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視角看《乘風破浪姐姐》,我學到了勇敢、友誼與責任

2020-09-05 磐松教育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在復活賽的舞臺上,展現了姐姐們自己的力量,讓我們找回了追「浪姐」的熱情,然而,從心理視角看《乘風破浪的姐姐》,我學到了勇敢、友誼與責任。


1、姐姐們讓我們看到了「勇氣」與「力量」回歸


「出名要趁早」一句話打破多少人追求夢想,奮鬥向前的勇氣,仿佛年輕才是「勇往直前」的資本。然而,姐姐們打破年齡的藩籬和事業的瓶頸,將過去與當下劃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點,站在觀眾的注視中,重新追逐事業的發展,並努力呈現一個完整的、全新的自我。


有一期節目上,三位姐姐原創rap詞,唱出這些年的不願與乘風破浪的氣勢!

藍盈瑩:入行8年,說我沒有女主臉,可姐姐我的戲約排到了大後年
黃齡:不夠有野心,歌紅人不紅,可我站在這裡,就是與眾不同
吳昕:我從來不清楚要去的方向,掙脫束縛不管結局怎樣,再次突破看我乘風破浪,看我勇敢倔強,看我光芒萬丈!


而在新的一期當中,似乎這種「勇氣」與「力量」回歸了。姐姐們穿過各自不同的人生起點,再次站在了一起,用精彩卻充滿差異性的表現,為我們呈現了一種重新「追逐事業」的多樣性。



吳昕迎來了自己的復活賽。雖然在之前,她已經有了不同的表現,不再只等待分配任務,而是「重新找到了自信」。


在Karyn Hall看來,自我確認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自主確認自己的價值和力量,而吳昕能夠轉變,或許正在於她敢於直面自己的脆弱和不足,不再退縮,而是自主創造力量。



如果將「浪姐」看作一個微縮景觀,姐姐們在臺前幕後各自奮戰,追求發展的過程也許就能展現《乘風破浪的姐姐》最大的意義,這意義也許不是摒棄了過去我們對年輕的盲目嚮往,而是讓年輕的含義更加豐富,那些過了三十、四十,還能享受舞臺散發光彩的姐姐們,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年輕呢?姐姐們一往無前的氣勢,與勇敢正是我們人生奮鬥路上的榜樣。


2、姐姐們的「友誼」感動你我



男人之間的友誼,是建立在個人的觀點和興趣上;
而女性之間的友誼,則是源於她們共同的命運。 ——西蒙·波伏娃



回顧《浪姐》我們看到的有女性之間那種聯合的龐大力量,和惺惺相惜的友誼。


李斯丹妮組《情人》的表演又美又好哭,姐姐們為了受傷的萬茜,集體只用一隻手跳舞。

萬茜對崩潰的海陸說:女性是可以幫助女性的。
伊能靜表白張雨綺:你是能保護女人的女人!

寧靜對鄭希怡說:他們覺得你不好,是因為不了解你。
而張雨綺回她說:你讓我敬佩,眼前的你很可貴。


之所以《浪姐》能讓眾多觀眾「爆哭」,或許是因為她們的互動時的相互鼓勵和支撐,以及表演時的情緒表達,讓女性感受到一種靈魂的共振——它增強了我們對女性這個身份的自我認同感。


87%的已婚女人和 95%的單身女人認為:
與閨蜜傾心交談,是最好的解壓方式。
她們說:同性朋友之間的情誼是生命中最快樂、最滿足的部分。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女性友誼是為「未來」與他人建立任何關係打下基礎的。女孩之間友誼的動力,是所有關係的動力學。


當然,女性之間存在的微妙感,也包含了具備破壞性的一面——例如嫉妒、背叛、拋棄、爭奪。這些友誼中存在的痛苦,是所有人際關係裡最真實的一部分,是女性們需要經歷和從中學習的。當我們能直面這些複雜,友誼不是變得脆弱,而是更加堅固。



當我們能發自內心地欣賞女性,我們也能夠更好地欣賞自己。就如同《乘風破浪的姐姐》給了一個空間,去體會到一種叫「女人真美好」的感覺。我們在欣賞她們的同時,也增加了自我認同和自我接納。當我們能從容地欣賞到另一個同性的美的時候,我們也能更從容地應對身邊各類複雜的關係。


3、敢爭取,去承擔,收穫更大可能性


勇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不僅能讓人感受到你的真誠,還能為自己爭得發展機會。在前兩期的節目中,丁當擔任隊長。業務能力強的她應當具有發言權,當她面對組員們的意見,卻怕得罪其他姐姐而選擇了沉默。在成績公布之後,丁當反倒成了「眾矢之的」也許正是她為了良好關係,忽略了身為隊長及時指出大家的問題的「責任」。
事實上,只有敢於表達自己的訴求和想法,做真實的自己,才能夠在職場上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來自上級的支持也十分重要。比如在新一期節目中,隊長寧靜強調了自己一直以來所堅持的部分——做真實的自己。她不但鼓勵舞蹈能力強的隊員王霏霏及時指出大家的問題,也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有話直說。


再看張雨綺,從唱《粉紅色的回憶》的時候「順拐」,到在復活賽的舞臺上,儘管表現仍有進步空間,但已經能夠完成一個人的舞臺表演,張雨綺進步了不少。



這與她主動冒險嘗試高難度的歌舞,不斷拓展自己的業務能力有關。主動冒險能夠將人的潛能擴展到不熟悉的領域,增進自己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而張雨綺作為隊長,同樣將這種力量傳遞給了隊員,為她們創造出了鼓勵式氛圍,幫助她們主動冒險、突破自我。


在職場上,許多人任務來了不敢爭取,也害怕承擔責任。一方面認為自己有能力勝任,如果主動爭取一下,應該會有不錯的發展;但另一方面,最後卻退縮了,不敢爭取,也害怕承擔。就像大多數人在職場上的選擇,比起「爭取」和「承擔」,還是選擇了按部就班地工作,變成了大多數人。


我們時常感覺自己無能為力,比如覺得工作結果全權由上級評價、項目流程被客戶牽著走等等。其實,這種對自己的處境缺乏掌控感的根本原因,在於拒絕承擔個人責任。事實上,當我們開始承擔責任,我們的工作角色才會從被動轉為主動,從而實現心理賦權,產生積極的業務成效。



從心理視角看《乘風破浪的姐姐》,我學到了勇敢、友誼與責任,學習心理諮詢師讓我們輕鬆面對家庭、職場、人際關係中的種種問題,收穫幸福人生,你還學到了什麼?

相關焦點

  • 看完十二期《乘風破浪的姐姐》,我覺得人生就該是這樣的
    但是沒有想到,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舞臺上,我看到了一群30歲+、40歲+、50歲+的成名女性,用自己的精彩表演,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她們無一例外,年少成名。在她們之中,有的是著名演員,有的是實力歌手,有的是音樂導師,有的是影視製作人,有的是知名主持人……但是當她們組隊成團,站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舞臺上時,我看到了很不一樣的她們。
  • 《乘風破浪的姐姐》有哪些真友誼
    看完《乘風破浪的姐姐》後,你可能對於她們的友情產生懷疑,為什麼在三公孟佳選歌劣勢時王霏霏沒有挺身而出幫助孟佳?為什麼在孟佳在微博談及自己獨自一人在韓國動手術的時候沒有談及王霏霏,難道她們之間的感情變淡了嗎?面對質疑,王霏霏甚至還親自發微博抨擊謠言。
  • 《乘風破浪的姐姐》神仙友誼 海濤把吳昕鼓勵哭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是2020年中國芒果TV推出的明星女團競演真人秀節目,節目邀請30位年齡在30歲以上的已出道的明星女藝人,通過封閉式訓練和比賽,最終組成全新女團。由黃曉明擔任成團杜華見證人,於2020年6月12日起每周五中午12時在湖南娛樂頻道及芒果TV播出。
  • 《乘風破浪的姐姐》躍入人海,做一朵勇敢的浪花~
    開始看第一期的時候也覺得挺有意思的,然後就一直開會員追更新停不下來了。時至今日,再次回想起來不是那些爭議和批評。更多的是姐姐們的每一個印象深刻的舞臺,每一位姐姐帶來的能量。姐姐們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不同的人物魅力。在一次產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和最好的友情。從姐姐們身上能看到一些共通點,從而也學到了很多。
  • 《乘風破浪的姐姐》初次看是青春常駐,我看到的卻是
    第一次看《乘風破浪的姐姐》,看到熟悉的偶像,很多人的第一感受是姐姐們的青春常駐。我卻從團隊管理的角度,看到了兩個關鍵詞:情商和領導力。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看從中能獲得哪些感悟和收穫。並精選了幾個人的回答,具體是哪幾個人以及回答的結果,這裡不再贅述,感興趣者去回看,自己體會。 這個問題是第一個對所有參與人的心理測試,從挑選的回答中可見一斑的是,幾乎所有人的初始期待都很高,並沒有明顯感受到未知的心理壓力。符合大多數現實場景,也為後續一波勝過一波的,「痛心的」淘汰埋下伏筆,也符合好萊塢大片製作的套路。
  • 看了乘風破浪的姐姐,我突然不害怕變老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刷屏?在這個20歲女孩們奮力PK的夏天,一群30+的流量女明星整裝出發,有顏又有型的她們乘風破浪,即將逆齡成團!02姐姐們這麼狂,卻不招人反感,只想觀眾尖叫太颯了,太好玩了!想像一下,如果是18歲的妹妹們膽敢在鏡頭裡懟節目組懟評委,那恐怕早就被罵到退賽了吧。
  • 女人之間就不存在友誼,看看《乘風破浪的姐姐》就知道了
    塗磊說:女人之間極少存在友誼,如果有,絕不是在女人與女人之間陪伴了我們一整個夏天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即將收官,這個節目讓我們看到了30+姐姐們的勇往直前,但更讓我們看到了女生之間的現實與利益,正如丁當在節目裡所說的,「本以為和姐妹之間玩的很好,結果發現是思路不對
  • 我和《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故事
    《乘風破浪的姐姐》也即將迎來9月4日的成團之夜。 突然想寫些文字記錄這個夏天因為看《長風破浪的姐姐》對我產生的變化。還記得5月份開始陸陸續續有很多關於《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宣傳文章,一下子把從不看綜藝的我吸引住了,為此還花錢買了芒果TV的會員。從6月12號的第一期一直追到現在。
  • 說實話,乘風破浪的姐姐文案真是「勵」到我了!
    很久不看綜藝的我,自《王牌對王牌》後曾一度放棄有臺本的綜藝秀,結果追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後,又陷入了深深的熱愛與思考首先,我真的太喜歡這部綜藝的開場文案了,看其他節目都會跳過片頭的,但看《破姐》我一點也捨不得快進。我覺得這部綜藝不僅僅是為了把一群年齡頗大的姐姐阿姨們聚在一起,而是在某種意義上真的給了大眾女性們一個審視自我的機會。通過旁觀那些30+、40+、50+的姐姐們面對生活所做的選擇,而反觀自己的人生和理想,對所經歷的和即將經歷的事情,做出總結和判斷,繼而作出成長的改變。
  • 《乘風破浪的姐姐》之職場視角篇:一
    今年席捲了整個夏天的《乘風破浪》儘管已經殺青,但關於姐姐們的話題仍然揮之不去。大家可能更多討論的是姐姐們「心機」、「不和」、「刷票」、「翻紅」等等的話題。實際上,反觀節目本身,這檔節目除了標榜現代化女性三十而驪的勵志形象之外,這其中還蘊含著很多有意思的職場倒影。
  • 看《乘風破浪的姐姐》,跟著學領導力
    常言道,同一件事,有人看門道,有人看熱鬧。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中你看到了什麼?實力?淘汰?晉級?單靠專業實力能走多遠?喵姐看到的是影響力,領導力,有領導力的人永遠能掌控著局面,化被動為主動,即使拿到不利的牌也能打得出色。
  •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淺談大眾心理
    尤其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更是賺足了大眾的眼球,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那三十個女人能碰撞出多大的火花呢?這個節目之所以這麼火,歸根結底是觸碰了大部人心裡的那根弦,總能觸摸到你的內心想法,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吧!一、開播文案這個節目的開播文案真是絕了:三十而勵,三十而立,三十而驪。
  • 學了SWOT模型才知道,原來《乘風破浪的姐姐》竟暗藏「危機」
    搖咿搖咿搖咿搖咿搖咿搖看我乘風破浪,多誠實的欲望努力唱,吆咿吆咿吆咿吆咿吆咿吆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不僅洗腦(太洗腦了)還瘋狂佔據了熱搜、朋友圈這檔未播先紅的女團選秀節目,可不走尋常路,參與選秀的不是一張張青澀的新鮮面孔,而是已經在唱歌、演戲、主持領域做得風生水起的30+姐姐們
  • 為什麼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集體力薦這部《摩天大樓》?
    現實中,這種不適感特別能體現在餘秀華的處境上,看她一個人舌戰群直男,卻引來很多女性的不齒,我們內心是寒冷的。所以螢屏上需要《乘風破浪的姐姐》這種綜藝,因為她外表上是「女人的最大敵人是女人」,但走到頭,你會發現是「女人最大的『愛人』才是女人」,是溫暖的。就在這兩天。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她們憑什麼乘風破浪?
    三十多歲、四十多歲、五十多歲《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她們一露面,就不禁讓世人驚詫。在常人看來,三十歲的女人不小了,談婚論嫁有些晚了;四十歲成了豆腐渣,結婚好像沒戲了;五十歲年過半百,奔著人老珠黃去了。看到這些姐姐們,讓我們不得不重新評價女人年齡的價值,每個年齡段的女人還可能做些什麼。
  • 觀《乘風破浪的姐姐》感悟
    這幾天看了一個叫《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節目,節目裡都是30+、40+甚至50+的大牌明星們。節目詳實記錄了她們在活動中吃苦受累的經歷以及傾盡全力努力爭先的拼鬥過程。每次舞蹈的編排,刻意的練習,強度都特別大。
  • 李斯丹妮:《乘風破浪的姐姐》小透明到團寵,最意料之外的姐姐
    今夏熱度最高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最終要迎來了成團,那麼多膚白貌美的優秀小姐姐,一路披荊斬棘、乘風破浪,誰在你的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帶給你最大的驚喜?我的心理答案:李斯丹妮。連挑剔的寧靜看了之後,露出了姨母笑,說:&34;。
  • 「乘風破浪的姐姐」都是如何破局的?
    最近的熱播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深得人心大伙兒,特別是30+的女性同輩們看完直呼「我有點不那麼害怕變老了!」但顯得底氣不足無法影響整體評分 看到這裡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節目組想要表達的意圖這一過程讓我聯想到一個關乎所有人的課題誰是製造規則的人?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集體追劇,看《摩天大樓》為女性力量發聲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都開啟了集體追劇模式,阿朵、丁當、黃聖依、金晨、藍盈瑩、伊能靜、張含韻、張雨綺、張萌九位姐姐,紛紛為《摩天大樓》裡的女性力量發聲,就連徐靜蕾、徐崢也下場了!喜歡懸疑劇小夥伴們,真的可以去看看《摩天大樓》這部劇,姐姐們安利的劇不會錯,跟姐姐們一起乘風破浪!
  • 《乘風破浪的姐姐》:我收穫的那些道理
    沒有熱搜的日子,連《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了都不知道。還是靠著朋友的提醒,打開了視頻。看完一集,完全合不上嘴角,也自動加入了安利的行列。《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欄目,應該算是大家期待已久的一部綜藝節目,未播先火,甚至剛傳出來有這檔節目時,大家還都認為它只是網友的自娛自樂。後面確定的時候,大家都驚掉了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