶向治療,正如瞄準特定基因突變肺癌的「狙擊槍」,一擊即中。「患者來到後,第一步就是先確診,根據患者的拍片情況,病灶比較小、靠近周邊的可以通過經皮肺穿刺確診,如果是中央型肺癌,就需要通過支氣管鏡活檢,確診肺癌病理類型,是小細胞肺癌還是非小細胞肺癌。」周向東教授介紹,「確診以後,我們會建議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做一個基因檢測,並且應該覆蓋整個驅動基因。
  • 年終盤點丨2020非小細胞肺癌進展,肺腺癌領域是個體化治療的『典範』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愛爾蘭癌症試驗肺癌小組主席Dr Jarushka Naidoo在腫瘤學術會議上介紹了2020年肺癌研究的最新進展,報告的重點聚焦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上。2020年NSCLC治療取得的進展主要在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領域。
  • 肺癌轉移腦,不用擔心了,三代靶向藥,口服顯良效,已大幅降價
    在晚期肺癌治療中,放化療等傳統治療模式已經不再是主導地位。靶向藥物問世之後,部分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實現了真正的帶瘤生存,把以前的不治之症變成了慢性病。我國肺腺癌病人相比較歐美國家病人具有更大的優勢,因為EGFR突變機率達到50-60%,有一半的肺腺癌病人有機會使用針對EGFR的靶向藥。
  • 首個第三代肺癌靶向治療藥泰瑞沙(奧希替尼AZD9291)突破耐藥瓶頸
    數據表明,自2005年一代靶向藥進入中國,十多年來,累積發生耐藥的患者數量龐大,很多患者不得不轉為化療或是處在無藥可治的困境中。近日,阿斯利康宣布首個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泰瑞沙(甲磺酸奧希替尼片)在中國獲批,並於4月中旬進入中國市場,可解決經EGFR-TKI藥物治療發生耐藥的治療難題。
  • 肺癌新藥!阿斯利康第三代EGFR-TKI Tagrisso(泰瑞沙)一線治療III期...
    2019年08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公布靶向抗癌藥Tagrisso(中文商品名:泰瑞沙,通用名:osimertinib,奧西替尼)肺癌III期研究FLAURA的積極總生存期(OS)結果。
  • 第一屆EAR肺癌精準診療高峰論壇:序寫非小細胞肺癌精準診療未來
    本屆論壇以「在一起 序寫未來」為主題,回顧中國非小細胞肺癌精準診療發展歷程,分享最前沿診療策略及治療成果,進而幫助更多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獲益,促進「健康中國2030」戰略規劃關於「癌症總體五年生存提升15%」的目標早日達成。
  • 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迎來免疫治療新時代!首個PD-L1單抗在...
    PD-L1免疫治療,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或超50%據2019年中國癌症中心發布的新一期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肺癌患者中約85%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有1/3在初次確診時為Ⅲ期非小細胞肺癌(又稱局部晚期)。
  • 深度長文:一文盡覽2019非小細胞肺癌最新治療方法
    2019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由於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一般滯後3年,此報告發布數據為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收集匯總全國腫瘤登記處2015年登記資料。)。據估計,2015年中國肺癌發生病數為78.2萬人,佔新發癌症的20.65%,是我國第一大癌症,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85%。
  • 肺癌免疫治療的三把大「斧」!「撬」動晚期患者五年長生存大門!
    另外一項重磅的臨床數據顯示:對於多線治療失敗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PD-1抗體治療的5年生存率達16%。相較於以往的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平均只有5%,提高了3倍。其中鱗癌和非鱗癌的總生存率相似。其中4名患者還因不良反應停止用藥,但是這4名患者停藥後,什麼藥都沒用,仍然維持控制超過5年。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Opdivo在中國正式上市,成為中國大陸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獲批上市的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新藥!開啟腫瘤治療新時代!
  • 香港TVB綠葉曾偉權58歲病逝,晚期肺癌如何能活得更久
    該分析中起始克唑替尼治療後的中位總生存期OS為16.6個月。為了分析克唑替尼治療進展後不同治療策略的作用,研究者將患者分為3組:僅最佳支持治療(BSC,105例)、二代ALK抑制劑以外的藥物(74例)、二代ALK抑制劑(84例)。
  • 2021抗癌新勢力!肺癌即將上市的靶向免疫新藥出爐!|抑制劑|緩解率|...
    2020年8月26日,FDA授予特普替尼優先審查資格,用於治療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MET ex14)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作為一款MET ex14的靶向藥物,特普替尼在臨床試驗中展現出了非常出色的療效,客觀緩解率46.5%,疾病控制率65.7%,中位緩解持續時間11.1個月。
  • 愛不罕見,非小細胞肺癌之癌王肺肉瘤癌何時有春天
    畢竟是人類第一大癌種,研究自然要深入一些,隨著靶向和免疫的發展,非小細胞肺癌已經逐漸演變成慢性病,可是其中還是存在一種被劃分為非小細胞肺癌,但卻不那麼好治的「非小細胞肺癌」——肺肉瘤樣癌。何為肺肉瘤樣癌?
  • 吳一龍: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2018年是肺癌治療激動人心的一年,多個重磅研究結果顯示分子靶向治療、腫瘤免疫治療可以顯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讓肺癌治療「變了天」,有望讓不治之症轉變為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圖文無關,僅為配圖靶向藥物並不是越新一代越合適 需結合基因檢測來定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所有肺癌的85%,隨著分子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的出現, 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靶向治療相比放化療,能精準抑制腫瘤,副作用小,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生活質量提高。
  •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PD-1/PD-L1 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療中有良好療效。本文針對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 NSCLC 臨床進展進行綜述。正文肺癌為患病率、致死率最高的腫瘤之一。2018 年肺癌新發患者預估佔所有腫瘤的 11.6%,死亡患者佔所有腫瘤的 18.4%[1],均以非小細胞肺癌(NSCLC)為主。目前,晚期 NSCLC 標準化療緩解率、生存期延長有限,能接受基因靶向治療的患者範圍小且後期耐藥不可避免[2]。
  • 同樣是晚期肺癌,生存期3個月到4年的跨度,中間到底差了什麼?
    據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1月發布的最新一期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15年有新發惡性腫瘤病例392.9萬,平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而肺癌作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之首,人數高達78.7萬,約每4名男性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是肺癌,每5名女性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是肺癌。預計到2025年,我國每年的新發肺癌人數將超過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