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電影界的的泰鬥!他是所有女明星最愛的攝影指導!他就是潘恒生!

2021-02-11 聖凰金詩


他是香港最頂尖的攝影指導之一,他曾於1984年以嚴浩執導的《似水流年》一片入圍香港金像獎及坎城影展, 1991年他以林青霞主演的《滾滾紅塵》一片獲得金馬獎最佳攝影獎。1993年以張曼玉主演的《阮玲玉》一片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攝影指導獎。 後來則和許多知名導演合作,包括徐克執導的《刀馬旦》、程小東執導的《倩女幽魂》、吳宇森執導的《縱橫四海》、劉鎮偉執導的《大話西遊》、葉偉信執導的《葉問2》、以及周星馳執導的《長江七號》和《功夫》。2011年轉型做導演新片《紫宅》上映後好評如潮


恒生 ————

一個香港的電影時代

一個最會拍女明星的攝影指導






恒生(Hang-Sang Poon )是香港最頂尖的攝影指導,他和杜可風、鮑德熹、黃嶽泰等被評為五大金牌攝影指導,他曾於1984年以嚴浩執導的《似水流年》一片入圍香港金像獎及坎城影展, 1991年他以林青霞主演的《滾滾紅塵》一片獲得金馬獎最佳攝影獎。1993年以張曼玉主演的《阮玲玉》一片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攝影指導獎。 後來則和許多知名導演合作,包括徐克執導的《刀馬旦》、程小東執導的《倩女幽魂》、吳宇森執導的《縱橫四海》、劉鎮偉執導的《大話西遊》、葉偉信執導的《葉問2》、以及周星馳執導的《長江七號》和《功夫》。



潘恒生鏡頭下的女明星都分外漂亮,鞏俐、林青霞、張曼玉、湯唯等女明星在他的鏡頭裡都格外耀眼,他

也被譽為最會拍攝女明星的攝影師,2011年,潘恒生嘗試轉型做導演拍攝新片《紫宅》上映後好評如潮.香港電影新浪潮始自嚴浩,潘恒生則是他初期的拍檔,在二人合作的《滾滾紅塵》裡,潘恒生注重構圖上的層次感,用鏡頭中的「留白」展示出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悠遠意境。他的攝影亦不局限在文藝片,也有如同吳宇森的《縱橫四海》、徐克的《倩女幽魂》一般的市場典範。潘恒生也是一大批無釐頭電影的掌鏡人,從《大話西遊》到《功夫》和《長江七號》,星爺的成功也離不開他多變的影像。



同時好萊塢也邀請了他參與《51號公式》《佛萊迪大戰傑森》《小夜刀》等影片的拍攝。潘恒生自 1983 年掌鏡《似水流年》從影至今, 歷經港片「新浪潮」的 20 世紀 80 年代及百花齊放 的 90 年代,並於新世紀參與多部好萊塢影片的拍攝。21 世紀,隨著香港本土電影跌入低谷,大批香港影人北上內地尋找生機,或者飄洋過海到好萊塢發展,潘恒生就這樣在香港、內地、好萊塢之間奔波, 在文藝片與商業片之間來回切換。光是2001年潘恒生就拍攝完成了四部影片《庭院裡的女人》、《蜀山傳》《51號公式》、《2002》,這一年首次拍攝與好萊塢環球電影公司合作的影片《庭院裡的女人》, 這也是中國與環球公司合作的第一部電影。




導演嚴浩是潘恒生多年的老搭檔,此次的合作可以說是潘大師走向國際的起步。說到潘恒生與好萊塢電影的對話,還得說到另外一個導演,便是于仁泰。與于仁泰導演合作拍攝影片《51 號公式》是一部國際製作的動作片和恐怖片,潘恒生對這類影片的把握駕輕就熟。從2001年的《51號公式》的攝影指導到 《弗萊迪大戰傑森》(美國新線影業)的B組導演再到21世紀的法國香港合拍片《小夜刀》,潘恒生也越來越多的走向世界。但是,作為為數不多的闖到好萊塢的攝影師,潘恒生仍活躍在華語電影的世界,在好萊塢工作的期間,常回香港或大陸拍攝不同風格的電影從神片《功夫》到武俠大片《霍元甲》再到功夫大片《葉問2》,潘恒生的身影仍活躍於一線工作中。2011年,潘恒生嘗試轉型做導演拍攝新片《紫宅》上映後好評如潮.可以說,潘恒生代表了一個時代,一個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


潘恒生 聖凰金詩專訪

1、84年參與拍攝的電影《似水流年》,您入圍了香港金像獎及坎城影展,時隔多年,你怎麼看待當時這部讓你獲得業內外認可的影片呢?

潘恒生:84是香港電影騰飛的年代,我興幸能趕上這行業的巨輪, 似水流年獲得認可後使我數年間不斷能和很多殿堂級導演合作,增加我對電影的認識和操控,現在回望的確很幸運!


2、之後您還參與了《阮玲玉》、《大話西遊》、《倩女幽魂》等多部膾炙人口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也奠定了您「金牌攝影指導」的地位,紛至沓來的片約您是如何挑選的?「金牌」兩個字對您來說您覺得意味著什麼呢?

潘恒生:多年來接踵而來的工作使我在行業裡不斷接受挑戰和成長。每部都需要有新的處理,都拍得很投入,從沒有為搏取外界的稱讚而有壓力,一心只想把每個鏡頭拍好。至於外界認同或冠予什麼名譽,我很少注意。

3、憑藉《阮玲玉》讓您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攝影指導獎,這是您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獲得金像獎,當時您的心情是怎樣的?

潘恒生:早在85年拍電影的第二年就憑」生死線」在香港電影金像獎拿下最佳攝影與柯迖技術大獎。那年上臺拿獎的時侯,內心都很平靜,覺得這只是工作辛勞後獲得的肯定,對全面能掌控電影攝影還有一段時候。91、92這2年間才算是對我攝影完全肯定的年份。憑」滾滾紅塵」獲臺灣金馬獎,也憑」阮玲玉」獲臺灣及香港最佳攝影獎。直至那時我才認為我真正能全面掌控電影中攝影燈光的措藝。

4、外界傳聞都說周星馳很難合作,您跟他合作過《大話西遊》《功夫》《長江七號》等多部作品,可以談談您對他的看法嗎?

潘恒生:周先生在電影中的天份是不可置疑的,也不需我多說!我與他合作中卻體驗到他驚人的努力和要求。他內心世界充滿童真的真理,常被世人看似無裡頭。從他對人家的指評從不答辯 ,可以看出他的胸襟。

5、不論是《大話西遊》還是《倩女幽魂》,都使香港電影在國際上獲得認可,拋開人物不說,光是畫面就已經美到令人窒息,許多的鏡頭都成為一代經典,當然這跟您的審美與技術息息相關,當時您是如何拍出如此精美絕倫的畫面的呢?

潘恒生:我常興幸我是個攝影師,透過攝影機永遠是那電影的第一個觀眾。美是很細膩的,需要內心遊走才感覺得到,才可小心用媒體表迖。藝術共通點都走心,影如是,寫作繪畫如是……心動才可採留美怷 !

6、《滾滾紅塵》讓您斬獲1991年臺灣金馬獎最佳攝影獎,與《似水流年》與《阮玲玉》一樣都是文藝片,同時都獲得肯定,您覺得文藝片跟商業片哪一個你最喜歡呢?那文藝片是否就只是為了參獎而不需要擔心票房呢?兩者在您看來是否有辦法兼得?

潘恒生:電影從來沒有文藝與商業之分,在成功面上兩者亦並不對立! 能感動觀眾的就是好電影,電影看後能讓貧乏的心靈受到安慰能不買座嗎?電影能感動觀眾的因素很多,感人不落俗套的故事,出色的演員,美輪美奐的包裝,醉人音樂,閃爍的畫面……缺一不可!標準都在,能迖標不易。

7、作為80代徐克的代表作,《刀馬旦》也成為當年香港最有影響力的電影之一,這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您的攝影指導,這也是林青霞第一次展露她的中性美,您是如何去捕捉她的這種美呢?

潘恒生:林美人芳華正茂,在哪也必然是一道風景。那年我拍電影沒多久,對年代片處理看法也較膚淺,拍攝上除了選擇較標準鏡頭取景,模仿30,40年代一舊片的景深與框框(不超過35mm)外,營造年代氣氛就得借用柔光鏡去減低畫面的銳度,我採用了霧鏡。當然那片不只林美人驚豔,還有鍾楚紅,葉倩文都美得叫人不敢正視。

8、您合作過的名導名演員無數,令您印象最深刻的導演是哪一位?他的哪些方面最吸引您?那令您印象最深刻的演員是誰?他最吸引您的又是什麼呢?

潘恒生:從影以來,從每位導演身上都學得很多,每位都有專長。亦構成了今天的我。要細談這裡編幅不夠!

9、聽說您是女明星最愛的攝影指導,因為都說在潘恒生的鏡頭下,她們都變得更加漂亮了,這是有什麼訣竅嗎?可以分享一下嗎?

潘恒生:只要你愛上她們,然後用鏡頭和她們談戀愛,工作後保持距離,拍攝每天都有新鮮感,她們永遠都那麼漂亮!

10、回顧潘老師的作品,我們甚至可以用完美來形容,從香港到好萊塢到內地基本頂級藝人和導演您都合作過,也創下了無數個經典之作,在中國電影市場如此火熱的今天,您有什麼需要給後輩們說的嗎?

潘恒生:保持熱情,不斷努力!


附:【潘恒生個人作品年表】

《似水流年》1984

《我為你狂》1984

《生死線》1985

《補鑊英雄》1985

《聖誕奇遇結良緣》1985

《刀馬旦》1986 獲國際認可

《壞女孩》1986

《神探朱古力》1986

《八喜臨門》1986

《哈林行動》1986

《龍在江湖》1986

《奪寶計上計》1986

《再見媽咪》1986

《倩女幽魂》1987 獲國際認可

《神奇兩女俠》1987

《猛鬼佛跳牆》1988

《喜寶》1988

《殺之戀》1988

《急凍奇俠》1989 獲國際認可

《滾滾紅塵》1990 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縱橫四海》1991 獲國際認可

《我愛扭紋柴》1992

《阮玲玉》1992 香港金像獎最佳攝影指導獎

《東方三俠》1993 獲國際認可

《香港也瘋狂》1993

《重案組》1993

《濟公》1993年 演員

《現代豪俠傳》1993

《七金剛》1994

《青春火花》1994

《新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1994

《霓虹光管高高掛之女子公寓》1994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1994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1995

《呆佬拜夀》1995 攝影指導+演員

《救世神棍》演員

《大內密探零零發》1996 演員

《新上海灘》1996

《天若有情3烽火佳人》1996

《我愛廚房》1997

《我是誰》1998 獲國際認可

《顧城別戀》1998

《紫雨風暴》1999

《不死情迷》演員

《情迷大話王》2001

《庭院裡的女人》2001 第一部中國跟環球的合作 獲國際認可

《蜀山傳》2001

《51號公式》2001 獲國際認可

《2002》2001

《乾柴烈火》2002

《魂魄唔齊》2002 演員

《臺北晚九朝五》2002

《佛萊迪大戰傑森》2003 第二組導演+攝影指導 獲國際認可

《鴛鴦蝴蝶》2004

《大佬愛美麗》2004

《功夫》2004

《精武家庭》2005

《霍元甲》2006 獲國際認可

《得閒飲茶》2006(演員)

《長江七號》2008 獲國際認可

《不許向上看》2009

《最後的吸血鬼》2009 外語片

《小夜刀》2009 外語片 獲國際認可

《月滿軒尼詩》2010

《葉問2:宗師傳奇》2010

《人間喜劇》2010 演員

《唐伯虎點秋香2》2010

《紫宅》2011 擔任導演

《歡樂時光》演員


北京聖凰金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公司郵箱:lyonh@shenghuangjinshi.com

聯 系 人:宇航

聯繫電話:18668078968

相關焦點

  • 潘恒生是誰?一個願意幫助年輕攝影師的讓人敬重的攝影大師!
    潘恒生,香港著名攝影師,簡單介紹一下他拍過的片子吧:《葉問2》、《月滿軒尼詩》、《長江七號》、《霍元甲》、《功夫》、《臺北朝九晚五》、《新上海灘》、《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阮玲玉》、《縱橫四海》、《刀馬旦》等等,其實他拍攝過的影片還有很多很多,數不過來。從他的影片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能文能武的攝影師。
  • 潘恒生電影攝影大師班圓滿結束
    潘恒生電影攝影大師班課程的最後一天,也是最值得珍惜的一天。大家因為這一次課程的學習而相遇在一起,共同成長了度過這短暫的五天。
  • 潘恒生:香港頂級攝影師,客串喜劇電影能把周星馳笑半死
    一個武術指導裝成的農民,敢在攝影大師面前說他的相機很貴,這不是很諷刺嗎?作為香港影壇的電影攝影大師,潘恒生夠格嗎?絕對夠!1984年,潘恒生在嚴浩執導的文藝片《似水流年》中首次擔任攝影師,就獲得了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可謂一鳴驚人。
  • 【攝影大師班】潘恒生:一個成熟攝影師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能力?
    【大師班】即將開設潘恒生老師的攝影大師課,對此我們特別採訪到了潘老師。查看招生信息直接看本文最後。問:您怎麼樣看待自己的攝影風格?我記得很久以前有個雜誌訪問我,就問這個問題:潘先生您攝影的風格是什麼?我說:你覺得我有攝影風格?那你告訴我,我的風格是什麼?然後他舉個例子,有一部戲他問那個導演:這個戲是不是第一場戲是潘恒生攝影的,之後就沒有他了,確實是這樣!因為我沒有接那個戲,他要補戲的時候找我,去補了一場。我問他怎麼知道,他說是因為我那個風格是很多軌道走動的。問:您作品中為何大量使用軌道拍攝?
  • 潘恒生:他從來沒有跟這些人爭辯是對還是不對,從來沒有的.
    潘恒生:我是從拍片裡面比較認識他。我覺得他對工作要求非常嚴格,他是百分之百的要求,就完全要達到他的標準。要是演員達不到的時候,他會繼續要求,這是他的風格,他做事的風格。他自己個人生活也是這樣子,他也很要求自己,也要求別人。他不是,不只要求自己,也要求別人。網易娛樂:他私底下也會跟大家經常,做朋友啊,或者說打成一片那種嘛?
  • 影視教育的初衷:追求真善美|奧斯卡評委潘恒生先生對話內地中小學科學教師之一
    此次研修中最引人入勝的課程莫過於香港頂級攝影指導潘恒生先生親自講授《初研影視語言表達科學的真善美》,所有參加研修的中小學老師都感嘆不虛此行,受益匪淺,接受了一次真善美的洗禮。潘先生給予中小學科學微電影教育極大的支持和鼓勵,不僅在課堂上給內地的中小學老師們傳授自己40餘年影視拍攝生涯積澱下來的對真善美的感悟,並且在課後逐條回復各位中小學老師的聽課感想和疑問,在線答疑持續到凌晨兩點。
  • 不甘平庸,他從小助理成長為知名攝影指導
    日期:[2019年02月19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3] 不甘平庸,他從小助理成長為知名攝影指導 ——專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攝影指導、菏澤人季佰超
  • 《大內密探零零發》7大配角現狀:花滿樓最慘,最牛是阿發嶽父
    2、花滿樓大家對於花滿樓這個角色的印象肯定是張智堯這個男星,因為他在《陸小鳳傳奇》中塑造的花滿樓完全符合了觀眾尤其是女觀眾對於這個角色的幻想和期待,但在古龍的書中其實並沒有對他的樣貌進行特別的描述,只是強調了他的性格而已,從外形上來看他的眼睛是盲的,而在《大內密探零零發》中的花滿樓完全顛覆了觀眾的想像力,這個「中原第一盲俠」的扮演者是香港演員陳劍雲,喜歡看香港60、70年代電影的觀眾對於他一定不陌生
  • 能讓你感動流淚就是正確的選擇|奧斯卡評委潘恒生先生對話內地中小學科學教師(之二)
    所以答案即是今天這刻才是最實在、最好的自己。 觀眾對電影的感動有著很多時空的牽引,當然與主創人有共鳴才有感動。不管影畫音樂,都是主創人先感動了,才會選擇給觀眾展示而引起他們共鳴欣賞。一切快、狠、準的公式就是面對選擇時那項能令你流淚的,那就是正確的選擇了。——潘恒生百聞不如一見。以前知道潘先生只是通過電影作品,今天近距離見到潘先生,平易近人、和藹可親。
  • 他是日本成人電影界最勤奮的男演員
    他就是日本成人電影之王,35歲的Ken Shimuzu(清水健)。他更為人知的名字是Shimiken,也是成人電影界最勤奮的男演員。Shimiken有著大批瘋狂的粉絲,他對待自己的工作十分認真,也因此從工作中獲得了巨大的受益。他每周的收入高達3.2萬美元,他有五輛車,並經常光顧東京最好的飯店。
  • 他是日本「女體寫真第一人」,對歐美人體攝影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最負盛名的大師之一。他在日本攝影史上的最大貢獻,就是與當時活躍的攝影家一起,重新定義了「寫真」。 他在攝影中發現了對愛的渴望,不管年紀長幼,不管男人女人。 最讓筱山紀信名聲大噪的是女孩們的寫真集。人本身,比所有能描繪出來的肖像都要美得多。
  • 他拍過最偉大的黑白電影,但所有人都忘了他的名字
    《你逃我也逃》他就是魯道夫·馬特(Rudolph Maté),絕對是黑白電影時期全世界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他一半時間在歐洲工作,一半時間在好萊塢,不論在歐洲還是在好萊塢,他都是最頂尖的。馬特只幹了一部戲,就熟練掌握了一個攝影助理需要的所有技能。他決定去維也納,那是當時中歐更大的電影製作基地,有更好的工作機會。馬特很快當上了正牌攝影師,他的本領主要來源於自學和觀察。接著,他又決定前往柏林,那時柏林是整個歐洲的電影中心,直到十年後德國電影工業被納粹收編並扼殺。
  • 他被譽為「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黑澤明日本男導演、編劇,奧斯卡歷史上第一個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被譽為「電影界的莎士比亞」。他使日本電影走向國際化,是日本近代電影史的重要人物,執導了《羅生門》《七武士》《影武者》等經典作品。他拍攝的懸疑電影《羅生門》獲得了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及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 從武術冠軍 到機械工人 再到劍術大師,他一生波折終成武術泰鬥
    如果你有實力一部戲就有可能讓你在娛樂圈發展的順風順水,今天我們來說說一位42歲時才拍攝了自己第一部影視作品的男演員,武術界的泰鬥級人物,于承惠。一位傑出的武術家,尤以劍術為最精,是以「武魂」為宗旨的德高望重的武學長者,他能在影視中全方位地展現其武學精髓及哲學思想,一生波折經歷讓人敬佩。
  • 自帶土味的女明星,在他鏡頭下個個美成精
    不知道你們是否記得去年何仙姑的一組水下紗裙大片,如夢似幻,美成一副水墨畫,就是出自同一位攝影師之手。靜謐中又暗含張力,這令人窒息的美,讓這位「最會拍女明星的攝影師」——柳宗源,逐漸浮現在大眾們的視線。迪麗熱巴作為國內時尚攝影界的「扛把子選手」,你能在各種雜誌封面、時裝大片下找到柳宗源的名字。他不僅是《九號摩登》的御用攝影師,也是《時尚芭莎》、《Vogue》、《Madame Figaro》等等眾多一線雜誌眼裡的「香餑餑」。娜扎柳宗源鏡頭下的女明星們透露著一股純淨又柔和的氛圍,這種純粹的美總是能夠直擊心頭,經久不衰。
  • 袁家班最被低估的袁祥仁,你可能不知道他,但一定看過他的電影
    不僅如此,周星馳對自己的每部作品都是十分的嚴格,力求每一個鏡頭的都做到完美無瑕的他,對待演員也是十分苛刻,這點從很多明星口中觀眾早就有所耳聞。不過,這次不是來吐槽周星馳那些是是非非,而是說他曾經捧紅的一個老戲骨。
  • 盤點國內知名動作打星 憑什麼他是國內動作電影界的扛把子
    今天咱們就來看一看娛樂圈還有哪些動作片明星!懷揣著演員夢的張晉,無奈之下只能幹起自己的老本行,加入袁家班,做武術指導和替身。後來張晉出演了《一代宗師》,開啟了他的演藝人生路。張晉也憑藉馬三角色斬獲各種獎項。此後的張晉事業一路綠燈,也有了如今精彩的動作電影《殺破狼2》、《葉問3》、《狂獸》等等。
  • 他是第一位因愛滋病去世的電影界巨星,美劇《好萊塢》的原型!
    很多時候導演都不把Jake Picking作為第一男主的人選裡,因為在好萊塢的美劇圈子裡最標準的身高是一米八,因為這樣才能在女明星身旁顯得和諧一些,而Jake Picking是大個子,身高一米八五,一般來說只適合做男二或者男三
  • 他是香港電影界的大哥大,也是成龍的大哥,你知道他是誰嗎?
    他八六年時候的洪金寶自導自演了一個片子,他當導演,這片子是個滑稽戲叫《富貴列車》,他在片場的那天媒體採訪的很多,結果擺譜,叫隨從來把我的大哥大拿上來,很多記者都沒見過這玩意,打電話都是到電話亭固定的辦公室,旁邊插電源他打,給香港這些哥們打電話,我今天《富貴列車》開拍了,你們都來捧捧場。
  • 張幼儀:在他所有女人裡面,我最愛他!
    若是要說民國風流,那有一個人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他就是徐志摩。01縱觀民國時代,徐志摩無疑是被後人誤解最深的人。一說起徐志摩,很多人對他的印象要麼是「情聖」,要麼是「渣男」。但這種看法無疑是有失公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