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九曲萬古流(硬筆山水畫)朱文杰 繪
黃河—中國的一條龍脈
朱文杰
龍,是中華始祖黃帝部落的圖騰,黃河哺育的華夏兒女自詡為龍的傳人。黃河,成為中國的一條龍脈!在它的周身,奔流著中華民族沸騰的熱血。
黃河從陝西流過,裹挾著黃土泥沙博大雄渾的豪氣和以濁而化的金氣。唐代詩人劉禹錫《浪淘沙》中有:「九曲黃河萬裡沙」。演繹出水與土濃得難以化解的史詩般壯闊美麗的頌歌。記錄著黃河塑造華夏民族性格和血脈的印記,是熔鑄黃河魂魄,體現黃河精神最核心的華彩所在。
黃河奔騰,如金龍狂舞,高原厚土,似龍盤虎踞。黃帝之陵,中華民族根脈之所系;黃色大河,孕育億萬萬黃種人之肌膚。「黃河萬裡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黃河培養出了中華文明,因之中華文明也被稱作黃河文明,因之黃河才被稱為母親河。這其中「人文初祖」黃帝的出現,使人類歷史朝前邁入了一個新紀元,跨上一個新臺階。
傳說黃帝富於創造開拓精神,他不但是一位戰神,「修德振兵」,統一中原;還大度包容,促進民族融合;更重視發明創造。孫中山先生題祭「黃帝」曰:「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惟有我先。」黃帝不愧為中國民族遠古文化的集大成者,奠基者和拓荒者。
龍的創造體現了黃帝精神。陝西為中華文明最重要發源地,司馬遷的《史記 天官書》載「軒轅,黃龍體」。而黃帝,則是華夏民族公認的「龍祖」之一。龍,當然成為了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
黑格爾說:「只有黃河、長江流過的那個中華帝國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國家。」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這個中華帝國最具象徵意義的標誌就是千年帝京的長安。其文化精神中最有價值的核心,最具當代意義的內涵,最值得我們汲取和弘揚的成分,乃是長安文化的盛世文化精神。
千裡滔滔(國畫)景德慶 繪
長安位於的八百裡秦川,被稱為中華帝王谷,這裡存儲有一股君臨天下的華夏風採、王者龍脈。就因為這股龍脈,才衍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都的長安,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最輝煌的周秦漢唐都建都於此的龍脈之地。
陝西韓城 (古稱夏陽),是「史聖」司馬遷的故鄉。「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黃河龍脈之龍門出生的這位司馬遷,無愧為人中之龍。郭沫若評價他:「龍門有靈秀,鍾毓人中龍。」
他在《史記》中言道:「昔西伯拘羑裡,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忍辱負重,不屈不撓的堅韌精神。司馬遷忍辱含憤著《史記》,我們可以從《史記》認識中國,認識了一位風骨傲世,卓然訖立的文化巨人。是呀!史聖司馬遷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命運是悲劇性的,但他的巨著《史記》,讓我從中讀出了滿腔血淚的悲憤,同時,也讀出了一種積極向上高亢激越的英雄的民族史詩,一部《史記》裹悲憤一瀉,蘸盡黃河一萬裡水澤,也難書寫他創造的不世之奇功。高山仰止的司馬遷,無愧為黃河之魂。
令人拍案叫絕的大自然奇觀的乾坤灣,是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中最精彩最漂亮的一個彎。一個龍蛇盤曲狀的「S」型大轉彎。黃河如龍,旋轉乾坤,飛騰出中華龍之神韻。乾坤灣負陰抱陽,形成了一個神秘莫測的太極圖造型。
周易八卦中每一卦代表一種事物,乾代表天,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代表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乾坤灣成為一種象徵,象徵華夏民族魂魄的永恆。這是天地自然,宇宙萬物恩賜的一種源遠流長民族精神堅強的龍之主脈,這是源頭文化自然孕育生成的最深邃的一種神秘力量的顯示。
壺口(油畫)林安令 繪
壺口傾盆,巨龍翻卷,天地驚魂,壯烈激蕩。黃河上的壺口,橫跨秦晉兩岸,成為觀賞黃河聚焦的重中之重。壺口,無疑是體現中華民族精神最鮮活的象徵。
在壺口,來傾聽這醞釀了五千年,蓄積了一百年憤懣的不息雷霆,感受最柔弱之水最堅強!黃河那「卷作千雷震地聲」般堅韌剛強的自然品格,然後從取象到取勢,從黃河的外在形象煥發自強不息,衝決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黃河昭示一種精神,一種生生不息、不屈不撓、蓬勃向上的精神。在壺口,仿佛有一百把長號仰天奏響,這裡是,造就真正男子漢的煉爐。拯救靈魂的怯懦,挺直脊梁,瞬間會感悟堅定。
在黃河壺口,感悟我們中華民族搖籃是如此雄闊大氣、震蕩顛簸。生於艱難而奮發圖強,可以說我們偉大民族是于波濤洶湧之中成長壯大,如龍飛九天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
《三秦記》記載有「大魚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者為龍,下者為魚」,鯉魚跳龍門的神話,千古流傳。想像著「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魚化龍嬗變時的慘烈苦痛,心中的仰敬就油然而生。這其中凝聚著的無畏的勇敢精神,肯定是對每一個華夏兒女超越自我,飛躍險阻,奉獻青春,建功立業的一種激勵。在龍門,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感到作一個龍的傳人那種與生俱來的驕傲,似乎有龍之靈魂附體一樣的無比振奮。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裡觸龍門」。凝視著黃河,聽到了黃河粗糲而嘶啞的吼聲。看到它那泥濘的胸膛向著東方在紅日中融成一片金碧輝煌。因為,未來屬於中國。
朱文杰:1948年生於西安,西安市文史館館員、「老西安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詩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西北大學中國節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磚漢瓦研究會副會長。系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出版詩集《哭泉》《靈石》《夢石》《朱文杰詩集》(上、下卷);報告文學《老三屆採訪手記》;散文集《清平樂》《拾穗集》 《長安回望》《吉祥陝西》(上、下卷),《郵票上的美麗陝西》;《記憶老西安·第一卷》(上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