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當地時間9月18日晚23時38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洛杉機附近發生芮氏4.6級地震,震中位於中國人聚集的南聖加布裡埃爾山谷谷地,震源深度17.6公裡,整個洛杉磯地區都感受到了地震。地震使建築物和窗戶明顯搖晃,聖地牙哥、瓦倫西亞和聖費南多谷地區皆感受到搖晃。目前尚未傳出任何破壞和傷亡,目前,洛杉磯消防局已經全部出動進行緊急調查。
洛杉磯國際機場也有不少乘客感受到了地震的搖晃,該機場隨後在社交網站上表示,機組人員正在檢查機場和航站樓是否有損壞跡象。而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更是在地震發生後一度發出海嘯警報,但隨後其取消了海嘯警報,認為這次地震不會對南加州沿海的海水水位產生明顯影響。
加州理工學院地震學家露西.瓊斯說,此次地震對洛杉磯帕薩迪納地區產生「相當明顯的搖晃」,此次地震震中和類型與1987年10月1日發生在洛杉磯的5.9級規模的地震比較相似,但其威力明顯要小的多。監測數據也顯示,在4.6級地震發生後的很短時間裡又出現了兩次餘震,震級分別為2.1級和1.6級。
一些地震研究者指出,這次地震有一定的可能性是更大地震的前兆,當然因為南加州地區本就位於太平洋沿岸,這裡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一部分,本來就是地震活動相對頻繁的地區,當局目前提醒居民應該還是要小心餘震的影響。
當然,這次地震引發大量關注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這是典型的「直下型地震」,在大城市及其周圍地下發生的地震稱為城市「直下型地震」,由於這類地震會直接影響城市,往往會造成較大的損失,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 是1976年我國唐山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對於洛杉磯而言也是如此,如果真有更大的直下型地震來臨,對城市的破壞會特別嚴重,但就目前人類科技而言,還無法預報地震,因此之後會不會發生更大地震、地震會不會直接發生在洛杉磯都無從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