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多讀書,讀好書,無疑是他們成長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環。作為家長,我們都會非常關注教育部推薦的中小學必讀書目,那就是高考的風向標。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他們同樣會為下一代推薦必讀書目。著名的《時代》雜誌就曾精選了100部適合美國孩子閱讀的圖書,下面是這份榜單中的前10位,看看美國人推薦給孩子的書,跟中國的有什麼不同?
▲ No.1 《野獸家園》(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莫裡斯·森達克(Maurice Sendak)著。
這是一個兒童歷險故事,激發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去釋放他們內心的怪獸,向他們展示了想像力是如何讓他們從生活的沉悶中解脫出來的。這也是對家庭之愛的感人見證:當小馬克斯從沉思中醒來,母親已經為他準備了一頓熱騰騰的晚餐。
▲ No.2 《雪天》(The Snowy Day),埃茲拉·傑克·濟慈(Ezra Jack Keats)著。
這是一部成功的兒童作品,主要講述了小男孩彼得如何穿越被大雪覆蓋的紐約城的故事。它以黑人為主角,打破了許多白人編輯可能從未注意到的障礙,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與此同時,這本書也以其拼貼插圖的純粹之美而令人難忘。
▲ No.3 《晚安,月亮》(Goodnight Moon),瑪格麗特·懷斯·布朗(Margaret Wise Brown)著。
在世界上的某個地方,一個孩子正在被布朗舒緩的、重複的旋律催眠入睡。書中的那些經典的文字,可能已經銘刻在許多美國家長的記憶中。精美的插圖,連同其中古怪的隱晦笑話,讓孩子們即便是歷經千次閱讀,依然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 No.4 《小塞爾採藍莓》(Blueberries for Sal),羅伯特·麥克洛斯基(Robert McCloskey)著。
這些木版印刷的插圖書展示了人類和動物的家庭是多麼的相似,就像兒童塞爾和小熊幼仔在和各自的母親一起尋找漿果時,都對緬因州的藍莓垂涎三尺。對於任何覺得自己有點像野生動物的孩子,或是覺得自己養了一隻野生動物的父母來說,這本書都很有教育意義。
▲ No.5 《小熊(系列)》(Little Bear,series),米納瑞克(Else Holmelund Minarek)著。
米納瑞克寫的這些系列故事,表達了森林裡的動物寶寶們對離家出走的父親的思念,其中精彩的插圖同樣會吸引孩子們的目光,讓他們對森林裡的動物有了無盡的想像。
▲ No.6 《月下看貓頭鷹》(Owl Moon),簡·約倫(Jane Yolen)著。
美國的許多年輕的鳥類觀察者,可能會把他們所擁有的這種對於大自然的熱情,歸功於他們小時候看過的這個故事:一對父女為了尋找難以捉摸的大角貓頭鷹而展開了一場冒險旅行,其中的森林插圖同樣令人回味。
▲ No.7 《愛心樹》(The Giving Tree),謝爾·西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著。
很難想像有什麼故事比這棵樹的故事更讓人心酸——一個男孩變成了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年輕人,而一棵樹為此獻出了生命。有些人會從環保主義者和宗教的角度來進行解讀,但更多的人會認為,這本書的美麗的潛在主題是慷慨。
▲ No.8 《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The True Story of the Three Little Pigs),喬恩·席斯卡(Jon Scieszka)著。
這是一本諷刺而又詼諧的書,重新將小豬的故事進行了改寫,寫成了一本狼的「開脫書」——狼聲稱自己並沒有那麼大,也沒有那麼壞!它還向小朋友們介紹了決鬥的概念。
▲ No.9 《瘋狂星期二》(Tuesday),大衛·韋斯納(David Wiesner)著。
這本書裡的文字非常少,所有故事情節的推進都是通過水彩畫進行的。它主要講述了飛行的青蛙如何進行一個超現實冒險的故事。天馬行空的想像加上超凡的藝術表現手法,使作者大衛·韋斯納成為了「無字書」領域的大師。
No.10《人行道的盡頭》(Where the Sidewalk Ends),謝爾·西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著。
西爾弗斯坦不只是擅長講述自我犧牲的故事。幾十年來,他的朦朧詩一直在表達孩子們的擔憂,激發他們的想像力。任何曾經幻想過玩「擁抱還是戰爭」,而不是拔河遊戲的孩子都會在這本書中找到志趣相投的人。
好了,你聽說過這10本書嗎?此外,你知道這10本書中,有哪幾本的故事也被選入了我國的小學語文課本或者推薦必讀書目嗎?歡迎留言評論。(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