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幕第一父親,臺詞再短也琢磨透

2021-01-08 新京報

《我們天上見》朱旭塑造的角色以蔣雯麗的姥爺為原型。

朱旭在《刮痧》(圖)《洗澡》《完美有多美》等多部電影中塑造了許多溫和可親的長輩角色。

《洗澡》

《完美有多美》

隨和、敬業、認真、低調、樸實……電影圈的後輩們回憶起朱旭,都是滿滿的敬佩。在《大地之子》《刮痧》《我們天上見》《洗澡》等電影、電視劇中,朱旭兢兢業業地塑造了父親、姥爺等各種令人印象深刻的父輩角色,雖多是配角,但都熠熠生輝,導演高群書形容是「驚鴻一現」。新京報記者專訪導演高群書、演員蔣雯麗、朱旭十多年的鄰居程青松等人,回憶這位可親可敬的老人帶給他們的感動和榜樣力量。

蔣雯麗:老爺子總是為我著想,不想讓我為難

蔣雯麗和朱旭合作過《大地之子》《刮痧》《日落紫禁城》和《我們天上見》,昨天,新京報記者聯繫到蔣雯麗。她告訴記者與朱旭「情同父女」,基本上每年都要見面,他和蔣雯麗一家都很親。這幾年,蔣雯麗和家人經常去朱旭家裡、醫院探望朱旭,上個月,蔣雯麗還帶著父母去探望。「前天去醫院看他,我一直握著他的手和他說話,他閉著眼睛,但意識挺清醒,我說話的時候有時還能抓一下我的手,感覺他能聽得到我說話,也知道我是誰。我還跟他說您好好的,等您好了來看我的話劇,因為他還沒有看過我的話劇。」說到這裡,蔣雯麗哽咽了,「他特別好,為人隨和,關心我們,大家都愛他。」

蔣雯麗說朱旭是她合作次數最多的男演員。第一次合作是中日合拍的電視劇《大地之子》。蔣雯麗回憶那時自己剛大學畢業,「我發現他會找道具要一些瓜子,演戲的時候他一邊剝瓜子,一邊講臺詞,我覺得特別生動真實。反觀我那時表演經驗淺,只會單說臺詞,也不會設計一些小動作輔助。後來每次我們在一起合作,我就向他請教表演,他教給我很多特別好的東西。」

蔣雯麗提到,在片場的朱旭極其認真,一門心思研究臺詞,琢磨戲,「再短的一句臺詞,他也要想想該怎麼說,怎麼把詞說得更好、更生動,特別認真地去尋找角色的內在。這些東西潤物細無聲,對一個影視行業的新人來說,受益終身。不是說要去刻意偷師,但是他拿點瓜子呀或是其他方式,會很快把你帶入戲裡。朱老在片場不會和人多聊天。他最愛把自己的臺詞寫在小卡片上,一有空就從兜裡掏出來看。不拍戲的時候他非常隨和,沒有一點架子,很照顧同組的人。」

後來,蔣雯麗和朱旭又合作了《刮痧》。當時劇組去美國拍戲,人生地不熟,朱旭成了劇組的「樂觀精神」擔當,「我們每天拍完戲,就聚在一起,朱老會給我們講很多關於自己的故事,特別有意思。我當時覺得朱老在年輕時那麼艱苦的生活環境下,還能用樂觀的精神去尋找美好的東西,保持童心,這是人生最美好的境界。」

後來,蔣雯麗自導自演《我們天上見》的時候,她想都不想就把姥爺的角色預留給了朱旭,「雖說朱老個子高,和我姥爺長得不像,但他們性格極其相似,都是用一種樂觀自信的方式來面對生活。我把劇本初稿給了朱老,可是因為劇本一直處於打磨階段,大概隔了兩年才正式準備開拍。拍之前我再去找他,他說,『雯麗你別擔心,你如果覺得我太老了,就別讓我演了』,我說,『您是我心目中唯一扮演姥爺的人,您就是我姥爺,這個角色無論如何也是您演,我不會再找別人』。他總是為我著想,不想讓我為難。」

這部影片使朱旭拿到了首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及2011年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特別獎。蔣雯麗表示,前天去探望朱旭的時候,他還特意比了《我們天上見》中「姥爺」在體操房扮猴子逗外孫女曉蘭的動作,「片中姥爺一共逗了兩次曉蘭,一次是在體操房的時候,一次是他後來病了給曉蘭做了這個表情,這兩個動作都是朱老自己設計的,他給我做的時候我想他是不是覺得自己也要走了,」說到這裡,蔣雯麗一陣沉默,「我真的很想念他。」

蔣雯麗表示,自己沒好意思問過朱旭如何看待自己的表演,但老藝術家這種兢兢業業的精神,值得每一位演員學習,「他特別樸素,拍《我們天上見》的時候他都快80歲了,就他夫人陪著,沒有助理,吃飯就是吃盒飯。能夠和朱老師同行這麼多年,是我一輩子的幸運,從他身上我們看到很多人性光輝的一面,他是我們人生的榜樣。」

■ 追憶

心疼

兩年多前,人藝有個戲請我和曉龍(鄭曉龍)去看,我知道老爺子的夫人去世了,老爺子情緒不太好。剛進接待室,一眼就看到老爺子坐在那兒,曉龍喊了句:「朱旭老爺子」,老爺子蹭一下就站起來了,那個舉動我們就覺得老爺子身體還可以。前段時間聽雯麗(蔣雯麗)說老爺子病重了,我們就想去看他,就問這麼多人去看他方不方便,老爺子說,不用了。為了讓我們放心給我們發了張照片,我們看了之後特別難過,照片我都不敢發出來,真的,老爺子皮包骨了。他坐在那手裡還拿著一隻酒杯,意思是還能喝酒,太讓我們心疼了。他作為演員無論是銀幕形象還是舞臺形象,一直都是很光彩的,他那個溫和的氣場,到哪都能把氣場再大的人鎮住,他真的戲太好了。

——王小平(《刮痧》《甄嬛傳》編劇)

敬業

老爺子曾經出演過我執導的電影《風聲》。那場戲調度比較複雜,我們到了現場準備就用了三四個小時,讓老爺子上車去休息等著,他也不去,就在現場坐著等。拍攝又用了三四個小時,整場戲下來八個小時。雖然這場戲在片中只是一場過場戲,老爺子始終在現場待著,這不是一般演員能做到的。儘管只是一場戲的客串,但老爺子在片中的表演是驚鴻一現啊,這場戲太重要了,在開篇,段奕宏扮演的汪偽政府官員想拉攏朱旭扮演的範先生,之後被槍殺。它交代出了整部電影風雨飄搖的時代背景,後面的故事由此拉開。朱旭老爺子往那兒一坐,身上就帶著戲。《風聲》之後,我還想找朱老爺子再合作,但都因為他身體原因沒有成行。老先生一生守著舞臺,是一個視職業和專業為人生唯一的人。

——高群書(導演)

武哥(姜武)在我拍電影《完美有多美》的時候幫我請到老爺子,當時我們開劇本會,他打電話問老爺子身體怎樣,可不可以參加我們的電影,老爺子接電話時候很高興,表示身體沒問題,很願意參與。當時朱老爺子已經86歲高齡了,總共有六場戲,在鎮江拍了三天左右。

——梁棟(導演)

驚聞朱旭老爺子與世長辭的噩耗痛心疾首!朱老師和我合作拍攝《闕裡人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永生難忘,望老人家一路走好!

——吳貽弓(導演,程青松轉述)

榜樣

一直關注著朱旭的病情,也一直向朱旭的鄰居程青松、與朱旭有三十多年交情的導演江平打聽消息。知道了他去世的消息萬分難過,他是一位偉大的演員,他的為人與藝術永遠是我們的榜樣。

——奚美娟(演員,程青松轉述)

幽默

我們從2002年開始成為鄰居,經常在一起喝酒、聊天、散步,老先生有很多愛好,喜歡下圍棋、看排球比賽、養蟈蟈,喜歡花鳥魚蟲,生活很豐富,也非常幽默,我給他的評價是他是中國銀幕上的第一父親,他是樂觀幽默的表演藝術大師。我非常喜歡他演的三部戲是《我們天上見》《洗澡》《心香》。

——程青松(《青年電影手冊》主編)

採寫/記者 周慧曉婉 滕朝 劉瑋 武芝

相關焦點

  • 《廬山戀》和中國銀幕第一吻
    耿樺的父親耿烽在文革期間遭到「四人幫」的迫害,正陪母親來廬山養病。耿樺坐在枕流石上潛心攻讀著,他對祖國、對未來充滿信心,渴望著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有朝一日能夠報效祖國。耿樺忘我的學習精神和帥氣的形象深深打動了周筠的心。兩人相識後,相伴同遊美麗的廬山。耿樺的樸實、靦腆與自強不息吸引著周筠,倆人熱愛祖國、振興祖國的共同理想使這對青年碰撞出了不同尋常的愛情火花。
  • 蘇童《妻妾成群》:女人能把別人琢磨透了,就是琢磨不透她自己
    頌蓮上了一年大學後嫁給陳佐千,因為父親生意失敗後自殺了。「頌蓮沒有一般女孩無謂的怯懦和恐懼。她很實際。父親一死,她必須自己負責自己了。」被問及以後的生活,頌蓮對繼母說要嫁給一個有錢人,不在意名分。後花園裡有一口井,頌蓮覺得這口井很奇怪。
  • 葛優父親葛存壯今晨病逝…他是中國銀幕」五大壞蛋」之一,一生甘當綠葉,終成戲骨!
    他曾是銀幕上的小配角,跑了十幾年龍套卻對每句臺詞熱忱依舊!他一輩子大多演反派,一部《紅旗譜》奠定了他中國銀幕「五大壞蛋」之一的地位,最終卻憑藉 「齊白石」一角,獲封「金雞獎」最佳男配角。他也是實力派亞洲影帝葛優的父親,也是新中國電影史上一個頗為重要的符號。
  • 有心機,讓人琢磨不透的三大星座
    第一名雙子座雙子座的人朋友很多,卻又倍感寂寞,因為他們很難真正的跟朋友敞開心扉,自己的小心思也很少跟人分享。雙子座人很有心機,不過沒有害人之心,他們的心機也只是用在正途上,平常說話做事都比較有分寸,從不盲目跟風,雖然很多時候都讓人琢磨不透,但是往往結果是很好的。
  • 蔣雯麗追憶朱旭:最愛把臺詞寫卡片上 有空就琢磨
    蔣雯麗追憶朱旭:最愛把臺詞寫卡片上 有空就琢磨 時間:2018.09.15 來源:新京報說到這裡,蔣雯麗幾度哽咽,「他教了我太多東西,從來都是隨和、關心我們,拍戲的時候一直在想著怎麼琢磨角色,大家都愛他。」回憶起來,蔣雯麗和朱旭一共合作四次(《大地之子》、《日落紫禁城》、《刮痧》和《我們天上見》)。「我和朱老師可以算是莫逆之交,第一次合作的時候我就很愛向他請教表演,他教給了我太多東西。
  • 琢磨不透的法國動畫短片《中國製造》
    加上片子只是某種生活圖景,裡面提供的線索過少,因而讓人琢磨不透——我可以說這部片子有些當代藝術的氣味;或者我也可以反過來說,似乎當代藝術就是喜歡在標題上耍這樣的伎倆。我聳個肩好了。
  • 一個人琢磨透了,這四條人性,就不太愛說話了
    在這個世界上,那些愛琢磨人的人,永遠要比愛琢磨事的人,更加成功,更加賺錢。當時,我只是覺得很有道理,但沒有多深的體會,後來隨著閱歷加深,我才逐漸明白,人性真的很複雜,要把人性琢磨透,真的很難。所以今天,咱們就來看看,人性當中最基本的四點。
  • 父親節也該琢磨如何當一個好爸爸
    身邊有一個孩子指責自己父親說,「人家爸爸都好得很,就你不像爸爸樣。」孩子就像小大人一樣責怪自己父親,其實,說得在理,難免引發人們的深思。原來當父親不難,要當一個優秀的父親卻不容易。今兒,看到人民日報新浪微博,給出了好爸爸的7條標準。7條標準給父親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筆者作為一個父親,認為父親就該參照標準履行父親的職責和義務。
  • 地球上最反覆無常、讓人琢磨不透的說唱巨星——侃爺
    地球上最反覆無常、讓人琢磨不透的說唱巨星侃爺,昨天在網上的一系列操作大家都看見了吧?
  • 中國最讓人琢磨不透的軍隊,內戰時不堪一擊,抗戰時卻屢立戰功
    而在近代中國的戰爭史上,就存在著這樣一支讓人琢磨不透的軍隊,在內戰和抵禦外敵的戰爭中有著完全不同的表現,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支讓人琢磨不透的軍隊就是川軍。川軍,顧名思義就是主力為四川人組成的軍隊。想必大家對「無川不成軍」這句話都很熟悉。
  • 讓男生琢磨不透的四個星座女,雙魚座天馬行空,白羊座突發奇想
    雙魚座雙魚座是一個完全讓人捉摸不透的星座,主要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讓人無法去產生共鳴。並且在戀愛中也是比較作的,就很容易撒嬌,讓男生去揣測她們的心思喜歡浪漫和儀式感的東西。可以說在戀愛中另一半會擔任一個比較累的角色,但她們就是一個十足的,小女人要多多包容才行。也就這一個缺點吧!平時還是比較善解人意的類型。
  • 戲耐琢磨的王永泉
    戲耐琢磨的王永泉 演員評論系列八 周七月我聽說有要求跟六個助理進劇組的,其中三個人的職責就是陪著打麻將;有要求由助理看劇本的;有要求不背臺詞的……有一個我非常尊敬的中年女演員告訴我,她真遇到過這樣的「小鮮肉」,和這樣的人沒有辦法演戲:自己準備了很久的戲,演對手戲的「小鮮肉」上來就胡說八道,一通亂說,根本不是臺詞,搞得自己完全沒有辦法再進入角色……總之,這些人沒有把自己當演員,他們真就是「小鮮肉」,趁著年輕,賣肉而已。
  • 神秘的馬戲團Lolita,你是那個琢磨不透的小丑嗎?
    相信所有喜歡Lolita的妹子都知道,馬戲團風格的小裙子,風格是最琢磨不透的,就像是馬戲團本身一樣,指不定出現在什麼地方,就會舉辦一場華麗的演出,然後就又瞬間消失。一直在笑著的小丑,你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開心,是好人、壞人。
  • 重溫中國銀幕第一吻!高清4K《廬山戀》別錯過
    你知道中國銀幕第一吻嗎?1980年上映的《廬山戀》,張瑜飾演的女主角周筠,親親地在男主角耿樺的臉頰留下了惡一個吻,正是這個吻,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段佳話。在父母心中,那個吻代表了最青春的回憶——美好的愛情和情感總能勾起回憶。
  •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楊在葆去世,享年85歲,曾被譽為中國銀幕第一硬漢
    在近60年的演藝生涯當中,他多次獲得過金雞,百花獎最佳男演員,在2019年榮獲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影藝術家」榮譽,被觀眾們熱情的稱為「中國銀幕第一硬漢」,他的人和他演的戲一樣粗獷豪邁,剛毅穩重。
  • 學生說「我錯了」,這裡有幾個意思,老師還得再琢磨琢磨
    學生說「我錯了」,這裡有幾個意思,老師還得再琢磨琢磨。作為一個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難免會犯點錯誤。學生犯錯誤是正常的,從來不犯錯誤的學生,倒是很少見,有的只是犯了輕微的錯誤,沒有被發現而已。還是有其他的隱情,老師還得要認真地再琢磨琢磨。「我錯了」的背後,可能有這樣的幾種可能。真正認識到錯誤的。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卻是最理想的結果。學生犯了錯誤以後,可能當初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錯誤本質,通過老師的開導,也可能是自己冷靜下來後的反思,讓自己的確認識到了錯誤,並且下定決心去改正錯誤。如果老師遇到這樣的情況,問題處理起來還是比較輕鬆的。嘴上承認錯誤,但心裡並不服氣。
  • 做生意您就得愛琢磨
    方形不成,就再換個三角形。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做生意你必須得善變通愛琢磨。我們院裡有個老鄰居叫二毛,他有一個非常冷僻的愛好——攢煙盒。從中國的到外國的,從現代的到民國的,從普普通通到千奇百怪的他都有。他最大的願望是辦一個私人煙盒展覽館,像人家馬未都那樣,開個博物館然後掙門票錢。可他忽略了一件事,喜歡古董的人到處都是,喜歡煙盒的卻寥寥無幾。
  • 早報 博納影業150億估值完成國內首輪融資 ;中國銀幕總量居世界第一;高群書警匪片《獵狐行動》投資2億
    中國銀幕總量居世界第一2016年,中國影院建設繼續快速發展。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獲悉,截至12月20日,全國銀幕已達40917塊,平均每天新增26塊銀幕,與去年日均新增22塊銀幕相比再次提速。據統計,全國銀幕中,3D銀幕佔比達85%,已成為影院建設的「標配」之一。
  • 讓子彈飛大胸女趙銘臺詞還沒好透成熱詞
    憑賀歲大片《讓子彈飛》走入演藝圈的趙銘,今年陸續將有新作品與觀眾見面
  • 《羅織經》讓我「又愛又恨」,短短三句話,說透小人的處事方法!
    《羅織經》是一本讓我「又愛又恨」的書,「愛」是因為它看透人性,「恨」是因為它詭計多端,短短三句話,說透小人的處世方法!《羅織經》這本書我讀了很多遍,裡面有三句話卻讓我記憶猶新,而就是這短短的三句話,卻說透了小人的處世方法!一、多欲則貪,尚私則枉!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就是因為他的欲望很多,而這也就導致了他為人處世的方法,那就是在能貪的時候會貪,甚至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還不惜冤枉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