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女人張幼儀,到底是哥哥「坑」了她,還是徐志摩「坑」了她?

2020-08-28 妙手如空空


劉若英飾演張幼儀

作為名人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身上標籤太多。但是棄婦也好,勵志女性也好,張幼儀的哥哥們,以及她的前夫徐志摩,才是決定她人生起伏的關鍵人物。


1913年,張幼儀13歲,正在江蘇第二女子師範學校讀書。一天四哥張嘉璈把她叫回家,跟她說道:「四哥給你尋了一門親,是浙江海寧徐家的公子徐志摩。」

張幼儀感覺突然,但什麼也沒說。兄長如父,一切聽從兄長安排好了。四哥跟她說,徐家公子才華橫溢,是家裡的獨子,嫁過去也沒有妯娌不和的糟心事,她只用做好三件事:

1. 侍奉公婆

2. 照顧丈夫

3. 為徐家傳宗接代

張幼儀放心了,在她所受的教育裡,這三件事都是女人的分內之事。

其實哥哥還有一層意思沒跟她講透。徐家是浙江海寧巨富,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人稱「硤石鉅子」,徐家世代經商,早就積累下巨額財富。

此時,張幼儀的四哥張嘉傲,正擔任浙江省都督朱瑞的秘書,二哥正在國外攻讀政治學,張家兄弟是政界冉冉上升的新星。

徐家雖富,但政治上是小白。能和政界搭上關係,徐志摩的父親巴不得,所以徐申如回信說:「我徐申如有幸以張嘉璈之妹為媳。」

這場婚姻的本質是:政商強強聯姻。這場婚姻的當事人徐志摩和張幼儀,反而不重要了,沒人問他們的想法。

張嘉璈曾留學過日本,但在給妹妹定親這件事上,還是一個傳統的大男人思想。從沒想過,小腳和西服,能和諧否?

而徐家這邊,徐志摩想出去求學,徐申如對兒子說:「只要生下徐家後代,就可以出去。」對徐志摩來說,只要能出去求學,跟誰結婚都無所謂,反正他都不愛。


張幼儀四哥張嘉璈


1915年,15歲的張幼儀輟學了,嫁到了海寧硤石徐家。張家財力不容小覷,幾位哥哥為張幼儀從歐洲採買嫁妝,出嫁那天,嫁妝整整裝了一船。

張幼儀的本職工作完成的不錯。1918年,18歲張幼儀為徐家生下長子阿歡。徐家是幾代單傳,有了孫子,徐家的財富有了傳人,徐家公婆對張幼儀的滿意度達到高峰。平日裡,張幼儀牢記婦德,從不對公婆和丈夫說「不」。

但丈夫徐志摩,卻對她很不滿意。徐志摩心裡想著:除了說「是」,還會說什麼?徐志摩坐在院子裡讀書,時而點頭微笑,時而莊嚴凝思,但從不抬頭看一眼近在眼前的張幼儀。

倆人的關係一直維持在「傳宗接代」這個層面上。兒子阿歡的出生,已經註定了這樁「強強聯姻」會中途夭折

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徐志摩可以出去讀書了。張幼儀的哥哥對這個妹夫十分滿意。妹夫想要更廣闊的天地,張幼儀的四哥是支持的。男人就要做事業,怎可困守在家裡。於是張嘉璈親自引薦,讓徐志摩投入梁啓超門下讀書。


徐志摩先去了美國留學,然後又去了英國。張幼儀的四哥想著夫妻分居對妹妹也不好,於是建議徐申如,讓張幼儀也去留學,同時可以照顧徐志摩的生活。徐申如答應了,於是張幼儀來到徐志摩的身邊。

徐志摩對她的嫌棄比過去更甚。張幼儀和丈夫的思想從不在一個頻道上

在劍橋安頓好之後,一次徐志摩帶回來一個朋友袁小姐。袁小姐穿絲襪,塗口紅,穿西裝,是個很時髦的人,可惜裹過小腳。袁小姐走後,徐志摩問她對袁小姐的看法。張幼儀還以為徐志摩有娶這位袁小姐做妾的想法——這種情況她見多了,她的祖父和父親就是這樣。於是張幼儀說:「她很好,就是小腳和西服不搭調」。徐志摩對她吼到:「我知道,所以我才想離婚。」

張幼儀沒想到徐志摩原來是這個意思。她就是那個小腳太太,跟徐志摩的西服不搭配。

徐志摩扔下大肚婆張幼儀走掉了。孩子生下來了,可他們還是離了婚。

張幼儀的幾個哥哥倒是沒有指責徐志摩拋妻棄子。在巴黎的二哥張君勵給妹妹寫信說:「張家失徐志摩之痛,如喪考妣。」 意思是說,張家失去徐志摩這個妹夫,如失去雙親一樣難受。看來張幼儀的二哥並不覺得他們離婚是徐志摩的錯。


張幼儀和徐志摩在英國的合影


得知兒子離婚,徐申如大怒。徐家二老給張幼儀寄生活費和學費,支持她去德國讀書。

在德國,張幼儀用徐家寄給她的錢僱了保姆,照顧剛出生的小兒子彼得,自己去學德語和幼兒教育專業。

雖然妹妹和徐志摩的關係發生變故,但張幼儀的哥哥們,除了稱呼變了之外,和徐志摩相處還如從前那般。看不出對這個拋棄妹妹的男人有何指責,倒是處處維護。

在德國這段時間裡,有個叫盧家仁的男人和張幼儀走得很近。當初決定她婚姻的四哥張嘉璈知道了,寫信給她說:」「5年以內,不要讓人看到你和陌生男人在一起」。

張君是個徹徹底底的封建衛道士。他的意思很清楚。張幼儀作為民國第一個被離婚的女人,名聲已經傳遍國內。無論是徐家也好,張家也好,都不想名聲受到玷汙。妹妹這麼快就有新戀情,對兩家人是赤裸裸的打臉。

張幼儀果然也聽哥哥的話。二十幾歲單身後,一直到五十多歲,才另覓感情。


1922年的時候,八弟張禹九接她回國。

此時小兒子彼得由於患腹膜炎,在德國去世。

回到上海後,徐申如把自家在上海海格路125號的範園送給前兒媳,讓她和阿歡在上海有了住處。

其實張幼儀和徐志摩離婚後,徐父一直有經濟支持她的。雖然是戰亂年代,但無論是在德國還是在國內,徐家還是保障了她和阿歡衣食無憂的生活,她是從來沒有拮据過的。

張幼儀的四哥此時是中國銀行副總裁,集金融家和實業家一身。張家幾兄弟在政壇商界深耕,地位攀升,連蔣介石都高看一眼。

1927年,張幼儀的母親去世了。來弔唁的客人中,級別最高的是蔣介石。在張母葬禮之前,蔣介石從未見過張幼儀的四哥張嘉璈。只是聽說他母親去世了,便來到靈堂,對張母行了」跪拜禮「。蔣介石這麼做,是因為北伐革命要軍餉,他需要得到張嘉璈的支持。

此時張家的聲望和地位達到頂峰,張幼儀也水漲船高。

上海女子商業銀行由於經營不善,此時面臨倒閉危機。他們看中張幼儀,希望她來出任總裁一職。這些人很精明,他們看中的,其實是張幼儀背後張嘉璈這塊銀行家和金融家的金字招牌。

張幼儀雖然託了哥哥的福,但銀行業務經營的不錯,「女銀行家」的頭銜就是這時候掙下的。在上海的這段歲月可以說是張幼儀的人生高光時刻。


張幼儀和兒子阿歡


6

她的八弟張禹九是徐志摩的死忠粉,徐志摩娶陸小曼,張禹九盛裝出席婚禮。

徐志摩再婚後,徐父對新媳婦陸小曼不滿意,就斷了給他的經濟支持。張禹九於是拉著徐志摩等四人在靜安寺路開了一家雲裳服裝公司。公司要交給信任的人去管理,想來想去,能同時得到張禹久和徐志摩信任的,也就張幼儀了。不過這家公司在張幼儀手裡經營的不錯,雲裳時裝公司成了上海名媛們經常光顧的地方。

張幼儀的哥哥當初對她的婚姻考慮不周,但在她回國後,對她的事業是鼎力扶持的。

四哥張嘉璈主攻商界,二哥張君勵主攻政界。1934年的時候,二哥張君勵成立了國家社會黨,邀請張幼儀管理該黨的財務。

張幼儀在商業上很有作為,但不能說她是白手起家的。張家和徐家都在用自己的財力和人脈為她鼎力相助。

張幼儀的事業越做越大。抗日戰爭的時候,囤積了大量軍服染料,等到價格漲到數十倍,再出手賣掉,賺了一大筆。嘗到甜頭之後,還炒過高風險的棉花和黃金,同樣獲利百倍。雖然張幼儀在和徐志摩婚姻裡受到傷害,但她在抗日戰爭期間囤囤積貨物,獲取高利的行為卻也激起了爭議。有人說她只是商業行為,逐利是商人的本能;也有人指責她投機倒把,混亂市場秩序。


解放前張幼儀遷居香港。在這裡,和醫生蘇紀之擦出火花。蘇紀之向她求婚。

張幼儀的第一反應是問詢哥哥們的意見。

四哥張嘉璈回信說」不好「。後來大概又覺得妹妹上段婚姻不幸福,和自己有關,便又改口說道:「妹聰慧,希自決。」到了50多歲張幼儀終於為自己的婚姻做了一回主。她決定嫁給蘇醫生。

張幼儀接管了蘇醫生診所的財務。蘇紀之診所裡有個醫生陸錫瑤,發工資的時候,發現少了當初承諾的三分之一。她去找張幼儀要,張幼儀說:「下午你只工作兩個小時而不是四個小時,所以改為小時計算工資,不再用整日計算。」陸錫瑤很生氣,找蘇紀之要,蘇紀之給她補夠錢,並說道:「以後有什麼事,直接跟我說。」

張幼儀這樣斤斤計較,精打細算,確實是她商業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她就是那種宜家宜室的精明女人,可理財,可管家,可以踏踏實實過好日子,但是缺乏文藝氣息。


張幼儀和自己的孫輩


再回過頭來看她的婚姻。哥哥造就了她的不幸,但後期又成全了她的事業。張幼儀在商場上如魚得水,順便還接濟了一把徐志摩死後生活拮据的陸小曼。她做商人是成功的。但文藝,浪漫這樣的詞和她不沾邊。她的精明之處,徐志摩只是敬佩,卻難以達到愛情的高度。浪漫的詩人和成功的商人之間,確實很難擦出火花,一句話概括之——他們沒有共同語言。


張幼儀在蘇醫生死後去了美國定居,並不和兒子阿歡住在一起。張幼儀買下紐約中央公園西道的公寓作為自己養老的地方。這個地方當時是世界房價最貴之一。出手如此豪,看來解放前在上海豪賺了一筆,不愧是商界精明女人。


張幼儀和四哥二哥在一起

相關焦點

  • 張幼儀很土,配不上徐志摩?看看真實的張幼儀,能讓你羨慕!
    民國的不少女人出名都是因為自己有個獨特的見解和不一般的才華。張幼儀大家熟悉她是因為張幼儀有個出名的丈夫就是徐志摩,大家都知道徐志摩不喜歡她想和她離婚是因為她的庸俗,覺得她十分的老土。但是張幼儀的家庭其實也不簡單的。
  • 張幼儀:徐志摩離開後,她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亦步亦趨地,試圖跟上徐志摩的腳步。然而,那時的才子,早已開始瘋狂的愛上了別人。他的熱情如火沒有分給她一點,反而將她燃成灰燼。得知妻子懷孕的徐志摩,冷漠的回應:「趕緊打掉。」也許在這之前,張幼儀心裡那一點挽回的希望,還未曾被徐的傲慢澆滅。年輕幼稚的才子為自己對另一個女人的深情所深深感動,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傲慢已經毀掉生命中最溫暖的慰藉。
  • 張幼儀的婚姻悲劇,究竟是誰造成?徐志摩才是真正想毀了她的人
    包辦婚姻確實是造成張幼儀悲劇的一個促因,但是起到決定性因素的終究還是她的丈夫,也就是徐志摩的態度。 這也就是說,徐志摩才是那個真正想要徹底毀了張幼儀的人。 不過,好在張幼儀足夠堅強,並且家中有幾個足夠疼愛她的哥哥,這才讓她慢慢治癒了徐志摩帶給她的傷害。
  • 徐志摩既然並不喜歡張幼儀,為何還讓她生了兩個孩子?
    對於張幼儀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並不是十分的熟悉,但是對於她的丈夫徐志摩,卻是人人皆知的,張幼儀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兩人的家庭環境都是比較優秀的,當初是屬於中父母之命,兄長保媒達到的一段婚姻,這段婚姻無論是對於徐家還是張家來說,似乎都是完美的,大家都十分的滿意,唯有徐志摩。
  • 張幼儀經手的10件旗袍 徐志摩錯過她 真是可惜
    麼麼噠~許多人知道張幼儀,大多是因為她是徐志摩的原配妻子。但其實她在經商上有著獨特的才能,在民國時期,也是「女強人」型的人物。張幼儀不僅擔任一家銀行的副總裁,還經營著一家專為女子定製衣服的公司。張幼儀穿過的旗袍:張幼儀說自己對服裝其實並不感興趣,但她有自己的經營理念,公司開啟後,她的親妹妹張嘉蕊任設計師,還聘請從法國、日本學習美術歸來的江小鶼為設計師。並讓當時唐瑛、陸小曼等名媛當模特,公司經營得風生水起,生意特別好。這是一件被多次展覽過的旗袍,也是張幼儀經手過的。
  • 徐志摩對懷孕2個月的張幼儀說離婚,看她怎麼辦?毅然決然籤字
    徐志摩,有的人稱他為偉大的詩人,有的人說他是浪漫的痴情人,還有人說他是「渣男」,而且是民國第一渣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徐志摩在詩歌方面的造詣確實很深,也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至今仍然為人們傳誦。但是說起他與張幼儀、林徽因和陸小曼的愛恨情仇,後人也會津津樂道地聽之,談笑間多了些狡黠。至於徐志摩與林徽因到底有沒有做出破格的事,又是眾說紛紜。
  • 張幼儀:15歲結婚,22歲離婚,離開徐志摩後,她謀生也謀愛
    徐志摩大張幼儀四歲,從小學業優異,思想新潮、崇尚自由。在徐志摩的眼中,面前這個唯唯諾諾,鄉下土包子一樣的女子,與他就像小腳與西服,並不搭配。然而,儘管徐志摩反對包辦婚姻,卻還是無法反對父母的安排,娶了張幼儀。或許是價值觀不同,即使已經結婚,他們相處的卻並不融洽。
  • 張幼儀晚年時與兒孫分住,被問愛不愛徐志摩,她卻說她不懂愛
    提到張幼儀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張幼儀,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他們倆是因為包辦婚姻走到了一起。張幼儀十分有才華。儘管她這麼有才華,人們認為她必將此生圓滿之時,她卻沒有和徐志摩走到最後。與徐志摩的婚姻張幼儀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徐志摩是一個大詩人,大作家,現代新月派代表。
  •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一個人的碧海藍天
    張家的陪嫁綿延數十裡,其中有許多家具都是特地去歐洲選購的,一火車皮也裝不下。當硤石的人們,還在津津樂道徐家婚禮的奢華、新娶少奶奶嫁妝的豐厚,羨慕著這場強強聯手的婚姻時,婚姻中的他和她,卻早已撇下華麗麗的道具,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他不待見她,從知道要娶她的那一刻起。
  • 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年輕時有多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驚豔了時光
    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年輕時有多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驚豔了時光大詩人徐志摩的一生中有三個重要的女人,結髮妻子張幼儀,追求心靈之伴侶林徽因,還有他的第二位妻子陸小曼。現在著重介紹的是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她年輕時真的很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簡直驚豔了時光。張幼儀是一位善良以及賢惠的閨秀,原本嫁給徐志摩後,應該是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徐志摩的眼裡,張幼儀就是「鄉下土包子」,他對妻子只有義務,而無關情愛。
  • 1988年張幼儀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對前夫徐志摩最後的懲罰
    張幼儀只好獨守閨中,幫著徐志摩照顧一大家子。她不辭辛勞,任勞任怨地幫著徐志摩料理家事,希望能夠以此感動徐志摩。結果換來的,卻是徐志摩兩年的音信全無。1920年,她的二哥張君勱看不下去了,一紙書信就寄去了英國。聽聞此事之後的徐申如也十分氣憤,非要徐志摩把張幼儀接過去。
  • 張幼儀:她才是真的獨立
    )婚姻上看,張幼儀和他是包辦婚姻,這讓一心追求自由的徐志摩厭煩極了,他潛意識裡把張幼儀當裹小腳的女人看,是帶著相當輕蔑的態度的。 更不討巧的是,徐志摩喜歡的女人都愛讀書,但張幼儀是聽從父兄安排,從師範學校輟了學嫁給徐志摩的,這也讓徐志摩看不起,認為她思想守舊,眼界短窄。 徐志摩第一次見張幼儀,評價就是上文提到的三個字「老包」。
  • 張幼儀:徐志摩,謝謝你離開了我
    張幼儀(影視圖片)大家好,我是張幼儀,對,就是著名詩人徐志摩的前妻。雖然我和徐志摩的事情過去了將近一個世紀,但一再成為大家的談資,在花邊新聞之外,我更希望給更多人帶去正能量,特別是女性。眾所周知,我和徐志摩是在1915年結的婚,當時的我只有15歲,我的媒人是我的四哥張嘉璈,他在隨上司巡視學校時,發現徐志摩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於是和徐志摩的父親訂立了婚姻,兩家家長都是無比歡喜和願意的。只有一個人除外,就是我未來的丈夫徐志摩。後來,我才知道,他讀過許多書,喜歡寫詩,是一個浪漫主義的人。而我是一個傳統家庭長大的女人,怨不得他說我是土包子。
  • 她是徐志摩唯一不愛的女人,卻在離婚後成就了自己!
    我們之前扒過了徐志摩愛過的女人,今天就來說下,唯一一個給徐志摩生過孩子,但是徐志摩就是不愛的女子---張幼儀。  張幼儀回憶他與徐志摩的溫馨時刻時,也只有那麼一兩次。一次,他帶她去康橋看賽舟。河裡百舟爭流,徐志摩和一些外國洋女人甩著帽子尖叫,她卻無端地臉紅了,只拘謹地看著。一次,他帶她去看範倫鐵諾的電影。
  • 徐志摩原配張幼儀:見到陸小曼第一眼,我就知道自己輸在了哪裡
    此時林徽因也跟隨著父親林長民遊歷歐洲,在英國倫敦期間,林長民認識了徐志摩,通過林長民兩個人也就認識了。徐志摩外表俊朗,一身才氣,又有風雅的談吐,若說不吸引林徽因拿絕對是假的。而林徽因同樣有著出色的容貌,她跟張幼儀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徐志摩愛上了林徽因,一心想要娶她為妻,林徽因自然不會嫁給一個有婦之夫,於是徐志摩跟張幼儀提出離婚,即便張幼儀已經懷孕兩個月了。
  • 為徐志摩生下2個孩子的張幼儀,離婚30年後成中國首位女銀行家
    作為民國第一離婚案的女主,才子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張幼儀的人生無疑令人感嘆。 在與徐志摩有關的三個女人中,林徽因是大家眼中的民國女神,陸小曼是頂流名媛,而張幼儀作為徐志摩的原配夫人,與其他兩位奇女子比起來,卻顯得並沒有那麼熠熠生輝。
  •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這世上,永遠只能是自己成全自己
    當硤石的人們,還在津津樂道徐家婚禮的奢華、新娶少奶奶嫁妝的豐厚,羨慕著這場強強聯手的婚姻時,婚姻中的他和她,卻早已撇下華麗麗的道具,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他不待見她,從知道要娶她的那一刻起。不管這個「她」是張幼儀,還是別的誰,哪怕就是林徽因,他也不會認同「她」。
  •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離婚後張幼儀留學德國,做過大學教師,當過公司老總,經營過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最終成為中國第一代女銀行家、企業家。張幼儀活成了不靠男人生活的大女人。值此電商老總夫人微博手撕網紅小三的今天,特此懷念這個叫做張幼儀的女人。
  • 1967年張幼儀重遊英國,脫口而出一句話,卻是對徐志摩無情的嘲諷
    女人從古至今生活都很艱難。像武則天這樣的強人也差點被唐高宗廢掉,她根本不會哭,反而當機立斷,殺死了草擬廢后詔書的上官儀,殺雞儆猴,嚇得包括自己的丈夫在內的其他人都不敢再提廢后的事;到了民國時期,女人的婚姻比古代自由了一些,但也免不了好女人遭辜負,比如被徐志摩拋棄的張幼儀。
  • 【錦心繡口】徐志摩前妻張幼儀:這世上,永遠只能是自己成全自己
    夫妻五六年,在她記憶裡留存的溫暖片刻,僅有那麼可憐的兩次——一次,他帶她去康橋看賽舟。河裡百舟爭流,徐志摩和一些外國洋女人甩著帽子尖叫,她卻無端地臉紅了,只拘謹地看著。一次,他帶她去看範倫鐵諾的電影。她回憶:本來我們打算去看一部卓別林的電影,可是在半路上遇到徐志摩一個朋友,他說他覺得範倫鐵諾的電影比較好看,徐志摩就說,哦,好吧!於是我們掉頭往反方向走。