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是拋妻棄子的渣男?張幼儀:在他所有女人裡面,我最愛他!

2020-12-25 無齋公子曰

你心目中的民國時代,是個什麼模樣呢?是身穿旗袍、肩披流蘇的雍容貴婦,還是千般繁華、各有風情的絕代佳人?是傾城之戀裡描繪的傳奇愛情,還是京華煙雲中講述的恩怨情仇?

不得不說,民國真的是一個風月無邊的時代。那時,有最多情的才子,和最溫婉的佳人,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段傳奇的愛情故事。而那些浪漫的文字和繾綣的心思,並沒有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褪色,它們共同組成了我們印象中的民國往事。多虧了那些從舊時光中緩緩走出來的人物,以及他們曾寫過的錦繡文章,我們才有機會穿越百年的時光,親眼去看看那個風華綽約的時代。

若是要說民國風流,那有一個人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他就是徐志摩。

01

縱觀民國時代,徐志摩無疑是被後人誤解最深的人。一說起徐志摩,很多人對他的印象要麼是「情聖」,要麼是「渣男」。但這種看法無疑是有失公允的。要想客觀地評價一個人,我們就必須對他的生平和貢獻有全面的了解,否則,作出的評價難免會失之偏頗。

論及詩歌之靈秀、散文之雋永,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少有能與徐志摩相提並論之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徐志摩除了在詩歌、小說等方面造詣頗深之外,其散文也堪稱一絕。徐志摩的散文內容涵蓋頗廣,涉及文藝、人生、傳記、旅途,語言清新自然,富有詩意,足可謂是「哲思與文學性交相輝映」,充分展現了徐志摩的生活情趣、文學素養與精神世界,值得今人細細賞味。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有一篇題為《論女人》的文章,其中有很多對女性充滿偏見和歧視的句子,例如,「女人終其一生都是大孩子,位於孩子和男人之間的過渡階段。男人才是真正的人。」再如,「偽裝是女人根深蒂固的天性,最愚蠢的女人和最聰明的女人在這方面往往一樣。

這篇文章問世後,西方國家一片譁然,而叔本華本人也飽受詬病。至於一貫欣賞獨立、自主、自信的新女性的徐志摩,當然也對叔本華這篇文章很不感冒。因此,他就寫了一篇《叔本華與叔本華的婦女論》,來駁斥叔本華的女性觀。

徐志摩不僅把叔本華喚作有「古怪脾氣、偏僻性、厭世觀」的哲學家,還直斥他所寫的婦女論簡直就是「一篇無忌憚的毀文」。

在徐志摩看來,叔本華眼中所謂「不負責任,沒有公德心,孩子氣,欺騙,作偽,見識淺薄,奢華,瑣碎,虛榮心,嫉妒」的女性,其實上是傳統男權社會所持有的陳腐觀點,由於男性在社會中處於支配地位,女性只能處於劣勢與服從的地位,受到各種不公正的對待。

正如徐志摩所說的那樣,當男權思想逐漸退去,女權主義開始成熟的時候,女性那與生俱來的靈性與創造力,就得以充分發揮出來,「在學識上,在事業上,甚至於在創作的藝術界裡。我們已經眼見著偉大的女科學家、女學問家、女音樂家、女畫家、女雕刻家、女詩人、女小說家,甚至女政治家、女法律家,在任何智力與創造力的活動裡,她們已經充分證明她們的能耐。

看到這裡,讀者不免會心一笑:徐志摩那為了替女性打抱不平,而爭論到臉紅脖子粗的模樣,實在像極了《紅樓夢》裡那個聲稱「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的賈寶玉。而且和賈寶玉相仿的是,對女性的熱愛與欣賞,始終貫穿於徐志摩的整個人生——這大概就是他被稱為「情聖」的原因吧。

02

當然,要說徐志摩,就不能不說他的詩。而在志摩所有的詩歌當中,最為人熟知,最受文藝青年喜愛的,自然就是那首《再別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詩中那唯美純真的情調,那飄逸清麗的筆觸,都為讀者營造出一種「濃而不烈、哀而不傷」的意境,全詩輕盈柔和,耐人尋味,讓讀者不由沉浸在詩中,簡直欲罷不能。大概也只有曹雪芹那句「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才足以形容徐志摩在寫詩方面的驚人才華了吧。

但徐志摩最擅長的題材,還要數情詩,例如那首靈動風流、引人遐思的《沙揚娜拉》: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

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裡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徐志摩在詩中巧妙地將美人與蓮花這兩種世間至美之物聯繫起來,詩句清麗婉約,語調悠揚綿長,讓在水一方的嬌俏伊人,與水中亭亭玉立的白蓮花,渾然天成地融為一體。據徐志摩本人說,這是寫給一個日本少女的,但也有很多人猜測,這首詩實際上是寫給林徽因的。因為如果沒有一片至深至痴的情感,是寫不出這樣鍾靈毓秀的詩句的。

徐志摩能寫出那麼多浪漫的詩句,與他現實中豐富的感情經歷是分不開的。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三個女人之間的情感糾葛,曾受到許多指責和批評,很多人據此認為他是一個濫情的男人。

但實際上,徐志摩並不是渣男,他和賈寶玉一樣,是一顆多情種子,是一個天真爛漫,心思純淨,一心追求真摯愛情的人,若非如此,我們又怎能讀到那些柔軟而輕盈的詩歌呢?正如林徽因所說:「志摩的最動人的特點,是他那不可信的純淨的天真,對他的理想的愚誠,對藝術欣賞的認真,體會情感的切實,全是難能可貴到極點。他站在雨中等虹,他甘冒社會的大不韙爭他的戀愛自由。

徐志摩遭逢空難去世後,林徽因茶飯不思、悲痛莫名,還將梁思成帶回的飛機遺骸掛在床頭,以寄哀思。而一向以長袖善舞聞名的陸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之後,從此閉門謝客,素服終身。就連被徐志摩深深傷害過的張幼儀,晚年回憶起徐志摩時,也動情地說:「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就是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的吧。在他一生中遇到的幾個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03

徐志摩去世後,趙家璧、梁實秋、胡適等生前摯友多方奔走,希望能出版一套《徐志摩全集》,以慰徐志摩的在天之靈。但大概是天妒才子吧,這套《徐志摩全集》的出版,也頗經了一番周折,其中更是留下了一段長達八十年的文壇佳話。

徐志摩去世後,陸小曼把他生前所有的文章都細心保存起來。幾年後,胡適得知陸小曼已將《志摩全集》編好後,就跑去對陸小曼說:「志摩的全集還是應當在商務出版的。」陸小曼也覺得商務印書館更為妥帖,就在胡適的牽線下,找到了當時的商務印書館總編輯王雲五。王雲五先生欣然應許出版《志摩全集》,並當即就與陸小曼談妥了稿酬,籤訂了合同。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頂多有個一年半載,這套《志摩全集》就能問世了。然而世事難料,第二年,抗戰就爆發了,商務印書館所在的涵芬樓也遭轟炸,無奈之下,商務印書館先遷香港,再遷重慶,在連綿戰火中四散天涯。至於《志摩全集》的出版,就更是遙遙無期了。

1983年,香港商務印書館根據上海圖書館保存的紙型,參考北京圖書館保存的清樣,仍保留詩歌、小說各一卷,將散文甲乙兩卷合為一卷,丙丁兩卷合為一卷,戲劇集和書信集合為一卷,出版了五卷本的《徐志摩文集》。

2019年11月19日,恰逢徐志摩逝世88周年,為了圓當年胡適、陸小曼在商務印書館出版《徐志摩文集》的心願,上海商務印書館特意延請來現代文學研究專家、徐志摩研究專家韓石山先生,對市面上所有徐志摩的作品進行修編,並多方採集,在書中增補了百餘篇未被先前全集版本收集的徐志摩佚文。目前,這套十卷本《徐志摩全集》共收集了徐志摩的散文、詩歌、小說、戲劇、日記、書信、翻譯作品七類作品,為目前收入文章最多的一套《徐志摩全集》。

至此,從陸小曼1936年編訂《志摩全集》,到201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十卷本《徐志摩全集》,時間已經過去了八十年。如今,胡適和陸小曼當年的夢終於圓了,而圍繞著《徐志摩全集》的這段歷史往事,也註定成為一段為人津津樂道的文壇佳話。

這套精美且厚重的《徐志摩全集》,是我們了解這位多情才子的最好的窗口:

他是學貫中西的文學家,是才華橫溢的大詩人,作為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他不僅為我們寫下《再別康橋》《偶然》《忘了自己》這樣靈秀脫俗的現代詩歌,還留下了《巴黎的鱗爪》《翡冷翠山居閒話》《落葉》這樣淡雅清新的散文。他不僅對近體詩歌格律進行了較全面完整的規範,還憑藉自己的力量,為中國新文學的發展探清了方向——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形容他,那就是「本來能靠顏值吃飯,最終卻靠才華立足的理想主義者」。

正如本書編者韓石山先生所說的那樣:「徐志摩是中國新文化運動以來最重要的一位詩人,一位作家,對他的認識現在還遠遠不夠。我相信,隨著這部全集的出版,人們對徐志摩會有一個新的認識;同時,對中國的新文化運動,也會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

相關焦點

  • 徐志摩《我的彼得》:婚內出軌拋妻棄子,痛失愛子悔不當初
    ——徐志摩《再別康橋》很難想像寫這麼美妙的詩歌的人是個不負責任的渣男。我還記得我第一次讀到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是在初一的時候,當時12歲少年的心就被深深打動。居然有這麼美的詩句,韻律、節奏、語言,都是那麼美好。
  • 徐志摩是渣男還是情聖?
    普世皆知, 徐志摩的在世行為,為了追求小蘿莉林徽因,他在妻子懷孕情況下要求對方墮胎並強行離婚,在知道林徽因與梁思成訂婚後,依然追求對方;將好友之妻陸小曼奪走,年僅35歲為了看女神演講坐飛機失事。 拿現在的道德標準來看,一個德高望重的大學教授,一個有社會影響力的詩人,竟公然拋妻棄子,追求朋友的老婆,這是要分分鐘被吃瓜群眾的唾沫淹死,永世不得翻身啊。
  • 精明女人張幼儀,到底是哥哥「坑」了她,還是徐志摩「坑」了她?
    而徐家這邊,徐志摩想出去求學,徐申如對兒子說:「只要生下徐家後代,就可以出去。」對徐志摩來說,只要能出去求學,跟誰結婚都無所謂,反正他都不愛。在劍橋安頓好之後,一次徐志摩帶回來一個朋友袁小姐。袁小姐穿絲襪,塗口紅,穿西裝,是個很時髦的人,可惜裹過小腳。袁小姐走後,徐志摩問她對袁小姐的看法。張幼儀還以為徐志摩有娶這位袁小姐做妾的想法——這種情況她見多了,她的祖父和父親就是這樣。於是張幼儀說:「她很好,就是小腳和西服不搭調」。徐志摩對她吼到:「我知道,所以我才想離婚。」張幼儀沒想到徐志摩原來是這個意思。
  • 渣男徐志摩:我只管「一見鍾情」,別跟我扯海枯石爛
    對於老徐這位民國風流才子,我起初印象是不錯的。他的《再別康橋》,我雖然不確定是為誰而寫,但讀起來感到很美,那時候讀書少,總感覺能寫出這樣美妙詩句的一個男人,縱算風流,也不失才子風度。然而,徐志摩這位風流才子,結結實實給了我一個響亮的大嘴巴子:還有一種風流,叫做渣男。
  • 林徽因臨終為何執意要見張幼儀?只說18個字,卻讓張幼儀終身難忘
    林徽因與張幼儀,兩個經常被寫在一起的名字,她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徐志摩的始亂終棄,這兩個原本毫無交集的女子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實際上,她們之間從未上演過狗血的原配撕小三戲碼,甚至從未見過面,直到歷盡千帆後,林徽因臨終之際。
  • 徐志摩:你以為我品行不端,卻不懂我情深似海
    回顧他一生中精彩的三段情史,似乎也夠得上「渣男」的標準:為追求十六七歲的小蘿莉林徽因,徐志摩執意同妻子張幼儀離婚,並讓妻子打胎。最讓人詬病的是,張幼儀心有顧慮,怕出意外,他冷冰冰地回:「坐火車也會死人,難道就不坐火車了?」接著又補刀:「這種事在西方是家常便飯。」
  • 三個女人一臺溫情戲,徐志摩的痴,成就民國最經典葬禮
    黃磊版徐志摩三個女人一臺戲,一個遇難的男人與三個活著的女人葬禮上的一臺大戲,民國最痴最純粹的一個男人與最知性、最溫柔、最奢靡的三個女人在葬禮上文字裡的一臺生死大戲。以此悼念徐志摩去世89周年。民國傳奇的愛情故事很多,有張學良與趙四小姐,有梅蘭芳與孟小冬,有張愛玲與胡蘭成,最具傳奇的莫過於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的分分合合。不了解徐志摩的人,認為徐志摩是花心、濫情、渣男,殊不知有一種人就是因其痴、其純粹而被世人所不解。
  • 徐志摩兩次婚姻一位紅顏,最愛還是林徽因,林徽因:他愛的不是我!
    徐志摩兩次婚姻一位紅顏,最愛還是林徽因,林徽因:他愛的不是我!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 張幼儀:徐志摩,謝謝你離開了我
    張幼儀(影視圖片)大家好,我是張幼儀,對,就是著名詩人徐志摩的前妻。雖然我和徐志摩的事情過去了將近一個世紀,但一再成為大家的談資,在花邊新聞之外,我更希望給更多人帶去正能量,特別是女性。眾所周知,我和徐志摩是在1915年結的婚,當時的我只有15歲,我的媒人是我的四哥張嘉璈,他在隨上司巡視學校時,發現徐志摩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於是和徐志摩的父親訂立了婚姻,兩家家長都是無比歡喜和願意的。只有一個人除外,就是我未來的丈夫徐志摩。後來,我才知道,他讀過許多書,喜歡寫詩,是一個浪漫主義的人。而我是一個傳統家庭長大的女人,怨不得他說我是土包子。
  • 陳明:拋妻棄子成為丁玲的第三任丈夫,助力丁玲名氣達到巔峰狀態
    藉助於小說、戲曲、評書和電視劇的傳播,「忘恩負義、拋妻棄子」陳世美的負心漢形象可謂家喻戶曉。陳世美的可恨之處在於,他作為一個讀書人,既然能夠高中狀元,那麼必然熟知儒家的傳統道德,知道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所在。
  • 民國四大渣男,徐志摩只夠資格墊底
    只不過文人把自己的渣男史都寫了下來,而其他渣男則是渣過無痕罷了。在民國文化圈的四大渣男中,徐志摩排名第四。什麼?徐志摩這麼渣還只能排第四?別急,各位一路看下去便知。徐志摩之所以能成為著名的大渣男,主要是他幹了兩件事:一是原配妻子張幼儀剛生完孩子,他就跑去找她離婚,把妻子和剛出生的孩子丟在國外不管不顧;二是好友王庚請他幫忙照顧妻子陸小曼,結果徐志摩是「朋友妻,不客氣」,最終把陸小曼搞成了自己的妻子。此外,徐志摩還和林徽因、凌叔華兩位著名才女,都保持著非常曖昧的關係。尤其是林徽因,徐志摩始終對她念念不忘。
  •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一個人的碧海藍天
    晚年的她回憶起當時這個場面,還忍不住唏噓:我斜倚著尾甲板,不耐煩地等著上岸,然後看到徐志摩站在東張西望的人群裡。就在這時候,我的心涼了一大截。他穿著一件瘦長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圍了條白絲巾。雖然我從沒看過他穿西裝的樣子。可是我曉得那是他。他的態度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不會搞錯的,因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表情的人。
  • 「渣男」徐志摩唯一高(玩)攀(弄)不起的女人
    這個被徐志摩嫌棄為「土包子」的女人、與徐志摩深度綁定了一輩子的女人、自述「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的女人,總是作為浪漫詩人徐志摩追求自由之路上的炮灰出現,是他棄如敝屣的髮妻,是封建殘餘的代表。
  • 讀寫計劃 | 徐志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這是金嶽霖在林徽因去世時送去的輓聯,彼時,徐志摩已經先走了23年,不知我們偉大的詩人徐志摩在天堂裡會怎樣評價林徽因:是此生最愛的女人?抑或是最懂自己的知己?不得而知。世人大多津津樂道的是徐志摩與林徽因之間的愛情故事,在那康橋,倫敦永恆的輕霧中,徐志摩眼裡帶著一身水漾的詩意與清麗、優雅而靈動的林徽因,只看一眼,便成了一生的掛牽。
  • 「渣男」徐志摩給女人寫的無數情詩:民國才子感人肺腑、意味深長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愛情一直都是人們口口相傳的一段佳話,而他這一生的三段最有名的感情經歷也是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一段佳話。也有人說,徐志摩見異思遷多情善變,是妥妥的「渣男」行徑了。即便是在和張幼儀離婚時,他也寫下了:「我一直在茫茫人海中新求一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 徐志摩對懷孕2個月的張幼儀說離婚,看她怎麼辦?毅然決然籤字
    徐志摩,有的人稱他為偉大的詩人,有的人說他是浪漫的痴情人,還有人說他是「渣男」,而且是民國第一渣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徐志摩在詩歌方面的造詣確實很深,也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至今仍然為人們傳誦。但是說起他與張幼儀、林徽因和陸小曼的愛恨情仇,後人也會津津樂道地聽之,談笑間多了些狡黠。至於徐志摩與林徽因到底有沒有做出破格的事,又是眾說紛紜。
  • 徐志摩原配張幼儀:一個人的碧海藍天
    隔了距離,徐志摩對她反而敬重起來,他們常有書信往來,談論小彼得的種種,譬如他對音樂的熱衷,幾乎是從襁褓裡起。  1925年,他們可愛的小彼得,卻死於腹膜炎。一周後,徐志摩趕到,那是他們離婚後第一次見面,相對無言,淚眼婆娑。後來,張幼儀領他一一看彼得的遺物,睡的床鋪,喜歡的小提琴,日常把弄的小車、小馬、小鵝、小琴、小書等玩具,穿過的衣、褂、鞋、帽。
  • 徐志摩原配張幼儀:見到陸小曼第一眼,我就知道自己輸在了哪裡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徐志摩《再別康橋》。徐志摩是民國新月派代表詩人,論才華從這首《再別康橋》也能看出一二,這首新詩也成了學生時「必背」課文之一。
  • 張幼儀很土,配不上徐志摩?看看真實的張幼儀,能讓你羨慕!
    民國的不少女人出名都是因為自己有個獨特的見解和不一般的才華。張幼儀大家熟悉她是因為張幼儀有個出名的丈夫就是徐志摩,大家都知道徐志摩不喜歡她想和她離婚是因為她的庸俗,覺得她十分的老土。但是張幼儀的家庭其實也不簡單的。
  • 李連杰曾經也是一個拋妻棄子的渣男?如今他的前妻黃秋燕怎麼樣了
    李連杰曾經也是一個拋妻棄子的渣男?如今他的前妻黃秋燕怎麼樣了說起李連杰,那是有名的功夫皇帝,娛樂圈的影視巨星。李連杰的電影,真的撐起了90年代香港動作電影的一個時代。不過如今年紀漸大的李連杰,身體早已大不如前,好多年前就不再拍動作片了。近年來似乎也離娛樂圈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