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書》:人就是個「空殼子」

2020-12-23 幻影心靈閱讀

「旅遊遊的是一個情境,生活活的是一份心境。」

旅遊遊的是一個情境,生活活的是一份心境。

何為境,其實是很難闡釋的。佛學裡講五般若,般若是音譯過來的詞,註解為大智慧,而且這個智慧與普通的智慧還不一樣,是生命自性的智慧,是悟道、解脫的智慧。

五般若的第二種是境界般若。季羨林在《金剛經說什麼》中說,境界就是境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他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是修道見道的境界;「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是人生苦惱境界。境界還有大小之分,雲在青天是大境界,水在瓶是小境界。

《生命之書》中說「人就是個空殼子」,也就是佛學裡面講的「空性」。這個「空殼子」就是境。說的再通俗一些就是,既然是個「空殼子」,就可以裝東西,你是裝天地、裝大海、還是裝俗世、裝煩惱、裝情愛,裝什麼就是什麼境。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境界不同,看到的東西也不同。你裝的東西不同,看到的也自然不同。一切都源於自己。

一切都源於自己。你看到什麼,你選擇什麼,你做什麼,都源自於你自己。旅遊,是向外尋找,需要色聲香味觸法的刺激,關乎的是眼耳鼻舌身意,所以我們得有一個漂亮的小院子,有遼闊壯麗的風景,有震撼的饕餮大劇,得仿造一個傳統的古城古鎮古街,打造一個情境。這個「情」不是感情,指的是「感官」。旅遊是短暫的,可以華麗,可以高端,可以放肆。

生活是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夜夜笙歌不是一般人也消受不起,但一日三餐缺一餐也不可。柴米油鹽,鍋碗瓢盆,人情世故,生老病死,生活終歸是實在的,平淡的,冒著煙火氣的。若是「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那日子怕是過不下去的。這關乎心法,需要向內尋求。所以我說,生活活的是一份心境。

「心」就是我們的內在,我們的思想,就是那個「空殼子」。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我們每個人的心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心裏面裝的是什麼。最高境界當然是保持「空性」,但對於普通大眾來說,能選擇在心裡裝什麼才是具有實際意義的。當然前提是,你能充分覺知到你的心中裝了什麼。你為什麼快樂,為什麼憤怒,為什麼驕傲,又為什麼焦慮恐懼。你直面、了解,然後才能選擇。選擇在心裡裝什麼是重要的,就好比選擇吃什麼對身體是重要的,一個道理。心裡裝著太陽,每天都是晴空萬裡;心裡裝著悲傷,晴天也是陰雨連綿。

長期不在愁中即病中的人,需要轉換自我的境界。王澍在《造房子》一書中也說到:「思想其實是需要發生境界的轉換的,你需要轉換一下思想。」那段時間,他對中國建築的走向以及自我生命的堅持陷入迷茫,用他的話說就是「自我失業」,停了下來。停下來做什麼,就是轉換境界,轉換思想。後來他在心裡裝上了「自然」,重返自然之道,走向傳統,造出了理想的房子。對生活裡遭遇的任何事來說,都可以用同樣的道理。

這些年,深感這如流水般忙碌的生活不知哪裡出了問題,於是走出熟悉的地方,告別熟悉的人,以深度旅行的方式去尋找生活。這樣幾次深度的旅行下來,好像真的像託馬斯.曼所說的那樣,時間真的像一條忘舊河,我每到一個地方都是在這條忘舊河裡喝了一口水,加速了「空殼子」內東西的更替。雖然沒有在每個地方留下來生活,但曾經經歷的一切,人、景色、生活方式都裝進了心裡。心裡所裝不再只是工作、感情、成功、焦慮、恐懼。生命從「不在愁中即病中」轉換到了「萬裡無雲萬裡天」的境界。

回到生活的城市,沒有漂亮的風景,沒有精美的物品,沒有雪山神湖,沒有大段悠閒的時間,沒有有故事又溫情的人,但心境和生活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在旅行的情景中,因為深度體驗獲得的心境,已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情境的褪去也並沒有帶走它。就如同霍姆斯所說:伸展至新思想的心靈,絕不會在回歸其原先的視界。

如今,內心如同換血一般,潔淨、通達。會一心一意做完手上的事,練習哪怕微小的事也專注一心;會花一個下午的時間,只為在湖邊看一場日落;會享受一個人的孤獨,在書籍裡偶遇知己;會專注的做飯、洗碗、打掃屋子,獲得內心的感動與寧靜;會用心等待醞釀有些時日的桃花滿樹綻放,然後洗淨玻璃瓶,剪下兩枝,插入瓶中,靜置書桌一角……

李欣頻的文案裡有這麼一段話說:

「一年不再只有四季更迭,一周不再只有日夜交替,一天不再只有24小時生滅,我們可以用佛羅倫斯的月光,布置家的溫馨,用濟慈的眼光對待情人,踩著馬勒巨人交響曲的節奏去上班,以林布蘭畫一幅人像素描的時間,端詳家中的老奶奶……」

心境不同,生活便不同。

相關焦點

  • 臺軍頻出「么蛾子」,美媒直言:就是個空殼子
    臺軍頻出「么蛾子」 臺軍的軍事實力一直以來都為人所詬病,雖然一直都在宣傳自己平常多麼刻苦訓練,實力多麼強大,但是每次一軍事演習就會出現狀況,不是戰車翻覆,就是突擊舟被海浪掀翻
  • 空殼子(陳景展道長專輯)
    而我,主要是從修行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人,都是空殼子,留戀什麼呢?執著什麼呢?那頭像,真的就是你?我們都是借用的神給的殼子,靈性鑽入殼中,借殼而生。侵權,是自然的、無法避免的。無法避免,就要接受。甚至於,要去欣賞。從欣賞的角度,這家網站設計還不錯,挺高檔。某寶上,某道長手拿證書的照片被P成了手託文昌塔。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情況。看著無奈。
  • 美國官方報告指「臺灣軍事是個空殼子」
    近期,美國在其某網站發布了這份報告,直言臺灣的軍事是個空殼子。《外交政策》網站發布的標題為《臺灣的軍事是個空殼子》(Taiwan’s Military Is a Hollow Shell),其指出,雖然臺灣高調向美國採購坦克、戰機等裝備,但臺灣前線部隊已經空洞化。
  • 《龍嶺迷窟》花絮:讓人後怕的大蜘蛛,不過是一副空殼子
    再次回到西周墓,一行人陷入了魚骨廟的更深處,這一次的威脅來自人面蜘蛛,這些蜘蛛不僅個頭大而且數量極多,馬大膽的弟兄們也在這裡折了幾個,「爆破鬼才」老三炸了第一波蜘蛛之後。
  • 生命之書 | 生命的終點是死亡還是遺忘?
    動畫電影《生命之書》便圍繞著「亡靈節」,探討著生與死,愛情與友情,正義與欲望。這部與《尋夢環遊記》有著相似風格和背景的電影,用的並不是動畫數字特效,而是木偶動畫。《生命之書》的故事圍繞著馬諾洛、瑪利亞、華金這三個青梅竹馬與三天神的故事
  • 新紅樓夢觀感:美輪美奐但只是空殼子,不愛紅樓的人怎麼能知其美
    《大明宮詞》裡的鬼片鏡頭其實一點不少,開頭蕭淑妃和王皇后入夢就是,這是一部與正史無關的講權力爭鬥的宮廷戲,莎士比亞的悲劇感很強,葉錦添唯美的服道化設計加上李少紅的美學觀反而加重了這種盛世之殤的宿命論,一切都那麼恰到好處。個人認為,大明宮詞所展現的大唐之美,至今都沒有被超越。
  • 房東的貓:生命是一本孤獨之書
    今天,小愛推薦房東的貓的新歌——《孤獨之書》。整首歌淡泊寧靜,特別適合在夜深人靜時,發呆,想事,聽。歌詞部分很美,好似描摹了一個夢境。夢裡有魚兒從水面躍出,有風透涼入骨,走在草地間,看月明星稀,途經山谷,路遇麋鹿,即便我日夜孤獨,愛世間溫暖萬物。聽來似乎有些悲涼,卻不悲傷。
  • 4.99萬起,這幾款合資車,就真的只剩下"空殼子"了?
    會不會只剩下"空殼子"了?今天筆者就以市面上價格比較便宜的幾款合資轎車為例,來見識一下,低價合資車的實力咋樣?第一款,現代瑞納指導價:4.99-7.39萬不過,瑞納有個地方表現很好,那就是自動擋下放在6萬級車型上,比較便宜。並且,現代瑞納的出行成本,工信部綜合油耗僅5.2L/100km,具有很高的燃油經濟性。所以,很多消費者都喜歡買此車來跑網約車,在耐造的同時,又比較省油。第二款,起亞煥馳指導價:6.49-6.89萬
  • 佔用他人車位的下場,音樂老師將路虎發現4,燒成了一個空殼子
    路虎,多少人心目中的神車,即便現在國內的銷量已經大不如前,但是進入第三季度後,終於扭虧為盈,改寫了過去一年的慘澹,並且官方宣布,以後在國內銷售的路虎和捷豹,也將不再進行優惠銷售,妥妥的一個硬漢子表現。但是路虎廠家表現的再硬,作為車主而言,需要遵守的社會公德還是不能忘記,這不,有一位路虎發現4車主因為胡亂停車,結果被一位音樂老師一把火,給燒成了空殼子。
  • DK重磅出品的自然、生命之書《博物大百科》
    ▲點擊選購精選好物國內頂級名師,歷時六年打造跨越地球45億年歷史,5000多個豐富物種,6000多張珍貴圖片被譽為「地球博物館的巨大入口」獻給自然愛好者的科普、自然、生命之書一本書就是自然博物館+地質博物館+古動物博物館+動物園的集合,無論是孩子、學生、成人、老人,都非常適合閱讀。重量級收藏工具書
  • 若以史為鑑,則泱泱五千年中華歷史,就是那一本你生命的答案之書
    還有北宋名臣司馬光寫在《資治通鑑》當中的一句話:「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而今,南懷瑾先生,寥寥幾句話讓我重新記起了這一切。可不就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意思?當迷茫的人類,遇到《答案之書》每個人,生來都是迷茫的。我是誰?生來就有人告訴我們,你是人類。可人類又是什麼?為什麼孱弱的渺小,為什麼在茫茫宇宙中如此孤獨?人的一生,到底意義何在?我們追求著紙醉金迷,用來麻痺我們自己的思想;然而我們即使不追求這些,又該追求什麼?
  • 《生命之書》重新定義「死亡之地」一部關於文化傳承的動畫電影
    其實以墨西哥亡靈節為靈感創造故事,《尋夢環遊記》並不是先例,在2014年由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推出的三維動畫電影《生命之書》,就是取材於墨西哥的傳統節日——亡靈節。相信很多人想到「骷髏」,就會感受到陰冷、驚悚的氣氛,但是在《生命之書》中,骷髏只不過是一個視覺符號,作為亡靈節的傳統象徵而出現,動畫中城鎮和迷宮的俯視造型、牆上的裝飾、熱氣球的形態、糖果的花紋,各種變形的骷髏圖案被設計在畫面的各個角落,幾乎成為了整個世界的必要組成元素,但不會讓人體會到恐怖、負面的感覺。
  • 以《尋夢環遊記》《生命之書》為例,淺析墨西哥文化
    知道《尋夢環遊記》的小夥伴有很多,但聽過《生命之書》的人卻很少,這是什麼道理呢?其實早在《尋夢環遊記》問世之前,《生命之書》就提前敘說了墨西哥的死亡文化。從視覺審美和物件的重疊度來說,這兩部作品的相似度極高,以至於部分網友對此存在質疑。
  • 以《尋夢環遊記》《生命之書》為例,淺析墨西哥文化
    知道《尋夢環遊記》的小夥伴有很多,但聽過《生命之書》的人卻很少,這是什麼道理呢?其實早在《尋夢環遊記》問世之前,《生命之書》就提前敘說了墨西哥的死亡文化。從視覺審美和物件的重疊度來說,這兩部作品的相似度極高,以至於部分網友對此存在質疑。
  • 《唱響生命之歌》—— 癌症患者說康復 在線售書
    2021-01-24 書訊8:1月19日,一位上海X女士發來微信說:「你寄來的書(指《唱響生命之歌》)收到了,你寄來這麼多本,謝謝了!我剛才看了一點,非常感動,就我們健康的人看了也受益匪淺,你辛苦了。你寫的《唱響生命之歌》,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的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看了讓人振奮。書中有許多癌症患者成功康復的案例,起到了現身說法、言傳身教的作用,並為癌症患者提供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樹立了康復的榜樣,能夠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延長生命、戰勝癌魔!
  • 布雷特·安德森生命之書:遙遠的聲音,寂靜的生活
    ·安德森(Brett Anderson)生命的書。他一手抵著嘴唇,一手自然地插進口袋裡,眼睛盯著舞臺,神情嚴肅,仿佛在思索某個足以改變他生命的難題。筆者已經忘記那刻臺上演出的樂隊是誰,只記得意識到總盯著陌生人看沒有禮貌,又覺得如果和這個人互動會打擾他思索,便垂下了頭。這場演出結束很久之後,筆者才在某個時間點突然想到:「啊,他很可能是布雷特·安德森。」但無法證實此事是否為真。當時並沒有去看山羊皮在春之聲的演出,也沒有刻意記住那個男人的樣貌。
  • 老羅薦書 /《大衛之星》:生命的星辰永不落
    一位朋友跟了則評論,「你就是這樣喜歡人間煙火」。然後,去書店翻書玩兒,一不小心就拿到這本《大衛之星》,讀完之後心情馬上就難受了……但是,書真的是好書。所以我還是想推薦給大家。這位有著極強藝術細胞的義大利人,直到42歲時才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圖畫書《鐵絲網上的小花》,與《大衛之星》一樣,這同樣是一本取材於二戰的書籍。這本書讓他聲名鵲起,從此開始專業的圖畫書創作。英諾森提的書以內涵深刻、敢於在童書中涉及成年人題材而著名——我曾讀過他的《都市小紅帽》,這本書堪稱這方面的典型。英諾森提曾獲國際安徒生獎。 魯絲·范德齊
  • 胡因夢翻譯印度哲學家克裡希那穆提《生命之書》
    書名:生命之書  副標題: 365天的靜心冥想  原作名: The Book of Life:Daily Meditations with Krishnamurti  作者: 〔印度〕克裡希那穆提著  譯者: 胡因夢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頁數: 412
  • 第八脈輪:靈魂之星,你的阿卡西記錄和生命之書都在這裡
    正是那些無常面前閃亮著人性光輝的人,才讓這個世界因為有愛而彌足珍貴!有所努力,才能看到人性的光芒。人生的價值在於彰顯正能量,生命的意義在於傳遞真善美。展示自己最好的品格和行為。願我們的智慧和風度同行。溫馨提示在看文章之前,請點開音樂,願你的生命活成天籟!
  • 《失物之書》:成熟就是,接受,放下,改變
    正如《失物之書》中的戴維,他在失去媽媽後,久久不能接受現實,而爸爸的再婚、同父異母的弟弟的出生,更是讓他陷入嫉妒的泥淖中不能自拔,在經過童話世界的漫長探險後,戴維逐漸學會接受逝去的美好,擁抱當下的點滴,體諒曾給他帶來困擾的人。這不僅是寫給孩子的童話,也是送給每位成人的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