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11日常州訊(王文強 趙家瑋) 今天上午,溧陽市社渚鎮召開推進青蝦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會上,該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目前社渚青蝦養殖行業的發展歷程、現狀以及今後的發展方向。據悉,該鎮委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中心編制青蝦綠色高質量發展規劃,目的就是讓政府和養殖戶共同做好青蝦品質、做強青蝦品牌、做優青蝦產業,持續推進青蝦產業健康穩定發展、促進農戶持續穩定增收,實現鄉村振興。
據介紹,溧陽市社渚鎮是全國最大的青蝦養殖鎮區,養殖面積基本穩定在6.5萬畝,2019年青蝦產業產值接近6.5億元。2016年社渚鎮就獲得了「中國青蝦第一鎮」稱號,今年二月份又被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科技部等八部委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社渚青蝦已經成為社渚對外宣傳的重要名片。
社渚鎮政協工委主任管華松認為,儘管社渚青蝦已經形成品牌及規模,但仍然存在養殖池塘基礎設施薄弱、技術支撐不夠、環保壓力大等諸多問題,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中心編制的規劃中明確了三大重點任務:「一定」、「兩改」、「六化」。
「一定」就是科學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水源地保護範圍內為禁養區,已經養殖的要限期退出;限養區包括前宋水庫上遊、集鎮周邊,限養區實行總量控制,只減不增,達標排放。其他養殖區新增養殖面積必須通過規劃審批後才能實施。「兩改」就是指實施池塘標準化、生態化改造。「六化」就是指養殖品種良種化、養殖技術標準化、養殖飼料精準化、疾病防控規範化、生產管理數位化、產業融合多元化。通過一次規劃、分年實施,預計2030年前全面完成任務,實現目標,即生態目標——護好水;質量目標——養好蝦;產業目標——揚好牌;社會目標—帶民富。「這四項目標既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護好水才能養好蝦,養好蝦才能揚品牌,有品牌才能增效益。品牌響了,利潤多了,農民富了,鄉村振興自然水到渠成。」管華松表示。
溧陽市長三角青蝦產業辦公室副主任張益林介紹說,其實青蝦養殖過程中的水,如果按照養殖環節劃分,可分為水源、養殖水和養殖尾水三種,只有水源好,養殖過程中把水調好,養殖之後把水淨化好,才能持續的把蝦養好,如果養殖的時候調不好水,養殖之後對尾水也不進行淨化,那若干年後,將無水養蝦,「這不是危言聳聽,我今年五十多歲,小時候河裡的水很清澈,水草很多,野生的青蝦也很多,再看看現在,才幾十年的光景,周邊水域的水質和生態變化還是很大的。養殖戶普遍都關注養殖水,對水源和養殖尾水不關注,更談不上保護或淨化了,這是通病。針對這一現狀,「規劃」中,從漁業工程和養殖技術等方面,重點對水源的保護、養殖水的調控和養殖尾水的淨化提出了詳細的方案。」
「社渚青蝦」品牌建設方面,溧陽市長三角青蝦產業辦公室主任黃志兵介紹說,現在社渚的青蝦養殖技術成熟、養殖產量穩定,最高畝產可達200kg,但是大規格商品率總是不盡人意,「究其原因,生產中所用飼料,其配方大多借鑑蝦類營養需求的有關數據,沒有真正的青蝦專用全價配合飼料。」據悉,溧陽市政府正通過聯合高校、研究所和飼料企業進行飼料研發,目前青蝦專用配合飼料研發已經處於中試階段,研發成功並投入使用後,有望進一步提高社渚青蝦的品質及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