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對懷孕2個月的張幼儀說離婚,看她怎麼辦?毅然決然籤字

2020-12-19 小lv說歷史

引言

說起民國時期的名人,我們自然會想起大詩人徐志摩與林徽因,林徽因與梁思成,徐志摩與陸小曼,林徽因與金嶽霖,冰心與林徽因。這些才子佳人,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用自己的才華和學識,徵服了許多人,他們就是那個時代的「大明星」。徐志摩,有的人稱他為偉大的詩人,有的人說他是浪漫的痴情人,還有人說他是「渣男」,而且是民國第一渣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徐志摩在詩歌方面的造詣確實很深,也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至今仍然為人們傳誦。但是說起他與張幼儀、林徽因和陸小曼的愛恨情仇,後人也會津津樂道地聽之,談笑間多了些狡黠。至於徐志摩與林徽因到底有沒有做出破格的事,又是眾說紛紜。談笑間,聽得多了,梁思成的臉上也多了些無奈與羞臊。今天,我們不去探討這些凡人俗世,我們來看看被徐志摩拋棄的妻子張幼儀,是在怎樣的環境下,一步步登上人生的巔峰,讓徐志摩從此高攀不起。

正文

多年後,已經是時過境遷,張幼儀給自己曾經那段生活做了一個生動的比喻: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來驅趕吸血的蚊子。當蚊子咬傷月亮的時候,主人將扇子撕碎了。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濟南號」郵政飛機北上,途中因大霧瀰漫,飛機觸山,不幸身亡。

張幼儀1988年因病終老於紐約。距離徐志摩離世,已經是57年,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或許,在張幼儀最後的時刻,提起半個多世紀前的往事,心裡是否還會激起一絲絲漣漪?畢竟那是自己曾經最愛的男人。她是否還會想起曾經的志摩也為她寫過一首詩,雖然只是僅有的一首詩:

來,如今放開容顏喜笑,握手相勞;

此去清風白日,自由道風景好。

聽身後一邊聲歡,爭道解散了結兒,

消除了煩惱!

這首詩,徐志摩唯一一首寫給張幼儀的詩,卻是在籤署離婚協議書桌上的時候,徐志摩興高採烈,即興創作一首詩,送給了張幼儀,說來是多麼的嘲諷,又多麼的替張幼儀不值啊。

1920年,徐志摩正在歐洲留學,他收到一封家書,被迫不耐煩地把張幼儀接到自己身邊生活,但是,在那段時間裡,徐志摩對待張幼儀卻並不是很友好。此時的徐志摩與林徽因墜入情網無法自拔,整日糾結纏綿,哪有什麼精力來照顧已經懷孕的張幼儀。

兩人在沙士頓住下後,很快,張幼儀就懷孕了。曾經那麼看不上張幼儀的徐志摩,竟然也能在短時間內讓張幼儀懷孕,這又說明什麼問題呢?此時的徐志摩正心煩意亂,一聽說幼儀已經懷孕,便不假思索的說:「趕快打掉。」要知道,那個年月,打胎是很危險地。張幼儀說:「可是,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了呢。」徐志摩冷冷的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了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從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徐志摩對待張幼儀真的是不怎麼好,甚至可以說冷酷無情,怪不得有人說徐志摩是「渣男」呢。這還不算什麼,徐志摩要馬上離婚,見張幼儀不答應,便拋下馬上要生產的妻子,自己一走了之。

張幼儀兒孫滿堂

無奈,張幼儀只能孤身一人去了德國,在德國生下次子彼得。不久之後,徐志摩手持離婚協議追到了德國,將離婚協議書拍到桌子上,自語道:「你知道的,有時間了,徽因要回國了。」張幼儀這次沒有遲疑,毅然決然地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可惜的是,林徽因回國並沒有成全徐志摩,而是與梁啓超之子梁思成結了婚。

「經過沙士頓那段可怕的日子,我領悟到自己可以自力更生,而不能回徐家,我下決心: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我都不要依靠任何人,而要靠自己的兩隻腳站起來。

暴風雨來臨,我需要破繭成蝶。

離婚後,張幼儀生下次子彼得,徐志摩跟隨她去醫院看了小彼得,「他把臉貼在窗玻璃上,看的神魂顛倒」,「但他始終沒有問我要怎樣把小彼得撫養長大。」這就是徐志摩作為一個父親所做的行為,晚年張幼儀回憶起來,可以看出,她對徐志摩對待兒子和她的態度是帶有不滿和埋怨的,可想而知,大凡一個正常人,一個剛剛生下兒子的少婦,自己的丈夫對孩子不管不顧,相信心裡都不會太好過吧。

張幼儀兒子阿歡與妻子

離婚後,張幼儀在慢慢的蛻變,變得越來越強大。離婚後的張幼儀,並沒有像絕大多數的怨婦一樣,整日以淚洗面。相反,張幼儀卻在慢慢的變得強大。不久之後,張幼儀到巴黎投靠二哥張君勵,然後又去了德國,入裴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回國後,張幼儀帶大兒子阿歡去北京讀書。1927年,她在東吳大學教授德文,1928年,擔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雲裳服裝公司總經理。

林徽因

徐志摩曾評級張幼儀說:她是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她現在真的什麼都不怕。去德國前,她大概什麼都怕,怕離婚,怕做錯事,怕得不到丈夫的愛,委曲求全,可每每都受到傷害;去德國後,他遭受到了一個女人一生中最疼的傷,但是很快她自立自強起來,仿佛一夜之間,羞怯少女張幼儀,轉身成為鏗鏘玫瑰,就算風雨再肆虐,她依然無所畏懼。最後,讓那些傷害她的人,只能抬頭仰望,高攀不起。

結語

徐志摩的才華,堪稱古今之少有,令人折服。但是,在對待自己髮妻的態度上,卻令人大跌眼鏡。這不能說是誰的過錯,畢竟,愛情這東西,自古至今,就令人捉摸不透。但是,既然當初選擇結婚,就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小編自己的態度,不代表任何人。張幼儀可以成為那個時代,甚至是這個時代的標杆。作為一個女性,在被丈夫無情地拋下後,能自立自強,終成為一個女強人,是對傷害她的人最好的回覆。

但是張幼儀並沒有滿怨誰,反而還幫助徐志摩照顧他的父母,這一點,仿佛如今對大多數的離異夫妻都很難做到的,也許,這就是一個不平凡的人之所以能成功所具有的特質,仿佛在張幼儀眼裡,徐志摩只不過是一個貪玩的孩子,而自己則像一個家長一樣,能包容他。1954年,張幼儀與蘇紀之醫生結婚,1988年在紐約去世。而她死後,墓碑上刻的是「蘇張幼儀」四個字,冠以夫姓,代表著張幼儀永遠是蘇家人,跟徐志摩並沒有半點關係。

相關焦點

  • 張幼儀為什麼會說「感謝當年離婚之恩」?
    明明是張家兄弟手掌中的珍寶,偏偏到了徐志摩的手裡,就是一把天涼以後,被遺棄的扇子。後來,在二哥的幫助下,張幼儀輾轉到了柏林生下了次子彼得。之後,消失了幾個月的徐志摩拿著一紙離婚協議書,就出現了!接過那張冰冷的離婚協議書,張幼儀表面上異常平靜,心裡卻再一次波濤洶湧。她平靜地說,籤字可以,但是要告知父母一聲。
  • 張幼儀:15歲結婚,22歲離婚,離開徐志摩後,她謀生也謀愛
    在國外的生活並不如意,張幼儀來到了徐志摩身邊,卻覺得他們的心離得更遠了。他從來沒給過她機會走進他的世界。他與朋友們交談,總是說英語,儘管張幼儀就在身邊,儘管他的朋友也是中國人,完全可以講中文。他的信件也都是用英文寫的,初出國門,不會英語的她一個字也看不懂。
  • 張幼儀晚年時與兒孫分住,被問愛不愛徐志摩,她卻說她不懂愛
    1920年,張幼儀離開上海,前往法國去找徐志摩,可是剛到馬賽港,她隔老遠就看到了徐志摩一臉嫌棄的表情,在他們一起乘坐的飛機上,張幼儀暈機嘔吐不止,徐志摩非但沒有安慰她,反而是在一旁嘲諷她沒見過世面,沒坐過飛機。更加令人心寒的是,當得知張幼儀懷孕的時候,徐志摩正忙著追求他的"真愛"。
  • 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年輕時有多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驚豔了時光
    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年輕時有多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驚豔了時光大詩人徐志摩的一生中有三個重要的女人,結髮妻子張幼儀,追求心靈之伴侶林徽因,還有他的第二位妻子陸小曼。現在著重介紹的是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她年輕時真的很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簡直驚豔了時光。張幼儀是一位善良以及賢惠的閨秀,原本嫁給徐志摩後,應該是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徐志摩的眼裡,張幼儀就是「鄉下土包子」,他對妻子只有義務,而無關情愛。
  • 張幼儀:徐志摩,謝謝你離開了我
    張幼儀(影視圖片)大家好,我是張幼儀,對,就是著名詩人徐志摩的前妻。雖然我和徐志摩的事情過去了將近一個世紀,但一再成為大家的談資,在花邊新聞之外,我更希望給更多人帶去正能量,特別是女性。朋友走後,我評價道:她看起來很好,可是小腳和西服不搭調。他突然轉過身,尖著聲音說:我就知道,所以我才想離婚。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一年後他決絕的跟我離婚,理由就是:小腳與西服不搭調。來英國沒多久,徐志摩向我提出了離婚,我的腦袋炸掉了,怎麼可以,這麼大的事,不用請示父母親嗎?而且我已經懷孕了。一周後,徐志摩突然從家中消失,留下我獨守空房。
  • 徐志摩原配張幼儀:見到陸小曼第一眼,我就知道自己輸在了哪裡
    張幼儀和徐志摩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徐家是江南首富,張家在政界頗有名望,兩家也算是門當戶對,不過兩人對這段婚姻並不是特別滿意,徐志摩更甚,初見張幼儀照片時,他就說「鄉下土包子」。此時林徽因也跟隨著父親林長民遊歷歐洲,在英國倫敦期間,林長民認識了徐志摩,通過林長民兩個人也就認識了。徐志摩外表俊朗,一身才氣,又有風雅的談吐,若說不吸引林徽因拿絕對是假的。而林徽因同樣有著出色的容貌,她跟張幼儀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徐志摩愛上了林徽因,一心想要娶她為妻,林徽因自然不會嫁給一個有婦之夫,於是徐志摩跟張幼儀提出離婚,即便張幼儀已經懷孕兩個月了。
  • 為徐志摩生下2個孩子的張幼儀,離婚30年後成中國首位女銀行家
    作為民國第一離婚案的女主,才子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張幼儀的人生無疑令人感嘆。 在與徐志摩有關的三個女人中,林徽因是大家眼中的民國女神,陸小曼是頂流名媛,而張幼儀作為徐志摩的原配夫人,與其他兩位奇女子比起來,卻顯得並沒有那麼熠熠生輝。
  • 張幼儀的婚姻悲劇,究竟是誰造成?徐志摩才是真正想毀了她的人
    包辦婚姻確實是造成張幼儀悲劇的一個促因,但是起到決定性因素的終究還是她的丈夫,也就是徐志摩的態度。 這也就是說,徐志摩才是那個真正想要徹底毀了張幼儀的人。 不過,好在張幼儀足夠堅強,並且家中有幾個足夠疼愛她的哥哥,這才讓她慢慢治癒了徐志摩帶給她的傷害。
  • 張幼儀:徐志摩離開後,她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1922年3月,張幼儀與徐志摩在德國離婚。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樁西式文明離婚案。那時,他們的幼子還沒滿月。那時,徐志摩已經拋下懷孕的妻子離開了半年有餘。亦步亦趨地,試圖跟上徐志摩的腳步。然而,那時的才子,早已開始瘋狂的愛上了別人。他的熱情如火沒有分給她一點,反而將她燃成灰燼。得知妻子懷孕的徐志摩,冷漠的回應:「趕緊打掉。」也許在這之前,張幼儀心裡那一點挽回的希望,還未曾被徐的傲慢澆滅。年輕幼稚的才子為自己對另一個女人的深情所深深感動,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傲慢已經毀掉生命中最溫暖的慰藉。
  • 觀徐志摩、張幼儀婚姻故事有感:蓄謀已久的離婚談何文明?
    她家庭顯赫、善良溫婉,他才華橫溢卻紈絝風流。他就是我們教科書裡的大詩人——徐志摩,而她是他的原配妻子——張幼儀。張幼儀、徐志摩不得不說,徐志摩的才華確實出眾,那個詩情畫意的場面被他描繪得意猶未盡,只一首《再別康橋》,就能撩動我們千萬學子的心。
  • 精明女人張幼儀,到底是哥哥「坑」了她,還是徐志摩「坑」了她?
    在劍橋安頓好之後,一次徐志摩帶回來一個朋友袁小姐。袁小姐穿絲襪,塗口紅,穿西裝,是個很時髦的人,可惜裹過小腳。袁小姐走後,徐志摩問她對袁小姐的看法。張幼儀還以為徐志摩有娶這位袁小姐做妾的想法——這種情況她見多了,她的祖父和父親就是這樣。於是張幼儀說:「她很好,就是小腳和西服不搭調」。徐志摩對她吼到:「我知道,所以我才想離婚。」張幼儀沒想到徐志摩原來是這個意思。
  • 《張幼儀傳》 | 離婚之後,還能和徐志摩做朋友
    徐志摩這塊執拗的冷鐵,最後也在婚姻的捉襟見肘中,感悟到了原配的體貼與溫暖。經歷過塵世紛擾的世人,都確信一個真理:大道至簡。越簡單,越幸福,幸福歸根結底來自於自己的心安。張幼儀早就看到了這種生命的本質。她的生活表面上一直風平浪靜,其實胸中總有波瀾,她一直憋著一股倔強的勁兒,要證明給那個鄙夷自己的男人看。
  • 她才是徐志摩真正高攀的那個女人……【微話題】
    1921年春天,張幼儀去英國看徐志摩。當她乘著船滿懷希望地到達法國馬賽港時,一眼從人群中認出了徐志摩。「我曉得那是他,他的態度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不會搞錯。因為他是那堆接船人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的表情的人。」
  • 張幼儀去世後,墓碑上刻著4個字,是對徐志摩最大的諷刺
    說起張幼儀,許多人應當都知道。她是浪漫詩人徐志摩的原配妻子,也是中國第一位被動採取了西式離婚的女子。媒妁之命的舊式婚姻張幼儀,1900年生於江蘇寶山縣的名門世家。她的祖父是高官,父親是名醫,二哥張嘉森則是哲學家、政治活動家以及民社黨的創立者,四哥張嘉璈則是中國銀行總裁,可謂是在商界、政界都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徐志摩墜機死狀:面目全非,四肢被燒焦,前妻張幼儀輓聯意味深長
    再一次懷孕的張幼儀與林徽因你儂我儂,便向張幼儀提出離婚,要求張幼儀將孩子打掉,但當時的墮胎條件不如現在好,因此喪生的人也有,所以張幼儀非常擔心,但徐志摩對此卻說:「坐火車還會死嗎?誰還坐著呢?」本來張幼儀嫁到徐家也是有些期待的,但徐志摩的漠視還是打消了她的期望;張幼儀和徐志摩在倫敦重逢時,仍然滿心歡喜,但徐志摩還是讓她失望了,所以徐志摩不顧自己的身孕提出離婚時,張幼儀毅然同意。
  •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一個人的碧海藍天
    夫妻五六年,在她記憶裡留存的溫暖片刻,僅有那麼可憐的兩次——一次,他帶她去康橋看賽舟。河裡百舟爭流,徐志摩和一些外國洋女人甩著帽子尖叫,她卻無端地臉紅了,只拘謹地看著。一次,他帶她去看範倫鐵諾的電影。女人的直覺告訴她,她的丈夫,這麼一早匆匆出去,一定在外面有了人,他將要娶個二太太了。她不斷安慰自己:我替他生了兒子,又服侍過他父母,我永遠都是原配夫人。她已經作好接納二太太的準備。事情發展的結果,遠比張幼儀預料的可怕,徐志摩真的有了心上愛,且堅決地提出離婚。
  •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1922年,22歲的張幼儀生次子彼得,與徐志摩在柏林籤字離婚。這是中國史上依據《民法》的第一樁西式文明離婚案。籤好離婚協議後,徐志摩跟著張幼儀去醫院看了小彼得,作為父親的徐志摩「把臉貼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顛倒」,但作為丈夫的徐志摩「始終沒問張幼儀要怎麼養兒子,兒子要怎麼活下去。」
  • 陸小曼遺願要與徐志摩合葬,為何徐志摩的兒子不同意?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兩年的分離,再次看到徐志摩的時候,徐志摩與周圍的氣氛完全格格不入。所有人都在注視船隻逐漸靠岸,並向甲板上望去,希望找到自己親朋的身影,只有徐志摩在岸邊,臉上表現出極不耐煩的神色。張幼儀心中隱隱感到不安,沒想到團聚不久張幼儀再次懷孕,而等待她的只有兩個字「墮胎」。
  • 徐志摩的四個女人,誰的結局最好?
    兩人未結婚前,徐志摩就這樣嫌棄過她。人家給他看張幼儀的照片。徐志摩瞅了瞅,說:「十足鄉下土包子。」這個評價,給張幼儀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她無法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徐志摩,她一開口,他必說她:「你懂什麼?你能說什麼?」他的鄙視,讓她極度自卑。除了懷上第二個孩子,這段伴讀生涯堪稱張幼儀的噩夢。甚至這第二個孩子本身也是她的噩夢。
  • 張幼儀人生的三個追求者,徐志摩眼中的土包子,也曾是別人的女神
    假如一個從未見過面的人被安排成你未來的伴侶,如果那個陌生人僅僅是看了一張照片就對你充滿了嘲諷,你會怎麼做呢?在許家和張家當家的幾次會面之後,張幼儀和徐志摩的婚姻關係已基本確定。徐志摩從不把張幼儀當作自己的妻子,她只是自己口中的「土包」。即使是兩個人的孩子,也不過是徐志摩為了家裡的老人而安心養育,從未是愛情的結晶。那是徐志摩和張幼儀婚姻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