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和平街,新豐人都不會陌生。這條長約2.5裡的老街,好比歷史深處的一聲嘆息,見證著新豐鎮作為「民國村鎮規劃第一鎮」的繁榮。銜接著「兩淮鹽業草堰場」的發展。它是新豐鎮繁榮興盛發展的見證者,也承載著數代新豐人的鄉情記憶。
土生土長的新豐人,見證過這條老街的繁華,也遺憾於它停滯的發展。和平街土木結構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多數建築物十分破舊,一些房屋甚至已經開始坍塌、開裂,老街民居的雜亂無章、公共衛生的簡陋、以及夏日的蚊蟲、冬天的陰冷,蕭條與破敝,需要借力新的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文明文化的重構。如果從全域旅遊來看,保護性開發勢在必行!
▲老街居民正在「口述歷史」 他們對未來生活充滿憧憬
近日
百年老街進入拆除重建階段
和平街也將實現新的蝶變
宋冬野在《安和橋》裡唱道
「讓我再看你一遍 從南到北」
那就跟隨小編的鏡頭
再看一眼這條老街吧
新豐劇院往西
就是和平街
街的南側,是「三卯酉河口」,人們依水而居。淮南鹽墾在此開發的時候,以每10間門面房屋間隔規劃的一條條巷道,如今也都變窄了。各種形狀的建築,失去了早先的江淮與啟海民居相融的風格,有的還破舊得悲涼,原先的主人飄零四散,屋頂長滿了雜草。
居民們正在陸續搬離
那些被遺忘的破舊家什
▲您好 您所撥打的電話暫時無人接聽
▲人去樓空 依稀可見主人的生活印記
▲無家可歸的絨毛玩偶
那些老物件
經過長期使用而有歲月痕跡的物品,因為保留著舊的記憶和生活味道,並且因為人、事件和時間賦予的意義,得以構建出恆久感人的生活美感。
那些老家具
那些老手藝人
宋養富,今年89歲高齡,在這條街上幹了一輩子的鐵匠,鐵鍋、鐵勺、暖水壺......凡是可以自己做的生活用品,他都親力親為。如今,大爺年事已高,老街也即將拆遷,打鐵這個傳統技藝即將消失。
邵師傅在這條街上做豆腐有二十年了,每天凌晨一點起床,五六點豆腐做完,收攤早的話上午八九點結束,下午就可以休息了。問起他有沒有收學徒,他無奈地笑笑,說幹他們這行太苦了,沒什麼人願意學。
老街醬廠
留得住鄉愁 看得見未來
根據規劃要求,和平街部分房屋拆除後,將在原址上進行復古重建,破而後立。藍圖已經繪就,幕布已經拉開。通過老街修復重建,我們將看到一個全新的「人文老街,和美新豐」!
這次「新豐老街項目」有哪些亮點?
建成以後會是什麼樣?
一起來看
項目背景
新豐老街項目策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借力於鹽豐一體化發展規劃,從規劃之初,就受到市、區各級領導的密切關注。
項目位置
項目位於新豐鎮核心鎮區範圍,處於連接新、老鎮區的關鍵位置,同時毗鄰國家AAAA級景區荷蘭花海,有良好產業發展基礎、遊客客群基礎。
項目定位
規劃定位將新豐老街融入鬥龍港生態組團,凸顯老街人文歷史積澱、條田特色格局,打造成鹽城市創新文旅新名片。
項目亮點
項目是以「生活著的人文老街,全方位的文旅體驗」為主題,以墾管局遺址更新、啟海移民文化館、醬油工坊、新豐劇場廣場、船屋民宿、水岸森林、河畔劇場、水上遊船等重點文化體驗項目為引領,集餐飲、住宿、零售、酒吧、文創、娛樂等業態為一體的綜合性文旅體驗項目。總佔地約40公頃,計劃投資4-7億元,建成後將成為蘇北地區商業老街項目新地標。
一波效果圖搶先看!
新豐劇院
墾管局
啟海移民文化館
醬油工坊
街心廣場
船屋民宿
街邊民居
水上舞臺
歷經100多個春秋
老街繁華已逝
卻將涅槃重生
讓我們一起來期待吧!
圖文:劉妍婷 李文峰 韋 佳
資料:李曉娟
編輯:劉妍婷
責編:王石峰
信息來源:大豐發布
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