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
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
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年平均氣溫低達-53℃,不僅如此,哪裡平均每年8級以上的大風有300天。
寒冷,風大,空氣稀薄,物質匱乏。
今天的電影就在如此惡劣的生活條件下,為大家帶來美味和喜悅的--《南極料理人》
富士圓頂基地,海拔3810米,是日本在南極冰原上的第二高冰穹上設立的研究基地,距離日本著名的昭和基地約1000公裡遠。
該片改變自西村淳所著散文集《有趣的南極料理人》,講述了八位日本南極考察隊成員,在圓頂基地的生活故事。
故事並沒有什麼主線,只是講述著平淡無聊的生活中,八個孤獨的男人自娛自樂又有些沙雕的小日常。
我們的男主角,西村淳,原本是海上保安官的廚師,代替本該被派遣到南極,缺因為一次小車禍和自己的夢想失之交臂的料理長來到這裡。
專門負責八個男人的一日三餐,喜歡在飯桌上觀察每個人吃飯的習慣和神態,每天精心安排著各種料理。
精緻的日式早餐,簡單卻又不失營養的各色飯糰配暖暖的味增湯,鐵勺鐵鍋爆炒的中華小炒。
這個廚子簡直是無所不能,但是在照顧這任性七人的飲食上也遇到了各種麻煩。
比如,鏟雪造水時突然想要吃炸龍蝦的一群人,圍著雪坑有節奏地邊喊著炸龍蝦的口號邊鏟雪,可憐的西村在一邊小小聲說刺身更好的聲音被埋沒。
但是下一秒,眾人神色凝重看著面前碩大一隻炸蝦,小聲咕噥著:"還是刺身好。",鏡頭掃到西村賭氣般的臉,我真的沒忍住哈哈哈不止。
也有貪吃的盆桑和隊長兩人大半夜偷吃拉麵,導致拉麵半年就被吃光,不能沒有拉麵的隊長每一天都可憐暴躁又無助。
一桌子的吃不盡的帝王蟹也成了雞肋,拉麵成了最奢侈的東西。
西村無奈,只能想盡辦法做了一碗手工拉麵,看著隊長幸福的臉,西村也被感染,滿臉褶子地笑起來。
極地生活的無聊可想而知,連細菌都無法存活的地方除了這八個男人沒有任何生物。
所以他們除了工作外的日常都是自己苦中作樂地享受生活。
拉上"中國文化研究會"的橫幅,實際上是打麻將。
醫生不知道哪裡找來的美女健身操錄像帶,八個大男人每天都要跟著做體操,開心地發出吼吼吼的喊聲。
醫務室兩張床變成酒吧,醫生各種瓶瓶罐罐調著"客人"下單的雞尾酒。
為了打棒球,用果汁灑畫場地,三個男人趴在雪地裡拿著勺子戳戳戳地挖著刨冰吃的樣子還真有點兒可愛。
在南極,即使沒有季節變化,半年白晝半年黑夜,但是每個紀念日和節日都要有儀式感。
節分(立春)撒豆子驅鬼,沒有豆子用花生代替,讓最年輕的小哥辦成鬼,即便道具不全也擋不住他們的快樂。
本先生過生日,西村烤個蛋糕,做了本先生想吃的厚厚的牛排,大家一起開生日宴會。
就連南極的節日也不放過,"中冬節"裡所有人即便頭髮鬍子邋裡邋遢也要穿上正式的西裝,端端正正地等著西村神廚端上一道道擺盤精緻的美味法餐。
看著這一道道精緻料理,你是不是會感嘆,在南極竟然過得比我們還好。
但是,他們生活中的困難比我們想像的要更多。
高海拔導致水到85℃就沸騰,煮麵的芯總是硬硬的不熟。
用25cm的儲備水就要被大家羨慕,無法每天洗澡換乾淨的衣服。
食物大多都是帶來的罐頭,帶來的各類種子也只有豆芽能生長,水果更是不敢想。
最難熬的是遠離家鄉的孤獨感。
每個人都在默默承受著寂寞的煎熬,因為來南極被妻子冷落的本先生,不能去帕青哥店就消極怠工的車隊主任,和女友兩地分隔日漸疏遠的小哥,還有吃不到拉面無精打採的隊長。
就連每天照顧著這些任性男人們的大廚西村也貼身帶著女兒掉的下面的乳牙,在卷進一場無謂的打鬥時,乳牙掉入2500米深的冰洞裡後(日本習俗,掉牙上牙要埋起來,下牙要扔到屋頂,這樣牙齒才能長好),我們善良的西村大廚終於爆發了,怎麼哄也哄不好的那種。
西村癱在床上罷工,任性七人組也終於老老實實的聚在一起,笨手笨腳地做起了晚飯。
當西村在南極吃下第一口別人為自己做的炸雞時,他想曾經在家的那段時光,以前埋怨妻子做的不好吃,如今卻想念地放聲痛哭起來。
只有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這句有點老生常談的句子真的無比適合這個片子。
影片的最後八個人終於結束了為期一年的考察,回到了祖國,回到了家人的身邊,回歸了平常的生活,西村偶爾會恍惚自己是否去過南極。
但是在南極品嘗了那些美味佳餚之後,妻子和女兒在遊樂園買的最普通的漢堡,西村卻覺得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東西。
這就是那句像魔法一般的話,和所愛的人一起吃的料理會變得更加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