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在溧陽市戴埠鎮松嶺村王家村,村民們個個都喜上眉梢。一是因為村裡開始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今後,村民們的人居環境將發生質的變化;二是青峰仙居民宿將在村裡整體打造民宿村,村民們的閒置房屋可以租給青峰仙居改造成民宿、咖啡屋等。對於王家村的村民來說,這不僅意味著居住環境變好,更在於村莊經過治理後推進了城鄉融合進程,讓村民們享受到鄉村資源釋放的可觀紅利。
市南山景區管委會副主任魏平東告訴記者:「經過幾年培育,戴埠鎮的精品民宿已經成為全域旅遊發展的重要內容和新熱點,而且成為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治理、宅基地改革等的『試金石』,為推進城鄉融合、鄉村治理、宅基地改革提供了可視、可複製的實現路徑。」
據了解,目前,戴埠鎮共有民宿140多家,其中精品民宿40多家,到年底有望突破60家。
在這裡,民宿不僅僅為遊客提供單一的住宿產品,而是以特色主題為支撐,打造集休閒、度假、療養、文化、房車、露營等為一體的旅遊產品,初步形成了以避暑養生、果園採摘、庭院休憩、臨湖觀景、民俗風情、農事體驗等六大類型為特色的民宿產品體系。豐富了旅遊業態,繁榮了旅遊經濟,更促進了當地城鄉融合發展。
青峰仙居2019年5月建成營業,民宿同時提供入住客人採摘、垂釣等服務,深受江浙滬等地消費者青睞,暑假入住率達90%。據店長江旭燕介紹,截至目前,暑假周末的房間已基本訂滿,2021年除夕至大年初三的房間也已全部訂完。
青峰仙居所在地原來是廢棄的松嶺礦,在『退二進三』轉型升級中建成民宿。在魏平東看來,青峰仙居是鄉村治理的很好典範,不僅將廢棄礦山改造成旅遊景點,更帶動周邊王家村進行村莊治理,發展旅遊經濟。
據了解,王家村民宿村建設總投資1億元,預計2022年建設完成。目前,村莊道路改造、雨汙水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全面鋪開,近10戶村民與青峰仙居籤訂了閒置房屋改造協議,明年10月,礦咖啡、玻璃橋等部分設施可以投入使用。屆時,村民們可以收取房屋租金,也可以在村裡打工就業,自產農產品也不用送到市場在家門口就能銷售。
同畫裡民宿則是宅基地改革的最好詮釋。同畫裡位於戴埠鎮黃崗嶺村,原先是兩戶村民的住宅,因為地處深山、環境清幽被同畫裡看中。在村民搬遷出深山後,同畫裡將農房改造成民宿,開業以來已經成為新晉「網紅」。「自然清新的環境、管家式的服務,以及採摘、品茶等溧陽特有的文化元素,滿足了客人回歸自然、放鬆心情等精神上的需求。」同畫裡店長陳鋼說,同畫裡的回頭客很多,不少都是家庭出遊、家庭聚會,周末入住率都在80%左右。
與同畫裡一樣,輕度度假酒店也是流轉村民宅基地建設而成,2018年開業以來平均入住率達70%。
負責人蔣琦告訴記者,他一直想打造一個適合年輕人的獨特的聚會空間和全新度假方式,所以輕度在山口村推出後吸引了一撥又一撥的年輕人。
目前,他們正在籌備推出「無人蔬菜盒」,周邊群眾將自產的農產品放入特定的蔬菜盒,入住民宿的客人自由品嘗、購買。一方面增強入住遊客的參與感、體驗感;另一方面,帶動周邊村民農產品銷售,增加村民收入。
蔣琦說:最主要的是強化民宿與村莊、村民之間的融合,讓村莊豐富民宿內涵,讓旅遊繁榮村莊。
據魏平東介紹,我市目前的民宿普遍精品化、內涵化,既保留了宜人的鄉景鄉貌,又融入了茶、竹、農產品等本土文化,給人以回歸田園般的休閒感,頤養了大眾的鄉愁鄉夢,在拉動旅遊經濟的同時,促進了當地村莊的發展和鄉村的振興,推動了城鄉融合進程。
黃崗嶺村村民潘雙華今年71歲,本該頤養天年的他整天忙忙碌碌,原來,他在「家門口」找了一份好工作,每天到同畫裡民宿的果園、茶園裡幫忙修枝、除草。「這些農活平時做慣了也費不了多少勁,在家閒著也是閒著,看到這兒招人就過來了。」潘雙華一邊忙著手裡的活一邊跟記者說,他家的6畝多田、地都流轉了,自己有保險金領,在這兒上班每年還有3萬多元收入,每天都過得很開心。潘雙華說,像他這樣,黃崗嶺村有10多名村民在同畫裡「上班」。
得益於城鄉均衡發展,村民們共享發展成果,越來越多的農村村民參與到了農業發展、城市管理之中,靠著自己的雙手迎接新生活。
我們村有近千人在家門口就業。」李家園村黨委書記劉永友說,為了讓更多村民「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村委還根據茶場、賓館、飯店等行業用工需求,組織村民參加市農業農村局、餐飲協會等舉辦的技能培訓,讓村民們掌握一技之能,「只要有意願,人人都能在家門口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
來源:溧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